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霞:一人独钓一江秋

手机日志


图片

 
    有天和一位台湾老先生同桌,他是我们这里的一位商人,常常背个包,一个人来来去去,遇到人总是乐呵呵的很和善,我们都挺喜欢他。他讲到有一天,在江边的爱晚亭里,喝了酒吟清代王士桢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一歌一尊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他摇头晃脑地解说这一幅画,意境美极了!又出即景的上联让我对下联,当时一桌上好多人,我坐在他的对面离得老远,大家都在说笑,他又是那样的台湾口音,我听起来是很费力的,待我全听明白了,好不容易对上了,他的兴致早就过去了,而我这种一知半解的表情和语言上的障碍令他想起了他的知交,说曾有一次他和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对诗通宵达旦,感觉好极了!
 
  我常想,人和人之间的思想,有的时候明明是相通的,却会因为很多琐事而阻隔,由此中断了交流沟通的途径;还有的时候,明明是能够互相理解的,但会由于一时一句的措辞不善而错失了其实可以交往的情感。人在旅途,背上的行囊里所准备的是什么?当我们在品味江边渔翁的悠闲自在和孤独时,渔翁已不知在哪里,而诗中渔翁当时的感受其实也许并不是这样,如鲁迅《风波》的开头所描写的一样,许是迫于生计,家中尚有老小需要吃食。渔翁是孤独的,这清代的王士桢比他更孤独,“一人独钓一江秋”,你不能理解我,我也无需你的理解!懒得和你解释!我在这世外天地里自斟自饮,自唱自和,怡然悠然,你不能体会此中意味,我却又何必和你多费口舌!看这山这水,都是为我而来,你又何必过问我这钓竿能捕着多少鱼?
 
  过来之人看世事的纷争总觉得可笑,而涉世未深者总有那么多的放不下,那么多的计较和不乐意,要找朋友倾诉心事,要为人的误解争得面红耳赤,会为心上人的一句话彻夜难眠,戚戚于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可知,他理解你又怎么着?不过是可以陪你走一程,这一程有开始就有结束,你却是永远在走自己的路,这个陪伴你一程的朋友,他走的也是自己的路,不过是顺路,同车,可以讲上一些话,终于,要下车,终于要放手,除了说声再见道声珍重外,他再不能陪你走剩下的路,接下来,你也许会遇到新的朋友,你也许会和他相见恨晚,你还或许会尽自己的所有来弥补和他之间的距离,想方设法让他和你在一起,可是这个人,也还是只能陪你走一程,而你永远都在走自己的路,从出生,你是一个人来的,到死去,你是独自地去!父母,爱人,同事,朋友,人在这些不断的相聚和别离中永远在走自己的路,你周围的所有人走的也全都是自己的路!所以啊,即使他们分担了你的痛苦,或是分享了你的喜悦,你的痛苦和喜悦并不会因此而减轻或增加,路还是路,不会因此加长缩短,变宽变窄。于是,王士桢孤独得很坦然 ,把它享受成一种逍遥,一江的水因我而流,一江的鱼为我而来,一江的秋任我把玩,如此畅快,有何不好呢!
 
  话又说回来,人生难得一知已,正如老先生所讲的那样:“感觉好极了!”他能领会你想说的每一层的意思,他能知道你的每一种情感,你们旗鼓相当,琴瑟和鸣,无须言传,而这样的人,绝不是常常能遇到的,遇到了也不是能永远在一起的,如老先生的感慨,常会在不足的时候想他起来,这是孤独的征途上所收藏的甘露,能在干渴的时候安慰下自己,曾经有这么个人,曾经有这样的回忆,并不是完全孤独到一无所有!但是,路在脚下,人在路上!记忆中的珍宝就让他闪耀在记忆中吧,如果有缘,可以邀他来一起在烟色山水中钓鱼吟诗,但这也只是如果而已,因为,他不是你,他有他的路,他不能为你停下他的脚步;你不是他,你正走着你的路,你同样也无法停止你的脚步。

 

    附文一: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轮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此诗写出了秋日江上渔夫的潇洒逍遥,一个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条小舟,一枝钓竿,一边唱歌,一边喝酒,潇洒中含有几分孤寂萧索。一个人独自在江上钓着鱼,钓着一江的秋意。
 
  每每念及此诗,在我的脑海里就绘成了一幅凄美的秋江图。江边浅黄坚实的芦苇丛生,就算微风吹过,芦花也纷纷飘飞,空中、江面、地上到处都是。一叶扁舟横在江上,一个瘦小苍老的渔翁坐在江边钓鱼,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鱼篓子,里面蹦跶着几条小鱼。破旧的蓑衣使老人家不胜秋日江上的寒冷,不时取下腰间斜挂的酒葫芦呷一口,望着空无一人的江面若有所思。时光就随着这静静流淌的江水流走了。 
  
 这首诗还让我想起了屈原和姜子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年逾七旬的姜子牙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
 
  在这充满寒意的秋日早晨,独自欣赏着如画的诗,遥想着古代圣贤的寂寞,一个美好的秋日早晨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该是一种何等洒脱、何等悠闲、何等超然、何等清高、何等寂寞,而又何等无奈的心境呢?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有几人能远离万丈红尘,遗世而独立呢?明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可有几人能舍弃世俗的繁华而寄居山间林下,听风中泉水的叮咚?有几人能做到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呢?
  
 苏轼曾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依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大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只不过是一时的感言。真正能拥有和体会到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意境的人恐怕只有山间樵夫、江上渔夫。

 

    附文二:一人独钓一江秋——略论渔父诗的意象 

 
   有一个故事,说乾隆皇帝秋季南巡,纪晓岚一行随行。一天,乾隆和纪晓岚正在长江边酒楼上欣赏着江景。乾隆忽然心血来潮,想难为纪晓岚一下,让纪晓岚即景做一首绝句,诗中必须包括十个一字。纪晓岚走近临江的窗户,放眼望去,但见辽阔的江面上,秋雨如丝,雾影蒙蒙,往来的船只几绝,唯岸边泊着一只小船,一个渔人戴着戴雨笠身披蓑衣,正在垂钓。纪晓岚触景生情,心里立时生出两句诗:“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谁知后面两句却怎么也做不出来了。他捻须皱眉,苦思冥想,搜索枯肠,终难在下面两句中再安上五个“一”字。乾隆见他做不出来,不觉把桌子一拍,笑道:“今天也难倒你啦!”说罢,又哈哈大笑。纪晓岚连忙跪下,道:“启禀圣上,臣有了。”乾隆住了笑,忙道:“快讲来!”只见纪晓岚不慌不忙地念道:“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原来乾隆刚才拍桌大笑的情状,引发了纪晓岚的诗性,得出了这两句诗,圆满地完成了乾隆苛刻的命题。
 
   虽然是文字游戏,却也颇得渔父诗的韵味,不愧是清文坛领袖人物。在寥寥二十八字所呈现的意境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秋天的江面上,一位自得其乐的渔翁形象。一股闲适一股洒脱一股与世无争的意蕴,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让人生发出无限的向往。
 
   清代王士祯也有一首用词意境和纪诗大同小异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渔父诗,大概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虽然,屈原用意不在塑造渔父的形象,他不过是假托渔父表达他对理想坚定不移的追求。但是无疑的,他在表白自己的心志追求的同时也成功创造了一个洒脱自在的渔父形象。尤其是选文的最后一部分,屈原把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你看,那渔父听了屈原的“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回答后,“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曲,“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手了,留下了两句传诵千古的歌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最早并且大量创作了渔父诗的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为中唐时著名道士,号玄真子。会稽山阴人,又云婺州金华人。博学能文、工书画、善歌唱、喜吹笛。年十六举明经,深受肃宗赏识,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又以亲丧,不复仕。隐居于会稽东郊,自号烟波钓徒。张志和与颜真卿、陆羽等人交往密切。后来张访颜真卿,于湖州席上首唱《渔父》(又名《渔歌》,宋以后改为《渔歌子》,词牌名直至今日)五首:
    
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3、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4、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纯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5、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其中《西塞山前白鹭飞》尤为后人称道:黛绿的西塞山,在烟雨之中一片朦胧;几只白鹭悠游自在地在山前的江面上翻飞着,宁静优美的景色因了几只悠闲地翻飞着的白鹭平添了几分灵动和闲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肥美的季节,渔翁身披绿蓑衣,头戴青斗笠,坐着一叶扁舟在斜风细雨的春江面上飘荡着,悠游自在无拘无束乐而忘归,向我们展示了春光灿烂的渔家风光,潇洒自由的渔父生活。
    
那么怎么是“绿蓑衣”呢?因为古代的蓑衣是用草麻等植物茎叶编成雨天穿来防雨之用的语句,不是后来用棕毛编织的,有杨朴《莎衣》诗为证:“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蓑衣绿蓝相间,柔软胜过锦衣,穿着它靠在船边吟诗、钓鱼是最合适的,所以张志和说“青箬笠,绿蓑衣”。而一“清”一“绿”,色彩明丽,与“白鹭飞”“斜风细雨”组合在一起,立使全诗的意境活泼泼了起来。
    
从孔子弟子子夏提出“学而优则仕”以后,“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文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自觉远离官场的并不多见,孟浩然隐居终南不过是想以此作为做官捷径,李白厌恶官场只是因为玄宗缺乏伯乐的智慧更因为得罪了朝中某些权倾一时的人物,苏轼只是因为无奈其实也是心有不甘,否则何必感叹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张志和是有数几个自觉远离官场的文化人之一。所以,他在《渔歌子》为我们描绘的潇洒自在无拘无束的渔家生活,是他的真追求,真喜爱。
    
南唐后主李煜也有两首《渔父》:
    
1、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2、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本质上,李煜只是一个出身皇家的浪荡公子,喝酒玩乐做一手好词,这是他的幸运又是他的不幸。不想做皇帝的李煜偏偏摊上一个做不好皇帝的父亲,无奈之下,从父亲手里接下了这个走向末路的南唐帝国。骨子里,他极度厌倦皇帝的角色,向往自由自在无所牵挂的江湖生活。《渔父二》“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千里江面上,浪花翻滚如雪,这本就是自然形态,词人偏说是江水“有意”为之,似乎是江涛有意要卷起雪白的浪花来愉悦渔父,渔父轻松愉快的心情就这样被衬托了出来。两岸之上,一排排的桃树李花,姹紫嫣红,把春色装点得绚烂而美丽。这两句是描绘渔父的生活环境,接下去两句是写渔父的装束和心情:身上挂着一壶酒,手里撑着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撑到哪里,想喝酒随时就喝上几口,高兴了就唱首渔父歌,多逍遥,多自由,多快活!这世上像我这样的自由人,能有几个。《渔父二》侧重表现渔父生活的自由自在。词人特意连用四个“一”字,以强调渔父一人的独立自由。你看:一个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在万顷波涛之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何等潇洒何等自由。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
 
   如果说,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对江湖生活的真实描绘的话,那么,李煜的《渔父》则写出了他内心深处对皇帝生活的厌倦,对江湖生活的向往艳羡。
 
   还有后来被号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从父亲杨廷和的遭遇和最终的死去,从自己被放逐荒蛮的经历中,感悟到功名不过一场春梦,从此变得豁达超脱。作《临江仙》一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曲子里的渔父樵夫,又何止是一般的渔父樵夫,简直是庄子再现,惯看了潮起潮落,江山盛衰,唯有河山依旧在,唯有夕阳依旧红,于是他只在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从《临江仙》中,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杨慎看破红尘之后的旷达和淡泊超脱的气度。
 
   柳宗元有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上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开头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苍茫寂静严酷寒冷的环境,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远处的山峦绵延起伏却全没了飞鸟的鸣叫;所有穿梭在山里山外的万千小路上,消失了人的踪影。在这里,笼罩一切的包罗一切的只有雪,“千山”是白雪覆盖,“万径”是白雪皑皑,于是“鸟飞绝”,于是“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父的蓑笠上都是雪,仿佛甚至是江里都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存满了雪,放眼望去,水天不分上下苍茫,好一场“寒”江雪。在这般天地寂静万籁无声天苍茫一片的“寒”江雪上,一个渔翁竟然不畏江风严寒,独自一人在专心致志的钓着鱼。“独钓寒江雪”,一个“独”字,突出了渔父的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甚至凌然不可侵犯的形象。
 
   “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政治形势尤为严酷,柳宗元虽被贬永州,再贬柳州,但是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写穷山僻壤,寄托遥深,一草一木,都显示出孤苦寂寞的心态和孤傲脱俗的个性。这首《江雪》中的渔翁,身处孤寒寂寞之境地仍我行我素,足履天地苍茫之境而处之坦然,充分展示了令人钦羡的清高脱俗风度和守贞不渝的精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