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傻妈妈(来自课本知识的争论)
个人日记
本周我们刚学的英语第二模块第一单元,是一篇对话形式的文本。通过这个对话,复习一般将来时态:be going to 结构。我们在学习这一课时,以旧带新,层层深入,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理解掌握还算顺利。但是,在讲解对话内容时,却有了不少波动,就如平静的水面投下一粒石子。这个石子是因为对话中的妈妈而投下的。
原文:,,,,Mother:We are going to walk around the lake.
Simon:But it's going to raining now.
Mother:No,It's a beautiful day.Let's go.
,,,,,,,
Simon:It's raining now.
Mother:Hurry!Let's go under that tree.
这是对话中有关妈妈的部分语言。孩子们理解了课文后,一致达成共论:这一定是一位傻妈妈。理由有三:
一,十二点把野餐摆好了,不吃,非要绕湖散步半小时,试想,吃的东西在半小时的时间里暴露,会不会遭到灰尘什么的污染?
二,明明提醒她要下雨了,她竟然不听,依然固我地绕湖散步,是否太固执己见?玩心不退?
三:最不能容忍的是这妈妈太低智商了吧,下着雨,让让孩子跑到树下避雨,莫非没有一点安全防范意识?
综合而论,这个妈妈是个傻帽!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不无道理。我想,编者的心意是为了体现这个知识点,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违背了一些必备的安全知识。这一课的内容真的值得商榷!盆友们,你们认为呢?
文章评论
一袭晚风
闪过,没兴趣,呵呵
野人
中国的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敢说话”,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做“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