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黄光宗回来了
个人日记
很多年以前,赵晓荷经过别人介绍,嫁到了香港一个开饭店的单身汉,他们夫妻经过多年经营,饭店成了大酒店,酒店几十层高,赵晓荷和她丈夫死了后,黄光宗继承了全部财产。他六十多岁了,辛勤劳动一辈子,他决定把酒店交给女婿经营,自已休息算了。
十多年前黄光宗就有回老家看看的想法,当时忙生意,没有时间,把酒店交给儿子管理,他时间充足了。那天晚上他和老伴商量,决定清明节前回黄家大院看看,一来扫墓,二来看看他们家的老房子还在不在。他们坐火车到了东坪市,找了一家宾馆住下来,第二天吃完早餐,黄光宗喊了一部出租车,汽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去黄家大院的桥旁边,黄光宗要出租车停下来,他记的去黄家大院还有几百米远,他想走着去,看看沿途的变化。他夫人站在桥上,黄光宗说:“这条河上面以前是三根木头架的桥,人在上面走,桥摇摇晃晃,河里涨水,大多数人不敢在桥上走。现在是钢筋水泥桥,上面可以并排过二部汽车。以前的河道在中间,二边的河滩上长了很多毛草,发大洪水时,河水会从河堤漫过去,淹没周围农田和庄稼,几根木头做的桥也经常给水冲的无影无踪。”
过桥后,黄光宗顺着水泥路边朝黄家大院走边对夫人说:“离开这里几十年了,这里的变化很大,不管是公路,河道,桥梁还是老百姓的住房,我的印象中,以前这里只有我们家里是青砖瓦房,其他的人家都是土砖房子。现在你看,”黄光宗抬起手,指着远处的房子:“原野上到处都是一栋栋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楼房,房子外面贴了瓷片,铝合金推拉窗户,防盗门,前面还有个小院子。”
公路二边地里的油菜花已经开了,金灿灿一遍,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天气暖和了,白头翁嘴巴里面含着小根的树枝,急急忙忙从空中飞过,飞到偏僻的草丛里面,或者低矮的树杈中间筑巢。树枝发芽,桃花,犁花也开了,万物充满活力,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景象。快到了,可以看见青砖房子了。这时从院子里面冲出来二条狗,对着他们不停地叫,黄光宗赶快捡起一根棍子,朝着狗不停地舞,狗吓的连忙往后退,这里唐爱阳从房间里面出来,他对着狗做了几个要打它的动作,狗吓的逃跑了,接着唐爱阳问:“你们找谁?”
“请问你们这里以前有个黄阿婆吗?”黄光宗问。
“有一个黄阿婆。”唐爱阳记的,张招弟跟他说过很多次,黄阿婆是她奶奶,四几年从河南逃荒到这里。涨洪水,她爷爷过河,掉到河里面淹死了。
“请问她人呢?”黄光宗问。
“死了。”唐朝阳说。
“她后人呢?”黄光宗忐忑不安,担心找不到黄阿婆后人,黄家祖坟就找不到。
“都在,她有个孙女,叫张招弟,下乡时在这里住了七八年,前年她和儿子又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时间。”唐爱阳说。
“我看看房子行吗?”黄光宗说。
“可以,我带你们去看。”唐爱阳边说边走。
“我是黄阿婆的儿子,在这里出生的,赵晓荷把我带到香港,这次回来看看。”黄光宗说。
“你们看吧,我拿二凳子来给你们坐。”唐爱阳说完到他自已家里拿凳去了。
“你家里以前条件非常好,房子都有十多间。”黄光宗的夫人于芬说。
“这些都不是我家里的财产,我妈妈那个时侯在这里做拥人,给长工煮饭吃,种菜,喂猪,我爸爸强奸了我妈妈,我妈妈怀孕,二个多月后,爸爸要我妈妈嫁给李四毛,我生下来一年多时间,李四毛烧窑,窑垮了,把他压死在里面。爸爸跟我妈妈说,要我给抚养他,我离开了我妈妈,跟着赵晓荷去了香港。这里的房子,田,山等财产都不是我的东西,我妈妈一无所有。”黄光宗说。
外面院子的房间很长时间没有住人,已经开始破烂,有些门窗都没有了。里面的房间还很好,黄光宗和于芬在看房子,唐爱阳把凳放到桂花树下:“坐。我给你们泡茶。”
“我离开这里时,这棵桂花树只有饭碗大,现在长成脸盆大了。”黄光宗摸着树,心潮澎湃。
“喝茶。”唐爱阳把茶杯递到黄光宗手里。
“我妈妈后来又结婚了吗?”黄光宗问。
“没有。”唐爱阳说。
“我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叫张旺财,他现在做什么?”黄光宗问。
“早死了。”唐爱阳说。
“他老婆还在吗?”黄光宗问。
“还在,叫李彩虹,是黄志高的老婆,你应该认识。”唐爱阳说。
“认识,他们结婚我参加了。为什么黄志刚老婆嫁给了张旺财呢?”黄光宗问。
“黄志高参加暴动,被乱枪打死,黄友和逃跑掉到悬岩下面,你跟着赵晓荷走了,李菊花上吊。李彩虹娘家人走的走,跑的跑,逃的逃,李彩虹刚生下孩子不久,住在山下的杉树皮房间里面。黄阿婆经常照顾她,张旺财帮她犁田,割禾。李彩虹慢慢对张旺财有了感情,一年多后,他们结婚了。”唐爱阳说。
“李彩虹有几个孩子呢?”黄光宗问。
“三个。”唐爱阳接着说:“老大和老二退休了,老三还在上班。”
“他们住在哪里,你清楚吗?”黄光宗问。
“李娟和张招弟住的地方清楚,老三不知道她住在什么地方。”唐爱阳说。
“你能带我们去吗?我给你钱。”黄光宗说。
“不要你的钱,我开车送你去。”唐爱阳说。
前段时间一直下雨,工地上不能做事情,唐爱阳在家里休息。昨天天睛了,唐爱阳想去工地看看,黄光宗和于芬来了,顺路带他们去找李娟,做件好事。另外唐爱阳为了孩子去一中读书,找过张招弟,张招弟带他找了李娟。李娟找到学校教务处,解决了唐爱阳孩子读书的问题。汽车二三十分钟就到了一中,李娟准备吃中饭,看见来了客人,赶快喊他们坐,互相介绍情况后,李娟说:“叔叔,你们先喝茶,我去煮饭,炒菜,你们就在这里吃点便饭。”
“去宾馆吃饭,我请客。”黄光宗说。
“就在我家里吃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去见我母亲。”李娟说。
唐爱阳有事情走了。吃饭的时侯李娟拿了一瓶竹叶青酒放到桌上:“喝点酒。”
“不喝了,喝了酒后想睡觉,等会还要去看嫂嫂。”于芬说。
“我妈妈吃完饭要睡到下午三点起床,叔叔你可以在我这里睡一觉,下午二点多钟再去我妈妈那里。”李娟说。
“那就喝点酒吧,喝酒后睡的香。”黄光宗说。
李娟炒了干泥鳅辣椒,五花肉豆腐干,腊肉,红烧鱼,鸡蛋汤招待黄光宗和于芬。黄光宗开了一辈子饭店,没有吃过这样的腊肉,腊肉李娟洗干净,切成一块块,在水里煮一下,蒸三分钟,什么配料都不放,端出来就吃,特别香。不知道是他上午辛苦了,还是李娟炒的菜好吃,他吃的津津有味,李娟看见他杯子里面的酒快喝完了,就拿起酒瓶:“叔叔你还喝点酒吧。”
“不喝了,再喝会醉。”黄光宗说。
“我给你端饭来。”李娟说完后,走到厨房里,端了一碗满饭出来。
“这碗饭你吃的完吗?”于芬问。
“吃的完。”黄光宗说。
“平时他在家里不吃这么多饭。”于芬说。
“今天见到侄女很高兴,多喝了一点酒,多吃了一点饭。”黄光宗说。
吃完饭,黄光宗和于芬睡午觉去了,李娟给张招弟打了一个电话,要她和李狗崽先回家,把家里的卫生搞干净,三点左右叔叔会去她们家里。张招弟接到电话莫明其妙,她问李娟:“是亲叔叔吗?”
“亲叔叔,从香港来的,见面后再说吧。”李娟说
张招弟多买了一些菜,和李狗崽急急忙忙赶到家里,看见她妈妈还睡在床上,张招弟想叫醒她问清楚,这个亲叔叔怎么来的?为什么从来没有听她说过。看见她妈妈睡的很香,几次话到嘴巴边上,她又没有做声了。李狗崽忙着拖地板,张招弟烧开水,洗茶杯,抺桌子,
“妈妈,怎么我没有听说有叔公呢?”李狗崽问。
“我还是今天听说有叔叔。”张招弟说:
张招弟和李狗崽拖地板抺桌子又讲话,把李彩虹吵醒了,她起床后走到客厅:“召弟,你们今天怎么就回来了?”
“姐姐说,我有一个叔叔,他从香港回来,等下会来我们家里。”张招弟说。
“你姐姐讲乱的,你爸爸没有兄弟,哪里来的叔叔。”李彩虹说。
“姐姐是老实人,不会乱讲。”张招弟说。
“我想起来了,你有一个叔叔,你奶奶生下他后,给了黄友和做儿子,以后跟着赵晓荷去了香港。”李彩虹说。
这时门响了,接着传来李娟的喊声:“妈妈,开门,你看谁来了?”
张招弟赶快把门打开,李娟,黄光宗,于芬三个人走了进来。黄光宗戴着一顶博士帽,披米黄色风衣,黑色西装裤,皮鞋刚擦了,上面没有一丝灰尘,他把帽子取下来望了李彩虹一会儿:“嫂嫂。”
“你是光宗。”李彩虹担心自已喊错了。
“是呀。退休了,回来看看嫂嫂,看看家乡的变化。”黄光宗说。
“谢谢,谢谢。”李彩虹看着李娟:“她是我大女,和黄志高结婚的生,现在跟了我姓李。”李彩虹又指着张招弟:“她是我和张旺财的女,你和张旺财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她应该喊你叔叔。”这时李狗崽端着茶来了。李彩虹说:“过来,叫叔公,”
“叔公。”李狗崽把茶放到茶叽上,叫了黄光宗一声。
“呃。”黄光宗应了一声问李彩虹:“他是?”
“招弟的儿子。”李彩虹说。
“你好福气呀,外孙都这么大了。”黄光宗说。
“好快呀,几十年眨眨眼睛就过去了。我结婚的时侯,你戴着一顶小瓜皮帽,穿一双黑皮鞋,围着我和黄志刚转来转去。”李彩虹说。
“哦,我给你介绍一下。”黄光宗指着于芬:“这是我夫人。”
于芬握着李彩虹的手喊了一声:“嫂嫂。”
“呃。”李彩虹答应到。
“你们在这里吃饭,我去准备菜。”张招弟说。
“我们回宾馆去吃晚饭,不麻烦你们了。”于芬说。
“不麻烦呀,你们从香港来,饭都不吃,有点看不起我们。”李彩虹说。她记得和黄志高结婚怀孕后,天睛时坐在桂花树下织毛线衣,放暑假,赵晓荷要做家务事情,洗衣,煮饭,炒菜等,没有时间管他,他蹲在地下玩泥巴,抓蚂蚱。那时侯李彩虹不喜欢他,他是黄阿婆和黄友和的儿子,黄友和五十多岁了,马上要做爷爷,家里有二个老婆,还和拥人乱搞,老不正经。几十年过去了,黄志高死了,她和张旺财又结了婚。不管黄友和跟黄阿婆做了什么,黄光宗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他的错。李彩虹早就原谅了黄光宗。
“好,好,就在你这里吃饭,热闹热闹。”黄光宗说。
“喊不喊张丽来?”张招弟问李彩虹。
“叫她一起来吃饭,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叔叔从香港来,见一次面不容易。”李彩虹说。
其他的人都来了,谭亮没有来,组织上在考察他,准备提他当所长。吃完晚饭,大家要走,黄光宗说,明天去给黄阿婆扫墓,张招弟说:“我明天不上班,陪你去十八里铜矿。”
他们老房子是木板和杉树皮盖的,离开几十年了,房子已经倒塌,树给别人捡去做了柴烧,杉树皮早就腐烂,地下长出来很深的草,如果不注意,看不出这里以前盖了房子。黄阿婆的坟和张旺财的坟离的不远,每年清明节,李娟和张招弟,张丽都要来扫墓。坟墓上的杂草虽然每年都砍,但是砍掉后又长了出来。坟墓周围小树没有人管,小树越长越高,遮住坟墓了。从远处看,看不出这里有二个坟堆。
黄光宗叫了一辆出租车,车里面除司机外,还有黄光宗,于芬,张招弟,李娟,李狗崽。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往十八里铜矿开去。公路越来越来好,路边修建了钢板护拦,路面由二车道变成了三车道,水泥路面上又铺了一层沥青。封山育林多年,春天来了,山上的树上发了绿芽,万物充满生机,欣欣向荣。汽车经过张招弟十岁左右和李彩虹摘山胡椒的地方,张招弟指着河对面的山说:“小时侯,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对面山上摘山胡椒迷了路,天要黑了,山上不时传来一二声野兽的叫声,吓的我和妈妈抱在一起大哭,哭完后,我擦眼泪时,脚没有站稳,一下滑到山下的路上。”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不愁吃,不愁穿了。”李娟说。
汽车很快到了十八里铜矿,过桥后,大家下车了。张招弟走在前面,李娟对黄光宗说:“我们刚到这里时,整个矿山看不见一栋红砖房子,我们家住的地方是爸爸自已建的,房子周围是板子,顶上盖的杉树皮。现在矿山职工都是住楼房,公路旁边是公园,靠河边的地方建了一口大塘,溪水流到塘里面,塘里的鱼随便大家钓。”
从公园穿过去,走二百多米远,就到了张招弟他们以前住的地方:“我们以前住在这里,这里有一口井,井里面的水冬温夏凉。”张招弟指着离她二十多米远草丛说。
“这个地方不错,我都想在这里盖几间毛草房,经后夏天就住到这里来。”黄光宗说。
他们往前面又走了百多米远,就到了黄阿婆和张旺财长眠的地方。有一年时间没有来,二边的小树枝长到路中间。李狗崽走在前面,他左手拿锄头,右手拿柴刀,不停的砍拦在路上的刺,小树枝,丝毛草。张招弟拿着扒子,篾箕跟在李狗崽后面。李娟提着一个竹篮,竹篮里面装着冥纸,蜡烛香。走在最后的是于芬,她穿高跟皮鞋第一次走这样的山路,一点都不习惯。高跟鞋歪了二下,她差点跌倒,黄光宗手快,抓到了她。
“蛇。你们等下过来。”李狗崽边说边用锄头朝地下的一条蛇打去,打在蛇的腰上,蛇回过头望了他一眼,李狗崽又连续朝蛇打了几下,蛇身体中间打瘪了,它头还在动。李狗崽用一根棍子挑起蛇,丢到树丛里去了。
“怎么这里有蛇呢?”于芬说。
“这里有很多种毒蛇,我爸爸就是给蛇咬死了。”张招弟说。
越往前面走,树枝,刺越多,李狗崽出汗了,张招弟心痛他:“你休息一会儿,我来砍。”
“没有关系,在农村双抢比这里辛苦多了。”李狗崽说。
到坟地了,黄阿婆的坟在左边,张旺财的坟在右边下面的地方,二座坟相隔七八米远。李狗崽拿着刀先砍坟头上的杂草,张招弟用耙子把草根耙出来,黄光宗脱掉帽子和风衣,拿着锄头开始挖坟堆边上的小树蔸。李娟看见了,赶快从他手抢过锄头:“叔叔,你休息,这些事情我们做。”
“我做也是一样。”黄光宗说。
春天,春天,时时发颠。昨天刮南风,气温很高,今天早上还很暖和,一会儿时间,天边就起云了,慢慢地北风把雾从远方吹了过来,空气中间湿度越来越大,下毛毛雨了。温度降了下来,天有点凉,于芬说:“把冥纸,蜡烛香烧掉算了,雨越来越大,等下会淋湿衣服。”
“你先去出租车上休息,我们在坟头上面堆一层泥巴再走。”黄光宗说。
“叔叔,你也去出租车上面休息,堆泥巴这些事情我们来做。”张招弟说。
“没有关系,我有风衣和帽子。”黄光宗说。
李狗崽外面的衣服都脱掉了,他穿着一件背心,不停把土挖到篾箕里面,然后提起篾箕,把里面的泥巴倒在坟头上,慢慢地二个黄土堆出现在大家面前。黄光宗把蜡烛和香拿出来,插在坟头上,点燃后,跪在地下,非常认真叩了三个头,然后蹲到一边开始烧冥纸和香,李娟,张招弟在黄阿婆坟头烧完香,又去张旺财的坟上点蜡烛,烧香跪拜。李狗崽也跟他们一样,跪完,拜完,拿着柴刀开始砍坟头周围的小树。
张招弟烧完冥纸,看见李狗崽的背心都汗湿了,她拿起李狗崽的衣服递过去:“狗崽,穿好衣服,不要砍了,我们回去。”
“妈妈,还有几根小树,砍完我就穿衣服。”李狗崽说。
扫完墓回来,张丽请大家在酒店里面吃中饭,包箱很豪华,铺了地毯。大家在桌子周围坐下来,服务员开始泡茶。张丽说这茶很好,非常贵,一壶茶就要百多元。除了黄光宗于芬外,其他人对茶没有研究,感觉不出茶的味道,喝完茶就上菜了,有烤乳猪,对虾,干锅蛇等,谭亮拿了一瓶茅苔,他把潘志,黄光宗的杯子拿到面前,把酒分成三份,黄光宗说他喝不了那么多,往另一个杯子里面倒了三分之一,放到李狗崽面前,李狗崽赶快站起来,双手端着杯子递到黄光宗面前:“叔公公,我从来不喝白酒。”
“哦,你从来不喝白酒吗?”黄光宗说。
“不喝。”李狗崽说。
“是个好青年。”经过二三天接触,黄光宗发现李狗崽诚实,能吃苦耐劳,而且不抽烟,不喝酒,在后辈里面,这样的青年人不多。
“是个老实人,就是还没有成家。”李彩虹说。
“怎么还没有成家呢?”黄光宗问。
“经济条件不好,等二年再说吧。”李狗崽低着头说。
“你不能打一辈子工,打工只能养家糊口,不能富起来。”黄光宗说。
“先打工,等赚点钱后,就回黄家大院搞农家乐。”李狗崽说。
“什么叫农家乐?”黄光宗问。
“就是休闲,钓鱼,摘果子等的农家院落。城里噪音大,空气不新鲜,星期六,星期天,大家喜欢到乡下来玩,心赏油菜花,银杏树,钓鱼,吃农家风味的菜。回家的时侯,摘些水果,瓜菜,还买一二个在野外长大的鸡,鸭带回去。”李狗崽说。
“想法很好。”黄光宗说。
“黄家大院很大,我和妈妈的六七间房子可以用来做包箱,外面的院子做厨房,餐厅。后面山上还有一个几十亩水面的鱼塘,周边的空地种上水果,西瓜等。”李狗崽说。
“准备什么时间开始搞呢?”黄光宗问。
“还等一二年吧。”李狗崽说。
“为什么还要等呢?”黄光宗说。
李狗崽抓抓脑壳,不做声了,在外面打了几年工,虽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很少买衣服,一年存一万多元钱。把黄家大院建成农家乐,最少要十万元钱,他钱不够。
“哦,我明白了。”黄光宗接着问坐在他旁边的李彩虹:“嫂嫂,你知不知道黄家的祖坟在什么地方?”
“知道,几十年没有人去了,估计上面长了大树。”李彩虹接问:“你明天想去看看吗?”
“我是黄友和的儿子,在外面几十年,回来了就要给祖坟扫扫墓,烧几柱香。”黄光宗说。
“我明天陪你去。”李彩虹说。
“你年龄大,不要去。要李狗崽跟我一起去行了。”黄光宗说。
“我离开那里几十年了,也想回去看看。”李彩虹说。
第二天是星期六,张丽,谭亮,潘志休息,大家都去,人多,一部车坐不下,潘志又从一个私人老板那里借了一部车。黄光宗,于芬,李彩虹,张招弟坐在一辆车,李狗崽想坐潘志的车,黄光宗要他跟自已坐一台车,他一直生活在黄家大院,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黄光宗可以在车上问他一些情况。
汽车出城后,沿途可以看见一些院子,院子前面有一块坪,坪里插着红旗。院子周围有菜地有果园,甚至鱼塘。黄光宗指着那些房子:“那就是你讲的农家乐吧。”
“是的。”李狗崽说。
“平时吃饭的人多吗?”黄光宗问。
“多。特别是星期六和星期天吃饭要排队。”李狗崽说。
“吃饭人多就好。”黄光宗说。
汽车过桥后一二分钟就到了黄家村,李狗崽去自已家里拿了一把长砍刀,他在前面开路,用力把二边杂草,小树枝,刺砍掉,砍出一条路让后面的人走,前是鱼塘了,李彩虹记的她结婚后,鱼塘还干了一次水,在里面抓了一百多斤鱼出来。
李狗崽站在塘边上对黄光宗说:“我想从黄家大院修一条水泥路到这里,来这里休闲的人想钓鱼就钓鱼,不钓鱼在房间里打牌,打麻将,或者去河边散步。”
“等你的农家乐办好后,我经常来这里住十天或者半个月。”黄光宗说。
“欢迎叔公公来休闲。”李狗崽说。
“嫂嫂,离我家祖坟还有多远?”黄光宗问。
“快了,从这里上山,再走一百多米远就到了。”李彩虹说。
李狗崽走在前面,外面的衣服他开始就脱掉,现在背心又湿透。“你休息一会儿,我来砍。”张招弟说。
“没有关系,我不累。”李狗崽边说边砍长到路中间的树枝。
到黄光宗祖坟地了,坟地在山包突出的地方,大大小小有很多座坟,坟头上堆了石头,一颗颗的小树从坟头上面长出来。如果不注意看,发现不了树下面是坟墓。每座坟的前面都有墓碑,不过上面的字已经看不清楚,黄光宗选了二块大的墓碑,蹲在地下看一会儿,第一块墓碑认出了‘老大’二个字,第二块墓碑认出了一个‘显’。李狗崽不停地砍着坟头上树枝,大家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男女的坟墓都搞不清楚,怕拜错了,先人会有意见。“怎么拜呢?”李彩虹问黄光宗。
“我们退回去十多米远,冥纸蜡烛香也在那里烧。葬在这里的人年龄都比我们大,都是长辈,我们就一起拜。”黄光宗说。
“这样最好,谁要用钱自已来拿,大家就不会有意见。”谭亮开玩笑说。
“狗崽,你过来,先把这里杂草搞干净。”潘志喊。
“好。”李狗崽边答应边走了过来,他先把地上小树砍掉,然后用锄头挖出一块坪。坪挖好后,黄光宗插好蜡烛和香,跪在地下拜。黄光宗拜完,于芬拜,接下来是李彩虹,李娟,张招弟,张丽,潘志,谭亮,最后拜的是李狗崽。
大家从山上下来,经过黄家大院,张招弟对黄光宗说:“叔叔,休息一会再走。”
“好。”黄光宗说。
张招弟打开她睡觉的房间:“叔叔,你以前是睡这间房子吧?”
“不是,这间房子是我爸爸和大妈睡,我和赵晓荷睡那间房子。”黄光宗指着唐爱阳的房子说。
“几十年了,就象做了一场梦。”李彩虹说。
“那时侯你坐在桂花树下织毛线衣服,我在地下玩泥巴,记的有一天,天要黑了,我听见蝉叫,从房间走出来,看见蝉停在桂花树上,我悄悄走过去,想抓那只蝉,蝉没有抓到,脚踩在石头上,跌了一跤,把脚碰掉了一块皮,你听见哭声,赶快从房间出来,扶着我站起。”黄光宗说。
“唉,现在你是大老板,我还是老样子。”李彩虹说。
“钱多钱少关系不大,人过的舒服,开心就可以了。”黄光宗说。
这时李狗崽从他房间里面把凳拿出来,放在桂花树旁边:“大家坐一会,水开了,我就给大家泡茶。”
“你坐吧,我到周围转转。”黄光宗对于芬说。
黄家大院前面有条河,河上有座桥,过桥后有条水泥公路经过河滩上油菜地,就到了黄家大院。水泥路继续往前沿伸,顺着山边一直修到了山中间的一个小村庄。几十年了,黄家大院里面住了人的房子还可以,外面长工住的房间和吃饭的地方和杂房非常破烂。如果把房间的窗户改大,里面粉刷后刮胶,顶上装天花板,另外去鱼塘的路还要浇上水泥。院子周围有很多空地,可以种上果树,西瓜,后山还在一遍银杏树,银杏树有脸盆大一颗了。这里不但是休闲的好地方,而且还是天然氧巴。不过要把这个地方搞好,估计要十多万元钱,黄光宗心想。“光宗,走吧,到吃中饭的时间了。”于芬站在院子前面喊。
“好,我马上过来。”黄光宗说。
“还坐一会吗?”李彩虹问。
“不坐了,找个农家乐吃中饭,我请客。”黄光宗说。
“叔叔是客人,还是我请客,酒我都带来了。”谭亮说。
“这几天都是你们请客,今天中午我买单。”接着黄光宗对李狗崽说:“你带路,我们去吃农家乐。”
星期六,又是吃午饭的时间,农家乐生意火爆,每个庭院中间的空坪里面都停满了车,往城里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路,李狗崽对黄光宗说:“叔公公,怎么办呢?人太多了,我们现在去吃饭,肯定要排队。”
“排队没有关系,找家有规模的农家乐停车,我们在那里等饭吃。”黄光宗说。
汽车停在公路旁边,他们下车后,朝农家乐走去。这户农家乐很大,大门里对面是栋四层的楼房。李狗崽走到饭店订餐的柜台前面:“美女,在你们这里吃饭需要等多长时间?”
“你们前面还有十六桌客人。”美女说。
“大约要等多长时间吃饭。”李狗崽问。
“一二个小时。”美女说。
李狗崽走到外面的坪里,把情况跟黄光宗说了:“叔公公,在这里吃饭还是不在这里吃饭呢?”
“走吧,去前面看看,这里人多,要等很长时间。”谭亮说。
黄光宗想在这里吃饭算了,谭亮又说去前面吃饭,黄光宗不说话了。大家上车后,朝前面又走了一公里多路,李狗崽下车问了几处农家乐,每个地方都有很多人,吃饭要排队,潘志说:“还是去开始那个农家乐吃饭,那里卫生好。”
汽车又转弯开回去,李狗崽跑过去问美女吃饭的人比开始多,还是比开始少,美女看了一下开的票说:“你们前面还有十八桌人没有吃饭。”
李狗崽回去问黄光宗:“叔公公,现在这里吃饭的人比开始还多,我们走?还是在这里等?”
“就在这里吃算了,可以利用吃饭前的时间了解农家乐的情况,为什么农家乐生意这么火爆。”黄光宗说。
“大家下车吧,就在这里吃饭。”张招弟说。
“小李,我们二个人去点菜。”黄光宗对李狗崽说。
谭亮不想在这里吃饭,沿路的农家乐都有很多人,不管到什么地方吃饭都要排队,何况黄光宗,潘志,张招弟他们都要在这里吃饭,他不可能一个人走掉,只好下车了。
这是一栋四层楼的房子,每层有八间,每间房子大约十五平方。一楼的房子有一间用来炒菜,靠窗户那边有二个煤炉子,一个煤炉在蒸菜,一个煤炉在煮饭。还有二个液化气灶,厨师脖子上搭着毛巾,一边擦脸上的汗,一边往菜里面放盐。另外一边是块三个平方米的案板,三个女青年在切菜。厨房旁边是仓库,里面放着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
一楼和二楼的房间,每间摆了二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面都坐了人。有些桌子上面有菜,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有些桌子上留下残茶剩饭,服务员还没有来的及收拾。黄光宗点菜交钱到外面去了,李狗崽守在那里,看谁吃完饭后准备走了,他坐在那张桌子边上,等服务员送菜来。
楼房左边是一遍菜地,菜地里种了豆角,茄子,辣椒,冬瓜,南瓜等。右边是个七八亩的鱼塘,塘边坐了六七个钓鱼的人。黄光宗心想,星期六,星期天农家乐生意好,不知道平时吃饭的人多不多?如果平时也有这么好的生意,一年轻轻松松赚几十万元钱。
于芬看见黄光宗站在塘边发呆,她走过去问:“老黄,你在想什么?”
“一栋普通的楼房,一些空坪闲地,有这么好的生意,我都没有想到。”黄光宗说。
“你也想来办农家乐吗?”于芬说。
“年龄大,离家又远,这里生意虽然很好,我也不可能来开农家乐呀。”黄光宗接着说:“前几天听到李狗崽讲,他想开农家乐,没有本钱,我们这次带了几十万元钱,我想借十万元钱给他办农家乐,经后我们回来,也有地方住。”
“钱借给他,他会还吗?”于芬说。
“他还就还,不还算了,我们不缺这几个钱。”黄光宗接着说:“我还想给李狗崽五万元钱,要他把妈妈和哥哥,还有黄家的祖坟重修一遍。三个侄女,每个人给二万元,嫂嫂给三万元。还有住在这里的唐爱阳给他二千元,那天是他开车送我们去找李娟。”
于芬隔了一二分钟说:“我没有意见,按你说的办吧。”
第二天中午,黄光宗又请大家到宾馆吃中饭,把唐爱阳也叫去了,吃完饭后,黄光宗开始给大家发红包,李狗崽拿着大红包不知所措,搞不清楚黄光宗为什么给他这么多钱。黄光宗说五万钱修墓地,十万元钱借给他办农家乐。李狗崽说他怕万一亏本没有钱还,黄光宗说亏本就不要他还钱了,李狗崽还是不肯要十万元钱,黄光宗说叔公的钱没有关系,你只要认认真真办农家乐就行。李彩虹,张招弟都劝李狗崽收下钱,李狗崽犹豫一下后,从酒店借来纸和笔,认真写了一张借条给黄光宗。
十多年前黄光宗就有回老家看看的想法,当时忙生意,没有时间,把酒店交给儿子管理,他时间充足了。那天晚上他和老伴商量,决定清明节前回黄家大院看看,一来扫墓,二来看看他们家的老房子还在不在。他们坐火车到了东坪市,找了一家宾馆住下来,第二天吃完早餐,黄光宗喊了一部出租车,汽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去黄家大院的桥旁边,黄光宗要出租车停下来,他记的去黄家大院还有几百米远,他想走着去,看看沿途的变化。他夫人站在桥上,黄光宗说:“这条河上面以前是三根木头架的桥,人在上面走,桥摇摇晃晃,河里涨水,大多数人不敢在桥上走。现在是钢筋水泥桥,上面可以并排过二部汽车。以前的河道在中间,二边的河滩上长了很多毛草,发大洪水时,河水会从河堤漫过去,淹没周围农田和庄稼,几根木头做的桥也经常给水冲的无影无踪。”
过桥后,黄光宗顺着水泥路边朝黄家大院走边对夫人说:“离开这里几十年了,这里的变化很大,不管是公路,河道,桥梁还是老百姓的住房,我的印象中,以前这里只有我们家里是青砖瓦房,其他的人家都是土砖房子。现在你看,”黄光宗抬起手,指着远处的房子:“原野上到处都是一栋栋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楼房,房子外面贴了瓷片,铝合金推拉窗户,防盗门,前面还有个小院子。”
公路二边地里的油菜花已经开了,金灿灿一遍,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天气暖和了,白头翁嘴巴里面含着小根的树枝,急急忙忙从空中飞过,飞到偏僻的草丛里面,或者低矮的树杈中间筑巢。树枝发芽,桃花,犁花也开了,万物充满活力,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景象。快到了,可以看见青砖房子了。这时从院子里面冲出来二条狗,对着他们不停地叫,黄光宗赶快捡起一根棍子,朝着狗不停地舞,狗吓的连忙往后退,这里唐爱阳从房间里面出来,他对着狗做了几个要打它的动作,狗吓的逃跑了,接着唐爱阳问:“你们找谁?”
“请问你们这里以前有个黄阿婆吗?”黄光宗问。
“有一个黄阿婆。”唐爱阳记的,张招弟跟他说过很多次,黄阿婆是她奶奶,四几年从河南逃荒到这里。涨洪水,她爷爷过河,掉到河里面淹死了。
“请问她人呢?”黄光宗问。
“死了。”唐朝阳说。
“她后人呢?”黄光宗忐忑不安,担心找不到黄阿婆后人,黄家祖坟就找不到。
“都在,她有个孙女,叫张招弟,下乡时在这里住了七八年,前年她和儿子又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时间。”唐爱阳说。
“我看看房子行吗?”黄光宗说。
“可以,我带你们去看。”唐爱阳边说边走。
“我是黄阿婆的儿子,在这里出生的,赵晓荷把我带到香港,这次回来看看。”黄光宗说。
“你们看吧,我拿二凳子来给你们坐。”唐爱阳说完到他自已家里拿凳去了。
“你家里以前条件非常好,房子都有十多间。”黄光宗的夫人于芬说。
“这些都不是我家里的财产,我妈妈那个时侯在这里做拥人,给长工煮饭吃,种菜,喂猪,我爸爸强奸了我妈妈,我妈妈怀孕,二个多月后,爸爸要我妈妈嫁给李四毛,我生下来一年多时间,李四毛烧窑,窑垮了,把他压死在里面。爸爸跟我妈妈说,要我给抚养他,我离开了我妈妈,跟着赵晓荷去了香港。这里的房子,田,山等财产都不是我的东西,我妈妈一无所有。”黄光宗说。
外面院子的房间很长时间没有住人,已经开始破烂,有些门窗都没有了。里面的房间还很好,黄光宗和于芬在看房子,唐爱阳把凳放到桂花树下:“坐。我给你们泡茶。”
“我离开这里时,这棵桂花树只有饭碗大,现在长成脸盆大了。”黄光宗摸着树,心潮澎湃。
“喝茶。”唐爱阳把茶杯递到黄光宗手里。
“我妈妈后来又结婚了吗?”黄光宗问。
“没有。”唐爱阳说。
“我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叫张旺财,他现在做什么?”黄光宗问。
“早死了。”唐爱阳说。
“他老婆还在吗?”黄光宗问。
“还在,叫李彩虹,是黄志高的老婆,你应该认识。”唐爱阳说。
“认识,他们结婚我参加了。为什么黄志刚老婆嫁给了张旺财呢?”黄光宗问。
“黄志高参加暴动,被乱枪打死,黄友和逃跑掉到悬岩下面,你跟着赵晓荷走了,李菊花上吊。李彩虹娘家人走的走,跑的跑,逃的逃,李彩虹刚生下孩子不久,住在山下的杉树皮房间里面。黄阿婆经常照顾她,张旺财帮她犁田,割禾。李彩虹慢慢对张旺财有了感情,一年多后,他们结婚了。”唐爱阳说。
“李彩虹有几个孩子呢?”黄光宗问。
“三个。”唐爱阳接着说:“老大和老二退休了,老三还在上班。”
“他们住在哪里,你清楚吗?”黄光宗问。
“李娟和张招弟住的地方清楚,老三不知道她住在什么地方。”唐爱阳说。
“你能带我们去吗?我给你钱。”黄光宗说。
“不要你的钱,我开车送你去。”唐爱阳说。
前段时间一直下雨,工地上不能做事情,唐爱阳在家里休息。昨天天睛了,唐爱阳想去工地看看,黄光宗和于芬来了,顺路带他们去找李娟,做件好事。另外唐爱阳为了孩子去一中读书,找过张招弟,张招弟带他找了李娟。李娟找到学校教务处,解决了唐爱阳孩子读书的问题。汽车二三十分钟就到了一中,李娟准备吃中饭,看见来了客人,赶快喊他们坐,互相介绍情况后,李娟说:“叔叔,你们先喝茶,我去煮饭,炒菜,你们就在这里吃点便饭。”
“去宾馆吃饭,我请客。”黄光宗说。
“就在我家里吃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去见我母亲。”李娟说。
唐爱阳有事情走了。吃饭的时侯李娟拿了一瓶竹叶青酒放到桌上:“喝点酒。”
“不喝了,喝了酒后想睡觉,等会还要去看嫂嫂。”于芬说。
“我妈妈吃完饭要睡到下午三点起床,叔叔你可以在我这里睡一觉,下午二点多钟再去我妈妈那里。”李娟说。
“那就喝点酒吧,喝酒后睡的香。”黄光宗说。
李娟炒了干泥鳅辣椒,五花肉豆腐干,腊肉,红烧鱼,鸡蛋汤招待黄光宗和于芬。黄光宗开了一辈子饭店,没有吃过这样的腊肉,腊肉李娟洗干净,切成一块块,在水里煮一下,蒸三分钟,什么配料都不放,端出来就吃,特别香。不知道是他上午辛苦了,还是李娟炒的菜好吃,他吃的津津有味,李娟看见他杯子里面的酒快喝完了,就拿起酒瓶:“叔叔你还喝点酒吧。”
“不喝了,再喝会醉。”黄光宗说。
“我给你端饭来。”李娟说完后,走到厨房里,端了一碗满饭出来。
“这碗饭你吃的完吗?”于芬问。
“吃的完。”黄光宗说。
“平时他在家里不吃这么多饭。”于芬说。
“今天见到侄女很高兴,多喝了一点酒,多吃了一点饭。”黄光宗说。
吃完饭,黄光宗和于芬睡午觉去了,李娟给张招弟打了一个电话,要她和李狗崽先回家,把家里的卫生搞干净,三点左右叔叔会去她们家里。张招弟接到电话莫明其妙,她问李娟:“是亲叔叔吗?”
“亲叔叔,从香港来的,见面后再说吧。”李娟说
张招弟多买了一些菜,和李狗崽急急忙忙赶到家里,看见她妈妈还睡在床上,张招弟想叫醒她问清楚,这个亲叔叔怎么来的?为什么从来没有听她说过。看见她妈妈睡的很香,几次话到嘴巴边上,她又没有做声了。李狗崽忙着拖地板,张招弟烧开水,洗茶杯,抺桌子,
“妈妈,怎么我没有听说有叔公呢?”李狗崽问。
“我还是今天听说有叔叔。”张招弟说:
张招弟和李狗崽拖地板抺桌子又讲话,把李彩虹吵醒了,她起床后走到客厅:“召弟,你们今天怎么就回来了?”
“姐姐说,我有一个叔叔,他从香港回来,等下会来我们家里。”张招弟说。
“你姐姐讲乱的,你爸爸没有兄弟,哪里来的叔叔。”李彩虹说。
“姐姐是老实人,不会乱讲。”张招弟说。
“我想起来了,你有一个叔叔,你奶奶生下他后,给了黄友和做儿子,以后跟着赵晓荷去了香港。”李彩虹说。
这时门响了,接着传来李娟的喊声:“妈妈,开门,你看谁来了?”
张招弟赶快把门打开,李娟,黄光宗,于芬三个人走了进来。黄光宗戴着一顶博士帽,披米黄色风衣,黑色西装裤,皮鞋刚擦了,上面没有一丝灰尘,他把帽子取下来望了李彩虹一会儿:“嫂嫂。”
“你是光宗。”李彩虹担心自已喊错了。
“是呀。退休了,回来看看嫂嫂,看看家乡的变化。”黄光宗说。
“谢谢,谢谢。”李彩虹看着李娟:“她是我大女,和黄志高结婚的生,现在跟了我姓李。”李彩虹又指着张招弟:“她是我和张旺财的女,你和张旺财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她应该喊你叔叔。”这时李狗崽端着茶来了。李彩虹说:“过来,叫叔公,”
“叔公。”李狗崽把茶放到茶叽上,叫了黄光宗一声。
“呃。”黄光宗应了一声问李彩虹:“他是?”
“招弟的儿子。”李彩虹说。
“你好福气呀,外孙都这么大了。”黄光宗说。
“好快呀,几十年眨眨眼睛就过去了。我结婚的时侯,你戴着一顶小瓜皮帽,穿一双黑皮鞋,围着我和黄志刚转来转去。”李彩虹说。
“哦,我给你介绍一下。”黄光宗指着于芬:“这是我夫人。”
于芬握着李彩虹的手喊了一声:“嫂嫂。”
“呃。”李彩虹答应到。
“你们在这里吃饭,我去准备菜。”张招弟说。
“我们回宾馆去吃晚饭,不麻烦你们了。”于芬说。
“不麻烦呀,你们从香港来,饭都不吃,有点看不起我们。”李彩虹说。她记得和黄志高结婚怀孕后,天睛时坐在桂花树下织毛线衣,放暑假,赵晓荷要做家务事情,洗衣,煮饭,炒菜等,没有时间管他,他蹲在地下玩泥巴,抓蚂蚱。那时侯李彩虹不喜欢他,他是黄阿婆和黄友和的儿子,黄友和五十多岁了,马上要做爷爷,家里有二个老婆,还和拥人乱搞,老不正经。几十年过去了,黄志高死了,她和张旺财又结了婚。不管黄友和跟黄阿婆做了什么,黄光宗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他的错。李彩虹早就原谅了黄光宗。
“好,好,就在你这里吃饭,热闹热闹。”黄光宗说。
“喊不喊张丽来?”张招弟问李彩虹。
“叫她一起来吃饭,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叔叔从香港来,见一次面不容易。”李彩虹说。
其他的人都来了,谭亮没有来,组织上在考察他,准备提他当所长。吃完晚饭,大家要走,黄光宗说,明天去给黄阿婆扫墓,张招弟说:“我明天不上班,陪你去十八里铜矿。”
他们老房子是木板和杉树皮盖的,离开几十年了,房子已经倒塌,树给别人捡去做了柴烧,杉树皮早就腐烂,地下长出来很深的草,如果不注意,看不出这里以前盖了房子。黄阿婆的坟和张旺财的坟离的不远,每年清明节,李娟和张招弟,张丽都要来扫墓。坟墓上的杂草虽然每年都砍,但是砍掉后又长了出来。坟墓周围小树没有人管,小树越长越高,遮住坟墓了。从远处看,看不出这里有二个坟堆。
黄光宗叫了一辆出租车,车里面除司机外,还有黄光宗,于芬,张招弟,李娟,李狗崽。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往十八里铜矿开去。公路越来越来好,路边修建了钢板护拦,路面由二车道变成了三车道,水泥路面上又铺了一层沥青。封山育林多年,春天来了,山上的树上发了绿芽,万物充满生机,欣欣向荣。汽车经过张招弟十岁左右和李彩虹摘山胡椒的地方,张招弟指着河对面的山说:“小时侯,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对面山上摘山胡椒迷了路,天要黑了,山上不时传来一二声野兽的叫声,吓的我和妈妈抱在一起大哭,哭完后,我擦眼泪时,脚没有站稳,一下滑到山下的路上。”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不愁吃,不愁穿了。”李娟说。
汽车很快到了十八里铜矿,过桥后,大家下车了。张招弟走在前面,李娟对黄光宗说:“我们刚到这里时,整个矿山看不见一栋红砖房子,我们家住的地方是爸爸自已建的,房子周围是板子,顶上盖的杉树皮。现在矿山职工都是住楼房,公路旁边是公园,靠河边的地方建了一口大塘,溪水流到塘里面,塘里的鱼随便大家钓。”
从公园穿过去,走二百多米远,就到了张招弟他们以前住的地方:“我们以前住在这里,这里有一口井,井里面的水冬温夏凉。”张招弟指着离她二十多米远草丛说。
“这个地方不错,我都想在这里盖几间毛草房,经后夏天就住到这里来。”黄光宗说。
他们往前面又走了百多米远,就到了黄阿婆和张旺财长眠的地方。有一年时间没有来,二边的小树枝长到路中间。李狗崽走在前面,他左手拿锄头,右手拿柴刀,不停的砍拦在路上的刺,小树枝,丝毛草。张招弟拿着扒子,篾箕跟在李狗崽后面。李娟提着一个竹篮,竹篮里面装着冥纸,蜡烛香。走在最后的是于芬,她穿高跟皮鞋第一次走这样的山路,一点都不习惯。高跟鞋歪了二下,她差点跌倒,黄光宗手快,抓到了她。
“蛇。你们等下过来。”李狗崽边说边用锄头朝地下的一条蛇打去,打在蛇的腰上,蛇回过头望了他一眼,李狗崽又连续朝蛇打了几下,蛇身体中间打瘪了,它头还在动。李狗崽用一根棍子挑起蛇,丢到树丛里去了。
“怎么这里有蛇呢?”于芬说。
“这里有很多种毒蛇,我爸爸就是给蛇咬死了。”张招弟说。
越往前面走,树枝,刺越多,李狗崽出汗了,张招弟心痛他:“你休息一会儿,我来砍。”
“没有关系,在农村双抢比这里辛苦多了。”李狗崽说。
到坟地了,黄阿婆的坟在左边,张旺财的坟在右边下面的地方,二座坟相隔七八米远。李狗崽拿着刀先砍坟头上的杂草,张招弟用耙子把草根耙出来,黄光宗脱掉帽子和风衣,拿着锄头开始挖坟堆边上的小树蔸。李娟看见了,赶快从他手抢过锄头:“叔叔,你休息,这些事情我们做。”
“我做也是一样。”黄光宗说。
春天,春天,时时发颠。昨天刮南风,气温很高,今天早上还很暖和,一会儿时间,天边就起云了,慢慢地北风把雾从远方吹了过来,空气中间湿度越来越大,下毛毛雨了。温度降了下来,天有点凉,于芬说:“把冥纸,蜡烛香烧掉算了,雨越来越大,等下会淋湿衣服。”
“你先去出租车上休息,我们在坟头上面堆一层泥巴再走。”黄光宗说。
“叔叔,你也去出租车上面休息,堆泥巴这些事情我们来做。”张招弟说。
“没有关系,我有风衣和帽子。”黄光宗说。
李狗崽外面的衣服都脱掉了,他穿着一件背心,不停把土挖到篾箕里面,然后提起篾箕,把里面的泥巴倒在坟头上,慢慢地二个黄土堆出现在大家面前。黄光宗把蜡烛和香拿出来,插在坟头上,点燃后,跪在地下,非常认真叩了三个头,然后蹲到一边开始烧冥纸和香,李娟,张招弟在黄阿婆坟头烧完香,又去张旺财的坟上点蜡烛,烧香跪拜。李狗崽也跟他们一样,跪完,拜完,拿着柴刀开始砍坟头周围的小树。
张招弟烧完冥纸,看见李狗崽的背心都汗湿了,她拿起李狗崽的衣服递过去:“狗崽,穿好衣服,不要砍了,我们回去。”
“妈妈,还有几根小树,砍完我就穿衣服。”李狗崽说。
扫完墓回来,张丽请大家在酒店里面吃中饭,包箱很豪华,铺了地毯。大家在桌子周围坐下来,服务员开始泡茶。张丽说这茶很好,非常贵,一壶茶就要百多元。除了黄光宗于芬外,其他人对茶没有研究,感觉不出茶的味道,喝完茶就上菜了,有烤乳猪,对虾,干锅蛇等,谭亮拿了一瓶茅苔,他把潘志,黄光宗的杯子拿到面前,把酒分成三份,黄光宗说他喝不了那么多,往另一个杯子里面倒了三分之一,放到李狗崽面前,李狗崽赶快站起来,双手端着杯子递到黄光宗面前:“叔公公,我从来不喝白酒。”
“哦,你从来不喝白酒吗?”黄光宗说。
“不喝。”李狗崽说。
“是个好青年。”经过二三天接触,黄光宗发现李狗崽诚实,能吃苦耐劳,而且不抽烟,不喝酒,在后辈里面,这样的青年人不多。
“是个老实人,就是还没有成家。”李彩虹说。
“怎么还没有成家呢?”黄光宗问。
“经济条件不好,等二年再说吧。”李狗崽低着头说。
“你不能打一辈子工,打工只能养家糊口,不能富起来。”黄光宗说。
“先打工,等赚点钱后,就回黄家大院搞农家乐。”李狗崽说。
“什么叫农家乐?”黄光宗问。
“就是休闲,钓鱼,摘果子等的农家院落。城里噪音大,空气不新鲜,星期六,星期天,大家喜欢到乡下来玩,心赏油菜花,银杏树,钓鱼,吃农家风味的菜。回家的时侯,摘些水果,瓜菜,还买一二个在野外长大的鸡,鸭带回去。”李狗崽说。
“想法很好。”黄光宗说。
“黄家大院很大,我和妈妈的六七间房子可以用来做包箱,外面的院子做厨房,餐厅。后面山上还有一个几十亩水面的鱼塘,周边的空地种上水果,西瓜等。”李狗崽说。
“准备什么时间开始搞呢?”黄光宗问。
“还等一二年吧。”李狗崽说。
“为什么还要等呢?”黄光宗说。
李狗崽抓抓脑壳,不做声了,在外面打了几年工,虽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很少买衣服,一年存一万多元钱。把黄家大院建成农家乐,最少要十万元钱,他钱不够。
“哦,我明白了。”黄光宗接着问坐在他旁边的李彩虹:“嫂嫂,你知不知道黄家的祖坟在什么地方?”
“知道,几十年没有人去了,估计上面长了大树。”李彩虹接问:“你明天想去看看吗?”
“我是黄友和的儿子,在外面几十年,回来了就要给祖坟扫扫墓,烧几柱香。”黄光宗说。
“我明天陪你去。”李彩虹说。
“你年龄大,不要去。要李狗崽跟我一起去行了。”黄光宗说。
“我离开那里几十年了,也想回去看看。”李彩虹说。
第二天是星期六,张丽,谭亮,潘志休息,大家都去,人多,一部车坐不下,潘志又从一个私人老板那里借了一部车。黄光宗,于芬,李彩虹,张招弟坐在一辆车,李狗崽想坐潘志的车,黄光宗要他跟自已坐一台车,他一直生活在黄家大院,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黄光宗可以在车上问他一些情况。
汽车出城后,沿途可以看见一些院子,院子前面有一块坪,坪里插着红旗。院子周围有菜地有果园,甚至鱼塘。黄光宗指着那些房子:“那就是你讲的农家乐吧。”
“是的。”李狗崽说。
“平时吃饭的人多吗?”黄光宗问。
“多。特别是星期六和星期天吃饭要排队。”李狗崽说。
“吃饭人多就好。”黄光宗说。
汽车过桥后一二分钟就到了黄家村,李狗崽去自已家里拿了一把长砍刀,他在前面开路,用力把二边杂草,小树枝,刺砍掉,砍出一条路让后面的人走,前是鱼塘了,李彩虹记的她结婚后,鱼塘还干了一次水,在里面抓了一百多斤鱼出来。
李狗崽站在塘边上对黄光宗说:“我想从黄家大院修一条水泥路到这里,来这里休闲的人想钓鱼就钓鱼,不钓鱼在房间里打牌,打麻将,或者去河边散步。”
“等你的农家乐办好后,我经常来这里住十天或者半个月。”黄光宗说。
“欢迎叔公公来休闲。”李狗崽说。
“嫂嫂,离我家祖坟还有多远?”黄光宗问。
“快了,从这里上山,再走一百多米远就到了。”李彩虹说。
李狗崽走在前面,外面的衣服他开始就脱掉,现在背心又湿透。“你休息一会儿,我来砍。”张招弟说。
“没有关系,我不累。”李狗崽边说边砍长到路中间的树枝。
到黄光宗祖坟地了,坟地在山包突出的地方,大大小小有很多座坟,坟头上堆了石头,一颗颗的小树从坟头上面长出来。如果不注意看,发现不了树下面是坟墓。每座坟的前面都有墓碑,不过上面的字已经看不清楚,黄光宗选了二块大的墓碑,蹲在地下看一会儿,第一块墓碑认出了‘老大’二个字,第二块墓碑认出了一个‘显’。李狗崽不停地砍着坟头上树枝,大家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男女的坟墓都搞不清楚,怕拜错了,先人会有意见。“怎么拜呢?”李彩虹问黄光宗。
“我们退回去十多米远,冥纸蜡烛香也在那里烧。葬在这里的人年龄都比我们大,都是长辈,我们就一起拜。”黄光宗说。
“这样最好,谁要用钱自已来拿,大家就不会有意见。”谭亮开玩笑说。
“狗崽,你过来,先把这里杂草搞干净。”潘志喊。
“好。”李狗崽边答应边走了过来,他先把地上小树砍掉,然后用锄头挖出一块坪。坪挖好后,黄光宗插好蜡烛和香,跪在地下拜。黄光宗拜完,于芬拜,接下来是李彩虹,李娟,张招弟,张丽,潘志,谭亮,最后拜的是李狗崽。
大家从山上下来,经过黄家大院,张招弟对黄光宗说:“叔叔,休息一会再走。”
“好。”黄光宗说。
张招弟打开她睡觉的房间:“叔叔,你以前是睡这间房子吧?”
“不是,这间房子是我爸爸和大妈睡,我和赵晓荷睡那间房子。”黄光宗指着唐爱阳的房子说。
“几十年了,就象做了一场梦。”李彩虹说。
“那时侯你坐在桂花树下织毛线衣服,我在地下玩泥巴,记的有一天,天要黑了,我听见蝉叫,从房间走出来,看见蝉停在桂花树上,我悄悄走过去,想抓那只蝉,蝉没有抓到,脚踩在石头上,跌了一跤,把脚碰掉了一块皮,你听见哭声,赶快从房间出来,扶着我站起。”黄光宗说。
“唉,现在你是大老板,我还是老样子。”李彩虹说。
“钱多钱少关系不大,人过的舒服,开心就可以了。”黄光宗说。
这时李狗崽从他房间里面把凳拿出来,放在桂花树旁边:“大家坐一会,水开了,我就给大家泡茶。”
“你坐吧,我到周围转转。”黄光宗对于芬说。
黄家大院前面有条河,河上有座桥,过桥后有条水泥公路经过河滩上油菜地,就到了黄家大院。水泥路继续往前沿伸,顺着山边一直修到了山中间的一个小村庄。几十年了,黄家大院里面住了人的房子还可以,外面长工住的房间和吃饭的地方和杂房非常破烂。如果把房间的窗户改大,里面粉刷后刮胶,顶上装天花板,另外去鱼塘的路还要浇上水泥。院子周围有很多空地,可以种上果树,西瓜,后山还在一遍银杏树,银杏树有脸盆大一颗了。这里不但是休闲的好地方,而且还是天然氧巴。不过要把这个地方搞好,估计要十多万元钱,黄光宗心想。“光宗,走吧,到吃中饭的时间了。”于芬站在院子前面喊。
“好,我马上过来。”黄光宗说。
“还坐一会吗?”李彩虹问。
“不坐了,找个农家乐吃中饭,我请客。”黄光宗说。
“叔叔是客人,还是我请客,酒我都带来了。”谭亮说。
“这几天都是你们请客,今天中午我买单。”接着黄光宗对李狗崽说:“你带路,我们去吃农家乐。”
星期六,又是吃午饭的时间,农家乐生意火爆,每个庭院中间的空坪里面都停满了车,往城里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路,李狗崽对黄光宗说:“叔公公,怎么办呢?人太多了,我们现在去吃饭,肯定要排队。”
“排队没有关系,找家有规模的农家乐停车,我们在那里等饭吃。”黄光宗说。
汽车停在公路旁边,他们下车后,朝农家乐走去。这户农家乐很大,大门里对面是栋四层的楼房。李狗崽走到饭店订餐的柜台前面:“美女,在你们这里吃饭需要等多长时间?”
“你们前面还有十六桌客人。”美女说。
“大约要等多长时间吃饭。”李狗崽问。
“一二个小时。”美女说。
李狗崽走到外面的坪里,把情况跟黄光宗说了:“叔公公,在这里吃饭还是不在这里吃饭呢?”
“走吧,去前面看看,这里人多,要等很长时间。”谭亮说。
黄光宗想在这里吃饭算了,谭亮又说去前面吃饭,黄光宗不说话了。大家上车后,朝前面又走了一公里多路,李狗崽下车问了几处农家乐,每个地方都有很多人,吃饭要排队,潘志说:“还是去开始那个农家乐吃饭,那里卫生好。”
汽车又转弯开回去,李狗崽跑过去问美女吃饭的人比开始多,还是比开始少,美女看了一下开的票说:“你们前面还有十八桌人没有吃饭。”
李狗崽回去问黄光宗:“叔公公,现在这里吃饭的人比开始还多,我们走?还是在这里等?”
“就在这里吃算了,可以利用吃饭前的时间了解农家乐的情况,为什么农家乐生意这么火爆。”黄光宗说。
“大家下车吧,就在这里吃饭。”张招弟说。
“小李,我们二个人去点菜。”黄光宗对李狗崽说。
谭亮不想在这里吃饭,沿路的农家乐都有很多人,不管到什么地方吃饭都要排队,何况黄光宗,潘志,张招弟他们都要在这里吃饭,他不可能一个人走掉,只好下车了。
这是一栋四层楼的房子,每层有八间,每间房子大约十五平方。一楼的房子有一间用来炒菜,靠窗户那边有二个煤炉子,一个煤炉在蒸菜,一个煤炉在煮饭。还有二个液化气灶,厨师脖子上搭着毛巾,一边擦脸上的汗,一边往菜里面放盐。另外一边是块三个平方米的案板,三个女青年在切菜。厨房旁边是仓库,里面放着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
一楼和二楼的房间,每间摆了二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面都坐了人。有些桌子上面有菜,人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有些桌子上留下残茶剩饭,服务员还没有来的及收拾。黄光宗点菜交钱到外面去了,李狗崽守在那里,看谁吃完饭后准备走了,他坐在那张桌子边上,等服务员送菜来。
楼房左边是一遍菜地,菜地里种了豆角,茄子,辣椒,冬瓜,南瓜等。右边是个七八亩的鱼塘,塘边坐了六七个钓鱼的人。黄光宗心想,星期六,星期天农家乐生意好,不知道平时吃饭的人多不多?如果平时也有这么好的生意,一年轻轻松松赚几十万元钱。
于芬看见黄光宗站在塘边发呆,她走过去问:“老黄,你在想什么?”
“一栋普通的楼房,一些空坪闲地,有这么好的生意,我都没有想到。”黄光宗说。
“你也想来办农家乐吗?”于芬说。
“年龄大,离家又远,这里生意虽然很好,我也不可能来开农家乐呀。”黄光宗接着说:“前几天听到李狗崽讲,他想开农家乐,没有本钱,我们这次带了几十万元钱,我想借十万元钱给他办农家乐,经后我们回来,也有地方住。”
“钱借给他,他会还吗?”于芬说。
“他还就还,不还算了,我们不缺这几个钱。”黄光宗接着说:“我还想给李狗崽五万元钱,要他把妈妈和哥哥,还有黄家的祖坟重修一遍。三个侄女,每个人给二万元,嫂嫂给三万元。还有住在这里的唐爱阳给他二千元,那天是他开车送我们去找李娟。”
于芬隔了一二分钟说:“我没有意见,按你说的办吧。”
第二天中午,黄光宗又请大家到宾馆吃中饭,把唐爱阳也叫去了,吃完饭后,黄光宗开始给大家发红包,李狗崽拿着大红包不知所措,搞不清楚黄光宗为什么给他这么多钱。黄光宗说五万钱修墓地,十万元钱借给他办农家乐。李狗崽说他怕万一亏本没有钱还,黄光宗说亏本就不要他还钱了,李狗崽还是不肯要十万元钱,黄光宗说叔公的钱没有关系,你只要认认真真办农家乐就行。李彩虹,张招弟都劝李狗崽收下钱,李狗崽犹豫一下后,从酒店借来纸和笔,认真写了一张借条给黄光宗。
文章评论
鱼
@{uin:149173347,nick:罂粟の恋} 谢谢
鱼
@{uin:526255078,nick:快乐老家} 谢谢
鱼
@{uin:350126328,nick:海燕} 谢谢小老师,为什么不帮我指出错别字了呢?
鱼
@{uin:2294885073,nick:蓝色流星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