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的“红棉”

个人日记

 
    骑着我的“宝马”去了深圳湾。
    路边的红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的。虽然还没有到那如火如荼的遍地红,可一路的红棉树上,已经出现三朵四朵,五朵六朵,甚至是八朵十朵的红棉花了。我想:生命的树也是这样,哪有同时的灿烂;便是红红火火,也不会一模一样。
    靠近堤岸的海边,有几种不同的鸟,我仔细的辨别,首先认出了白鹭,因为它那头上有跟羽毛一样颜色的“凤冠”和长长的腿。还有两三只海鸥。它飞起来的雄姿,使我感觉到了那种让人羡慕的美。在我的印象中,海鸥应该是一群一群的,因为三十年前我在云南昆明的滇池见过它们。可我知道海鸥怎么叫,是在安安的故事书里。这本叫《老水手——波特》的书,一次给安安读完,需要三十分钟。特别是临睡前给她朗读,因为时间长,我差不多要打好几个哈欠。因为安安喜欢,有时一天给她读两遍。虽然我的普通话是那样的蹩脚,可在朗读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声情并茂,把自己理解的诙谐,融入到那“大风大浪”中去。
    不知道是因为距离太远,还是它们孤单,我没有听到“咪奥、咪奥”的叫声。但我知道,这种声音不论是多么弱小,或者没有;不论是听到,还是没有听到,它总是存在的。无论是靠近路边的汽车声,还是人们嘈杂的说话声,都不能阻止它。水里还有好几只灰色羽毛的雏鸟,大部分时间浮在水面,但有时也钻进水里。最多的一群,有七八只,我想:是不是白鹭的幼鸟。尽管现在还是灰不溜秋的,但它们迟早会长成亭亭玉立的白鹭。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颜色,谁也别想让它们改变。
    深圳湾的水是黄色的,但没有黄河水黄的那么浑厚。黄中带着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黑。岸边人工堤上的石头,两种颜色非常明显。常年被海水拍打着的,油黑色中带着一些绿青。看到它让我想起许多城市的雾霾。那漫天的模模糊糊,人们如同在黄河里潜水——什么也看不清楚。大自然是没有人脉关系的,也不会分辨什么主义。不会装腔作势,胡言乱语的说弥天大谎。你给它的东西,它也不要,会原原本本的还给你。
    深圳湾的自行车道有十三公里。沿着海岸线,从深圳湾大桥一直到红树林公园。在靠近深圳湾大桥的对面,隔海是香港。远远看去,也有高楼大厦,可不像一个城市。像一个城市又怎样呢?现在的深圳高楼林立,已经是中国的大都市了,有一千多万人口。走在深圳的任何地方,看见的都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中,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在深圳有“户口”。这是一个象征着“家”,中国独有的“身份”。对于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因为没有户口,深圳只是他们的一个驿站。再大的驿站,终归不是他们的城市,不是他们的“家”,不是他们养老送终的地方。一个城市的建设者,不能在自己双手建设的城市里安度晚年,应该是这个城市的悲哀。
    想到这里,我没有了再溜达的兴趣了。在离红树林公园,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看看道路边的红棉树;看看红棉树上含苞欲放的红棉花;看看在水里嬉戏的雏鸟;看看低空飞翔的海鸥,我知道春天来了。虽然春天是年复一年的都会来,但今年的春天,绝对不会是去年的春天,这个理谁都知道。
    今年,对于我来说,又向“夕阳红”跨进了一大步。至于会不会“红”,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一定要变成“淡红”或者“橙黄”,我还会是这样坦然的去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愿望,不是跟红棉花去比谁更加“红”。
 图片

 



文章评论

春晓

木哥开始慨叹年轮,也就是说对老去已经有了切身的感受了。因为我也是。。。

春晓

看你所在城市的气温,显示是28度,我这里晚上还是零度,白天大太阳也就十二三度,可是对我来讲,春天的足迹已经很明显了。你的温度,于我而言是盛夏了!

没见过红棉树,现在看到,喜欢它烈焰的火红。偶然间想起,小学时看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主人公行刑的场景貌似是在红棉树下。不知是不是?[em]e100[/em][em]e160[/em]

空灵

很有文艺味。红棉这词在金庸《天龙八部》中见过,树倒是没见过,今在姥爷家看到、方知此花亦如红棉佳人般夺目艳丽。

凌寒独自开

老同学,文采依旧,情感丰富,兴致盎然啊。点赞了!

文邃

深圳湾最美的地方还是红树林。

东篱采菊

又见木棉花开。。。。。。 那年,惠州西湖边的紫荆,木棉花开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