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民自画自说

手机日志

2010年参加时代杯青年写实画展获优秀奖,并被收藏。2012中国美术馆新写实油画展,2012美国佛 罗里达“伦勃朗与唐伟民”油画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除了长期磨练的绘画技巧之外,要想再往更高的境界去,画者个人的修为就至关重要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画外功夫”。我认为生活本身与画画关系自然是密不可分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会浸润至你的内心,然后再发酵进而在自己的艺术中发出光茫。平时也尽量多走多看多读,生活便是我艺术创作的源泉。随着阅历见识的增长,越发知道画画是多么不容易的艺术,不能光靠死练。古代大师在画画以外更是有各种的爱好,不断的充实自身。我本身并不是个怀旧传统的人,但我只是在闲暇时喜欢收集一些老的东西,每到一地便会去“淘”点老货,我喜欢这些东西身上所特有的包浆和质感,我特别享受那种在工作室中安安静静的泡壶好茶,慢慢把玩着摆放在身边的这些散发着特有历史气息的宝贝,那些陶陶罐罐是如此的美,也许历史对他们的主人来说是很严酷的,但他们对于岁月来说却是幸运的。也正因为历史的沉淀才使它们有了那些自然温和和赏心悦目的润光,就像古代大师的绘画所散发的光芒一样,看着它们象有一件东西牵引着,在时光面前停滞,慢慢的回转头去,那些沧桑和尘封了的故事就在人心中蔓延开来……。作为蕴含历史记忆的独特载体,或许这些古玩的对于我在画画中意义可能也就恰恰在此,而让我画面也有了晶莹温润和厚重的质感的追求。而我一直以来所画的藏民系列正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传统和现实相接的切入点。



  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是当代中国艺术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并令人激动的过程,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写实油画似乎乎愈来愈变被边缘化了,社会快速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本身的精神状态,人们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并没有注意到原本属于我们的“灵魂”、“信仰”悲伤离去,渐行渐远的朴实背影和文化断裂的呻吟。大家对当下尚且应对不暇,又能对传统的伟大有多少认真的体会,人们被各种奇观震撼的视觉经验,也有过难以言表的视觉愉悦或反感以及普遍存在着的“文化焦虑”,在突忽间,人们丧失了自我存在感,人们困惑了,迷失了…。也许用不了几年,当变化刺激的兴奋和快感逐渐退去之后,就像国内一位评论家说的“是否还会有充盈的文化记忆,来填补巨大兴奋逝去后的心里空白,到那时,我们大概会仔细清扫出那些坍塌了的记忆的碎片,再试图缝补还原。我们可能会再次挖掘、纪念、整修记忆的零砖残瓦……”。今时今日,在当代艺术大行其道的同时,写实油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更需要维持它本身具有的艺术特质,力求能继续昂起它那滋润华贵的额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