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的空间小站.
个人日记
1.问:我现在就想往生,对这个世界无一眷恋,只有恨,无人心疼我。即使是阿弥陀佛也不心疼我,不然为什么不现在接我走,死去我也愿意。
答:这都是一时的想法,是无常的,不可靠。阿弥陀佛当然知道这是假的,所以他还不来接你。有人疼爱你,给你钱花,你心情一好,马上就不愿意去了,所以凡夫的心靠不住。不管怎么样,你多念佛就行,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
2.“文清”:我是一位女居士,三年半前丧偶,儿子15岁读初二,非常叛逆不听话。回到家里就打电脑游戏,好言相劝他也不听,还动手打我,辱骂我,甚至以不读书来威胁。冰箱、地板都给砸了,骂也骂不过,打也打不过,管也管不了,邻居都说我养了个大爷,我是束手无策,痛苦极了。有同修说,等他满了十六岁干脆离开他,到某个寺里去念佛求往生,不再管。我不知这样做是否背因果,但是守着他,他永远觉得该把他像祖宗一样供着。传统文化学习班带他去过两次,收效不大,他还觉得我是骗他去的,遇到这种讨债的儿子,我真有舍寿往生的想法。该怎么办呢?
答:世间就是这样,苦啊。不要采取激烈的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失去了父爱,我们要想想,自己哪方面做得不对,他才成为今天这样?绝对不是一天变成的,要从自身找毛病,加上爱心、耐心,多念佛。
另外,我们对人情世故也要看淡一些,他已经十五六岁,再大一点都可以自立了,不要和他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该做饭就做饭,该照顾他就照顾他,该说还是平和、温和地跟他说。道理也可以说给他听,“你这样,自己未来怎么办?这么大了,你也可以给自己做主了”,让他自己担责任。你要把他一肩担是担不过来的,他也会恨你障碍了他的自由。要把生活的担子,挪到他肩膀上,他已经这个年龄了。也许当初父亲过于溺爱他,这样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该他挑的担子,一定要他自己挑,这样他才会自己走路。小孩从小长大,当他学走路的时候你不给他走,总是把他抱着,他欢喜吗?六七岁了,如果还一直抱着,别人在地上跑,他还不会走,他一定非常不自在。到了这个年龄,就要让他自己承担责任。
在我很小的时候,比这更早,我的父亲都是让我们自己承担责任,“你必须自己去做”,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就会独立思考,就会想办法,增长承担力。不能什么都承包,否则就是害了他;你害他他当然不高兴啊!所以,我们要多想想这一面。
再就是,我们凡夫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多念阿弥陀佛,回向给孩子,求阿弥陀佛多化解、消除我们的业障,给我们智慧,给我们爱心和慈悲,化解这种怨怼。
3.佛心问:因冤屈而自杀能往生吗?死后还有能力照顾在人世的亲人吗?
答:当然不能,因冤屈而自杀怎么能往生呢?
如果平常也专修念佛,信愿决定的,在某种状态下想不开,还是可以往生的。《印光大师文钞》记载,一个婆婆对媳妇不好,后来媳妇就喝了农药。但是不像别人,别人喝农药,死后面相很难看,但她面色非常好,坐得也很端正,像她就是往生了。这种情况毕竟我们不提倡。
“死后有没有能力照顾在世的亲人”,如果专修念佛往生净土的话,当然对我们都有好处;如果是冤枉死了,枉死鬼,没有往生,自己都反复地遭受自杀果报的痛苦,怎么还有力量照顾亲人呢?
另外,指望死后能照顾家眷,其实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所谓“父子至亲,歧路各别”,各自轮回去了,说不定投胎做猪去了,根本谈不上照顾家眷。
4.问:助业分同类助业和异类助业,总之为助成念佛之意。弟子觉得地藏占察法门是很好的异类助业,可以让人深信三世因果导归念佛。但是每次占察之前,需按《占察经》所说“先念一千声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这样做是否有违专修念佛?弟子曾想把一千声改为阿弥陀佛,但这毕竟是地藏菩萨发的愿。
答:你意思是说这是地藏菩萨发的愿,那么就念地藏菩萨才有感应。我想,初学的人,通过占察法门相信因果,然后导入专修念佛,也是可以的。但是既然专修念佛了,就不要经常去占察。经常占察,说明你对因果信得不深。占察也好,不占察也好,这个世间的因果就是这样。深信因果之后,就埋着头一股劲地念佛求生西方,还要占察什么?真有需要,偶尔一次两次尚可,不要每次都占察,否则就说明没有深信因果,这样怎么导归专修念佛呢?不要落在这里面。
像《易经》,它本来有它深刻的哲理,结果有人把它作为一个占卜的工具来用;像地藏菩萨的《占察业报经》,它有它导归大乘的甚深意趣,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占察的工具来使用,就不符合这部经的宗旨。所以不要经常去做。
如果做的时候,“地藏王菩萨”改为“阿弥陀佛”行不行?我想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小改大,所以没有关系的。菩萨毕竟是菩萨,还没有圆满。如果念别的菩萨,或许就不相通了,但是念阿弥陀佛,应该没有问题。
5.“再续前缘”问:末法时期一切经典都会消失,先灭《楞严经》,再灭其他的经,最后消灭的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多年后仅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又过一百年,只剩阿弥陀佛四字,再过一百年,连阿弥陀佛四字也消灭了,那时佛法便完全断灭。请问留到最后的阿弥陀佛四个字,是否比南无阿弥陀佛更加重要?念四字佛号是否比六字佛号更加殊胜?莲池大师、净空法师提倡四字念佛,善导大师要求六字念佛,功效有什么不同吗?
答:学佛法,看到有些东西,需要有智慧来判断。像这样来读书、来提问,有些太机械。学任何东西,都要抓住它的根本,不要在浮表的方面被枝枝叶叶所遮住。
你的理解就是“先灭《楞严经》,然后什么《阿弥陀经》,然后六字,然后四字,然后就没有了”,这种说法也听说过,我也没有去考证它。
提供几段经文供你参考。《无量寿经如来会》最后说:“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无量寿经》(康僧铠版本)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对这个“止住百岁”,应该怎么理解?如果以《如来会》来理解的话,就是永远地住在世间,永不消灭。“我今为大嘱累”,我现在特别珍重地付嘱弥勒菩萨,“当令是法,久住不灭”,“你要让这个念佛的法门久住世间救度众生,不要让它消灭”。这是《如来会》所说的。梵文的《无量寿经》是这样说的:“令此教法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意义是一样的。就是让这个教法不要消灭,永远作为一个伟大的赠物,赠送给众生,让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说“止住百年”,又说“久住不灭”,又说“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这样看起来,“百年”也就是永远住持的意思。
以上是经证。
从道理来说,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是常住不灭的佛,是无量寿的佛;而念佛法门是一切众生——尤其是法灭苦恼的众生需要的法,所以这个法不可能消灭。
法灭不灭,在于什么?所谓“薪尽火灭”,柴烧干净了,没有柴了,火自然就灭掉了。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在任何时代不都需要吗?每个众生都希望长寿,希望安乐,希望不苦恼,希望他力,希望拯救,“薪不尽则火不灭”,所以这个法永远存在,永远被众生所需要,能够适应任何时代的众生根机。
圣道法门要求这样那样地修行,戒定慧做不来,干脆就不修了,没有这样的根机,“薪尽则火灭”,所以,《楞严经》等慢慢一部经一部经地消失了。可是净土法门呢,阿弥陀佛是永住不灭的佛,净土法门是众生恒久需要的法,所以是不可能灭的。
至于“六字、四字”,要怎么理解呢?不是说四字比六字更重要,这是方法问题。四字也好,六字也好,就阿弥陀佛完整的名号来说,永远是六个字的,是机法一体的名号。什么叫机法一体呢?“南无”是众生的归命心,是机;“阿弥陀佛”是救度之法。阿弥陀佛的名号,不仅包含佛的正觉,还成就了众生的往生,是一体的,所以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名号包含众生这边和阿弥陀佛救度那边,所以完整的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它不可能是一边的。就像桥梁,一定有此岸、彼岸两个桥墩,哪怕对岸起雾看不见,也一定是有两头的,不可能有单独一头的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二河白道喻,从此岸到彼岸,一定有“南无”和“阿弥陀佛”这两个词的存在。即使你只念四个字,从实质内容来说,它也是完整的六个字,只是你技术性地处理成了四个字。即使念三个字,“阿弥陀”,也是六个字;念两个字,“弥陀”,也是六个字;念一个字,“佛”,本质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你念一个字,“南”字才开口,也是六个字;甚至念头刚起,还没来得及念,也是六个字。
《观经》是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下品三生所说的都是完完整整的六字名号。这就像全息理论,每一个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所有信息。比如一片树叶,整棵树的信息都在里面,这完全符合佛教所讲的法界缘起的道理。诸佛菩萨在我们手边随便拿一支圆珠笔,就可以见到十方一切诸佛的净土,因为这是法界缘起;甚至可以见到一切众生死此生彼、什么根性、什么种族、什么状态、什么好乐、什么因缘,都可以见到,因为法界缘起,没有一点出离在外,这就是全息。一毛一尘,一闪念,都包含了整个法界所有的信息。
佛的伟大自在,全知、全觉、无上正等正觉,是不可思议的,何况佛的名号呢?打个比喻,“神龙见首不见尾”,龙在天上显现,云遮雾绕,你不管是见着龙头还是见着龙尾,或者是一个鳞片,或龙爪、龙须,都可以证明整个龙身都在云中。整个龙身就是六字名号,完整的“南无阿弥陀佛”;念四字、三字、二字,就像龙的一部分。名号是全体存在的,四字、二字是由这个而来的,佛救度我们也是以六字名号完整的功德来救度的。所以,要这样来理解六字名号的意义。
至于在具体状态下,比如睡觉的时候,念六字可能比较吃力、费气,卧着也不方便,可以改为四字;或者临终助念的时候,如果临终者跟不上,也可以改为四字。这都是技巧性的处理,即使念四个字,仍然是机法一体的、完整的六字“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对这六字的解释非常精辟:“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那你想,这两部分,能少一部分吗?少了归命、发愿回向,怎么往生?没有归命、不愿往生,怎么去?所以众生“南无”这两个字,绝不可少。那“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你归命,归命谁?归命对象有什么样的功能?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说,要乘船过海,如果你不上船,那船再好也不能把你运到彼岸;你上了船,如果船不能成为你的行,它也不能运你到彼岸。你上了船,船的行就是人的行。这个船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弥陀的正觉;上船就是我们的归命,愿往生;所以这两个条件必须都满足,它才可以把我们度到彼岸。这样,南无阿弥陀佛就决定是双向,机法一体,绝不可少,六字要这么理解。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这六字名号,完全不是站在技术的层面,而是站在完整的弥陀救度、机法一体的立场来解释,永远是六个字。后面的这些大德所提倡的,是属于技术性、技巧性的处理,和善导大师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所以,不要以为四字更珍贵,这都是不理解六字名号的功能和意义。
我们学佛的人,要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在净土宗,善导大师的地位,他这种楷定古今、开宗立教的智慧和慈悲,不是任何人可以相提并论的,现代的人就更不用谈了。即使是大德祖师,要跟善导大师比,那也如同星星和月亮相比——星星虽然亮,遇到月亮就没有光了。我说这个话,倒不是贬低一位、抬高一位,你真正了解了净土的教理之后,这是必然的结论,倒不是说哪一个好。有的人也有一个模糊观念,说:“后来的人怎么可以褒贬古人,这样是不恭敬。”说星星不如月亮亮,就是对星星不恭敬吗?事实就是这样,糊涂、不了解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
6.“若水”问:住山尼众为求自保修习武术,算是犯戒吗?
答:犯。要详细了解的话,就要找精通的律师去问。
7.有人问:有莲友说“心不打开,念佛不得力”,我说“多念佛靠佛力吧”,这样说对不对?
答:这个说法各人角度不一样,你说的也对,他说的也对。
“多念佛就是靠佛力”,这很自然,很自在,是很好的。“心不打开,念佛不得力”,那是就说,他疑惑佛力,“念了到底能不能往生?”这样他念了就不得力,就要左顾右盼,就要去用别的法门。要让他打开心,那就要信弥陀的救度,所谓“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念佛就有力了,“原来我往生已定!”原先一直担心功夫不够、根机很差、没有智慧,怕这样不往生;了解了弥陀的本愿救度之后,知道任何众生称念名号,以佛的本愿力故,决定往生,马上就得到佛的加持力量了,心就打开了。
所以,有人老说“念佛不得力”,以为是功夫问题,其实不是功夫问题。不了解名号的功德,没有正确的听闻思维,从闻佛名号功德而起的信心没有建立,当然不得力。
又问:有莲友说佛法是心法,向内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不是难行道?
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两句话是《观经》中的。如果你用难行道解释,它就是难行道;如果你以易行道来解释,它就是易行道。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