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一般的杨绛-------------------------------李娟

个人日记






图片


清水一般的杨绛

李娟

 


看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年轻时的照片,
钱钟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
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
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
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
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世间所有的繁华都过去了,
他们的漫漫人生有书相伴,一同在书香里优雅地老去,多好。
钱钟书先生曾称赞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
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
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
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无微不至,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
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
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
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
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
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
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
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图片

图片

图片


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
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
有她一生陪伴在他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和伴侣。
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
那么坚定而无悔,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
此时,她唯一的孩子钱瑗也已经过世。

她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
我压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尘世间,她最爱的俩人都离她而去,内心的悲苦和孤独无以言表。
八十余岁的老人,提笔写下散文集《我们仨》,
写下一个学者家庭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患难情深,
写下我们仨在人世的点点滴滴,如微风细雨,温馨感人。


在“文革”那段灰暗的日子,他们都被下放“干校”劳动。
艰苦繁重的劳动之余,杨绛先生写下散文《干校六记》,
从容练达,幽默风趣,细微处见真情。那是寒冬里一树树盛开的梅花,清芬暗盈,
几乎所有的苦难都被她一支妙笔化解了,连同那漫天的冰雪。
她温情而柔弱地支撑着他,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杨绛
先生年近九十岁,开始认真整理钱先生几十年来的书稿和笔记。
那些手稿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纸张发黄变脆,字迹模糊不清,
她一字一句艰难地辨认,抄录,整理,
而后相继出版了《容安馆札记》、《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先生离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完成钱先生未完成的事业。
她以这样的方式,寄托自己深深的思念。
书稿所得的稿费和版税800万元,全部捐赠母校清华大学,成立“好读书”奖学金。
留给后来的莘莘学子,连同他们一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有一次,媒体邀请她参加作品研讨会,她没有去。
还幽默地说:“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听她的话,令人莞尔。


她说得真好。她就是一滴清水,文字和内心一样干净,清澈,透亮。
她清华其外,淡泊如水,不做媚世之态,也不被俗世所打扰,
一生沉浸在文字里,一活就是百余岁,终成一代大师。
成为被世人尊称“先生”的女性。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百岁的才女,仿佛是时光的代言者。
如果,一个世纪的流年往事都是历史烟云中的山水画卷,
那么,她则是山水云烟中的一幅水墨留白,
有着穿透岁月的恒久之美,人格之美。



图片图片 


 有一种文字叫“老实”


王安妮


 

 

甲午四月十二,沪上阴雨。读杨季康《将饮茶》。


杨绛,杨季康,钱钟书之妻。钱钟书名气大。
写了一本可圆可方,亦庄亦谐,俗可入市井,雅可列殿堂的《围城》。
他的《管锥编》买来十多年了,还在书架上沉睡。读不懂呐。
杨绛的文字却像是白居易的诗,平实无华。
我却是一边读一边要佩服得流下汗来。


好文字是立着的,因这背后有一个立着的人。
不要说她有显赫的父亲,大名鼎鼎的丈夫。
只单看这一个女子,大风大浪里的泰然自若,声名利色间的宠辱不惊,
世事沧桑里的淡薄风雅,让人又敬又爱。


杨绛的文字里有一种“老实”。
她绝不过多地去渲染什么,不是不会,是不愿。
她是知道“老实”的好。风起云涌也是这份老实,风平浪静也是这份老实。
因为这份“老实”,把多少的凶险避过了,又因为这份老实,
让她时时清醒着,知道自己是谁,活到九十多也还是通透的。


图片



要是换一个人用这写法会不会就显乏味了呢?
可这是杨绛,她笔下的寻常事里隐着太多的人事,人情,人性。
印象最深她说文革时挨批的事。“我们草草吃过晚饭,
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精工巧制”
“有人用束腰的皮带向我们猛抽。默存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浆糊,
渗透了薄薄的夏衣。我的头发给剪去一截。”“派给我的劳动任务很轻,
只需收拾小小两间女厕”“不出十天,我把两个斑驳陆离的瓷坑,
一个污垢重重的洗手瓷盆和厕所的门窗板壁都擦洗的焕然一新。”
被剃了阴阳头,她一声不吭自己做顶假发戴了,
一个肮脏的厕所间因为她在了那里,也变得清明洁净了,
在人情淡薄,人人自危的世道里竟存了些人世的温暖。
身处逆境当如何?看杨绛啊,逆来顺受。
事情总是颠来倒去的,曾经趾高气扬的人隔几天就成了阶下囚了。
只杨绛还是杨绛。“宁可当挨骂的,也不当骂人的人。因骂人的是在自我表演。”
我为钱钟书感到庆幸,要不是杨绛,书呆子钱钟书会活过那一段岁月吗?


说起钱钟书,杨绛总说他的“痴气”。却是饱含怜爱的。
说他小时候的事,说他的聪明,说他的淘气。文学上的巨匠却是生活上的白痴。
她把这些视作理所当然,麻烦事来一件处理一件。
除了爱,还有什么可以使人这样呢?

在一篇文里看到过。她说要送他走,一定要她在后,因为怕他应付不来。
终是送走了他,她又活了不慌不乱地十几年。
读到这里给比热泪更沉的一份东西压着了。


看一帧杨绛的照片。
她没有惊人的貌,眉宇间却是有一股子清矍之气。
那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度量,是把人世间不平视作平常的勇气。
是老实,不欺人,不自欺。
她有点像竹,她的傲不在言语行为的做作上,在骨子里。
大雪压住了一丛细弱的竹,等它过了威风,冰雪消融,
竹还是青青翠翠的。

图片
 


幸福是灵魂的香味


资源来自网络 制作
/Howard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