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的“金字塔”原理(转载分享自巴渝词怪)

手机日志

 诗词创作的“金字塔”原理
  作者/杨逸明    
 
       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中华传统诗词的创作,在经历了一个较漫长时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至新世纪的初叶,又在一个较广泛的群体中兴盛起来。虽然目前尚未发现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之作产生,但是据说全国创作旧体诗词的人群已经超过百万,而且有几千个诗词组织和团体继续做着旧体诗词的普及工作。这不能不引起当代社会特别是文学界的注意和重视。为了让从事诗词创作的人们,在诗词普及的基础上同时也注重创作水平的提高,笔者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格律诗词创作的“金字塔”原理,供诗词创作者参考和批评。
      我们可先画出一个金字塔形的三角,以此来理解诗词创作的三个层面。即最底部是技术层面,包括四声、平仄、押韵、拗救、对仗等。中间部分是艺术层面,包括意象、意境、语言、章法、布局等。最高顶尖部分是哲理层面,包括作品的立意。当然,三个层面包括的内容不仅是这些,这里是举出最重要的一些内容。下面两个层面是做诗,上面一个层面是做人,合起来才算是诗人。诗词入门可以自下而上,创作诗词却须从上而下。
      三个层面如果各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上、中、下分别是“意”、“象”、“音”。清人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意立象,与音随之。”“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三者缺一不可。无意有象 、音,是猜谜语诗。如 “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无象有意、音,是歌诀或口诀,如 《百家姓》、《汤头歌诀》 等。无音有意、象,是散文、杂文,读来不能抑扬顿挫、合辙押韵、节奏分明。

一、技术层面
      这个层面包括四声、平仄、句式、粘对、拗救、押韵、对仗等内容。从前人的《学诗百法》、《学词百法》,到近人的《诗词格律》、《唐宋词格律》等,诗词格律的入门书不下几十种,在此不必赘述。但是,所有诗词入门书,大多只讲“其然”,却不讲“其所以然”。
      学习诗词,常常把人吓倒的第一关口即在于此。实际上这个层面的内容,都是熟练工的本领。《论语》里孔子在谈论人生的几个境界时把七十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大到人生,小到游戏,都有规则,都有约束,但是在约束下不违反规则,照样能随心所欲,玩得快乐。人们的审美情趣原则上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变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变化在产生美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英·荷迦磁《美的分析》)”“虎变文炳,豹变文蔚。(《易经》)”“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一句之中字字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刘大櫆《论文偶记》)”。
      既然是格律诗词,自有一定的标准格式和变化规律。汉字一字一形,一字一音,字分四声,读来抑扬顿挫分成两大类:平和仄。平仄声的交替是诗词中最基本的一种变化,而音韵之美就产生于平仄声的变化之中。《易经》中分成阴和阳两大类的爻,分别组合,变化无穷,代表天地间的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用阴爻阳爻变化出丰富多彩的卦象,交谊舞用左脚右脚变化出蓬蓬嚓嚓优美的舞步。
      汉语词汇大多是由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进而组成更多字的词组。所以由五个字和七个字形成一句较为适宜,更适合偶奇音节的变化,这是六言诗不易流传的原因。为了求得变化,避免单调的重复,两字一变化,由于词语的重音多落在第二字上,故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格律诗中七言的基本句式只有四种:1、平平仄仄平平仄2、仄仄平平仄仄平3、仄仄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仄平平。每个音节重音,即带杠“—”的字,形成“平仄平”和“仄平仄”有节奏感变化的句式。有点象跳“华尔兹”,显得不单调。去掉七言句式的第一个音节,即为五言的句式。
      有了平仄的正格,又可以在此基础上采用拗救的办法,包括句中自救和下句补救,便产生许多变格的平仄句式来。有人破解诗词格律之谜,根据四种基本句式,利用“律句种子衍生法”,变化出一百二十八种七言句式来。这也是遵循“有变化,避免单调的重复”的原则产生的结果。
      拗救给予了诗人更多变化的余地,使之遣字造句有了更多的自由。
      诗的格律中,四种基本句式,再根据“对”、“粘”和偶句末字押平声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不押韵的句末用仄声字的原则,分别组合成完整的一首绝句(四句)或律诗(八句)。第一句和第二句为对句,即两句平仄相反,如果不对则两句完全重复;第二句和第三句的第二个字需要粘,如果不粘,则上一联和下一联完全重复;又收尾处“三平”和“三仄”,等等,这些都违反了“有变化,避免单调的重复”的审美原则。
      押韵须避重字,避同音字,例如:“诗”“师”“施”等等。避同义词,如:“花”与“葩”、“艰”与“难”等等。
      除此之外,诗词格律中还有很多的变化:对仗的两句有远近虚实的变化,律诗两联有一写景一说理的变化,词的上下阕有一写景一抒情的变化,整首诗在章法布局上有正反纵横的变化……通过变化的手法,可以写出千姿百态的优美句子和篇章来。
      律诗中有两联对仗的句子,结构不要相同,要有变化。可以自对(本句对、句中自对)和互对兼用;可以一实一虚,一写景一抒情,一工整对一流水对;句式上一联用二二二一结构,下一联就用二二一二结构,甚至可以用一三二一、一三一二、三一二一、三一一二等结构;两联四句,每一句在同一部位不要全用同一类词语;对联忌合掌,例如:“别”对“离”、“室”对“房”、 “懒”对“慵”、“看”对“见”、“闻”对“听”,“神州”对“赤县”等等。对仗使诗句在韵律、句子结构、词语义类等方面都会呈现出对称美。但是另一方面,过分追求对仗的工整有时候有可能以辞害义,显得呆板。对仗不要字字求工,主要部分对得工整了,其他就不要太工整。有经验的诗人往往宽中求工,即在诗句中重点锤炼几个关键的字或词,这几处对得工整妥贴了,其他的部分即使不十分严谨,整个诗句的对仗看起来也显得很工整。这些关键的词语有:数目词、颜色词、方位词、连绵词、叠音词、反义词等等。这也都是为了遵循以上“有变化,避免单调的重复”的审美原则。

二、艺术层面
      有了技术层面的功夫,不要以为就已经学会了写诗,其实写诗真正难的地方到此才刚刚开始。“律诗止论平仄,终身不得入门。(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格律声调,字法句法,固不可不讲,而诗却在字句之外。(薛雪《一瓢诗话》)”“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律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讲韵学者,多不工诗。(袁枚《随园诗话》)”
      目前诗词界的刊物,多反复就格律和押韵等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议论纷纷,大谈创新,而对于艺术层面上的问题,却较少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对于思想和哲学层面的问题更是极少研究。诗词作品在艺术层面上要有审美的感染力,在哲学层面上要有理性的说服力,这样才能使作品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人宣称“严守格律”,又有人宣称“冲破格律”,但都未见他们写出什么好的诗词来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入第二个层面——艺术层面中来。
      诗词创作中,意象塑造最为重要。所谓形象思维,就是要求诗人有了立意,不直接说出,先得找到一个“形象大使”代替自己发言。《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是意象最早的记载。刘勰《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意象,是意和象的合成词。意,立意;象,结象。意指作者主观方面的思想、观念、意识、情感、志趣等。象指客观物象,包括景象、事象、物象、现象、幻象等。《离骚》即以美人香草作为“象”来抒发热爱国家的“意”。
      新诗中的意象最为新颖奇特,值得写旧体诗词的作者学习。新诗在意象的塑造、语言的错位等方面显得大胆新颖,实际上新诗的这些创作手法,本来就是从传统诗词学习去的,例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孤灯燃客梦”,“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落日挂铜钲”,“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人比黄花瘦”等。可是目前旧体诗词倒大多不注重形象思维,几乎放弃了新意象的塑造和语言的推敲,只知道信手拈来一些已经被使用得很滥了的典故和词语,立意平庸,语言陈旧,思维的惯性和惰性影响诗词创作的水平。
      诗人创造一个意象,就像天文学家发现一个星座一样。诗词创作成功与否,此为最要!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诗的意境,是想象的领空、感情的疆域和形象的世界。它蕴涵着思想、感情和形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较之现实中的事物更新更美。雨果说:“诗人可以有翅膀飞上天,可是他也有一双脚留在地上。”意境到达最高的境界,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实景代替说明,以直觉表现来传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远哲理和微妙感受。音乐境界融进绘画境界之中,从而化实为虚,使意象渗入心灵,向深远的心灵世界拓展。
      有了意象,就要有语言跟上,写到位。《随园诗话》:“‘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求其精深,是一半功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功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理解。”要成为一个诗人,必须要具备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意象有点像梦,做诗有点像“痴人说梦”。要通过语言艺术地把梦表达出来。要使用意象语言。千万避免用演绎性、分析性、说明性的语言。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有一段话:“凡人作诗,一题到手,必有一种供给应付之语,老生常谈,不召自来。若作家,必如谢绝泛交,尽行麾去,然后心精独运,自出新裁。及其成后,又必浑成精当,无斧凿痕,方称合作。”这段话讲得非常有道理。当代写诗常常一题到手,把不召自来的成语、俗语、政治术语,一概选用,以为合平仄、能对仗,都是诗的语言。于是千人一口,平庸之作泛滥。
      清人陈仪《诗句四种》:“平字得奇,俗字得雅,朴字得工,熟字得生,常字得险,哑字得响,此炼字之新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实事贵用之使活,熟语贵用之使新,语如己出,无斧凿痕,斯不受古人束缚。”薛雪《一瓢诗话》:“昌黎先生云:‘陈言务去。’可知不去陈言,终无新意。能以陈言而发新意,才是大雅。”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写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来,这确实是要下大功夫的。
      写诗草率不得,“大凡人具敏捷之才,断不可有敏捷之作(薛雪《一瓢诗话》)”。袁枚说:“作诗能速不能迟,亦是才人一病。”“诗到能迟转是才。”能自己改诗,慢慢推敲,也是一种需要下决心才能慢慢养成的良好习惯。
      诗的句式、用典、章法,都是需要不断变化才能创新的。语序的变化是一种修辞的技巧,不是语法规则。有许多种变化:主谓语交换位置,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等
      诗歌语言精练,宜以最少的字句表达最丰富的思想感情。典故能使得诗词显得典雅、婉转、深沉和庄重。但是,当代诗词忌用僻典,已经是诗词界形成的共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关于用典云:“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
      不要用太现成的成语。有绝句、律诗好几句都用成语。缺少个性化的语言。用成语要少,在次序上作调整。四字成语不要安放在第一到第四字的位置上,可安放在第三字到第六字的位置上,会显得陌生些。例如:“人如天马行空惯,笔似蜻蜓点水轻。(袁枚)”或是把成语拆开使用,例如:“革了十年文化命,翻来一部祸民书。”
      章法一般讲究起承转合,也要讲究变化,不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唠叨。起和承的文章不可做足,否则后面两句就没有文章好做了。开头精彩,后面要更精彩。如果做不到这一步,就只好开头平淡一些,后面才精彩一些。最精彩的句子要安排到最后出现,否则像相声中太早抖出了包袱,自己大笑,听众却不笑,这就是拙劣的相声演员,演出就算失败了。“起要平直,戒陡顿;承要从容,戒迫促;转要变化,戒落魄;‘合要渊永,戒断送。起处必欲突兀,承处必不优柔;转处不致窘束,合处必不致匮竭。(薛雪《一瓢诗话》)”这些论述对我们安排章法有一定启发。
      心理有美好的感情,就像有了一泓清澈的源泉。有这种美好感情的人都可以写诗。但是你如果把这泓泉水随便地打开,就像打开一个自来水龙头一样,水是哗哗地流出来了,可是一点也不美。你必须让这泓泉水流入石头或草木构成的景致之中,使之忽隐忽现,有时曲折,有时跌宕,有时闻其声不见其水,这样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三、哲学层面
      掌握了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的手法就像是学会了酿酒术。不要以为无论什么水都能酿出美酒来,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好水”。只有优质的泉水加上精湛的酿酒技术,才能有美酒诞生。诗人的“心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来源于天赋,所以古人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严羽《沧浪诗话》)
      就技术层面而言,诗词创作很像是一种游戏。就艺术层面而言,诗词创作又像是一种高级的游戏。按照游戏规则玩就是了。但是就诗词创作的哲学层面而言,所有游戏都没有诗词创作这样的深度和广度。这就是诗词创作的深层意蕴,也就是审美意象的哲理性。有了哲学层面上的内容,所有的艺术,包括音乐、雕塑、绘画、舞蹈、书法等,甚至自然科学,都可以进行对话和互相交流。哲学需要象征和形象的手段来艺术地表现和阐释。庄子提出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仍然应该是我们创作的崇高的原则。文学创作就是要从零乱的现实生活中整理出秩序。有了这个层面上的内容,诗词作品给予人们的东西,可以比生活给予人们的更多。
      如果诗词创作不能上升到哲学层面,就没有了较高的立意,那么以上所说的技术层面的打造和艺术层面的雕琢,都成了空忙,至少是只能够打造出平庸的诗词作品来。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诗人的世界观自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和流露。诗人的襟抱、思想、见识,必定影响诗词作品的立意。“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沈德潜《说诗晬语》)”古人对此有精彩的论述:“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王夫之《姜斋诗话》)”
      古人创作的优秀作品,都有一定的哲学层面的高度和深度。或老庄,或儒释,或禅理禅境,或达变达观,或妙言妙理。屈原的《天问》,已经把哲学家没有讲清楚的问题,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了。诗人表现的思想是积极的,抒发的感情是健康的,说理的逻辑是严密的。诗人要感情丰富,思维敏锐,见识不凡,头脑清醒。诗人当然也可以用新鲜形象的语言,来表现第一流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观点,但是千万不要去重复三、四流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论调。“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李重华。《贞一斋诗说》)”往往哲学难以说清楚的地方,还正是诗创作大显身手的地方。作家赵鑫珊说过:“诗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哲学的极玄之域是诗”,“哲学的蒸发,必定是诗;诗的凝固,必定是哲学。”“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标准之一,是看它的篇终是否接近哲学的境界,即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此相仿佛,判断一篇哲学论文的好坏,标准之一,则是看它在终篇之际,是否弥漫缕缕诗意,使人执卷流连,馀味萦回。(《哲学与当代世界》)”有了哲学层面的认识,诗人才会有天人合一的精神,悲天悯人的情怀,地球是人类和万物的共同家园的思想境界,诗人会充满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也常常是诗词创作的动机之一。纪昀评论陆游的《书愤》两首诗时说:“此种诗是放翁不可磨处。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如全集皆‘石砚不容留宿墨,瓦瓶随意插鲜花’句,则放翁不足重矣!”诗人不是不能写风花雪月,但是全写雕栏玉砌,就像只有砖瓦,而无梁柱,总造不成像样的房屋来。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当今社会堪忧者正多:国堪忧,民堪忧,市场堪忧,官场堪忧,环境堪忧,生态堪忧,地球堪忧。诗人的忧患意识似乎应该比世人稍稍拔高一些,超前一些。如果当今诗人,只忧晓风残月,甚或饱食终日,无忧无患,则诗人不足重矣!要达到哲理层面的高度,诗人们有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方式。
                                                                    (原载2005年第一期《江西诗词》)
                                                                    (又刊载《中华诗词》2006第二期)


附:
我最佩服的一首诗,是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因而朱庆余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张籍在《酬朱庆余》诗中答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为什么朱庆余不直接问我的才华如何?
      为什么张籍不直接回答说很好,你了不起!
      诗词如人,不仅仅是有华丽的衣服,还得有躯壳,更得有思想和灵魂。这就是诗词的灵魂!这就是诗词的境界!意在言外!
                                       (巴渝词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