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给儿子帮忙
个人日记
人走运门板都拦不住,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给李狗崽捡到了。除了黄光宗借给他十万元钱外,李彩虹给了三万元,张招弟给了二万元,他自已存了三万元,加在一起十八万元钱。李狗崽和张招弟商量后,决定辞掉超市的工作,重修黄阿婆张旺财和黄家祖坟后就住到黄家大院去,一心一意办农家乐。
二处墓地打混凝土重新立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墓地修缮结束一个星期后,张招弟把李彩虹送到李娟家里,收拾行李,去了黄家大院。黄家大院整修前,李狗崽听了潘志的意见,请潘志一个学园林建设的同学帮助规划设计,画了一张图纸。黄家大院的房子怎么修,门窗怎么安装,周围空地什么地方种果树,什么地方种菜,甚至包括去鱼塘的路多宽,多厚的混凝土,图纸上都有。他的设计定位,以垂钓,采摘,农家饮食为主,春天观油菜花,秋天赏银杏树叶,接合地块的型式和特点,尽量利用原环境,达到与自然充分融合,使客人有天人合一的感觉。外面院子房子虽然很旧,房子后山的银杏树有几十米高,设计人员跟李狗崽讲,银杏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夏天在树下放几张凳可以歇凉,秋天银杏叶子黄了后,落到地下,地下一遍金黄。房顶要盖大块的瓦,小块的瓦容易漏雨。地板用杉木,刨光后,油暗红色油漆,整个布局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感觉。
墓地修好后,李狗崽要做事情的人不走,帮助整修黄家大院房子。房子整体格局不动,只粉刷墙壁,改门窗,吊顶。唐爱阳搬到新房子去了,他几间老房子折价卖给了李狗崽。里面小院子大大小小有九间房子,其中六间是睡房,一间杂房,一间仓库,一间是厨房。里面的房子除了四间暂时住人,五间做包厢。外面的院子,靠大门左手边做厨房和仓库,右手边做餐厅。
这时运瓦的农用车来了,车开到院子中间停下来。做事情的人开始缷瓦,瓦是红色的,比普通小青瓦大几倍。缷完车上的瓦,二个农民工开始将房顶上的小青瓦揭下来,递给站在楼梯上的农民工,楼梯上农民工把瓦又递给站在地下的人。地下的人把瓦接到手里,放在一边,摆整齐,堆成一堆,李狗崽在和买瓦的人算账,这时张招弟左手提着大编织袋,右手拿着一个铁桶,肩膀上背着背包来了,她还隔十多米远就喊:“狗崽。”
“妈妈,你怎么来了呢?”李狗崽问。
“我早就想来,你前段时间在修墓,我来没有事情做,另外你外婆身体不好,我要照顾她,暂时就没有来。前天听潘志说,你的农家乐开始整修,我昨天做了一天准备,今天清早带着行李来了。”张招弟说。
“妈妈,这里条件差,睡觉,洗澡,解手等都不方便,晚上也没有电视看。妈妈,我的意见你先回去,等我农家乐开张后你再来。”李狗崽说。
“妈妈来这里不是为了享受,是来给你帮忙。妈妈别的事情不会做,帮你煮饭,洗碗,炒菜,洗衣服还行。”张招弟说。
李狗崽左手从张招弟肩膀上面取下背包,背到自已肩上,右手提着张招弟手里的编织袋往里面小院子走去。走到张招弟上次陪左方方戒毒时睡觉的那间房前面,李狗崽停了下来,张招弟打开门上的锁,把手里的铁桶放到地下,接着从李狗崽手里接过背包,丢到床上:“你去做事情,我来搞卫生。”
“妈妈,你休息,我去跟卖瓦的人结帐 。”李狗崽说完后走了。
张招弟提着铁桶到了井边上,井边上长满了杂草,她想先提桶水回去搞卫生,还是先把井边石头缝里的杂草扯干净,井水一天到晚都要用,还是先扯井边上的草。想到这里,张招弟放下手里的铁桶弯下腰,手抓着草,用力往外拔。又有二三年了,这口井没有人管,井里的泉水不停往外涌,草不知不觉从石头缝里长了出来。
张招弟穿白色衬衣,一条青色的裤子,凉鞋,她五十多岁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头发几乎全部白了,坐车时给风一吹,乱糟糟。她脸出现皱纹,还脱了二颗牙齿。天气很热,张招弟的衣服都汗湿了,她口很干,想喝水,她先在下面那口井洗干净手,然后转过身体蹲到上面这口井边上,二个手掌合在一起,抱着水送到嘴巴边上喝了下去。几十年了,没有过几天顺心的日子,不是有这样的啰嗦事情,就是出现了那样的麻烦。她不知道自已还能活多久?既然还活着,就要搞劳动,特别是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狗崽。
她记的很多年以前的秋天,天气不冷不热,清晨二点多钟,她把狗崽送到山上,跌跌撞撞从山上下来,第二天晚上她把床上弄脏的衣服,被子拿到这里洗干净,她全身没有一点力气,好象就会倒下去。她咬着牙坚持住,没有人帮她,也没有人陪她,只有她养的那条黄狗低着头,跟在她后面走来走去。她在井边洗衣服的时侯,黄狗爬在井旁边,二个前脚伸出来,头放在中间,闭着嘴巴,眼睛不眨一下,望着她。
几十年了,很多事情她都忘记,唯独这件事情她不但没有忘记,就象放电影一样,不停在她脑海里重复演出,演出次数越多,她记的越清楚。这口水井,这后面的山,还有房子后面已经长大的银杏树都可以见证她那天晚上做的事情,她不该那样做呀,天老爷保佑狗崽,狗崽没有死,野兽也没有吃掉他,他活下来了。想起过去自已做的一些事情,张招弟心不安,觉得自已对不起狗崽。她来黄家大院,是来陪狗崽,也是来赎罪。她只有努力做事情,心里才舒暢。
井边的草拔掉后,张招弟提了几桶水,把石头缝里泥巴冲干净,然后提了一桶水回房间,她拿块抺布放到水里,拧干水,开始擦桌子,窗户,柜子和床。时间过的很快,张招弟的房间还没有收拾干净,十一点钟了,到了煮中饭吃的时间。她把桶里的水倒掉,走到井边上,急急忙忙提了一桶水到厨房里面,倒了三分之一桶水到锅里,接着把火烧燃,把米放到洗脸盆里面淘干净放进去,盖上锅盖,开始烧大火。
中餐吃辣椒炒肉,张招弟把辣椒洗干净,放到案板上面。这块案板很多年以前就有了,是樟木的,面板很厚,把菜板放到上面砍骨头,案板都不会发生轻微晃动。十多个人吃饭,做体力劳动的人,不但饭量大,菜也吃的多,而且有些人到附近农民家里买了米酒,每餐喝二两,辣椒炒肉都要半脸盆,不然菜不够吃。每餐一菜一汤,中餐除了辣椒炒肉,还有海带骨头。包工不包料,材料李狗崽买,房子换瓦多少钱,事先就讲好,李狗崽管工程质量,做事情的人清早起床,做二个小时后吃早餐,天黑吃晚饭,吃完晚饭包工头还想要做事情的人加班,做事情的人不同意,说天黑迟,将近八点钟吃晚饭,喝点酒,就到了晚上九点钟,如果再加班,做到晚上十二点,第二天五点多钟就天亮,肯定不能出早工了。
吃完中饭,张招弟洗完碗,扫地搞完卫生,从李狗崽房间里面拿着锄头,耙子出来往后山空地走去,李狗崽在外面院子搬瓦,看见了喊:“妈妈,你去哪里?”
“我去开荒,准备种菜。”张招弟说。
“妈妈你今天刚来,来了后洗井,煮中饭,搞卫生没有休息,土就不要去挖了,中午睡一觉,下午人精神好。”李狗崽说。
“没有关系,井水挑不尽,力气用不完。”张招弟边说边往她以前种菜的地方走去。
这片地还是张招弟和唐爱阳住在这里的时侯种过菜,有些地荒了二年多时间,有些地空在那里有半年了。不管是二年,还是半年的土地,地里面都长出了很深的杂草。张招弟先挖草少的地,挖地前她用耙子把草先耙到一堆,然后,再挖土。张招弟有二年多没有挖土了,挖土很要力气。张招弟把土翻过来,然后用锄头敲松,把里面杂草捡出来,丢到一边。土里的杂草很多,草根把泥巴沾在一块,有时侯要连续挖二三挖头,才能把泥巴翻过来。大约挖了一个多小时,才挖出来十多个平方的地。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侯,太阳特别大,晒在身上不停出汗,张招弟衣服和裤子几乎全部汗湿了,只有二只裤脚还有点干的地方。挖了一二个小时土,张招弟想休息一会儿,她走到离土十多米远的树旁边坐下来,脱掉戴在头上的草帽,拿起杯子,在茶壶里倒了一杯茶,一口气全部喝完,口还是干的,嘴唇似乎还是沾在一块。她又倒了一杯茶,放进嘴巴里面。喝完二杯茶,她感觉舒服点。衣服汗湿后,贴在肉上面,沾糊糊地,张招弟站起来,把衣服提起,使衣服和肉分开,这时一阵风吹来,吹到衣服里面,把身上的疲倦带走了。
这片地她非常熟悉,下乡不久就在这里挖土种菜,以后招工回城,这片地李七朵用来种红薯。李七朵和许红花去世,李狗崽进城打工,张招弟带着左方方来戒毒,又在这些地上种茄子,辣椒。左方方偷偷回城,张招弟没有办法跟着回去。唐爱阳搬到城里,这些地没有人种。城里人要吃新鲜菜,现摘现炒最喜欢,吃完饭,钓几条鱼,再摘些菜带回家。以前种过菜的地要全部种上菜,没有种菜的空地也要开恳出来,经后每天接待几十,甚至上百个人,要很多菜。 张招弟休息几分钟后又去挖土,太阳开始下山了,天边云彩变的五光十色。张招弟背起锄头,耙子,提着茶壶回家。回到房间后,她洗澡换了衣服开始煮晚饭,晚上是茄子炒肉,紫菜蛋汤。天气暗下来,李狗崽去市里面买材料还没有回来。张招弟给他留了菜,然后喊大家吃饭。做事情的人开始就收工了,有几个人去河里洗澡还没有回来,张招弟要没有去洗澡的人等一会,等人到齐一起吃饭。
这时张招弟看见李狗崽回来了,赶快走过去:“狗崽,你怎么这个时侯才回来呢?”
“妈妈,我跑了几个建材市场,比较价格,质量,所以回来迟了。”李狗崽说。
“买了些什么材料呢?”张招弟问。
“地板砖,铝合金窗等。”李狗崽接着说:“按设计,地下要铺杉树木板,窗户最好做木头的。现在根本没有木窗户买,而且木窗户成本很高。”
“这些我都不懂,按你说的做。”张招弟说。
这时在河里洗澡的人都回来了,张招弟把留出来的菜倒在脸盆里面,然后喊:“吃饭了。”
厨房还是以前长工煮饭吃的那间厨房,桌子和凳子也是很久前做的,东西都很旧了。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大家围着桌子,有些人站着,有些人坐在凳上。天气很热,不吃饭人站在那里都出汗,菜里面放了很多辣椒,吃了一碗饭后,有人就汗流满脸了,这时有人提出来,把菜端到外面去吃,外面有风,凉爽,大家马上同意了。白天黄家大院很安静,晚上这里更没有人来往,除了他们这里外,附近再没有灯光。
吃完饭后,李狗崽对张招弟说:“妈妈,天气很热,土你就不要去挖了。每天煮十多个人的饭菜,人很辛苦,你要注意身体,万一病了,人吃亏。”
“没有关系,这点事情累不到妈妈。”张招弟说。
李狗崽从口袋里面拿出二千元钱给张招弟:“妈妈,给你点钱,每天买菜。”
“妈妈带了几千元钱来。”张招弟说。
“我不但不能用妈妈的钱,还应该给妈妈发工资。”李狗崽说。
“妈妈给儿子做事情,还要工资,没有听说过。”张招弟说。
“我请别人煮饭也要发工资。”李狗崽说。
“妈妈是你的亲人,和别人不同。”张招弟说。
“发工资的事情暂时不管,这二千元买菜的钱你先拿着,用完后我再给你。”李狗崽说。
“我这里还有钱,用完我找你要。”张招弟说。
“如果买菜的钱你都不要,儿子明天就送你回五金厂。”李狗崽说。
“好,买菜的钱我收下。”张招弟说。
第二天吃完早饭,洗了碗,张招弟坐公交车到了东坪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东西很多,价格也便宜,张招弟除了买肉外,还买了干鱼,鸡蛋。蔬菜就在黄家大院河对面农民地里面买,价格便宜又新鲜。每样菜多少钱,张招弟记了帐。李狗崽虽然是她的儿子,也是这里的老板,每天开支多少应该有本帐。张招弟的生活渐渐有了规律,每天天亮起床煮早餐,做事情的人吃完早餐她搞完卫生去买菜,菜买回来后准备中饭,吃完中饭休息十多分钟去挖土,准备天气凉爽点后种萝卜,白菜,菠菜,大蒜,葱等。
李狗崽很忙,每天都要去市里面买材料,买完材料回来,他又要检查工程质量,晚上还要算帐。黄家大院里面的小院子还没有整修,李狗崽,张招弟和做事情的人吃住都在里面。李狗崽想先把外面的院子搞好,等开业后,再整修里面的房子。经过工人们一段时间的工作,外面变化越来越大,房顶是红瓦,墙壁里外都进行了粉刷,地下铺了瓷砖,房顶安装了石膏板,铝合金推拉窗,左边房子是厨房,仓库,右边是吃饭的大餐厅,里面放了十张桌子,可以供八十个人同时进餐。
黄家大院中间以前是一块很大的晒谷坪,现在坪中心建了一个亭子,亭子中间用廻廊把周围房子连接在一起,下雨天从厨房端菜到餐厅,菜不会淋到雨。坪里除用小石头铺了几条路外,其它的空地上都种了草和花。还有几天就要开业了,农家乐取什么名字还没有定下来,那天是星期六,谭亮开车带着张丽,潘志,李娟到李狗崽的农家乐玩,李狗崽陪着他们坐在亭子里面聊天,李狗崽问他们:“农家乐取什么名字好呢?”
“取‘悦悦’农家乐怎么样?”潘志说。
“悦悦不好听,我看取‘天天’农家乐好。”谭亮说。
“就叫‘黄家大院农家乐’。”李娟说。
“你这个名字不好,俗,还是‘天天’农家乐好。”谭亮说。
这时张招弟走过来想问他们几个人在不在这里吃饭?听见他们说给农家乐取名字就说:“狗崽的意见呢?”
“对呀,这里的老板是小李,听听他的意见。”李娟说。
“我想取‘感恩’农家乐。”李狗崽说。
“你怎么取个这个名字呢?”张招弟问。
“这个农家乐如果大家不支持,我自已肯定办不起来。叔公,奶奶,妈妈支持我钱,姨父找人帮我设计,农家乐整修那天起,妈妈就一直住在这里,帮我煮饭,挖土种菜。我感恩长辈对我的关怀,感恩大家对我的支持。所以我想取‘感恩’农家乐。的名字。”李狗崽微笑望着大家。
“小李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名字我看可以。”李娟接着说:“顾客是上帝,是你的衣食父母,经后你还要感思他们照顾你的生意。”
“我看这个名字好。”谭亮接着说:“我在你这里拍几张照片回去,你明天去办公室找我,我带你去广告店做二块广告牌,一块立在桥那边,一块立在房子前面二十多米远的地方。”谭亮说。
“谢谢小姨父。”李狗崽说。
“你们在不在这里吃饭?”张招弟问。
“你这里乱七八糟,怎么吃饭呀?”谭亮接着说:“今天我请客,去另外一家农家乐消费。”
“等我这里搞好后,我再请姨父,姨妈吃饭。”李狗崽说。
“我们在周围转转,转完后我们就走。”谭亮说。
看完厨房和餐厅谭亮说:“你这里怎么没有包厢呢?”
“包厢在小院子里面,现在还没有装修。”李狗崽说。
“去看一下,经后给你介绍业务时,心里有底。”谭亮说。
设计农家乐时,潘志陪他同学来了几次,对后面院子的房子很清楚,谭亮是第一次到后面的院子,进了院子,首先那棵桂花就吸引了他:“这棵桂花树很大。”谭亮接着说:“这里面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六间住房,还有几间杂房。”李狗崽说。
“赶快装修四间包厢。经后我带人来吃饭,在大厅里面不方便商量工作。”谭亮说。
“好。我明天就开始装修包厢。”李狗崽说。
“去看看鱼塘。”谭亮说。
鱼塘还是老样子,不过二边岸上,有些树已经长成碗那么大一棵了。李狗崽拿着长砍刀在前面砍路二边的小树枝和杂草,谭亮和潘志他们跟在后面,有七八天没有下雨,鱼塘放水抗旱,塘里面的水浅了一米多。谭亮站在堤上看,这时一条鲤鱼从水里跳出来,落到水面上,发出了“啪”的声音。“看情况这口塘里面有很多鱼。”谭亮说。
“有几年没有放干水,应该有大鱼了。”李狗崽说。
“有人打草喂鱼吗?”谭亮问。
“没有人打草。”李狗崽说。
“你把鱼塘承包下来,不但要打草,还要喂饵料。多养些鱼给别人钓。钓的鱼比市场上买的还要贵。市场上草鱼六元钱一斤,钓上来的鱼八元钱一斤。别人来钓鱼,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玩,贵点没有关系。”谭亮接着说:“来鱼塘的路要铺上水泥,鱼塘周围要修几个躲雨的亭子,下雨时,别人可以在亭子里面钓鱼。”
“谢谢姨父的指教,我和村上已经说好了,等段时间塘里的水干了后,村上按排人把鱼抓完,我就跟村上写合同,把鱼塘长期租下来。租下来后首先把周围的草砍干净,这样别人钓鱼不会挂着钓线。”李狗崽说。
“等你鱼塘搞好后,我每个星期六都会来钓鱼。”谭亮边往回走边说。
“谢谢姨父。”李狗崽接着说:“今天对不起长辈,到这里饭都没有吃。等几天我开业后,请你们多吃几餐。”
第二天清早李狗崽到城里面,找到谭亮,谭亮带他去了广告店,广告店老板非常热情,赶快拿了一包烟给谭亮,谭亮接了烟放到公文包里面:“我外娚想做二块广告牌,你帮助他设计安装好,到时侯我来结帐。”
“好,一定领导指示办。”广告店老板脸上堆着笑容,腰稍微弯着说,心里想,今天又要退财了,他会结帐吗?肯定不会,这二块广告牌的钱肯定收不到。就算他给钱,我也不敢要呀。收他几百元钱,过几天他把你的税调高一倍,你就吃大亏。
广告店的老板根据谭亮拍的照片,设计了二块广告牌。去黄家大院桥前面这块广告牌高二米五,长四米,广告牌下面是一行字:感恩农家乐热烈欢迎你。上面是一幅根据照片设计的画。黄家大院前面还有一幅广告牌,这幅广告牌上面写着:感恩农家乐。广告牌安装后第三天,李狗崽进城买了吃饭的桌子,凳子,还有锅子,碗筷等,后天开业了,李狗崽和煮饭的大师傅商量:“师傅你讲,明天买些什么菜来?”李狗崽问。
“不知道有多少人吃饭?是吃盒饭呢?还是点菜?”大师傅姓扬生荣,今年三十岁,李狗崽请他在这里炒菜,包吃,包住,每天工资一百元。
“大约四五十个人,吃点菜。”李狗崽说。
“你一桌酒席买多少钱的菜?”扬生荣说。
“三百多元钱。”李狗崽说。
“三百多元菜钱的酒席很高档了。”扬生荣说。
“都是熟人吃,菜搞好点,别人不会说闲话。”李狗崽说。
“好吧,我按六桌酒席,每桌三百元,一共一千八百元写一张买菜的单子给你。你就按单子上写的去买菜。”扬生荣说。
星期六,大家休息。秋高气爽,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远方的山边上,一层薄薄的雾散在田里金灿灿的稻谷上,慢慢地太阳出来了,天边变的红红地,雾渐渐散开,一颗颗水珠挂在稻谷的叶子上面,阳光从水珠中间穿过去,水珠变成五光十色。感恩农家乐开业了,从桥边广告牌那里开始,公路二边每隔十多米远就插一面小彩旗,彩旗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组成,一直插到了黄家大院门前。院子进门的地方,一边一块长条幅,挂在二串氢气球上面,左边一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感恩农家乐开业大吉。右边一幅上面写着:“祝感恩农家乐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谭亮除自已外,还叫了他几个所谓“好朋友”来,他们把车开过桥,停在公路边上,手里拿着鞭炮,钓鱼杆走到黄家大院门前,大家把鞭炮放到地下,点燃后,赶快走开,鞭炮发出“劈雳啪拉,嘣;劈雳啪拉,嘣,的声音,一团烟雾迅速在周围散开,很快烟雾把谭亮他们包围了,鞭炮声音停止后,他们穿过烟雾,到了院子里面。李狗崽和张招弟在厨房里准备中午吃的菜,听见鞭炮声音,赶快走出来,看见谭亮他们已经到院子里面,李狗崽赶快走到谭亮前面:“姨父,姨妈他们呢?”
“我带几个朋友先来钓鱼,你小姨和你大姨他们要吃中饭的时侯来。”谭亮说。
“到包厢里面坐?还是坐在外面的亭子里?”李狗崽问。
“你留一个包厢给我,我们喝杯茶就去钓鱼。”谭亮接着问:“山下面那个鱼塘有鱼钓吗?”
“有鱼钓。不过现在不是我的鱼塘,你们想钓鱼,跟村干部说一声,他们同意就钓,不同意最好不要钓。”李狗崽说。
“算了,我们去另一个地方钓鱼,吃中饭的时侯再来。”谭亮说。
吃中饭的时间到了,李狗崽准备了六桌饭菜。谭亮和他的朋友在包厢里面喝酒,李彩虹,李娟,潘莉他们在外面大餐厅吃饭。人越来越多,隔几分钟就有车开进来问:“吃饭要不要等?要等多久?”
李狗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来吃饭,厨房里面准备的六桌饭菜,是招待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吃的少,大部份给来农家乐游玩的人吃掉了。昨天清早李狗崽开着一台三轮摩托车去农贸市场买菜,大师傅计划的菜他全部买回来了,另外他还多买了一千元菜放到冰箱里面。外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吃饭,李狗崽从冰箱里面又拿了很多鸡鸭鱼肉出来,放在盆里解冻。这时张招弟挑着一担茄子,辣椒,丝瓜,冬瓜等蔬菜来了,李狗崽看见了,赶快跑过去,从张招弟手里接过担子放在自已肩:“妈妈,你年龄大了,菜买好后,喊别人去挑。”
“现在这里的人都不够用,我再喊走一个,人就更紧张了。”张招弟说。
这时李娟吃完饭出来了,她看见了张招弟:“召弟,你到哪里去了?吃饭都没有看见你。”
“我卖蔬菜去了,刚回来。”张招弟边摘辣椒边说。
“再忙也要先吃饭,饿坏身体不合算。”李娟说完蹲在张招弟旁边和她一起摘辣椒蒂。
没有开业前我担心用了这么多钱,万一生意差,成本收不回就糟了。从现在吃饭的情况看,钱肯定有赚,赚多赚少看经营管理情况。”张招弟说。
这时大师傅从厨房里面伸出头:“快点把辣椒拿来。”
张招弟端着脸盆里面的辣椒走到厨房里,洗干净后,大师傅抓起一把辣椒,切碎丢到锅里面,炒熟后,把肉倒下去,放酱油翻动几下,装到碗里面。旁边站了一个顾客,赶快把手伸过去说:“这个菜是我桌上的。”
“不是,我排在你前面,这个菜是我的。”另外一个顾客说。
“你们不要争了,把票拿给我看看,看谁的票号码在前面,这份辣椒炒肉谁先吃。”张招弟从他们手里拿过票看了一下,把辣椒炒肉给了号码在前面的那位顾客。
李彩虹,张丽,潘莉他们吃完饭,从餐厅出来,看见李娟蹲在厨房门旁边摘辣椒蒂,他们走了过去,张招弟看见了:“你们吃完饭了吗?”
“吃完了。”李彩虹说。
“人太多了,你们帮助我切菜好吗。”张招弟站在厨房门边讲。
“好。”张丽说。
这时谭亮和他朋友喝的醉熏熏从包箱出来,他从张招弟旁边经过时说:“招弟,你叫狗崽把今天吃的单子拿来,我在上面签个字,月底有人来结帐。”
“你吃完饭不休息,又准备去什么地方?”张丽看见谭亮喝多了酒,不高兴了。
“钓鱼去。”谭亮说。
“你上午在钓鱼吗?”张丽问。
“在钓鱼。”谭亮说。
“怎么没有看见你的鱼呢?”张丽说。
“养在鱼塘的网里,和下午钓的鱼一起拿回家。”谭亮说。
“你钓别人的鱼要付款。”张丽说。
“这些事情不要你管,我知道怎么办。”谭亮说完走了。潘志没有去,他和胡芳说好了,下午去她那里吃晚饭。
下午三点多钟,吃饭的人基本上走了。张招弟对李彩虹说:“妈妈,你们也回去吧,中午没有休息,现在一定很疲倦。”
“你这里碗没有洗,地没有扫,我帮你把事情做完再回家。”李娟说。
张招弟一边吃饭一边说:“我们请了几个做事情的人,吃完饭后再搞卫生。”
“我们走了,有时间又来。”张丽说。
桌子上到处是残菜剩饭,张招弟把剩饭和剩菜倒在塑料桶里面,把碗端到厨房,有一个女孩子蹲在木盆边上洗碗,洗完碗,她回到餐厅,抺桌子,拖地板,张招弟看着二桶剩饭剩菜发呆,如果养几头猪,这些东西喂猪,猪不但长的快,而且长的好。喂鱼,鱼吃了也长的特别壮。非常遗憾,猪没有喂,鱼没有养,这些东西倒掉浪费了。不倒掉,放在厨房里面这些东西会变质,发臭,污染空气,张招弟想要赶快抓几头小猪来,这些东西喂猪,节约成本,猪生长很快。
二处墓地打混凝土重新立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墓地修缮结束一个星期后,张招弟把李彩虹送到李娟家里,收拾行李,去了黄家大院。黄家大院整修前,李狗崽听了潘志的意见,请潘志一个学园林建设的同学帮助规划设计,画了一张图纸。黄家大院的房子怎么修,门窗怎么安装,周围空地什么地方种果树,什么地方种菜,甚至包括去鱼塘的路多宽,多厚的混凝土,图纸上都有。他的设计定位,以垂钓,采摘,农家饮食为主,春天观油菜花,秋天赏银杏树叶,接合地块的型式和特点,尽量利用原环境,达到与自然充分融合,使客人有天人合一的感觉。外面院子房子虽然很旧,房子后山的银杏树有几十米高,设计人员跟李狗崽讲,银杏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夏天在树下放几张凳可以歇凉,秋天银杏叶子黄了后,落到地下,地下一遍金黄。房顶要盖大块的瓦,小块的瓦容易漏雨。地板用杉木,刨光后,油暗红色油漆,整个布局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感觉。
墓地修好后,李狗崽要做事情的人不走,帮助整修黄家大院房子。房子整体格局不动,只粉刷墙壁,改门窗,吊顶。唐爱阳搬到新房子去了,他几间老房子折价卖给了李狗崽。里面小院子大大小小有九间房子,其中六间是睡房,一间杂房,一间仓库,一间是厨房。里面的房子除了四间暂时住人,五间做包厢。外面的院子,靠大门左手边做厨房和仓库,右手边做餐厅。
这时运瓦的农用车来了,车开到院子中间停下来。做事情的人开始缷瓦,瓦是红色的,比普通小青瓦大几倍。缷完车上的瓦,二个农民工开始将房顶上的小青瓦揭下来,递给站在楼梯上的农民工,楼梯上农民工把瓦又递给站在地下的人。地下的人把瓦接到手里,放在一边,摆整齐,堆成一堆,李狗崽在和买瓦的人算账,这时张招弟左手提着大编织袋,右手拿着一个铁桶,肩膀上背着背包来了,她还隔十多米远就喊:“狗崽。”
“妈妈,你怎么来了呢?”李狗崽问。
“我早就想来,你前段时间在修墓,我来没有事情做,另外你外婆身体不好,我要照顾她,暂时就没有来。前天听潘志说,你的农家乐开始整修,我昨天做了一天准备,今天清早带着行李来了。”张招弟说。
“妈妈,这里条件差,睡觉,洗澡,解手等都不方便,晚上也没有电视看。妈妈,我的意见你先回去,等我农家乐开张后你再来。”李狗崽说。
“妈妈来这里不是为了享受,是来给你帮忙。妈妈别的事情不会做,帮你煮饭,洗碗,炒菜,洗衣服还行。”张招弟说。
李狗崽左手从张招弟肩膀上面取下背包,背到自已肩上,右手提着张招弟手里的编织袋往里面小院子走去。走到张招弟上次陪左方方戒毒时睡觉的那间房前面,李狗崽停了下来,张招弟打开门上的锁,把手里的铁桶放到地下,接着从李狗崽手里接过背包,丢到床上:“你去做事情,我来搞卫生。”
“妈妈,你休息,我去跟卖瓦的人结帐 。”李狗崽说完后走了。
张招弟提着铁桶到了井边上,井边上长满了杂草,她想先提桶水回去搞卫生,还是先把井边石头缝里的杂草扯干净,井水一天到晚都要用,还是先扯井边上的草。想到这里,张招弟放下手里的铁桶弯下腰,手抓着草,用力往外拔。又有二三年了,这口井没有人管,井里的泉水不停往外涌,草不知不觉从石头缝里长了出来。
张招弟穿白色衬衣,一条青色的裤子,凉鞋,她五十多岁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头发几乎全部白了,坐车时给风一吹,乱糟糟。她脸出现皱纹,还脱了二颗牙齿。天气很热,张招弟的衣服都汗湿了,她口很干,想喝水,她先在下面那口井洗干净手,然后转过身体蹲到上面这口井边上,二个手掌合在一起,抱着水送到嘴巴边上喝了下去。几十年了,没有过几天顺心的日子,不是有这样的啰嗦事情,就是出现了那样的麻烦。她不知道自已还能活多久?既然还活着,就要搞劳动,特别是现在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狗崽。
她记的很多年以前的秋天,天气不冷不热,清晨二点多钟,她把狗崽送到山上,跌跌撞撞从山上下来,第二天晚上她把床上弄脏的衣服,被子拿到这里洗干净,她全身没有一点力气,好象就会倒下去。她咬着牙坚持住,没有人帮她,也没有人陪她,只有她养的那条黄狗低着头,跟在她后面走来走去。她在井边洗衣服的时侯,黄狗爬在井旁边,二个前脚伸出来,头放在中间,闭着嘴巴,眼睛不眨一下,望着她。
几十年了,很多事情她都忘记,唯独这件事情她不但没有忘记,就象放电影一样,不停在她脑海里重复演出,演出次数越多,她记的越清楚。这口水井,这后面的山,还有房子后面已经长大的银杏树都可以见证她那天晚上做的事情,她不该那样做呀,天老爷保佑狗崽,狗崽没有死,野兽也没有吃掉他,他活下来了。想起过去自已做的一些事情,张招弟心不安,觉得自已对不起狗崽。她来黄家大院,是来陪狗崽,也是来赎罪。她只有努力做事情,心里才舒暢。
井边的草拔掉后,张招弟提了几桶水,把石头缝里泥巴冲干净,然后提了一桶水回房间,她拿块抺布放到水里,拧干水,开始擦桌子,窗户,柜子和床。时间过的很快,张招弟的房间还没有收拾干净,十一点钟了,到了煮中饭吃的时间。她把桶里的水倒掉,走到井边上,急急忙忙提了一桶水到厨房里面,倒了三分之一桶水到锅里,接着把火烧燃,把米放到洗脸盆里面淘干净放进去,盖上锅盖,开始烧大火。
中餐吃辣椒炒肉,张招弟把辣椒洗干净,放到案板上面。这块案板很多年以前就有了,是樟木的,面板很厚,把菜板放到上面砍骨头,案板都不会发生轻微晃动。十多个人吃饭,做体力劳动的人,不但饭量大,菜也吃的多,而且有些人到附近农民家里买了米酒,每餐喝二两,辣椒炒肉都要半脸盆,不然菜不够吃。每餐一菜一汤,中餐除了辣椒炒肉,还有海带骨头。包工不包料,材料李狗崽买,房子换瓦多少钱,事先就讲好,李狗崽管工程质量,做事情的人清早起床,做二个小时后吃早餐,天黑吃晚饭,吃完晚饭包工头还想要做事情的人加班,做事情的人不同意,说天黑迟,将近八点钟吃晚饭,喝点酒,就到了晚上九点钟,如果再加班,做到晚上十二点,第二天五点多钟就天亮,肯定不能出早工了。
吃完中饭,张招弟洗完碗,扫地搞完卫生,从李狗崽房间里面拿着锄头,耙子出来往后山空地走去,李狗崽在外面院子搬瓦,看见了喊:“妈妈,你去哪里?”
“我去开荒,准备种菜。”张招弟说。
“妈妈你今天刚来,来了后洗井,煮中饭,搞卫生没有休息,土就不要去挖了,中午睡一觉,下午人精神好。”李狗崽说。
“没有关系,井水挑不尽,力气用不完。”张招弟边说边往她以前种菜的地方走去。
这片地还是张招弟和唐爱阳住在这里的时侯种过菜,有些地荒了二年多时间,有些地空在那里有半年了。不管是二年,还是半年的土地,地里面都长出了很深的杂草。张招弟先挖草少的地,挖地前她用耙子把草先耙到一堆,然后,再挖土。张招弟有二年多没有挖土了,挖土很要力气。张招弟把土翻过来,然后用锄头敲松,把里面杂草捡出来,丢到一边。土里的杂草很多,草根把泥巴沾在一块,有时侯要连续挖二三挖头,才能把泥巴翻过来。大约挖了一个多小时,才挖出来十多个平方的地。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侯,太阳特别大,晒在身上不停出汗,张招弟衣服和裤子几乎全部汗湿了,只有二只裤脚还有点干的地方。挖了一二个小时土,张招弟想休息一会儿,她走到离土十多米远的树旁边坐下来,脱掉戴在头上的草帽,拿起杯子,在茶壶里倒了一杯茶,一口气全部喝完,口还是干的,嘴唇似乎还是沾在一块。她又倒了一杯茶,放进嘴巴里面。喝完二杯茶,她感觉舒服点。衣服汗湿后,贴在肉上面,沾糊糊地,张招弟站起来,把衣服提起,使衣服和肉分开,这时一阵风吹来,吹到衣服里面,把身上的疲倦带走了。
这片地她非常熟悉,下乡不久就在这里挖土种菜,以后招工回城,这片地李七朵用来种红薯。李七朵和许红花去世,李狗崽进城打工,张招弟带着左方方来戒毒,又在这些地上种茄子,辣椒。左方方偷偷回城,张招弟没有办法跟着回去。唐爱阳搬到城里,这些地没有人种。城里人要吃新鲜菜,现摘现炒最喜欢,吃完饭,钓几条鱼,再摘些菜带回家。以前种过菜的地要全部种上菜,没有种菜的空地也要开恳出来,经后每天接待几十,甚至上百个人,要很多菜。 张招弟休息几分钟后又去挖土,太阳开始下山了,天边云彩变的五光十色。张招弟背起锄头,耙子,提着茶壶回家。回到房间后,她洗澡换了衣服开始煮晚饭,晚上是茄子炒肉,紫菜蛋汤。天气暗下来,李狗崽去市里面买材料还没有回来。张招弟给他留了菜,然后喊大家吃饭。做事情的人开始就收工了,有几个人去河里洗澡还没有回来,张招弟要没有去洗澡的人等一会,等人到齐一起吃饭。
这时张招弟看见李狗崽回来了,赶快走过去:“狗崽,你怎么这个时侯才回来呢?”
“妈妈,我跑了几个建材市场,比较价格,质量,所以回来迟了。”李狗崽说。
“买了些什么材料呢?”张招弟问。
“地板砖,铝合金窗等。”李狗崽接着说:“按设计,地下要铺杉树木板,窗户最好做木头的。现在根本没有木窗户买,而且木窗户成本很高。”
“这些我都不懂,按你说的做。”张招弟说。
这时在河里洗澡的人都回来了,张招弟把留出来的菜倒在脸盆里面,然后喊:“吃饭了。”
厨房还是以前长工煮饭吃的那间厨房,桌子和凳子也是很久前做的,东西都很旧了。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大家围着桌子,有些人站着,有些人坐在凳上。天气很热,不吃饭人站在那里都出汗,菜里面放了很多辣椒,吃了一碗饭后,有人就汗流满脸了,这时有人提出来,把菜端到外面去吃,外面有风,凉爽,大家马上同意了。白天黄家大院很安静,晚上这里更没有人来往,除了他们这里外,附近再没有灯光。
吃完饭后,李狗崽对张招弟说:“妈妈,天气很热,土你就不要去挖了。每天煮十多个人的饭菜,人很辛苦,你要注意身体,万一病了,人吃亏。”
“没有关系,这点事情累不到妈妈。”张招弟说。
李狗崽从口袋里面拿出二千元钱给张招弟:“妈妈,给你点钱,每天买菜。”
“妈妈带了几千元钱来。”张招弟说。
“我不但不能用妈妈的钱,还应该给妈妈发工资。”李狗崽说。
“妈妈给儿子做事情,还要工资,没有听说过。”张招弟说。
“我请别人煮饭也要发工资。”李狗崽说。
“妈妈是你的亲人,和别人不同。”张招弟说。
“发工资的事情暂时不管,这二千元买菜的钱你先拿着,用完后我再给你。”李狗崽说。
“我这里还有钱,用完我找你要。”张招弟说。
“如果买菜的钱你都不要,儿子明天就送你回五金厂。”李狗崽说。
“好,买菜的钱我收下。”张招弟说。
第二天吃完早饭,洗了碗,张招弟坐公交车到了东坪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东西很多,价格也便宜,张招弟除了买肉外,还买了干鱼,鸡蛋。蔬菜就在黄家大院河对面农民地里面买,价格便宜又新鲜。每样菜多少钱,张招弟记了帐。李狗崽虽然是她的儿子,也是这里的老板,每天开支多少应该有本帐。张招弟的生活渐渐有了规律,每天天亮起床煮早餐,做事情的人吃完早餐她搞完卫生去买菜,菜买回来后准备中饭,吃完中饭休息十多分钟去挖土,准备天气凉爽点后种萝卜,白菜,菠菜,大蒜,葱等。
李狗崽很忙,每天都要去市里面买材料,买完材料回来,他又要检查工程质量,晚上还要算帐。黄家大院里面的小院子还没有整修,李狗崽,张招弟和做事情的人吃住都在里面。李狗崽想先把外面的院子搞好,等开业后,再整修里面的房子。经过工人们一段时间的工作,外面变化越来越大,房顶是红瓦,墙壁里外都进行了粉刷,地下铺了瓷砖,房顶安装了石膏板,铝合金推拉窗,左边房子是厨房,仓库,右边是吃饭的大餐厅,里面放了十张桌子,可以供八十个人同时进餐。
黄家大院中间以前是一块很大的晒谷坪,现在坪中心建了一个亭子,亭子中间用廻廊把周围房子连接在一起,下雨天从厨房端菜到餐厅,菜不会淋到雨。坪里除用小石头铺了几条路外,其它的空地上都种了草和花。还有几天就要开业了,农家乐取什么名字还没有定下来,那天是星期六,谭亮开车带着张丽,潘志,李娟到李狗崽的农家乐玩,李狗崽陪着他们坐在亭子里面聊天,李狗崽问他们:“农家乐取什么名字好呢?”
“取‘悦悦’农家乐怎么样?”潘志说。
“悦悦不好听,我看取‘天天’农家乐好。”谭亮说。
“就叫‘黄家大院农家乐’。”李娟说。
“你这个名字不好,俗,还是‘天天’农家乐好。”谭亮说。
这时张招弟走过来想问他们几个人在不在这里吃饭?听见他们说给农家乐取名字就说:“狗崽的意见呢?”
“对呀,这里的老板是小李,听听他的意见。”李娟说。
“我想取‘感恩’农家乐。”李狗崽说。
“你怎么取个这个名字呢?”张招弟问。
“这个农家乐如果大家不支持,我自已肯定办不起来。叔公,奶奶,妈妈支持我钱,姨父找人帮我设计,农家乐整修那天起,妈妈就一直住在这里,帮我煮饭,挖土种菜。我感恩长辈对我的关怀,感恩大家对我的支持。所以我想取‘感恩’农家乐。的名字。”李狗崽微笑望着大家。
“小李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名字我看可以。”李娟接着说:“顾客是上帝,是你的衣食父母,经后你还要感思他们照顾你的生意。”
“我看这个名字好。”谭亮接着说:“我在你这里拍几张照片回去,你明天去办公室找我,我带你去广告店做二块广告牌,一块立在桥那边,一块立在房子前面二十多米远的地方。”谭亮说。
“谢谢小姨父。”李狗崽说。
“你们在不在这里吃饭?”张招弟问。
“你这里乱七八糟,怎么吃饭呀?”谭亮接着说:“今天我请客,去另外一家农家乐消费。”
“等我这里搞好后,我再请姨父,姨妈吃饭。”李狗崽说。
“我们在周围转转,转完后我们就走。”谭亮说。
看完厨房和餐厅谭亮说:“你这里怎么没有包厢呢?”
“包厢在小院子里面,现在还没有装修。”李狗崽说。
“去看一下,经后给你介绍业务时,心里有底。”谭亮说。
设计农家乐时,潘志陪他同学来了几次,对后面院子的房子很清楚,谭亮是第一次到后面的院子,进了院子,首先那棵桂花就吸引了他:“这棵桂花树很大。”谭亮接着说:“这里面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六间住房,还有几间杂房。”李狗崽说。
“赶快装修四间包厢。经后我带人来吃饭,在大厅里面不方便商量工作。”谭亮说。
“好。我明天就开始装修包厢。”李狗崽说。
“去看看鱼塘。”谭亮说。
鱼塘还是老样子,不过二边岸上,有些树已经长成碗那么大一棵了。李狗崽拿着长砍刀在前面砍路二边的小树枝和杂草,谭亮和潘志他们跟在后面,有七八天没有下雨,鱼塘放水抗旱,塘里面的水浅了一米多。谭亮站在堤上看,这时一条鲤鱼从水里跳出来,落到水面上,发出了“啪”的声音。“看情况这口塘里面有很多鱼。”谭亮说。
“有几年没有放干水,应该有大鱼了。”李狗崽说。
“有人打草喂鱼吗?”谭亮问。
“没有人打草。”李狗崽说。
“你把鱼塘承包下来,不但要打草,还要喂饵料。多养些鱼给别人钓。钓的鱼比市场上买的还要贵。市场上草鱼六元钱一斤,钓上来的鱼八元钱一斤。别人来钓鱼,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玩,贵点没有关系。”谭亮接着说:“来鱼塘的路要铺上水泥,鱼塘周围要修几个躲雨的亭子,下雨时,别人可以在亭子里面钓鱼。”
“谢谢姨父的指教,我和村上已经说好了,等段时间塘里的水干了后,村上按排人把鱼抓完,我就跟村上写合同,把鱼塘长期租下来。租下来后首先把周围的草砍干净,这样别人钓鱼不会挂着钓线。”李狗崽说。
“等你鱼塘搞好后,我每个星期六都会来钓鱼。”谭亮边往回走边说。
“谢谢姨父。”李狗崽接着说:“今天对不起长辈,到这里饭都没有吃。等几天我开业后,请你们多吃几餐。”
第二天清早李狗崽到城里面,找到谭亮,谭亮带他去了广告店,广告店老板非常热情,赶快拿了一包烟给谭亮,谭亮接了烟放到公文包里面:“我外娚想做二块广告牌,你帮助他设计安装好,到时侯我来结帐。”
“好,一定领导指示办。”广告店老板脸上堆着笑容,腰稍微弯着说,心里想,今天又要退财了,他会结帐吗?肯定不会,这二块广告牌的钱肯定收不到。就算他给钱,我也不敢要呀。收他几百元钱,过几天他把你的税调高一倍,你就吃大亏。
广告店的老板根据谭亮拍的照片,设计了二块广告牌。去黄家大院桥前面这块广告牌高二米五,长四米,广告牌下面是一行字:感恩农家乐热烈欢迎你。上面是一幅根据照片设计的画。黄家大院前面还有一幅广告牌,这幅广告牌上面写着:感恩农家乐。广告牌安装后第三天,李狗崽进城买了吃饭的桌子,凳子,还有锅子,碗筷等,后天开业了,李狗崽和煮饭的大师傅商量:“师傅你讲,明天买些什么菜来?”李狗崽问。
“不知道有多少人吃饭?是吃盒饭呢?还是点菜?”大师傅姓扬生荣,今年三十岁,李狗崽请他在这里炒菜,包吃,包住,每天工资一百元。
“大约四五十个人,吃点菜。”李狗崽说。
“你一桌酒席买多少钱的菜?”扬生荣说。
“三百多元钱。”李狗崽说。
“三百多元菜钱的酒席很高档了。”扬生荣说。
“都是熟人吃,菜搞好点,别人不会说闲话。”李狗崽说。
“好吧,我按六桌酒席,每桌三百元,一共一千八百元写一张买菜的单子给你。你就按单子上写的去买菜。”扬生荣说。
星期六,大家休息。秋高气爽,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远方的山边上,一层薄薄的雾散在田里金灿灿的稻谷上,慢慢地太阳出来了,天边变的红红地,雾渐渐散开,一颗颗水珠挂在稻谷的叶子上面,阳光从水珠中间穿过去,水珠变成五光十色。感恩农家乐开业了,从桥边广告牌那里开始,公路二边每隔十多米远就插一面小彩旗,彩旗由红绿黄三种颜色组成,一直插到了黄家大院门前。院子进门的地方,一边一块长条幅,挂在二串氢气球上面,左边一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感恩农家乐开业大吉。右边一幅上面写着:“祝感恩农家乐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谭亮除自已外,还叫了他几个所谓“好朋友”来,他们把车开过桥,停在公路边上,手里拿着鞭炮,钓鱼杆走到黄家大院门前,大家把鞭炮放到地下,点燃后,赶快走开,鞭炮发出“劈雳啪拉,嘣;劈雳啪拉,嘣,的声音,一团烟雾迅速在周围散开,很快烟雾把谭亮他们包围了,鞭炮声音停止后,他们穿过烟雾,到了院子里面。李狗崽和张招弟在厨房里准备中午吃的菜,听见鞭炮声音,赶快走出来,看见谭亮他们已经到院子里面,李狗崽赶快走到谭亮前面:“姨父,姨妈他们呢?”
“我带几个朋友先来钓鱼,你小姨和你大姨他们要吃中饭的时侯来。”谭亮说。
“到包厢里面坐?还是坐在外面的亭子里?”李狗崽问。
“你留一个包厢给我,我们喝杯茶就去钓鱼。”谭亮接着问:“山下面那个鱼塘有鱼钓吗?”
“有鱼钓。不过现在不是我的鱼塘,你们想钓鱼,跟村干部说一声,他们同意就钓,不同意最好不要钓。”李狗崽说。
“算了,我们去另一个地方钓鱼,吃中饭的时侯再来。”谭亮说。
吃中饭的时间到了,李狗崽准备了六桌饭菜。谭亮和他的朋友在包厢里面喝酒,李彩虹,李娟,潘莉他们在外面大餐厅吃饭。人越来越多,隔几分钟就有车开进来问:“吃饭要不要等?要等多久?”
李狗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来吃饭,厨房里面准备的六桌饭菜,是招待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吃的少,大部份给来农家乐游玩的人吃掉了。昨天清早李狗崽开着一台三轮摩托车去农贸市场买菜,大师傅计划的菜他全部买回来了,另外他还多买了一千元菜放到冰箱里面。外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吃饭,李狗崽从冰箱里面又拿了很多鸡鸭鱼肉出来,放在盆里解冻。这时张招弟挑着一担茄子,辣椒,丝瓜,冬瓜等蔬菜来了,李狗崽看见了,赶快跑过去,从张招弟手里接过担子放在自已肩:“妈妈,你年龄大了,菜买好后,喊别人去挑。”
“现在这里的人都不够用,我再喊走一个,人就更紧张了。”张招弟说。
这时李娟吃完饭出来了,她看见了张招弟:“召弟,你到哪里去了?吃饭都没有看见你。”
“我卖蔬菜去了,刚回来。”张招弟边摘辣椒边说。
“再忙也要先吃饭,饿坏身体不合算。”李娟说完蹲在张招弟旁边和她一起摘辣椒蒂。
没有开业前我担心用了这么多钱,万一生意差,成本收不回就糟了。从现在吃饭的情况看,钱肯定有赚,赚多赚少看经营管理情况。”张招弟说。
这时大师傅从厨房里面伸出头:“快点把辣椒拿来。”
张招弟端着脸盆里面的辣椒走到厨房里,洗干净后,大师傅抓起一把辣椒,切碎丢到锅里面,炒熟后,把肉倒下去,放酱油翻动几下,装到碗里面。旁边站了一个顾客,赶快把手伸过去说:“这个菜是我桌上的。”
“不是,我排在你前面,这个菜是我的。”另外一个顾客说。
“你们不要争了,把票拿给我看看,看谁的票号码在前面,这份辣椒炒肉谁先吃。”张招弟从他们手里拿过票看了一下,把辣椒炒肉给了号码在前面的那位顾客。
李彩虹,张丽,潘莉他们吃完饭,从餐厅出来,看见李娟蹲在厨房门旁边摘辣椒蒂,他们走了过去,张招弟看见了:“你们吃完饭了吗?”
“吃完了。”李彩虹说。
“人太多了,你们帮助我切菜好吗。”张招弟站在厨房门边讲。
“好。”张丽说。
这时谭亮和他朋友喝的醉熏熏从包箱出来,他从张招弟旁边经过时说:“招弟,你叫狗崽把今天吃的单子拿来,我在上面签个字,月底有人来结帐。”
“你吃完饭不休息,又准备去什么地方?”张丽看见谭亮喝多了酒,不高兴了。
“钓鱼去。”谭亮说。
“你上午在钓鱼吗?”张丽问。
“在钓鱼。”谭亮说。
“怎么没有看见你的鱼呢?”张丽说。
“养在鱼塘的网里,和下午钓的鱼一起拿回家。”谭亮说。
“你钓别人的鱼要付款。”张丽说。
“这些事情不要你管,我知道怎么办。”谭亮说完走了。潘志没有去,他和胡芳说好了,下午去她那里吃晚饭。
下午三点多钟,吃饭的人基本上走了。张招弟对李彩虹说:“妈妈,你们也回去吧,中午没有休息,现在一定很疲倦。”
“你这里碗没有洗,地没有扫,我帮你把事情做完再回家。”李娟说。
张招弟一边吃饭一边说:“我们请了几个做事情的人,吃完饭后再搞卫生。”
“我们走了,有时间又来。”张丽说。
桌子上到处是残菜剩饭,张招弟把剩饭和剩菜倒在塑料桶里面,把碗端到厨房,有一个女孩子蹲在木盆边上洗碗,洗完碗,她回到餐厅,抺桌子,拖地板,张招弟看着二桶剩饭剩菜发呆,如果养几头猪,这些东西喂猪,猪不但长的快,而且长的好。喂鱼,鱼吃了也长的特别壮。非常遗憾,猪没有喂,鱼没有养,这些东西倒掉浪费了。不倒掉,放在厨房里面这些东西会变质,发臭,污染空气,张招弟想要赶快抓几头小猪来,这些东西喂猪,节约成本,猪生长很快。
文章评论
海燕
“收拾李行”应该是“收拾行李”,“折价买给了”应该是“折价卖给了”,“这颗水井”是不是写“这口水井”会比较好呢?
寒(淡网)
欣赏继续[em]e179[/em][em]e160[/em][em]e142[/em]
鱼
谢谢
蓝色流星雨
[em]e179[/em][em]e182[/em][em]e185[/em]欣赏!
鱼
@{uin:526255078,nick:快乐老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