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四根肋骨。------mouma2

感性文字






图片



 1、 

   最近负面新闻太多,看得人心里发堵。昆明、马航、毒药幼儿园......任意拎出一则,都足以令人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时代充满不安全感,打心底感到愤怒、寒冷、无助,还有绝望。


   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无奈中年,总是会产生更深的代入感。禁不住的假想,如果我在飞机上,最后那一刻,我会想些什么?我心里念念不忘、放心不下的,会有几个人?又有几个人,会因为我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而感到痛不欲生,生活秩序被打乱,人生发生巨大改变?


   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

 

   单身的时候,我的软肋只有两根,就是爹妈。结婚以后,多了个老公,不过没良心点儿说,虽然丫算第三根肋骨,但和我没血缘关系,也不是我生的,即使我有个不测,他顶多痛苦个几年,还可以再娶。第四根肋骨不一样,她是我的亲骨肉。由于是从血肉里长出来,经历分娩鬼门关生出来的,因此格外牵动神经,把我从一个神经大条,彻底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贪生怕死的胆小鬼。


   脆弱到什么程度呢?

   新闻里但凡有关孩子的负面消息,必是倍加愤怒,恨不得把制造毒奶粉的,虐待幼童的,摔孩子的垃圾从电视里拽出来踹上几脚。对孩子的上心程度就更不用说了,从没让保姆单独带过孩子,稍微从视线里消失几秒就惊慌失措。所吃的食物,所玩的玩具,所去的场所,凡是涉及到可能会有潜在危险的东西,都一律迅速排查掉。


   除了她,我自己还特别怕死。


   每年定时体检,自己花钱做癌症五项排查;保险除了国家规定的,还给全家买了各式商业险;每次独自旅行前,都把所住旅馆的地址和电话打印出来给家里人留一份,还有境外旅游险的合同和紧急联络人的联系方式。用笔圈出来,用别针别好,放在家里便于找到的位置。

 

   即使家里人没当一回事或根本没看,我也仍然会重复上述行为。

   四根肋骨是我的七寸。


   在外面,我是打不烂的铜豌豆,刀枪不入的女汉子,你伤我、害我、挤兑我、算计我,都没关系,我无所谓,因为对我不重要的人顶多伤及皮毛,触不到要害。我可能掸掸身上的土,扭头就忘了。


   可肋骨们不行。和他们吵架,我真走心,气得好几天都缓不过来;他们病了,痛了,我感同身受,我着急,我上火,我出钱出力陪床伺候。只有他们,是我可以毫不犹豫说献血就献血,说捐器官就捐器官的人。


   我想象不了没有他们任何一个的世界。应该说,这个问题不能想。也不敢想。


 图片

   2、

   三年前,我认识了一个朋友。


   那是个很温婉美好的女性,名校硕士毕业,在国家机关有一份稳定的职位,老公从商,兄长在国外,家境优越,年纪轻轻就自己开一辆白色宝马,从各方面来讲都是一个值得艳羡的生活标榜。


   可突然的,她4岁的女儿被查出了白血病。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几乎惊呆了,无法想象命运怎样无情的将这个女孩美好的一切都碾碎。我不敢给她留言,因为觉得一切言语的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


  一年后。看着她在博客里平静的描述“精神和体力都超负荷的这一年”,孩子打针时被五六个成人按住哇哇大哭,她在病房外泪如雨下;如何目睹了病房内其他孩子吃完了狂吐,妈妈哭完了后还要继续喂饭;女儿血象一掉再掉,皮肤上很多血点,却仍要按部就班的打加强阿糖继续治疗......到最后,孩子学会了给娃娃熟练的扎针,学会了唱着歌进诊室,还懂事的配合大人吃药、多喝水,因为她说想恢复的好一点儿,不住院,早点回家。

  

   好在一切不幸都过去了,老大康复中,她又怀了老二。我打心眼里敬佩她。该有多坚强,才能熬过如此彻骨的绝望,从谷底一步步艰难的攀登上来?


   还有多年前发生在一个育儿网站妈妈身上的故事,也令我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很有才华,很娴静的知识女性,虽然离异,但足够坚强,一个人把儿子养得很好。有时也会在网上发些关于孩子的帖子,童言趣语,生活片段,让人看后莞尔。


   可命运不是对每个人都公平。

   春节驾车回老家,高速路上有冰,车轮打滑,继而车体侧翻,她失去了唯一的儿子。

   伤得太重,救护车赶来也无力回天。她抱着儿子的身体,听着孩子在生命最后时刻说,妈妈我不想死,在黑夜无人的公路上嚎啕大哭。


   我记得当时网站很多妈妈自发的搞了给她捐款的活动,我也参与其中。大家都知道她并不一定缺钱,可又实在不知道以哪种方式可以帮助一位失独的妈妈,给她哪怕是一丁点的安慰和温暖。

   后来听说她把所有事情处理结束后,缓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去求前夫,再给她一颗种子。

   再后来,听说她如愿生了一个男孩,起名小鱼儿。换了另外一个城市生活,还是自己带孩子。彼时,她已经快四十岁了。


   我说上面两个故事的意思是,我们大家都有软肋,每人都有。平时他们在我们体内不觉得,直到被猛击,被重创,被失去,才感到有多么撕心裂肺的痛。面对重创,有人被彻底打垮一蹶不振,也有人坚忍的熬的过来了。


  图片

   3、

   最近在追李宝英和曹承佑的新剧《神的礼物—14天》,是一个有些奇幻色彩的穿越剧。讲的是一个妈妈在自己8岁的女儿被绑架并溺死湖中后,如何穿越回事情发生的两周前,自己追凶,改变历史,拯救孩子的故事。


   剧的开头,是以剪影动画形式讲述的一个充满寓意的黑童话。李宝英平静的旁白,仿佛任何一个平常的夜晚,妈妈在给临睡前的孩子讲故事:

 

 “趁妈妈睡着的时候,死神带走了孩子。

   夜之女神告诉在黑暗中疯狂寻找的妈妈,想找到孩子吗?把你那美丽诱人的头发给我,我就告诉你死神往哪走了。

   妈妈剪下了头发。

   这次是荆棘挡在了妈妈面前,想找到孩子吗?用你那温暖的身体紧紧拥抱我,我就告诉你死神去哪儿了。

   妈妈毫不犹豫的拥抱了荆棘,身体被扎得遍体鳞伤。

   终于看到死神的踪影,妈妈却被湖水挡住了去路。湖水说,想找到孩子吗?把你那清澈深邃的双眸给我。

   妈妈立刻把双眸扔进了湖水里......”


   看到这儿,我已经心脏绞痛了。

  

   随后,李宝英像任何一个心力憔悴的疯母亲一样,瞒着丈夫和警察,抱着上亿的赎金,在剧里的街头狂奔。她恳求歹徒,她什么都可以给他,只求他放过她的女儿,千万不要伤害她。她在地铁里和他厮打,在站台上死命抱住他的大腿,宁可被踢打得鼻青脸肿也绝不放手。虽然后来被证明是骗赎金的骗局。她只身伪装成酒吧女,只为了引绑架她女儿的变态杀人狂现身......


  我一点也不觉得是在看剧。因为那种痛楚实在太能感同身受。换了我也会那么做,不惜一切代价去挽回孩子的命。

  记得在巴黎卢浮宫里曾看到的一幅令我印象极深的油画。一个狮子叼走了女人的孩子,女人面部惊恐,但身体动作是冲上去的动作。


  我们都会如此吧?


  曾经父母呵护长大的,见了老鼠也会尖叫的娇小姐,当了妈之后本能变身女汉子,会在幼子面临危险时展现惊人的护犊本能:猛兽袭击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地震来临会整个人罩在孩子身上,孩子掉进水里的话无论会不会游泳都会想也不想就先一头扎进水里。


  因为太怕失去,所以才会害怕拥有。


  疾病,灾难,意外,死亡,我们既无可预知,也无法避免,来临时只能迎头面对。世界如此纷乱不安定,空气糟糕,食物令人心惊胆战,作为一个经济、精神都能独立的个体,我有什么必要再增加几个让我担忧,让我揪心,让我时时刻刻牵挂的人?婚姻到底是什么?生孩子到底为了什么?这两个论题我在七年之痒之际曾反复思考,有了孩子之后,家务的成倍增加更令抵触情绪和想逃离的心情达到顶峰。


  我曾多次抱怨婚姻制度束缚当代女性,也曾不止一次的劝慰女性友人别急着要孩子多玩两年其实丁克也不错等等。可文章写到此时,我心里有了新的答案。


   父母给我们养育之爱,婚姻让我们有男女之爱,子女则令我们感受血缘之爱。我们害怕爱带来的伤害,更怕失去爱带来的痛楚。但我们仍然需要爱,追求爱,创造爱。


   因为爱,是在飞机上最后一刻惦念的心情;

   是为了怕亲人失去自己而强身健体的初衷;

   是明知结果绝望也绝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坚持;

   是令瘦小的母亲迸发巨大的力量,冲向猛兽,面对荆棘,直面死亡的勇敢;


   爱,让我们在这世界有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它是我们的软肋,也是我们抵抗绝望,变得强大时的最好武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