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窑(会宁民居记忆一)

散文(原创)

                                        文 、长江

       古语:南方垒木为巢,北方抟土而居。陇中会宁更是十年九旱,草木稀少,用来盖房的木料不够充足,智慧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一种独特的平地窑诞生了----土坯箍窑。 

    土坯箍窑的材料就是土坯,土坯会宁话叫“墼子”。箍窑的第一道工序是打墼子,打墼子是一种技艺不高的体力活,所用的工具也不复杂,一个平杵子和一架木模,木模也叫“墼圈子”。打墼子要注意土的湿度和土质。特别是湿度,湿度不够墼子便不结实。开始打的时侯,还要一块平整结实的水泥板作为底子,打墼子的时候,墼圈子就放在水泥板上面。另外还要准备一些麦草灰,往墼圈子里填土之前,要在石板的底部和模子的四周撒一些草木灰,就像蒸馒头时给蒸笼里面犒一层油一样,防止土和墼圈子粘在一起。土填满以后用脚踩实,整成鱼背形,最后用杵子夯打。从杵子和泥土碰撞出轻重相间节奏明快的夯声中,可以分辨出师傅们打墼子的熟练程度和技艺高低。打墼子有个说法叫做“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意思是打一片墼子需要三铁锨土,需要用脚踩二十四次,还要打上九杵子才能成型,这说明了打墼子的辛苦。墼子打好要放一段时间,等干好以后才能用。小的时候,父亲在农闲时,常在河畔及红堡子一带给别人打墼子赚钱养家,那时一天也就三十多块钱的工钱,父亲包着打,起早贪黑打个五百片塈子,累的腰疼胳臂痛,一天也就挣个四五十元钱。当时会宁沿川一带人家家境尚好,加快了基础建设的步伐,箍窑盖房的都有,一个一般的窑也要几千墼子才够用,墼子的需求量大,促生了很多像父亲一样以打墼子为谋生手段的人,他们无需拜师学艺,只要有力气,肯吃苦,就你能赚到小钱。
    箍窑的第二道工序是打窑基,会宁人叫打“窑阶子”,也就是用尖杵子在需要箍窑的地基上按想要箍窑的大小深广筑成厚一米左右,高一米多的土墙,窑就是箍在这种叫做窑阶子的土墙上面。
    有了墼子,打好窑基,就可以箍窑了,箍窑的技术含量要高于盖房子,要请专门的匠人施工才行。窑不像房子有梁、椽、柱子等支撑,它需要每一片墼子相互之间依靠借力支撑才能稳当,窑洞拱顶式的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
    箍窑前先要“和泥”,泥有两种,水和土直接搅拌而成的叫甜泥,甜泥里加了草秸麦衣就成了酸泥,质量要求高的建筑都用酸泥。 “和泥”非常辛苦,也是有讲究地,要个把式来负责操持,先要拉来好多土,还要准备很多麦草,麦草要用铡刀铡成一寸左右长的细小麦秸,土和麦秸和匀以后加水搅拌,和泥的人穿长腰泥鞋,要在泥土里边踩边搅拌,水不够的时候加水;麦秸不够的时候加麦秸。一直到不稀、不稠,像浆糊一样就算和好了,和好一堆,翻在一边,再踩再和。像箍窑这种大型建筑,全村人都来帮忙,工钱没有,一天四顿干饭要管,好的年馑里,粮水不缺,搞建筑的人家会很多,窑匠和主家会商议着排出个时间表逐步实施,建筑多了,那些人适合干哪些活,那些人喜欢干哪些活,大家心里都有数,搬“墼子”的,扔“墼子”的,“铡草”的,“和泥”的,“帮厨”的都能合理安排妥当。
    箍窑前,先要砌好窑的后山墙。窑多高,后山墙砌多高,后山墙砌好后顺着山墙开始一层一层往前箍。几十个人伺候一个窑匠,窑匠一手拿泥刀,一手接 墼子,一边抹泥,一边将墼子贴上去,眼准,手快,干脆,利索,一片片墼子,在窑匠手里就像玩儿似的随心所欲,墼子要什么形状,几泥刀就成功,不歪不斜,正好合适。那动作让人眼花缭乱,让人啧啧赞叹。窑洞也随着窑匠美妙的“舞蹈”动作而慢慢成型。快的话,一天时间一眼窑就可以箍好了,当然窑洞箍好后的后续工作还很复杂,不过那都是由主人自己去做的,垫窑顶呀,上细泥呀,装门框呀---------没个十天半月是不能完工的。箍窑比较麻烦的每隔两三年要在窑的外面摸层泥,否则在雨水多的年馑里,就有塌窑的危险。
    八十年代末会宁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有明显提高,窑洞逐一被土木结构的大瓦房所替代。这个年代初期生人的我对窑洞有这么清晰的记忆,还要从初入小堡小学说起,小堡小学是由小堡东西两社及塬边社的社员为了当便子女共同出资建造的一所民办全日五年制小学。学校除了教师的住所是瓦房之外,其余的建筑全是窑洞,空间很小的窑洞并排三张桌子,就只能容得下过一人的道。斑驳的墙壁裸露出土墼子,被学生的划字棒戳的坑坑洼洼,黑板是在顶端墙面中间用水泥抹上去的,隔一断时间,班主任会向同学们每人收一毛钱买瓶墨汁涂一遍,才好写字。窑洞前一口废弃的破铧挂在半截枯木上,敲打出校园里的欢声笑语。­窑洞里没有电灯,窗户用塑料纸糊了又糊。刮风时,破了的那一块,叭啦啦的颤着,像有蒙屈的怨妇,在哭诉着寒窑里的辛酸和艰难。取暖费收了,分到教室里煤零星一点,漫长的冬日我们就像寒号鸟一样只能畏缩在窑洞里,脖子缩成乌龟状和着此起彼伏的吸鼻涕声一起打颤。窑洞伴随我到五年级才被明亮的瓦房代替。
    窑洞在我的记忆里并不是多么美丽,但窑洞里的那段纯真岁月却十分美好。我的小学只教语文数学,下午没课,同学们三五成群或逐一排开,靠在窑洞前后自习,几分钟的学习热情过后,常探讨一些深奥的话题,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有同学说是从妈妈的屁眼门来的,也有的说是从狗粪里刨出来的等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我想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我们应该是从墼子缝里蹦出来的,同学也认同这个想法。现在我想,当时能若再延伸一下这个想象,得出人是从窑洞里来的,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个答案。

    近些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会宁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大部分农民依靠勤劳致富和国家政策的扶持盖起了新房,房的样式年年有变化,越变越宽敞明亮,有的地方都建楼房。造窑的没有了,弃窑也快看不见了,这是好事情。不过再过上几十年,想再看到我们祖先创造的人居典范“箍窑”,恐怕就很难了。

图片
打塈子

图片
打墙


图片

废弃的窑洞


图片

依山傍水好风景
 







文章评论

梅真

[B][ft=#444444,5,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tahoma][/ft][/B]箍窑,冬暖夏凉,儿时的记忆~好[B][ft=#444444,5,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tahoma][/ft][/B]

阿郎

我一直把箍窑读“za”窑。知道看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才知道![em]e112[/em][em]e112[/em][em]e112[/em][em]e112[/em]

海生

长江老哥有点像路遥啦

飘留

“打墼子”怎么读?

飘留

禾求有一篇文章也是写“打墼子”的,具体哪篇忘了,你俩各有千秋![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