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秋。。。

幽莲原创



 字/画/苏幽莲

 
《千秋岁-听秋》
 

露飞霜结,
千障层层叠。一蝶落,疏烟阔,

空山幽寂后,
明月冰轮慑。闲情处,箫音渺渺松林雪。

云岭山风接,向晚清溪越。见隐隐,枫红叶。

桂花轻点色,
竹影几竿咽。倾淡墨,秋声笔底长天阙。
   
----幽莲题记 《千秋岁-听秋》

图片

秋,是安静的,对于四季更替,尤喜静心聆听。

春夜听雨,夏塘听荷,冬庐听雪。。。

那么秋呢?对于这清远,逸美,且干净到澄明的季节,不适合看,只适合听。。。

霜叶满山,如真似幻,秋风起,早已染尽了万木,你看不见,那一页的浸染,只能听。。。
 

听,山谷若有若无之虫鸣。听,第一片霜叶之飘零。听,秋娘画笔之安宁。听那秋风霜叶后,尚有诗人为诗之凝眸。

暂且关闭尘劳心,听山帐云霞渡,万物寂灭禅。只有暂别凡俗听,才可听得见天光明净,万物归空。


在山中,山中无一事,水静云影空。山中之事,无非山松云影。心如秋水,随生清气,身心自在。

月寒波渡秋声中,箫声起处,有幽鸟乱云飞渡,木叶萧疏烟霭升,石山作秋水,禅心入禅境。


图片

青莲法眼,知人间万物。秋之来临,青莲已去旖旎之态,唯剩铁根傲骨。这时,你更不忍看,也要听,

听那十万亩荷塘,那里的冰河铁马、凛然铮铮,那繁华起处又沐沧桑的淡定。。。

那里面有人性的通达,禅意的对话,要留得那一塘残荷听雨声,那是一幅最诗意的笔底秋声。。。


 竹蕴清音,秋风飒飒,雨过山翠,花片沾沙。有老者钓于溪渚,清霜染白华发。空气弥漫着江南的潮湿与清香。

 在这姑苏烟雨中,买酒独酌,窗内一桌一椅,一瓶花雕对一己。

此时,你也要听,听那白墙黑瓦,叮叮咚咚,滴滴答答。。。

在雨中的苏绣淡画。。。



窗外巷陌,宁静深幽,偶尔会打开那生锈的铜门,走出一位女子,明眸善目,温婉俊秀。

但此时,你也不能看,看了便是俗了,也要静静的聆听,听那雨巷中,花伞下,丁香一般的幽香、无涯。

图片


听秋,何异于听画,你要听得见画外的留白,那些风生水起,那些幽云暗渡。

我在孤山夜色,聆听每一片秋色,在一草一木间,感受其灵性。山石无言,林深幽寂。草木荣枯,如人之一生。

似闻不可闻,似听不可听,恰似遥遥的天籁钟声,在顿悟之间,在偶然闪现。。。


月下听秋,纤毫之微退隐,山水依旧,却又别生苍茫,静心聆听,却又有微光透入,或许,这月光便是心光,

暗夜便是现实,心光所到之处,皆生光明。只是这光明是晦暗,是含蓄,往往在你的静静倾听里一览无余。


彼时,宁心静气,闭眼聆听,便见一山一山的清寂,一川一川的诗意,一叶一叶的菩提,那舍利便是

露下莲塘边的今世。。。

惟愿,在红尘巷陌,寂寂空山,少一些喧嚣,多一些静熙诗意,

听秋,听雨,听山川。。。

听风,听竹,听画卷。。。

图片

 




文章评论

细雨清沙

秋,就像一个将要老去的故事,在岁月里清瘦,隐忍,直到一切无语沉默。 谁还共看柳岸菩提绿,清泉石上流? 谁还共听闲云悠悠来,清风摇竹音?谁还共念落花流水去,烟雨草迷离?谁还共赋鸿雁秋声远,万里山河寂?…… 我与风在,谁与你在? 念且念——不与尘情染,素弦横月,短笛吟风;念且念—— 秋叶落尽了,倦鸟无林归,旧事烟云散,孤舟一叶横。

细雨清沙

这秋的画中意,这秋的字中意,这秋的境中意,一切静静,中意~

慧如风

秋是清宁的,秋也是绚丽的,那旷野的一脉脉生灵呼吸,历经一春一夏,所有风生水起的故事,为谁潋滟?为谁零落?最终以静默的方式沉淀。听,风共白云闲去,山脚下的一抹红,是谁带走了记忆?摇曳的一川旧事,几点寥寥烟火,念与不念,尘埃落定,栖居而栖居.......

华夏

[em]e160[/em][em]e157[/em][em]e156[/em][em]e163[/em][em]e176[/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阳光

[em]e160[/em] 不语,静听.........

静水幽莲

春华秋实。秋,以沉甸甸的一个“实”字,不炫耀,不张扬的承载了这世间万物的皈依。不言亦不语,却彰显和诠释了她博大的胸襟与无穷的魅力。看秋,写秋,听秋,画秋,在秋的胸襟气韵里,丰盈着自己,如此,足矣。[em]e178[/em]赏妹妹美文,佳作,画地不错[em]e112[/em]。

心有千千结

美文,美画[em]e142[/em][em]e142[/em][em]e142[/em][em]e163[/em][em]e160[/em]

云卷云舒

只有秋声最好听。[em]e163[/em][em]e163[/em][em]e178[/em]

曲屏香暖

木叶萧疏烟霭升,石山作秋水,禅心入禅境。

竹青

感动于秋行将告别时的壮丽美景 大自然凋谢的万千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