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香一一略说诸子(六.墨家)
个人日记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如果不能推行宁可辞职不干,所得收入亦须向团体无私奉献。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非攻),相信有鬼(明鬼),相信天的意志(天志)。墨家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从事辩者,称为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岀“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三表:一.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的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三.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以政治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依据)。这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岀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命题,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墨家对儒家的批评:1.不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天鬼不悦”。这里需说明的是墨家的“明鬼”虽然有一定的当时社会风俗文化,但它不是纯粹的迷信思想,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2.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民众的财富和精力。3.儒家“盛为声乐从愚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4.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墨家基本思想有十点:1.兼爱(不分等级、远近、亲疏地爱天下所有人。2.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3.尚贤(不分贵贱,唯才是举)。4.尚同(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上下一心,为社会兴利除害)。5.天志(掌握自然规律)。6.明鬼(尊重前人智慧与经验,以神鬼之说使人不行邪恶)。7.非命(反对命运之说,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8.非乐(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9.节用(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受)。10.节葬(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战国以后,墨家己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以达到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除了上述原因,墨家的湮灭还有以下几点原因:1.墨家总是毫无保留地站在弱小者一方,成为社会既得利益集团最大的思想障碍和行为障碍。他主张非攻,反对以武力胁迫对方,殃及广大无辜百姓,这只能为被强大的诸候国打得溃不成军的弱小国家拥护,正四处扩张的強势国家显然是非常恼火他的。2.节用,节葬的价值观。他反对浪费,反对王公大臣养三妃六妾,让天下的女子享受人间的幸福,这显然又为统治者所追捧的儒家所不容。3.极力主张吃苦耐劳,要求做到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这显然又让锦衣玉食的王公贵族气得牙痒痒,所以统治阶层嘲讽墨学是贱人之言。但是历史是公正无私的!无论是循规蹈矩的儒生,还是浪漫超然的道者,或是朝秦暮楚的纵横家,以及严刑峻罚的法家等等诸家,归根到底,都不过是求得一已的安宁幸福与自我形象的完美完善,唯墨者们能真正摆脱各种社会势力的纠缠与引诱,从力学、光学、几何学、逻辑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去把握生命本来的含义,认知世界的真相,从而形成寻求真知、注重实践、严于励己、自励自强的可贵品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