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拾零

个人日记

                提到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但起初的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它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二十四节气实际是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的总称。清明是一年十二节中的第三个节。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除东北西北外,正是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的时节,故谓清明。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农颜常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象东北这地方因气候原因,农谚就成了”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我国是农耕文化,这节气自然与耕种相关。
                    这敦促春耕的节气,变成今天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实际上与此前一天(或两天)的”寒食节"相关。寒食节的发源地在山西中部的介休,相传介休一名的来历既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回报,最终在绵山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又因此称“介山”。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民间传说不一,但最为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赶路途中快饿晕了,跟随
 他的介子推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成汤给他喝,并说“着是麻雀汤,您喝吧。”重耳喝的津津有味,他们又继续前行,发现介子推的腿一瘸一拐的,就问是怎么回事,介子推不得不说出原由。重耳泪如雨下说:“等我当上了国君,一定重重赏你。”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当重耳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介子推和他老娘已经逃到了绵山。一位大臣说:“我们从三面放火烧山,留下一面,他肯定会从另一面逃出来的。“谁知有人暗中使坏,烧了四面山。等晋文公上山看的时候,介子推已经抱着一棵大柳树活活被烧死了。晋文公痛苦流涕。第二年那棵柳树发了新芽,从此家家插柳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古代人们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早在秦汉时期人们祭扫坟墓已成风气,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历史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往往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的”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的”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后来民间寒食清明并举相沿成习,朝廷官方就以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规定已沿习1200多年,解放后中断过,近年又恢复。
                    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是人们祭祀祖先逝者的 日子,所以民间也俗称鬼节。清明这一天,除了祭祀外,古代民俗中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健身活动。现在延续下来的多为踏青和荡秋千,我的童年记忆中清明的秋千是青少年的最爱,每到清明临近,山村的开阔地上就用树干架起高高的秋千架,用两根粗长的麻绳连接一块踏板,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人同时站立在踏板上游荡。男女老少围着秋千,为荡的高的勇者男女喝彩助兴。那场景,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鲜活在目澎湃在心。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之为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也还是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的。
                    清明踏青,是一项极好的富氧健身活动,古时候是公子王孙,才子佳人的浪漫野趣 。穷苦百姓正在青黄不接之时所谓的踏青也就少有浪漫,只是借时节所赐,去寻觅那野菜青芽以果腹充饥。小时候清明时节最多的就是提个篮子去野外的山坡沟坎挖野菜。什么蒲公英,苦苦菜,荠菜,还有那一丛丛的野菊花芽等等,都是采摘对象,采回后到山泉小溪洗净,回家撒点盐和玉米面上锅蒸熟就算一餐美味啦。在挖野菜之时,两眼盯着脚下,一旦发现一片,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就象在青藏高原挖虫草有所发现一样。那时候是无暇顾及周围的花红柳绿的。现在城里人吃腻了大鱼大肉,春暖花开时节,踏青旅游已经是一种健身时尚,有人挖野菜也是当作一种保健美食,自古来都是药膳同源吗。如今我依然喜欢春天外出挖野菜改善,同样的挖野菜,却是截然不同的目的和感受。
                        祭祀扫墓从戴红领巾那时起就是每年清明的一贯活动,那同学少年,高高的举起手臂,在烈士墓前宣誓的余音现今仍感肃穆庄严。成年后,多是对祖先的祭奠,今天我在这庄严的 节日里,我的心要完成一次沉重的对父母的祭奠,父母亲走了,我这儿子也做完了。我失去了老家,只有故乡啦。此时的心情太过沉重,对于父母,儿子永远都有说不完的感恩和感激,那思念的滋味永远只能自己在余生中咀嚼,在咀嚼中回味。。。。。。

文章评论

韵依依

清明时节雨纷纷,最苦莫过父母坟前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