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

种子农药

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

(一)十年攻关开发研究概况

玉米是高产作物,国内外曾有亩产1400公斤的报道。近十几年,黑龙江玉米生产发展较快,新农药除草剂和玉米新品种得到广泛应用,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黑龙江长期沿袭传统落后的65公分垄作方式,抗灾能力低,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目前平均单产不足400公斤。为了改变黑龙江玉米低产状况,我所从2000年起,就开始自立课题开展玉米超高产的攻关研究,2006年申报并承担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玉米亩产1100公斤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经多年与省内外的广大科技攻关户开展联合攻关活动,全省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超高产典型。2007年黑龙江省遭受严重的春旱连夏旱,全省受灾面积6000万亩,玉米大幅度减产欠收。而大庆地区的和平牧场第一管理区杨清库采取我所的玉米大豆24超高产种植模式,玉米实收亩产突破1500公斤。2008年他仍然采取24种植模式,玉米实收亩产2000公斤。2007年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玉米大幅度减产、部分地块绝产。而桦南县石头河镇农技站站长付恩全采取我所的玉米与大豆66超高产种植模式,在大旱之年,将玉米株高促控在0.8高,亩产达750公斤。2009年黑龙江省又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春旱、伴随低温冷害、风灾等自然灾害。全省受灾面积9000万亩,玉米普遍出现了二茬苗、贪青晚熟,遇大风倒伏,病害严重等问题。而全省各地引进我所开发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法种植的农户,玉米普遍获得了高产超高产。我所认真总结了10年来全省超高产攻关典型经验,开发出适合黑龙江及全国玉米主产区广泛应用的《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我所多年攻关的结果表明,黑龙江及全国玉米生产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只要转变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科学地利用和保护一切农业自然资源,全面应用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建立起旱作农业稳产高产超高产栽培体系,因地制宜地严格按《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所采取的十项综合配套措施种植,就一定能全面提升黑龙江玉米生产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推动黑龙江省加速实现粮食总产1000亿斤做出贡献。

(二)十项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措施

我所在10年的攻关中,不断的开拓与探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开发研究出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十项综合配套生产技术措施,这十项措施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组成一个玉米超高产栽培体系,全省各地只要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地严格按这十项措施种植,就一定能获得玉米超高产。

第一项配套措施    实行条田化种植建立土壤水库

近十几年,受地球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黑龙江旱灾频繁发生,尤其是2007年和2009年受灾面积之大,受灾程度之严重历史罕见,是什么原因造成黑龙江如此严重的旱情,我所通过十年的攻关研究发现,天气降雨异常是旱灾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黑龙江沿袭数十年至今不变的65厘米垄作方式,它既不抗旱也不保墒,且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全省各地普遍在春季整地破茬起垄播种后一次性起成高垄,造成土壤水份大量散失,尤其是垄顶部种子播层遇春旱风大,特别易风干造成炕种和出现二茬苗,严重影响产量。我所在多年的玉米超高产攻关中,将两个6570厘米的垄合成一个130厘米或140厘米宽的条田(大垄),将原来50%的跑水沟变成蓄水池,建立了土壤水库,可抗御40-60天的春旱连夏旱。因此,采用耕作措施,将黑龙江全部耕地实行条田化种植,是当前解决黑龙江干旱问题,最经济快速简便易行的一种措施,能为实现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所的研究结果表明,140厘米的条田比130厘米条田抗旱性更强,更有利于实现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是今后黑龙江旱作农业种植改革发展的方向。将耕地改成条田的时机,适宜在秋季或早春保墒进行,要起成高标准的条田,垄距均匀一致,田面要平整,坡岗地条田要起的矮一些,平地和二洼地条田要起的高一些,防止内涝。耕地改成条田后可保持数年不变,不再需要年年重新翻地改垄,可在苗带上建立一条稳定不变的化肥带,有利提高残余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下茬作物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项措施  实行条田少耕法节本降耗增效

将耕地改成条田后,还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多耕法,采取条田少耕法,以进一步提高防旱保墒保苗保土保肥保根增产效果,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条田少耕法:()实行原垄卡播种,玉米超高产种植其中关键的关键是能否做到春季一次播种保全苗,而且要全部达到一类苗,苗齐苗全苗壮。我所多年的攻关经验表明,春季少动土或不动土实行原垄卡播种,最有利于保全苗,是战胜黑龙江春旱最有效的措施,具体播法:在秋季整地改成条田或在早春耢地改成条田后直接在原垄上卡种。(二)是用深松耕法代替传统的多耕法,深松耕法:一是将春整地改为秋整地,在秋季上冻前,用深松铲在条田的行间深松20-25厘米,疏松垄体增加蓄水量;二是在中耕机的机架上同时安装能在条田上进行行间浅松土除草的宽耘锄、能在垄体中间深松的深松铲(杆)、扶垄的小犁铧,在苗期一次作业同时完成条田行间浅松土除草,条田行间深松,同时将垄扶起来,做到一机多用复式作业。

第三项配套措施  实行条田防旱保苗凹式播种法

黑龙江玉米目前普遍采取的是65厘米凸式播种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抗旱、不保墒、不保苗、水土流失严重。将耕地改成条田后,为了防止播种后在条田上出现2个小垄,影响保苗和产量,我所经多年攻关开发成功了条田凹式播种法,提高了防旱保苗和苗带化学封闭除草的效果。具体做法:(一)首先对播种机进行改装,一是将播种机的圆盘式施肥器改成分层深施肥器,能在原垄卡播种时将化肥分层深施入种下3-10厘米深,播种同时等于将苗带深松一次,一举两得;二是将圆盘式复土器改成拖拉式复土器,用6厘米粗,30-35厘米长的铁管做成弯曲状,用铁链子挂在播种机种子开沟器的后面复土,播种时前后调整铁链子的长度,将种子复土厚度控制在4-5厘米深;三是将播种机的镇压轮改成15-18厘米宽,播种复土镇压后,在苗带上压出一条深2-3厘米、15-18厘米宽的凹槽;(二)播种后必须用重型镇压器将整个条田的田面基本压平,防止春旱风大跑墒,又能提高化学药剂封闭除草效果;(三)黑龙江西部坐水种地区,采取条田凹式播种法时,可采取先开沟分层施肥播种后,接着浇足水,然后用拖拉式复土器复土、镇压。也可以在播种镇压后,喷灌一次透水。

第四项配套措施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品种

    不同的品种与质量优劣对保苗和产量至关重要,目前种子市场多乱杂,种子不纯和发芽率低的种子易造成缺苗、苗弱、棒小、空杆多、减产幅度大。一定要选购适宜当地种植、纯度高、发芽率高、棒大、行数多、籽粒深、品质好、百粒重高、抗病高产品种做为玉米超高产种植品种。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黑龙江一、二、三积温区,可选择我所培育的弱光性、抗倒、荚密、分枝力强、产量高的87-13大豆。

第五项配套措施  增施肥料科学施肥

据我所多年攻关研究,玉米亩产1000公斤以上,要比传统常规种法亩施肥量增加50-80%,一般亩施化肥总量70-90斤,其中尿素45-55斤,二铵20-25斤,硫酸钾5-10斤。如施用有机肥,化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如土壤肥力较高,化肥用量适当减少,如施用有效含量较低的复合肥,施用量要适当增加。

玉米超高产种植总的施肥原则是前期控制营养生长,后期促进生殖生长,玉米抽雄和果穗生长期是需肥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时期缺肥缺水对果穗生长大小影响最大,由于目前无法有效解决用机械或人力大面积追肥穗肥的问题,黑龙江各地多采取施底肥和种肥,拔节初期用机械追拔节肥的方式施肥。为了尽量使肥效延后,使养分在果穗生长期发挥作用,一是可购买包衣的缓释化肥,延缓肥料释放的速度;二是分层深施肥减少前期根系的吸收量;三是科学施用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1、将有机肥开沟深施做底肥;2、将化肥总量中的80%的二铵、钾肥,30%的尿素用作底肥和种肥,在播种时分层施入种下3-10厘米深,余下的70%尿素、20%二铵和钾肥在拔节前后用机械追施在条田上两行玉米的内侧,距根部10-15厘米,开沟深8-12厘米,同时带复土器,将追肥沟耢平,防止水份和养分散失。

如用人工追肥,最佳的时期是在玉米抽雄穗前6-7天追施穗肥,用人工追肥器将化肥追施在两株玉米的中间,距根部8-10厘米,追肥深度10-12厘米,追后要复土。

第六项配套措施  合理超密植通透种法

据我所多年攻关试验结果,玉米超高产种植,需要合理超密植,而且要采取各种方式的通透种法,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增产效果。

(一)玉米大面积连片种植,可采取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通透种法,将130厘米或140厘米条田上的两行玉米行距缩小到50厘米,将条田与条田之间行距扩大到80-90厘米。亩保苗5000株,株距17-20厘米。将耕地改成140厘米,采取50×90厘米行距种植,比改成130厘米条田,采取50×80厘米行距种植,更有利于实现亩产1000-1250公斤,是黑龙江玉米种植改革发展的方向。(如机械无法收获,可暂保持65厘米或70厘米行距不变)。

(二)玉米和大豆种植,可采取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间作通透栽培法,可采取玉米和大豆(或其它矮棵作物)2466881212302间作种法。

1)采取24种法,种2行玉米间种4行大豆,玉米亩保苗6000-8000株,株距12-16厘米,行距65-70厘米,亩产实收可达1400-1600公斤,此种法最好有灌溉条件。

2)采取66881212间作种法,玉米亩保苗5000株,垧保苗7.5万株,条田上行距50厘米或者是65-70厘米,亩产实收可达1000-1250公斤。

3)大面积种植玉米,采取302种法,种30行玉米间种2行大豆(或其它矮棵作物),做为四轮喷药机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作业道进行侧喷作业。

多年来我所在全省各地的超高产攻关典型经验表明,要实现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最关键的关键是能否做到一次播种保住5000株苗,而且要100%达到一类苗,保证秋季每棵玉米都能产4-5两干籽,有钱买籽无钱买苗,必须在计划保苗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20%以上的播种量,出苗后进行人工疏苗,间苗,注意定苗不要太早,等玉米长到拔节期再定苗,铲除三类苗、病苗,最后保留5000株长势一样的苗,就一定能实现玉米1000-1250公斤的产量目标。

第七项配套措施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草

防治杂草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首先采取条田凹式播种法,播后用重型镇压器将条田的田面基本压平。2、玉米和大豆间种时一定要选择对玉米和大豆都安全的除草剂配方: 96%金都尔2.4/垧(或72%异丙甲草胺2.3/垧)+25%噻酚磺隆130/+24DJ2/垧,进行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处理。3、使用改装的适合在条田上进行机械浅松土除草的宽耘锄,苗期在条田的行间浅松土除草1-2遍。4、用人工铲除多年生杂草。

防治病虫害综合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用药剂拌种。3、在大喇叭口后期结合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时加入酸性杀虫剂农药防治玉米螟、蚜虫、病害。

第八项配套措施  合理轮作换茬优势互补

黑龙江农村地区可采取玉米与大豆66881212间作种植模式,并实行年年轮作倒茬种植,有利实行少耕法,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充分利用前茬残余肥料,减少下茬肥料的投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黑龙江农垦系统大面积连片种植玉米和大豆,可采取年年轮作换茬,尽量减少重茬面积。

第九项配套措施  用高科技促控玉米生长发育

我所在多年的玉米超高产攻关研究中,针对玉米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营养生长竞争力增强,抑制了生殖生长,出现棒小空杆率增加等问题进行攻关,开发成功了与玉米超高产栽培法配套使用的高科技产品——玉米超高产生控剂,在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喷施在玉米生殖生长功能叶片上,将株高快速控制在1.5-2.0米,将生殖生长功能茎节高度控制在0.5米左右,使叶片变宽,叶细胞角质层增厚,抗病性增强;激活光合酶的活性,增加光合物质的合成,并将光合营养物质快速由营养生长中心转流向生殖生长中心,使穗轴快速生长变细,促进雌花分化,籽粒变深,百粒重增加,同时喷施三天后地上地下根系快速生长,根重增加一倍,吸收水份和养分量也大幅度增加,使茎杆粗壮硬实,抗旱抗倒性明显增强,遇大风不倒伏,减少秃尖,促进早熟5-7天,使产量大幅增加。我所开发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法及配套使用的玉米超高产生控剂在科学促控理论创新及增产效果上在省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必须严格按以下使用方法施用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

(一)最佳施用时期:要获得玉米超高产,必须紧紧抓住最佳施用时期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过早过晚施用都将影响促控效果和产量。

最佳喷施时期:当玉米长到大喇叭口后期(黑龙江一般在715-23日,一般株高从根部到雄穗的高度为1.4-1.7米)大部分植株从上部倒数第二片叶子刚长出,同时倒数第四到第五片叶子的茎没有拔节,此时是玉米营养生长中心转向生殖生长中心的初期,也是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最佳时期。

垦区农场及种田大户因喷药机少或受降雨天气影响,可能错过最佳喷施时期,也可以提前几天在倒数第三片叶子刚长出后喷施,效果也不错。

(二)喷施方法:用各种改装的四轮高架喷药机或专利产品三轮自走式喷药机或进口1.3-1.75米高地隙喷药机或飞机,均匀地喷施在玉米上部生殖生长功能叶片上。玉米和大豆间作时,喷药机走豆地喷施,玉米大面积种植时,喷药机可行走在预先留出的作业道上,进行两面喷或侧喷作业。

(三)亩施用量:降水正常,土壤水份充足或有灌溉条件,玉米长势较好,而且能在玉米倒数2-3叶期喷施,小亩用玉米超高产生控剂50毫升,如土壤肥水充足,降雨频繁,玉米长势繁茂高达,小亩施用量60毫升;天气和土壤持续干旱,玉米长势较差,小亩用量40毫升。用人工喷亩用水量40斤,机械喷施亩用水量10-30斤,飞机喷施亩用水量2.5斤。

(四)注意事项:1、喷后24小时要无降雨,4小时内降雨要补喷亩用量的30-40%2、土壤干旱时有条件的喷前和喷后要浇水。3、玉米和大豆间作时要挂遮挡物,防止喷到大豆上。4、玉米超高产生控剂可与酸性杀虫剂现配现用。5、作业时要搞好个人防护,防止喷到眼睛和皮肤上。

第十项配套措施   改装农机具与新农艺结合

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完全改变了传统常规的玉米种植方式,需要对现有农机具进行必要的改装和创新,以适应新农艺耕种要求。

(一)改装各种型号播种机

现有的播种机大多数使用圆盘式施肥器和圆盘式复土器,化肥施的浅,而且集中在一条线上,肥料利用率低,播后起成高垄,播种层容易形成夹干土,春旱易风干出现二茬苗。为了防旱保苗提高化学药剂封闭除草效果,一是要将播种机的圆盘式施肥器改成分层深施肥器;二是将圆盘式复土器改成拖拉式复土器;三是将播种机的镇压轮改成15-18厘米宽;四是有条件的改成气吸式播种机;五是将行距改成50-70厘米可调;六是将播种机的大铧改成小铧。改装后的播种机能同时完成分层深施肥、条田凹式播种、宽窄行播种、扶垄作业。

(二)改装各种型号的四轮喷药机

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时期,是在玉米大喇叭口后期,株高在一人高,人工喷施效率低,必须使用机械喷施,黑龙江农户都有四轮喷药机,稍加改装就能使用,一是在喷药机上安装一个支架,将整个喷杆升高到2.5-2.8米高,(从地面算起到喷杆升起的高度)如果进行侧喷作业还必须能将整个喷杆安装到一侧固定好吊装好,另外在车头位置安装一个支架,将喷杆用钢筋拉住,防止作业时向后折断。喷杆各个连接部分要做的很牢固,防止开焊断裂;二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要购买雾化程度高、喷液量少的喷头,尽量加长喷杆的长度,多安装喷头,最好一次能侧喷12-15行玉米。

黑龙江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时期是在7月中下旬,进入了雨季,尤其是东部和北部地区降雨量较大,遇到雨后地涝车下不了地,而影响喷施作业。我所多年攻关的经验:四轮喷药机车轮行走的作业道不要深松,地压的越硬越好,必要时安装水田高花轮。

经改装的四轮高架喷药机,投入改装的费用少,改装比较简单易行,不但解决了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问题,而且能在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发生时,喷施农药和叶面肥。农户有了自己的高架喷药机,作业时方便灵活效率高,相当于购买了一台几十万元的进口大型喷药机,因为雨大地涝进口喷药机往往无法进地作业。

另外黑龙江农机市场有三轮式自走式喷药机专利产品,不用留作业道就可在玉米连片种植时整个玉米生长期内进行全程喷施作业。

(三)改装和创新玉米联合收获机

我所开发的玉米亩产1000-1250公斤条田宽窄行(间作)通透栽培法,今后必将成为黑龙江省玉米主要超高产栽培模式,农机户和生产厂家要改装和生产适合140厘米条田,50×90厘米行距收割的玉米收获机械。

敬告广大农民朋友:

为了改变传统僵化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沿袭数十年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广大农民朋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视引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业,为此我所开发的玉米超高产栽培法对广大农户实行有偿技术转让指导服务,一垧地收取技术转让指导服务费160元,一垧地配送玉米超高产生控剂2瓶,共800毫升,亩用量50毫升左右,我所2010年与黑龙江省绿色科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合作示范推广玉米超高产栽培法,有关事宜可直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联系。

 

 

黑龙江省绿色科技研究会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  

赵振华      0451-86926798

               技术咨询:牡丹江农垦三高农业科研所 

               隋东 0467-5070480    13089582078

201021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