寺院生活之过堂仪轨

学佛

过堂,是出家人吃饭的别名;因为出家人原则上过午不食,只吃早餐与午餐,所以又可以称为二时临斋

    “从广义来说,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从狭义来说,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的戒法。所以,能持守过午不食的戒法,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吃的食物,或法会时所供养的食物,称为斋食。另外,以食物供养僧侣,也称为斋,这类法会则称为斋会

    佛教认为早晨是天人进食,日中是佛陀进食,下午是傍生进食,夜晚是饿鬼进食。因为在夜晚进食,饿鬼听了饮食碗筷的声音,咽中起火,又不得饮食,倍增痛苦,为了慈愍饿鬼,所以不应夜晚进食。另外,印度的习惯,凡是出家僧侣,不论信仰什么宗教,无一不是托钵乞食的。比丘非时食戒的缘起,是由迦留陀夷尊者,夜晚到村中乞食,当时雷电交加,村妇持食出来,从闪电光中见他脸黑,惊疑是鬼,随即晕倒在地上。刚好这位村妇在怀孕中,经过这一哧,便小产了。于是,她咒骂着说:这个佛教的出家人,即使把肚子饿破了,也不应该夜晚出来乞食呀!佛陀知道之后,便规定比丘们不应再有中后乞食的事情发生。

    佛教传到中国后,由于社会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印度佛教流行的乞食制度在中国佛教便未能通行。南北朝以后,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僧人们不再依*乞食来维持生活。而且,唐代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寺院僧众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所以除了少数僧人能坚守过午不食的传统律制以外,大多数僧众则变成一日三餐。但是,在早餐与午餐,举行一定的仪式,即过堂,这就是二时临斋仪

    佛弟子食时不要忘了供佛。同时,也应该施给其余众生食物,即出生、出食。关于出生食的由来有三个:

    一、过去有一种大鹏金翅鸟,身躯庞大,双翅一展,即行万里,但其食量也极惊人,故以海中的龙子龙孙作为食物。龙王恐慌求助于佛陀,佛陀随取袈裟片,缠各龙角,大鹏鸟便不敢吞吃龙族了。但是,大鹏鸟肚子饿得难受,来求之于佛。

    二、过去有一个妇人,因事发愿,要吃王舍城中的孩子,后来转生,果然生在夜*群中,并生了五百个儿子,每餐都以王舍城的男女为食。王舍城的人民,求救于佛陀,佛便以神力将她最小最喜欢的儿子藏起来。她也来求佛陀,佛陀说:你有五百个儿子,尚且怜惜一个,何况别人只有一两个呢?她说:但是,我和五百个儿子,今后再吃什么?

    三、过去在旷野地方,有恶鬼,专门吃人,接受佛陀教化后,便不敢再吃人了,但是它也来求佛陀,究竟去吃什么?

    所以,佛陀命令声闻弟子,每于食时出众生食,使令饱食,永无饥苦。

    过堂时,大众集合于斋堂,先由维那师举腔,大众随引磬声音同念供养咒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如果早餐食粥时,则将三德六味八句改为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快乐

    出食者在开始念供养咒时便出位,将食筷持在手中,夹在大指中间合掌。到中间问讯,供桌前问讯,将食物放于筷子上,然后将食筷双手举起,将食筷头架成斜角形。念至供佛及僧时,双手一举,便到外面出食。出食者早斋出食时,至外面默念偈子一念: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然后默念咒七遍:唵,度利益莎诃。午斋出食时,默念的偈咒是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唵,穆帝莎诃。出食者在外面施食毕,回来一问讯,维那独自唱: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诸师闻磬声,各正念,敲一下引磬,大众回答:阿弥陀佛,便开始吃饭。

    大众已经吃完,僧值师居中向上站,表示结斋。维那师举腔,大众用引磬同唱:

    萨多南三藐三菩陀,俱胝南,怛姪他。唵,折隶主隶,准提沙婆河。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如果有斋主布施钱财,后面加念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檀波罗蜜,具足圆满。全部念完后,僧值师喊:结斋,大众回答:阿弥陀佛,便全部结束。在过堂吃饭时,碗筷都不许有声音,更不许讲话,所以添加食物,*筷子来示意。如果出去办事,应将两个碗叠起来,行堂师父便知道此人不在;如果在寺院中,则将两个碗分开放。盛饭时,菜饭两碗,横置在桌边,筷子横置于面前;在吃饭时,先以左手取饭碗,置于右边,次以右手取菜碗,置于左边,再取饭碗就食。需要添加饭时,将饭碗伸出,筷子在碗中所搁的位置,表示需要添加的数量;需要加菜时,筷子在碗中竖着时,表示需要干的菜;筷子在碗口处平放时,表示要喝汤。吃完后,两碗放在桌边,筷子直置于两碗中间。

    过堂虽仅是吃饭,但是佛教认为过堂是一堂法事,前面有供佛、施食,后面有结斋,整个过程显得非常庄严、肃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