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规范

个人日记

 
格律诗中的对仗
 一、基本概念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它是把同类且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由两个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或相近之句子构成。 犹如古代公府仪仗,两两相对。故名对仗。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骈:两马并驾一车;偶:成双、成对
 应该注意:对仗与对偶不完全相同。
 对偶:修辞格之一。是将两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采用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或楹联写作时采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在对偶基础上,除具备对偶的意义以外,还要求:“平仄相对”,“结构一致”,词意同类、避免重复”。其艺术效果是和对偶相同的。
 由于格律诗创作对语言运用有很高的艺术要求,讲究炼字、炼句,而对仗正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提高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显然,对仗的这些特殊功能是对偶力不能及的。
 对仗句必须是对偶句,但对偶句未必就是对仗句。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 正因如此,所以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为“对仗”。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格律诗所特有的艺术手段。要严格遵守对仗的“六项(相)基本原则”:“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同、词意相当、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
 1. 格律:上下两句的平仄句型必须相反。 例如:
A  平平仄仄仄平平
B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词性:词语所属的词性必须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例如:荷花=柳树
 3. 词意:词语的词汇意义必须同属一类,但不可相同。即,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但词意不能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等,只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例如:繁星=淡月(正确)    长空=小树(错误)    如花=似朵(错误) 4. 句型:句子句型应该相同,语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宽对),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5. 此外,叠字词对叠字词、联绵词对联绵词。
例如:雨潇潇=风飒飒
 三、对仗的基础知识
 (一)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1.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中国、诗词、计算机等。
(1)专有名词:表示专用名称,如:沈阳、李白、山、水、天、地、日、月等。
(2)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等。
(3)方位名词:表示方位的名称,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说、看、走、听、笑、拿、飞、跑、吃、唱、喝、敲、坐、踢、闻、摸、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等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死、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存在、消灭等
 (3)表示心理活动:想、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思考等
(4)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判断动词):是、为、乃等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意思(能愿动词或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宁可等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去、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上去、下去、进去、回去、过去等
(7)表示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等
 3.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等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少、(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等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等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4.形容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等。
注意:状态形容词,如: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5.数词
 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1)基数: 一、二、百、千、万、亿等
(2)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等
(3)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等
(4)倍数:一倍、十倍、百倍等
(5)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等
 6.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等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等
 7.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8.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等。
 9.连词
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汇。如:那么、所以、并且、或者等。其在句子中往往表示一定的关系,如表示并列、表示选择、表示转折、表示原因等。如:既……又、要么……要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
 10.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等
(2)动态助词:着、了、过等
(3)语气助词: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等
 11.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12.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四、对仗的类型
对仗有多种手法,按对仗的工整与否,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按作者命意的正反分为正对和反对;按语句组合的状况,分为双名对,隔句对,当句对和流水对;从用词的角度看,又有借对和邻对等。
 1. 工对
格律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即两句在词性、词类、句型等方面都分别整齐相对,甚至同一词类中,还可能分若干小类,也分别相对严整。
 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古人把名词细分成以下几类,并要求同类名词相对
天文(日风星雨等)、时令(春秋晓夜等)、地理(山村湖海等)、宫室(楼堂府库等)
器物(刀剑杯盘等)、服饰(衣巾布帛等)、饮食(茶饭粮油等)、文具(纸笔琴棋等)
文学(诗书文字等)、植物(草木花絮等)、动物(鸟兽虫鱼等)、形体(身心魂魄等)
人事(道德才情等)、人伦(父子姑舅等)
如:[唐]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形容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2. 宽对
宽对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就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性相同,词类不同,也可构成对仗。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2. 宽对
宽对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就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性相同,词类不同,也可构成对仗。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如:[北宋]黄庭坚《答龙门秀才见寄》
男儿四十未全老, 便入林泉真自豪。明月清风非俗物, 轻裘肥马谢儿曹。
山中是处有黄菊, 洛下谁家无白醪。想得秋来常日醉, 伊川清浅石楼高。 诗中“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明月(天文类)”对“轻裘(服饰类)”;“清风(天文类)”对“肥马(动物类)”,虽然词性相同,但词义不属同类。
 3.正对
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同或相近的两项内容。
如:[南宋]陆游《书愤.其一》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中:“楼船夜泊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即为正对。
 4.反对
出句和对句所表达的,是相反的两项内容。
如:[宋]王安石《思王逢原》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诗中:“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即为反对。
 5. 双句对
就是通常的上下句相对的对仗。
 6. 当句对
又称自对。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且另一句双双成对。
如:[唐]李商隐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首句中“平阳”对“上兰”均是地名,为地名对;二句中“秦楼”与“汉宫”是建筑物名对;三、四句中“池光”对“花光”,“日气”与“露气”。是景色对,这两句之间还是对;以下是“游蜂”对“舞蝶”;“孤凤”对“离鸾”;“三星”对“三山”;“紫府”对“碧落”。此诗按七律的格式来讲也合乎,又另有特色,确实令人惊叹叫绝!
 这首诗名为当句有对,也就是每句都有对仗的词嵌入其中,特别是中间两句不但内部对仗,而且上下句之间也有对仗,而且对得十分自然贴切,没有较高的修辞功力是不易做到的。
 7. 流水对
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意义上和语法结构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关系,两者不能脱离或颠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语言结构。这种对仗有如流水,从上游流到下游,故称之为“流水对”。
 如:[唐]杜甫《闻官司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联,有前后相承接的关系,必须是从四川的巴峡到达巫峡,然后才能再从襄阳到达洛阳,先后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语句的关系上,是下句承接上句,两者构成一个顺承复句,而这两句使用的词语,却构成对仗。
 8. 借对
或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借对有两种借法。
 (1)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以甲词(字)的另一种词意(词性)与乙词(字)构成对仗,即,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2)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性,以甲词(字)来表示该词的另一种词意,与乙词(字)构成对仗。
 9. 邻对
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称为“邻对”,也属于宽对的一种。
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如:[唐] 白居易《感春》
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忧喜皆心火,荣枯是眼尘。除非一杯酒,何物更关身。 诗中:“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10. 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与另一句一组相同的字作对仗。这种对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唐] 杜甫《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诗中:“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句中的两个“花”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鸟”字相对。

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 如:[唐] 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诗中:“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2)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性,以甲词(字)来表示该词的另一种词意,与乙词(字)构成对仗。
 
 11. 错综对
又称“交错对”、“交互对”、“交股对”、“磋对”、“犄角对”,属古诗对仗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对仗时字词位置不是依次相对,而是交错相对。
如:[唐]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
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不是相如怜赋客,争教容易见文君。
 诗中:“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一联,“六幅”对“一段”,“湘江”对“巫山”,但位置不同,属典型的错综对。
 五、变格对仗
1.丝绦格
这种变格是首联,颈联,颔联三联都采用对联,只有尾联不对。古人称之为“前三对格”又称为“垂绦格”诗句好像上边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一样。
如:[唐]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前三联全部采用了对仗,只有尾联一联不对。
 2.垂绦变格
整首诗,只有首联对,其余三联全不对,古人称为 “垂绦变格”。诗篇结构好像上面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
如:[唐] 李白《长信宫》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整首诗,只有首联一联对仗,其余全部不对仗。
 3.偷春格
首联采用对仗,而颔联不对,颈联再采用对仗。就好像是首联抢了颔联的对仗。因此,古人形容为“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故称“偷春格”
如:[唐]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首联“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对仗,颔联不对,颈联再对。
 4.雀屏格
前三联不对仗,只有尾联对仗。诗句整体上,就如孔雀开屏一样,故称“雀屏格”。
如:[唐] 宋之问《寄天台司马道士》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网上多言:“前两联不对仗,后两联对仗。”为“雀屏格”,我认为是错误的。从诗例中可以看出,颈联“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并不对仗,且,即为“雀屏”,其意应为只有尾联对仗。
5.雀屏变格
是雀屏格的一种变格。这种变格除了首联外,后三联:颔联、颈联、尾联全部采用对仗。
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后三联对仗,只有首联不对仗,如同孔雀开屏,故称“雀屏变格”
 6.蜂腰格
全诗中只有颈联一处对仗,其余首联、颔联、尾联全不对仗。诗的整体上,好像瘦了腰一样,故称“蜂腰格”
如:[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全诗只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对仗。
 7.扇面格
亦称隔句对,即上联的出句和下联的出句相对,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对句相对。从整体上说是两句对两句,也可以理解为联与联之间对仗。从句子成份看是隔句遥相对仗,犹如摺扇一般,扇骨与扇骨之间是相隔的。故称隔句对(亦称扇面对)。这种变格无论在诗里,还是在填词中都很普遍,但却最容易让人忽略。
 如:[唐]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
 诗中: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
真正意义上的扇面对应该是“隔阕扇对”,即律诗的上下两阕相对,如扇的两面。
 如:《七律.长相思》(作者不详)
春霖叩宇问寒楼,户外黄丝怎忘收?雁杳频愁推牖老,笺舒只恋点毫钩。
东风摆柳寻飞絮,梦里青天可记游?水渺长思祈愿切,桥穷且醉绕肠柔。
这种扇面对的格式,在填词中,也经常用到。
 如:毛主席《沁园春.雪》中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除了领字“望”外,“长城内外”对“大河上下”,“惟馀莽莽”对“顿失滔滔”。
 8.麟趾格
也称为“四对格”,即四联全部对仗。意思是像麒麟的四蹄八趾,步履整齐。
如:[唐]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六、对仗的禁忌
 合掌对: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
 如:桃源渔翁《无题.为讲课而作》
皓月晴空照,冰轮澈地明。荷花才有色,菡萏(hàn dàn)却无声。
诗中:“皓月晴空照,冰轮澈地明。”两句的意思基本一样,即可视为合掌对。“荷花才有色,菡萏却无声。”中,“荷花”即为“菡萏”,后部分意思有别,称为“半合掌”。
 七、学习资料
古人从儿童时就开始习诗,为启蒙儿童作诗填词,特编著了适合儿童的《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对仗歌”,一直流传至今。我们虽然是成年人,但与古人相比,诗词知识与古时儿童相差无多,也可引来学习。
………………………………………………………………2015年4月10号晚 古今墨韵 心若止水分享一节课程

 唱和(chàng hè)为诗词常用术语。亦作“唱酬”、“酬唱”。就是对别人所作的诗词,感觉很好或很有感触,也作诗一首诗词,以作附和酬和。[宋]刘攽《中山诗话》:“唐诗赓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吏部和皇甫《陆浑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晓。”一般是以诗和诗(相同格律),以词和词(相同词牌)。 
1.唱和的要求和方法:
(1)最好将被唱和的原作附在后面,为表示对原作尊重,通常称原作为“原玉”。
(2)首先要看懂、领会对方诗作的立意再作答酬唱。最忌与原作题意不符或无关联的唱和。
(3)和诗的立意也可以与原作有所不同,也就是按韵而不按意酬唱,但这种情况下要另设标题。
(4)在用词句上,应尽可能与原作略有变化。避免使用原作中已使用过的词汇、句式,特别是在多次唱和(称“叠韵”)时,更要注意这一点。
2.唱和的方式:
(1)和
和诗与被和诗不属同韵,只作诗酬和。
(2)依韵(同韵)
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从韵(用韵)
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且用原诗韵的字,但不必顺其次序。
(4)步韵(次韵)
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均须相同。
2015年4月10号晚 古今墨韵 鱼翁老师分享一节课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