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处
悟性随缘
苦难,或许是一个人最大的转折点,若非经过一劫一难,许多事,一辈子也想不明白。
近来,奇异的事自然不止一件,有时发现奇妙的感觉,不由自主的浮上脸颊,又情不自禁的微微欢喜。十有八九的人,都以为苦难来临之后,就是人生接着最大的痛苦,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觉得自己在慢慢变化,从很厚很厚的乌云转变成很薄很薄的云絮,仿佛一个轮回,我就看到了自己的归处。紫气东来,他日西去。
《西藏生死书》在描述心灵深处的改变时,用一首《人生五章》的诗句来表述:
1.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掉了进去。我迷失了……我绝望了。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2.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假装没看到,还是掉了进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会掉在同样的地方。但这不是我的错。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3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看到它在那儿,但还是掉了进去……这是一种习气。我的眼睛张开着,我知道我在那儿。这是我的错。我立刻爬了出来。
4. 我走上同一条街,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我绕道而过。
5. 我走上另一条街。
这只是一种内心的反省,我也曾经像那个人一样,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固执,难免让一个人失去了辩别真假的能力,执迷不悟,过分执著,或许,是人的通病。否认死亡或忌讳谈死亡,也是人们习惯的通病,唯有一种人,是不怕死亡而敢于说死亡的,这种人,往往把死亡做为修行的目标,一念之间悟道:何为至死地而后生?想死,是最容易的,就怕你不想死,但死得安乐,就不容易了。学佛之人所追求的那个“死亡”目标,不是常人的那种痛苦死亡,他们追求的是“往生”,是死而后生,在凡人眼中,他们故已死去,只有修行之人才会真正明白,他们是离开了肉眼所见的凡世,往生去了一个幸福安康的世界。所以说死或说生,不过是一种对比,何为死?何为生?不知死是如何,又怎知生当如何?种种因人而易,一切凡人生死现象,都在因果轮回中。佛法中所说,唯有“往生”这种“死亡”,能真正脱离轮回之苦,但追求“往生”的境界,又非一般杂念丛生之人所能做到,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生死之苦,找到自己心灵最终的归处。
三个月,好像一眨眼过了三十年似的,沉甸甸的心,突然变得透明而轻盈起来。岁月的印迹浮于额上,又叫眉尖拉开距离,但人心的距离,却从来没有比这更近,有时会紧凑的叠在一起,怎么也展不开。
只知道,用心念经之后,感受着无数杂念横飞,妄想分别作怪,一心叫你安静,一心却叫你抗挣;人心之多,绝不止一念,十念百念千念万念,不如诵经这一念。这一念说,回来,回来,快快回来,莫妄莫念,禅心归一。不知何时,便真的慢慢回来了,一抬头,见观音菩萨微笑的面颊,目光中居然有泪,但那种安然的笑,淡淡的飘起来,浮在我的脸上,渗入我心。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背诵那二百六十八字的《心经》,而是无所思,亦无心记的从嘴唇间一字一字的吐出来,那种发自内心而诵,欢喜而念,不再是形式背诵,完成任务。当《心经》与心一体,观照自身,已无障碍。奇妙之事,非一言能尽。曾经几年读它,想背它却常是迷糊不清,或是时清时迷,总不得心要,所以,从来没有抄过一篇满意的《心经》,也只抄过三两篇,却几乎都是有错,但又怕再抄再错,感叹实为难得。就在这三个月内,真得观音菩萨加持,诵经心静,抄经心清,只八月内,已抄五篇书法心经,两篇赠予他人,虽离一千篇的发愿仍有极大距离,但万事开头难,一个月抄五篇,一年六十,十年六百,一千嘛,暂时不好说,但一定要好好抄。最近抄的五篇,还几乎是没有出错,而且越来越好,这已是我这三年来的精华集聚了。
以前总是觉得身困心疲,头重或偶尔晕沉,近来三个月,素食是一大转变,几乎是一念之间,就转变了,没有什么障碍,不像很多人说的,不吃肉没营养,没精神,气色差,肚子饿,种种都没有,正相反,却很好。因缘来时,一切随缘。这几个月所见之事,所悟之事,胜过再活三十年。
从春节时家中回来,手疾发作一直未愈,原来好了两三年,以为不会再发作,是我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了,所有的一切,念起时,就开始在变。所有以为拥有的东西,只是一个传说中的神话,以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偏偏就是真的,妄想生一念,此念也会成真的,所以,妄念,只能害人害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心中有佛菩萨,比所有的一切都让自己安心,许多人和事,在变,但这种美妙安祥的心境,却从来没有变过,只会越来越让我心安。
记得第一次看曹中医,只是在国医馆挂号时随便问了一下前台,说当天值班的是曹中医,我问,这个医生怎么样?对方说,都是看医缘。确实如此,学佛,也是看佛缘。我的旧疾十几年,看过不少医生,西医中医,甚至名医,但反复无常,终是不断根。但这几个月,我突然找到自己的病根,便心中明了,我一定是会好起来。我以前没有这种真实的感觉,总是怕好不了,烦躁,但现在,我自己觉得,这仅仅是小问题,大难过去了,这小难一定会过去。
有几年没有因为手疾而吃中药了,那种解放的感觉是极好的,曾经两年不断中药的吃着,知道长期吃药的那种心烦、焦虑。是心不安,故病难愈。一切病苦,根源在心,心不得愈,无病得治。
见了曹中医,告诉他以前也是吃过中药调养,好过几年,然后他听我说完,就随心的开了一剂药七天的药给我。当时,我只是解燃眉之急,半年来,确实不太好,现在有心来重新调理,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医生能真正帮我根治此病,或者说,我之前对所有医生都不抱太多信心,只是维持不变。而这次来看,心里有了信念,觉得自己会好,所以就找了个医生来看。无非就是一些调气血补脾胃,然后化湿去燥的,多少自己也懂一些病理,看了一下方子,觉得尚可,吃了不好也无妨,能补一下气血也是好的。
第一周药没吃完,就上山到三宝禅寺住了几晚。但感觉药的味道只甜不苦,化湿润肤,知是方子对,心中有所欢喜,加上那几日清静,在山上也极好,而且湿气还是较重。下山后,吃完几剂药,第二次去见曹中医,说还不错,手没那么干或痒,但皮薄,还是会裂开。曹中医说没事的,吃上一两个月应该会好的,还说这药除了吃,第三次再煲出水来泡手,放点红糖,会润手。我听了甚是高兴,之前是他忘记跟我说可以泡手,这可比我以前吃中药时要好多了,那时,医生让我每次拿两种药,一种是吃,一种是泡手,两剂药都要煲的,天天如此,真是不烦都难。不过,现在我可不烦煲中药,或是习惯了,当家常便饭,多年来不轻易吃西药。
第二次看病,曹中医说了一句让我意外的话。问病况时间并不长,他只是看了我几眼,听我说病况,然后说,完美主义者是这样的了。我一愣,笑道,你怎知我是完美主义者?他也笑道,我学得中医,当然不仅仅是会看病。那时,我心中想到一句话: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我并没跟他谈什么,也没离开病况,但他似乎并不止是在跟我谈病,我突然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我会来找他看病,而且为什么我相信我的病会好起来。
那位前台小姐说得没错,医缘。我更明白,这是因缘,每一个遇见,都是久别重逢,这是佛说的。
今天,第三次看曹中医,告诉他感觉还是不错,已经不用时常抹药膏也不怎么干燥,但有时还是发热和痒,他问,可做梦,可睡得好,有没有心烦躁,我说梦少,安睡,不烦。其实,自念经之后,我就慢慢自己觉得挺好,是由心至外的感受,已不再是以前的我。曹中医突然又问了一句奇妙的话,他说,你应该挺幸福的。我不由而笑,没有虚妄的说,从我自己内心来看,我现在及未来都是幸福的,但从别人的眼中看,我现在挺不幸的。他说,你管别人做什么,自己觉得幸福就好;我之所以这样问你,是觉得你应不错,如果你自己觉得幸福了,我就省不少麻烦,不用再替你操多一份心。我呵呵一笑,说我自己可以搞定自己。虽然家中发生了这么多事,但我依然感受到自己如此幸福,所以,我面上无怨气。曹中医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字。他还说,幸福也是看个人,能做到这样,便是好。我拿过那字一看:洁。如此医生,明心见智,并不用多说,智者本自知,醒者需自醒。
谁想自己的病人老是对自己说,我好累,我好痛,我好烦,我好不舒服,我好想死,医生听着都烦死了。曾有一本学佛文摘叫《学医与学佛》,里面说的医生就是见得太多病人怨恨,自己不得安生,然后决意学佛,得到心的解脱,从而还使许多病人得到真正的解脱。
面对死亡,我要微笑,面对病苦,更要微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身,一切罪障皆忏悔。
在饮食方面中药有许多禁忌,所以我说我近来清淡素食,曹中医说肉还是要吃的,我说,这一段时间全吃素食,并无不适,除了信佛不忍杀生,口味上很随心的适应素食,不想吃肉。曹中医便问,吃植物不是杀生吗?这个问题,我专门也有看过,这也是很多人想了解的问题,但一两句话说不清,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我只说了一句:从佛法的角度说,动物有六识,植物没有,在佛法中,植物不算是有六识感观的生命,所以不算是杀生,而且自然法则,还是要生存的,不可能说净,或绝对一点不染便是净,最重要的是,我自己觉得吃素对自己身体好,确实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所以随缘。曹中医听了,便笑道,你觉得好,就行了。
闹市之中,繁华无比,人人都想争名利,当个医生也要做名医,做了名医,看病的人多得不得了,然后就生了傲慢之气,觉得无所不能,何愁人不来?不管怎么样,坐堂看病人多的还是名医。可名医没空跟你唠叨,多说或多听一句也不肯,多少人在急着投胎呢,哪有闲功夫听你闲言碎语,最后死的那些,都是病毒太深的人,病浅的又不想去看病,病浅的看好了,都说那人是名医。古往今来,治死了人的就是坏医,治好了的,就成了名医,可能,有的治死了的,本就是该死的,这命数尽了,把命当病治,好得了吗?
怨,恨,不能改变什么,该走的,最终是要走的,什么时候走,只有当你观修到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走了。
2013-9-2临晨,冰兰记
文章评论
寧夜の安夢
西藏生死书我正看呢,呵呵
紫云
[em]e163[/em]
today
说不上来。看过您太多的文章,独独这篇如此剔透,忍不住看了再看。
城市
难得又见美文,感觉阳光温暖。我甚至想也许众生之所,辐射之处正是最好的依靠呢。。谁知道呢。。
灰姑娘
面对死亡,我要微笑,面对病苦,更要微笑。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身,一切罪障皆忏悔。[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