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的选择---实用方便
文章转载
1、渔歌子. 又名《渔夫》。唐教坊曲,入“黄钟宫”。廿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此调声情轻快,是多用来写渔人和渔家生活的曲子。
词谱: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叶)。
平仄仄,仄平平(叶),平平仄仄仄平平(叶)。
词例:渔歌子 宋·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生查子。又名《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此调多抒怨抑之情。
词谱: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叶)。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叶)。(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叶)。(第一句不能犯孤平。)
词例:生查子[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3、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此调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
词谱:
(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仄(韵),平仄(韵)(叠句),(仄)仄(仄)平平仄(韵)。
词例:如梦令 宋-秦观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4、 长相思。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此调名源于古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句。故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也可抒写友情。
词谱:
仄(仄)平(韵),仄(仄)平(韵)(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韵),仄(仄)平(韵)(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词例: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5、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此调音节和婉、明快,且句式整齐,易于上口,抒情、写景均可,故填此词者甚多,婉约、豪放两派词人都竞相采用。
词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词例: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诉衷情。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如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 此调本为情调,一般多作抒情之用。
词谱: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词例: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西江月。又名《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
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此调声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词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韵)。
(第一句无韵,第二、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
的词调中是很少见的。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
词例: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不同于《谢池春》的别名《卖花声》)、
《过龙门》,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此调声调激越,怀古抚今,最为恰当。
词谱: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词例: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9、临江仙。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此调最宜写情,对句两两作结,更见挺拔。
词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词例:临江仙 [宋]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劝,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楼情悄悄,遥闻妃瑟冷冷。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星。
10、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
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此调专咏七夕,宜抒男女恋情。
词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韵)。
词例:鹊桥仙[宋]秦观
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小重山。 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婉转抽绎,能到人所不到之处。唐人常用以写宫女幽怨。宜抒发幽怨之情。
词谱:
⊙仄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豆)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豆)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词例:小重山 [宋]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街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絃断有谁听?
12、人月圆。 双调 四十八字 平韵。此调多咏元宵节。
词谱: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韵)。
词例:宋-王 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13、桃园遇故人。又名《虞美人影》,四十八字,八句,前后片各四仄韵。此调多用来咏友情。
词谱:
⊙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
词例:宋-秦 观(冬夜)
玉楼深锁多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羞见枕衾鸳风,闷则和衣拥。
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14、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此调音节和婉,写景抒情均可。
词谱:
⊙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豆)⊙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豆)⊙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词例: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5、渔家傲。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由两首七言仄韵的绝句构成。唯前后两片第三句下须添一三字句。此调高亢。宜于抒发悲凉感情,可以抒写一般情感。
词谱: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
词例: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祝英台近。本调也可不带近字,又名《月底修箫谱》,七十七字,十四句,前后片各四仄韵。此调音节顿挫得神,宜抒情;用以记事亦甚佳妙。
词谱:
仄平平(句)平仄仄(韵)⊙仄仄平仄(韵)⊙仄平平(豆)⊙仄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句)仄⊙仄(豆)⊙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仄平平(豆)⊙⊙仄平仄(韵)⊙平⊙仄平平(句)⊙平⊙仄(句)仄⊙仄(豆)⊙平平仄(韵)
词例:宋-辛弃疾(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
都无人管,倩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17、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
本调八十三字,十五句,前后片各三仄韵,为东坡改作。第二句,句法上一下四,第四句九字,多数作上五下四,东坡作上三下六。第五句亦九字,句法上三下六。第六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七句八字,实系仄起平收之七字句,句首以一去声字领之。紧接又以一去声字领以下两四字句作结,语气注意连贯,要一气呵成。此调婉转缠绵,可以写情,也可以用作记事,一叠不足,联章更好。
词谱:
⊙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仄(韵)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句)平⊙仄(豆)⊙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句)⊙仄平平⊙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句)
仄仄平平(句)平⊙仄(豆)⊙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平(句)
仄仄仄平平(句)仄平⊙仄(韵)
词例:宋-苏 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词谱:
⊙仄平平(句)⊙⊙仄(豆)⊙平⊙仄(韵)⊙⊙仄(豆)⊙平⊙仄(句)
⊙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豆)⊙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
⊙⊙仄(句)平⊙仄(韵)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仄(句)
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仄(韵)⊙⊙⊙(豆)
⊙仄仄平平(句)平平仄(韵)
词例:宋-岳 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9、水调歌头。又名《花犯念奴》,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前后句起二字也可用对仗。宋人在前后片两六言句常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用韵者,对初学者束缚太多,不宜从。起二句各五字,首句下三字,词家多喜用仄平仄。第三句十一字,写作上六下五,亦可作上四下七,东坡此词前片“不知天上”句为上六下五,而于后片“不应有恨”句则为上四下七,可以为证。第五句亦六字,可与上句对偶。后片第三句三字作仄平平,亦属定格。
词谱:
⊙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豆)⊙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句)⊙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 ⊙ ⊙(句)⊙ ⊙仄(句)仄平 平(韵)⊙平⊙仄(豆)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句)⊙仄仄平平(韵)
词例: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扬州慢。此系姜夔自度曲。九十八字,十九句,前后片各四平韵。第四、五句各五字,句法上一下四。九、十两句,各家分法不一,《词律》和郑文焯等主张分九、十两句为上五下六。后片第三、四、五句各四字,开头以一字领之。第八句在句法上为上一下四,以一字领八九两句。此调声情悲凉,故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幽情。
词谱:
⊙仄平平(句)⊙平⊙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豆)平平⊙仄(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豆)⊙仄⊙平(句)平仄平平(韵)
⊙平⊙仄(句)仄平平(豆)⊙仄平平(韵)仄⊙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豆)⊙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
词例:宋-姜 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1、念奴娇。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双调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本调不甚拘平仄,但常用入声韵。上下阕后七句字数平仄相同。 本调自东坡“赤壁怀古”问世,蜚声海内,词人多以此调抒发豪放之情。此调高亢,也是一个笛子曲,可用小鼓伴奏。宜抒发慷慨豪迈之情。
词谱:
⊙平⊙仄(句)仄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
⊙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平⊙仄(句)⊙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仄(韵)
词例: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云,
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2、解语花。解语花喻美人,后以此为词牌名。一百字,十八句,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2)起为四字对句。第五句九字,句法为上三下六,后片第二、三句即八字加豆,第一字必用仄(去声),前句作---∣系顺,后句作-∣-∣系拗,是定格。除结句五字为上一下四外,其余与前片同。此调婉丽,宜抒情。
词谱:
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豆)仄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豆)⊙平⊙仄(韵)平仄平(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仄仄(韵)仄平平平仄(句)平仄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豆)⊙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豆)⊙平⊙仄(韵)⊙仄平(豆)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
风销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任舞休歌罢。
23、高阳台。本调又名《庆春泽》,一百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四平韵。起为四字对句。第七句七字,句法作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如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总之不可作上四下三之七言诗句。后片二、三句为加豆之四字对句。此调跌宕生姿,是写情佳调。
词谱:
⊙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豆)⊙仄平平(韵)
仄平平(句)⊙仄平平(句)⊙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
⊙平⊙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句)仄⊙平(豆)⊙仄平平(韵)仄平平(豆)⊙仄平平(句)⊙仄平平(韵)
词例:宋-张 炎(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凡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冷,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24、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小楼连苑》,双调一百零二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上去通押。后阕最后十三字也可以改成十二字,成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全词共是一百零一字。第九句五字,上一字为豆。结句六字,于上三字分豆。后片次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九句五字,上一下四。结句本七字,而于第四字下加一衬字,成上一下三之句法。此调本为清彻嘹亮的笛子曲。故气势雄浑,宜写慷慨激昂之情。
词谱:
⊙平⊙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韵)⊙平仄仄(句)⊙平⊙仄(句)
⊙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平⊙仄(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仄(豆)平平仄(韵)
⊙仄⊙平⊙仄(句或韵)仄平平(豆)⊙平平仄(韵)⊙平⊙仄(句)⊙平平仄(句)⊙平⊙仄(韵)⊙仄平平(句)⊙平⊙仄(句)⊙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句)仄平平仄(韵)
词例: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5、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一百二字,二十一句,前后片各六仄韵。(2)前片三、四两句为四字对句。第七句和后片第八句均为上一下四之五字句,第一字例用去声。末句五字,以上三下二为宜。此调音调高隽,最宜于写秋景。
词谱:
⊙平⊙仄平平仄(句或韵)平平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句或韵)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平(句)
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韵)
词例:宋-姜 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26、雨霖铃。又名《雨霖铃慢》,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阕各五仄韵,本调常用入声韵,且多用拗句。此调本为唐玄宗悼念杨贵妃而作,调子极为哀怨。
词谱:
平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句)仄平仄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豆)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仄(句)平仄仄(豆)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豆)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仄(豆)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词例:宋-柳 永(秋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7、望海潮。望海潮词牌,一百零七字,二十二句,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开头两句和四、五两句均为四字对。第八句应作上一下四,如作上二下三,前后当一律。此调深沉,宜作怀古词。
⊙平平仄(句)平平⊙仄(句)⊙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韵)⊙仄仄平(句)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韵)
词例:宋-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8、沁园春。本调又名《寿星明》。双调一百十四字,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一韵到底,前阕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后阕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均要求对仗。四个五字句,都是上,下四句法。 第三句系拗句,重在第三字仄,应与上二句有别。接下来,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四(四一七)。第四、五两句,八、九两句均为四字对,结处再以一字(宜用去声)领以下两句。后片,次句八字,以一字领下七字。余同前片。此调声甚清美,且多四字句,最适于咏物。也可以祝寿。
⊙平⊙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仄(句)⊙仄平平(韵)⊙仄平平(句)⊙平⊙仄(句)⊙仄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句)仄⊙平⊙仄(句)⊙仄平平(韵)
词例:宋-苏轼(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鸣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樆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29、贺新郎。本调又名《乳燕飞》、《贺新凉》、《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曲》、《唱金缕》、《金缕词》、《金缕衣》。一百十六字,二十句,前后片各六仄韵。豪放派词人好填此调,用入声韵,声调激越(例一、二),用上、去声韵,常带悲凉气氛(例三)。第二、三句各四字,两句上加三字豆。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八句八字,上三下五。按此调原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然句逗与诸家稍异。如前片末句第一字应仄作平,后片第四句第五字应平作仄,第五句第二字应仄作平。又第八句变八字为七字。此调音韵洪畅,歌时须浩唱然,多用写抑郁之情;也可叙事;也可赋本意用以贺婚。
⊙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豆)⊙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仄仄(豆)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句)仄⊙平(豆)⊙仄平平仄(韵)⊙仄仄(句)⊙平仄(韵)
词例:宋-辛弃疾(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30、兰陵王。本调原为唐为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一百三十字,二十九句,三段。第一段七仄韵,第二段五仄韵,第三段六仄韵,例用入声韵为正格,用上去声韵为变格。第五句为平起仄收之七字拗句。第二段第二、五、八句,第三段第三、六句,均作上一下四。此调声情浑厚,气势非凡,末段声尤为激越,很适于写壮烈场面,抒发激越情感。
⊙平仄(韵)⊙仄平平⊙仄(韵)平平仄(句)平仄⊙平(句)⊙仄平平仄平仄(韵)平平仄⊙仄(韵)平仄(韵)⊙平⊙仄(韵)⊙平仄(句)⊙仄⊙平(句)⊙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仄(韵)仄⊙仄平⊙(句)⊙仄平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仄(句)⊙平⊙仄(句)平平⊙⊙仄⊙仄(韵)⊙⊙仄⊙仄(韵)
平仄(韵)仄平仄(韵)仄⊙仄⊙⊙(句)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句)⊙⊙平仄(韵)平平⊙仄(句)仄⊙仄(句)仄仄仄(韵)
词例: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以上三十个词调的声情特色及习惯用法,是根据有关记载唐宋人词作及近人研究成果归纳而成,是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具有权威性。由于词在宋代逐渐从歌坊中走上文人的案头,成为“非音乐”性的抒情诗,所以,不少词调的适应面渐次扩大。
文章评论
平步青云
学习了![em]e183[/em] [em]e177[/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