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我们“有话不能好好说”?
手机日志
地铁骂战,高音炮轰广场舞,文章自称“贱命一条,陪你玩儿到底”,刘强东发微博,开头四个字“我只想说”……好像现在不会好好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了,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话不能好好说”呢?
我们一般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无法克制一时的怒火,但全世界众多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攻击行为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好比心理学家Anderson CA等人认为,一个人假如要产生一个攻击行为,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粗看这张流程图,你不难发现,是否会真正发动肢体、语言或间接攻击,还会受很多因素左右,人们并非一愤怒就会攻击别人。这些因素的影响好比有:吵闹的环境、难闻的气味、躯体的疼痛、高温环境等等,这些都可能会让一个人比平时更易产生攻击行为(情境);一个人的长期个性、知识结构、动机态度、精神信仰等都可能左右Ta对事情的看法(人)……一旦细想就知道,说“人们因为一时的怒火就会攻击别人”,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过“怒了”的时候,但不是每次“怒了”之后都会攻击人,在确定发动攻击前的这些过程,其实大有文章!
感受敌意、反击or先发制人、认为攻击能带来好结果&漠视后果、情绪失控……
社会心理学家霍妮发现,当父母在儿童生命早期做了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好比冷漠地对待子女、抛弃或拒绝子女、对子女怀有敌意、明显地偏爱某个子女、奚落子女、羞辱子女、在子女面前做出怪癖的行为、在子女面前不守诺言、不允许子女和其他儿童接触……如果父母做出了这些行为,做得太多,损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敌意感,这种敌意感被霍妮称为“基本敌意”。
也许,敌意就是万恶之源。
因为当儿童的世界里不再只有父母时,对父母的“基本敌意感”就会蔓延到整个世界和世上的一切人,使儿童相信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对ta潜伏着危险。感受到危险的儿童,担心灾难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这种焦虑,到了人际交往中,就是一种对他人敌意的预期,当我们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时,就可能会采取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中Dodge KA等人把人类的攻击行为分为反应性攻击和前摄性攻击两类,其中反应性攻击就是指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感受到了挑衅或者敌意时所作出的防御性反应。
1. 是否会做出反应性攻击,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看他是不是把对方的意图认为是敌意
心理学家Nasby等人在1979年发现,在事情尚无定论时,一个人是否会采取攻击行为,和Ta是否倾向于把其中模糊的信息知觉为敌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把别人的意图知觉为敌意?
心理学家Rnekne等人在1989年指出,那些早期和父母的依恋模式为回避-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早期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对人的依恋关系,这类儿童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与人交往更多地预期对方的敌意。
那么,回避-不安全型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呢?研究发现多半是因为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冷漠对待。父母的冷漠对待其实就是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这和霍妮的发现不谋而合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儿童在小时候曾经因为主要照顾者的冷漠对待,而感受到强烈的“基本敌意”,那么,在ta长大之后,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把他人的意图理解为敌意——因为小时候的和父母互动的经验告诉ta,这个世界确实存在敌意。
2. 即使感到敌意,也不是一定会做出防御性反击,还要看本人自己的决定
① 是否强烈地感到需要捍卫自己
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内心过于自恋的人,在感受到敌意和威胁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喜欢捍卫自己,这里的自恋指的并不是纯粹的外在的自信,而是自信在外,自卑在内,连自己也无法察觉自己内在的自卑。
我国心理学家杨福义在研究中发现,当一个人的外显自尊比内隐自尊高越多(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外显自尊是个体能够觉察的,而内隐自尊藏于个体的无意识中,不被个体自己所觉察),那么这个人也就越容易做出防卫性的反应,因为即使意识中认为自己如何如何强大,无意识中还是感到了自己的虚弱,就像是一颗麦丽素,壳是硬的,但里面是虚的,所以很容易塌陷,脆弱不堪。
有这样的一个自己,所以对敌意非常敏感,总是下意识地选择向外攻击来自我保护。
② 是否认为攻击别人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是否会意识到负面影响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实施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攻击行为“有用”!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够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结果。
他们想要的可能是获得某些东西,所谓的“拳头好说话”,也可能是单纯地想要让别人受到伤害;但与此同时,他们倾向于忽略攻击行为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人根本意识不到。
当一个人认为冒犯Ta的那个人对自己具有敌意,并且还认为揍那个人一顿能够让Ta知道悔改,而且揍Ta一顿对自己没啥损失,那为什么不揍呢?这种“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路,属于典型的反应性攻击。
这种对攻击行为的好处的盲目自信,和对坏处的漠视,也适用于“人未犯我,我先犯人”的“前摄性攻击”:
在一项对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有些青少年之所以经常实施暴力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去欺负,控制别人(“不这样就没法混,这就是江湖”)。他们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必需(这或许正是为了应对霍妮所提出的“基本焦虑”,而选择的主动出击的应对方式),以攻击行为作为谋取同伴地位的手段,因而产生较强的支配欲,甚至认为这样能够减少他人的不礼貌行为,提高自尊。这就属于“人未犯我,我先犯人”的“前摄性攻击”了。
但与此同时,他们丝毫不会因自己的暴力攻击行为而产生罪恶感和危害感。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往往深知被攻击者的痛苦又不愿停止攻击行为。他们也不太担心自己会遭到对方的报复,或者被权威者惩罚。(另一项研究发现,多数中学生在遇到亲子关系问题时,通常不采用攻击的方式来解决,而采用自我努力的方式来解决,当遇到师生关系问题时,也通常顺从老师,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都是裁决者,对他们实施攻击行为,几乎铁定会受到惩罚。)
正是因为对攻击行为的结果过于自信,而又不关注负面的影响,才促使他们果断地做出暴力攻击行为决策。
3. 事后后悔一时冲动?可能是因为事发时不懂得控制情绪
研究发现,到了中学阶段,青少年在与同伴发生了矛盾、误会时,他们会积极的沟通,试图化解矛盾、误会,但这个时期的中学生也容易情绪高涨,情绪控制力不强,一旦矛盾、误会激怒了他们,他们也直接攻击对方。可见,即使未必是一个“敌意妄想狂”,也未必是一颗“拼命保护自己的麦丽素”,还有一个因素也很可能导致攻击行为,那就是情绪管理能力不强。
心理学家Ramsden SR在研究中发现,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人容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而消极的情绪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心理学家Berkowitz L也同意,因为他发现,任何消极的情绪活动都将激活与攻击倾向相关的思维网络,因此,一个人在心境不佳时倾向于怀有敌意,感到愤怒又有合适的发泄对象时,就容易有攻击别人的倾向……尽管,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冲动并不足以引发攻击行为。
一项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对攻击性男孩的情绪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攻击行为,说明控制情绪的能力强不强,确实能够影响一个人是否会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
深度分析:攻击行为产生的深层心理原因
一、亲子关系和家庭因素
其实深层的原因在上文已经提到了一点点,那就是“回避-不安全”的早期亲子依恋模式。而心理学家Sroufe LA等人甚至认为,只要是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都会比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感,也不太受同伴和老师们欢迎,攻击行为更明显,也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学家Harachi TW和Fearon RP等人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非安全型依恋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额外地,心理学家Soenens B等人发现,儿童的攻击性强,常常和家长的控制型的教育方式有关。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控制欲过强,就容易导致孩子得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孩子自身为了弥补这些不安全感,会用攻击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曾有一位致力于自闭症儿童临床治疗的专家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家访时发现,有一例具有较强攻击性的自闭症儿童,他的其他家人,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情感交流,而都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于是这位专家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可能正是与家人的高控制欲和低沟通能力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儿童幼年期的亲子互动对儿童长大以后的人际关系有重大影响,正好学龄前阶段孩子受到外人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家庭内部的互动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因此有学者专门针对学龄前(3-6岁)儿童的家庭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正如这位自闭症儿童临床治疗者观察到的事实不谋而合:当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发挥得较好时,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当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发挥得较差时,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谓家庭功能的好与坏,有以下六个标准:
① 问题解决:家庭内部凭借现有的家庭功能水平,有能力解决大多数威胁到家庭完整和功能容量的问题。例如资金的管理与支配问题、决定在什么地方居住的问题等等;情感问题是那些与感情和情绪经历有关的问题。问题解决能力高的家庭能很从容地解决他们家庭中出现的问题,而问题解决能力低的家庭则不能很好地解决其出现的问题。
② 沟通:它是指家庭的信息交流,重点是言语交流。沟通也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虽然这两个方面可以有重叠的部分,但是一些家庭在物质沟通的效果很好的同时却表现出难以进行情感沟通。好的沟通方式内容清晰,使人能够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不好的沟通方式则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或不知所云。
③ 家庭角色分工:它是指家庭成员履行其家庭功能的行为模式,包括日常家务,如做饭或倒垃圾的分工等。角色分工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家庭生活和谐与否的关键,好的分工能够使家庭成员充分地发挥好各自的作用,而不好的分工则容易使家庭成员产生角色冲突。
④ 情感反应:它是指家庭成员对于一系列的刺激作出适当的情感反应的能力。好的情感反应能力表现为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不好的情感反应能力表现为对各种刺激不能作出或者作出不相符的情感体验。
⑤ 情感参与:它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对家庭每个成员的个性、兴趣、爱好的尊重和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然而,情感参与不单单指家庭成员在一起,而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参与程度。
⑥ 行为控制:它是指家庭在各种环境压力下对家庭成员行为的限制和容许程度。好的行为控制方式是灵活的,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作出不同的控制;不好的行为控制方式是混乱的,有对严格地控制家庭成员的行为,而有时则对他们的行为放任不管,从而容易造成家庭成员无所适从。
◎ 家庭功能不良,会导致什么?
1. 父母的情绪、父母的行为方式直接作用于孩子,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如果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不良,那么养育者的情绪也会经常出问题,就像这个实验中的一样,养育者在与婴儿的互动中,养育者的情感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
若长期如此,则会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被婴儿内化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消极的当然不止“抑郁”这一种,“憎恶”、“愤怒”都可以,而“憎恶”、“愤怒”所代表的正是敌意。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家庭如果具有良好的家庭功能,那么相对而言,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就更高,沟通更有效,亲子关系中有更多的温暖和相互理解,有研究者发现,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攻击性也相对较低;反之,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惩罚常常过于严厉、父母习惯拒绝或否认孩子、父母过度干涉或保护孩子、父母经常疏离孩子,这些情况则多见于功能不良的家庭,而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攻击性也比较高。
2. 无法通过观察的途径学到好的沟通技巧,更无法得到直接的情绪指导
常识告诉我们,孩子的行为都是学父母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这样认为。当家人身上没有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学习时,孩子自然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沟通者。相反,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一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例子,当家人身上的沟通技巧都很拙劣时,孩子于是学会了用攻击的方式来跟人沟通,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比缺乏好榜样更糟的是,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家人其实压根不重视沟通的质量,更没有教导孩子正确地管理情绪的自觉,心理学家Crockenberg SC等人研究发现,当父母或者带养孩子的人在孩子的情绪管理上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而我们已知情绪管理能力对于预防攻击行为的产生十分重要。
◎ 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导致家庭功能不良?
有学者发现,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常见危险因素有:① 父母离异等婚姻转型事件,②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③ 家庭规模较大,④ 父母有抑郁症状史。在这些情况下,家庭功能容易出问题。
二、社会因素
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幼年的时候,我们在家庭中学习,年纪稍大,我们在社会中学习更多,因而有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的方式,也能习得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习得攻击行为就像其学会其他复杂形式的社会活动一样,都是通过直接经验或观察学习得来的。对于这一点,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也有相同的发现,Berkowitz L发现,当一个人反复接触攻击行为时(可能是看到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攻击行为,或者经常玩带有攻击性的游戏等等),头脑中就会产生更详细的相互联结的攻击思维网络,当这个人再次接触攻击行为时,头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和攻击有关的技能、信念。
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有些心理学家还针对具体的人群做了实证调查。
Pickett W等人去了美国、加拿大,研究当地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他们发现,假如一个学校的风气就是暴力成风,那么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也会比较明显。可见攻击性这种东西,这并非一定是骨子里带来的。
Simons RL 等人去研究了非裔美洲人,他们也发现,相比较那些有攻击行为遗传基因却没有经历不良社会环境的个体,有攻击行为基因并且遭遇不良社会环境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可见,不良的社会环境的确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诱因。
三、生理作用,以及因环境产生的生理作用
1.生理
当一个人体内的五羟色胺(一种神经递质,被认为会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代谢物水平下降时,就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然后,我们已知控制情绪是预防攻击行为的一个手段,因此当我们难以抑制我们的不良情绪时,产生攻击行为的几率也可能会上升。
当一个人有焦虑、抑郁症状时,体内神经递质的改变也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几率。
生活、居住在酒吧或酒馆较为密集地区的人群,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也比较高,因为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那些起抑制作用的核团,当这些起抑制作用的核团被抑制,它们就不再能像平时一样发挥抑制作用,人的自控力就会降低,本来会克制自己不要做的事,可能在酒精的作用下就一时冲动了。因此接触酒精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2. 生理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O'Neal CR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处在较差的家庭环境中时,儿童体内皮质醇的含量会上升(皮质醇的上升常常指示着压力的上升),此时儿童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也会上升。
四、个人因素:关系焦虑、不懂得表达和交往的艺术
多位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和社交焦虑相关。换句话说,不懂得与人交往的艺术,也是引发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他们发现,攻击性高的儿童,他们对社会的看法比较偏激,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存在缺陷,行为策略偏向于争斗性或贿赂性的,缺乏与人友善交往的技巧,而且缺乏灵活性。
说到不懂与人交往,自闭症患者可谓是老大难了。部分自闭症患者从小就有攻击别人的习惯。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尽管在其他人看来是不恰当的行为,但对于儿童本人来讲,这些问题行为却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策略,具有特定的行为功能。在一个案例中,一个自闭症儿童在不知该如何抗议自己喜欢的卡通节目被调频或被关掉的时候,他用头来撞击家长,其实他并不是因为真的要撞家长,只是把撞人当做一种抗议的方式。研究发现,假如自闭症儿童学会了用说话的方式或者手势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时,好比儿童学会了用某种手势来表达“我要看电视”的意思,他们就不会再撞人了。
关系焦虑和交往能力的问题,未必全是家庭、社会和生理原因引起,个体自身缺乏改变的动力,其实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假如你想要成为一个能够好好说话的人,你可以怎么做?
根据上文,笔者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① 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②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为了捍卫自己,而采取过激行为。记得,你并没有那么脆弱,别人伤害不了你。
③ 在动手、动口、玩阴招之前,将心比心地想想对方可能受到的痛苦,并且多想想失败的可能性,多想想可能造成的后果。
④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克制情绪,不要失态。
⑤ 试图跟家人多沟通交流,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有研究显示定期接受按摩能够降低生理化学物质分泌量的不平衡,所以平时可以多和家人抱抱。
⑥ 远离那些带有强攻击性的人、地域、游戏、媒体节目,反之,多亲近那些友善的事物。
⑦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压力过载。
⑧ 能不喝酒就不喝酒,能少喝就少喝。毒品、致幻剂等千万不要碰。
⑨ 克服社交焦虑,训练自己的交往技巧。
对于第九点,笔者再多给一点建议:
有时大家会觉得,那些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的同学是没有社交烦恼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有研究发现,在同学关系中遇到烦恼越多的初中生,社交技能就越好。也就是说,这些同学和其他同学相比,只是在遇到烦恼的时候积极面对了而已,于是实践出真知:越是对这些矛盾烦恼解决方式的思考得多,探索得多,社会技能就越丰富;遇到的矛盾烦恼越多,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就越能知道在同学关系中会出现哪些麻烦,对麻烦的“未卜先知”的预测能力,就是这么来的。
心理学家Aber JL等人还提出,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多动用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能够帮助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非暴力解决的办法。很多人之所以动拳头,不就是因为感到别无他法,才不得不这样做嘛,其实,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时并不想想象中的难。
遇到不好好说话的人,怎么办?如何让对方好好说话
根据前文,这里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办法:
① 保持风度,不要表达敌意,而要表达善意,让别人发现误解了你。不要指责,“你怎么……”这种句式不要有,多从正面说,“我希望……”这样的句式可以有。
② 降低自己的威胁度,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和不得不说的话,点到为止即可,以防戳伤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的反击或者主动攻击。绝不要逞一时之快。同样的原理反向推,你可以给对方戴一些高帽子,好比说“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能够讲理的人”之类,提高对方的自我感觉,让对方觉得不再那么需要捍卫自己。
③ 让对方知道Ta的行为让你难过了。因为有些人其实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④ 克制情绪,因为举手不打笑脸人。尽量不要表达愤怒,以防激怒对方,让事态恶化。
⑤ 主动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有些人是因为想不到其他办法才不能好好说话,如果你能想到办法,千万别吝啬不提。
以上都是临到事情的应急办法,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预防别人的攻击行为?
① 作为家长,可以主导建立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家庭关系。
② 作为学校,可以对校风进行积极的引导。
③ 提升每一个人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每个人自己应尽的义务。
④ 每个人都可以停止在饭桌上劝别人喝酒,停止对他人的主动攻击,停止恶意地给别人施加压力……停止让自己成为恶意的源头。
每个年代都有攻击性强的人,并非一定是现在“不好好说话”的人变多了,可能是因为现在的人关注得多了,报道得也比以前多了。所以不用觉得现在的人“都”不好好说话了,“整个”社会风气都败坏了。
其实,拥有一个怎样的社会,全在我们每个人的期望中。如果你已经自认为社会上充满了恶意,那么,你就会比之前更冷漠,最终你也会成为恶意之源。所以,我们依旧应该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部分资料来源:《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情境特征研究》、《外显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青少年行为智慧及其与社会智力的关系》、《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青少年亲子依恋_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百度空间,重要观点来源:刘灵、何朝峰、周晓燕、祖萍、苗丽阳、林云强、李春华、杨福义、shijianjiqi)
心理学解:为什么他们“有话不能好好说”,而要攻击别人?
我们一般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都是因为无法克制一时的怒火,但全世界众多心理学家对攻击行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后,发现攻击行为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好比心理学家Anderson CA等人认为,一个人假如要产生一个攻击行为,需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粗看这张流程图,你不难发现,是否会真正发动肢体、语言或间接攻击,还会受很多因素左右,人们并非一愤怒就会攻击别人。这些因素的影响好比有:吵闹的环境、难闻的气味、躯体的疼痛、高温环境等等,这些都可能会让一个人比平时更易产生攻击行为(情境);一个人的长期个性、知识结构、动机态度、精神信仰等都可能左右Ta对事情的看法(人)……一旦细想就知道,说“人们因为一时的怒火就会攻击别人”,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过“怒了”的时候,但不是每次“怒了”之后都会攻击人,在确定发动攻击前的这些过程,其实大有文章!
感受敌意、反击or先发制人、认为攻击能带来好结果&漠视后果、情绪失控……
社会心理学家霍妮发现,当父母在儿童生命早期做了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好比冷漠地对待子女、抛弃或拒绝子女、对子女怀有敌意、明显地偏爱某个子女、奚落子女、羞辱子女、在子女面前做出怪癖的行为、在子女面前不守诺言、不允许子女和其他儿童接触……如果父母做出了这些行为,做得太多,损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敌意感,这种敌意感被霍妮称为“基本敌意”。
也许,敌意就是万恶之源。
因为当儿童的世界里不再只有父母时,对父母的“基本敌意感”就会蔓延到整个世界和世上的一切人,使儿童相信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对ta潜伏着危险。感受到危险的儿童,担心灾难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会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这种焦虑,到了人际交往中,就是一种对他人敌意的预期,当我们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时,就可能会采取攻击行为。
心理学家中Dodge KA等人把人类的攻击行为分为反应性攻击和前摄性攻击两类,其中反应性攻击就是指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感受到了挑衅或者敌意时所作出的防御性反应。
1. 是否会做出反应性攻击,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看他是不是把对方的意图认为是敌意
心理学家Nasby等人在1979年发现,在事情尚无定论时,一个人是否会采取攻击行为,和Ta是否倾向于把其中模糊的信息知觉为敌意,有非常显著的相关。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把别人的意图知觉为敌意?
心理学家Rnekne等人在1989年指出,那些早期和父母的依恋模式为回避-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早期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对人的依恋关系,这类儿童对人缺乏基本的信任,与人交往更多地预期对方的敌意。
那么,回避-不安全型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呢?研究发现多半是因为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冷漠对待。父母的冷漠对待其实就是损害儿童安全感的行为,这和霍妮的发现不谋而合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儿童在小时候曾经因为主要照顾者的冷漠对待,而感受到强烈的“基本敌意”,那么,在ta长大之后,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把他人的意图理解为敌意——因为小时候的和父母互动的经验告诉ta,这个世界确实存在敌意。
2. 即使感到敌意,也不是一定会做出防御性反击,还要看本人自己的决定
① 是否强烈地感到需要捍卫自己
心理学家观察发现,内心过于自恋的人,在感受到敌意和威胁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喜欢捍卫自己,这里的自恋指的并不是纯粹的外在的自信,而是自信在外,自卑在内,连自己也无法察觉自己内在的自卑。
我国心理学家杨福义在研究中发现,当一个人的外显自尊比内隐自尊高越多(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外显自尊是个体能够觉察的,而内隐自尊藏于个体的无意识中,不被个体自己所觉察),那么这个人也就越容易做出防卫性的反应,因为即使意识中认为自己如何如何强大,无意识中还是感到了自己的虚弱,就像是一颗麦丽素,壳是硬的,但里面是虚的,所以很容易塌陷,脆弱不堪。
有这样的一个自己,所以对敌意非常敏感,总是下意识地选择向外攻击来自我保护。
② 是否认为攻击别人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是否会意识到负面影响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实施攻击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相信,攻击行为“有用”!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够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结果。
他们想要的可能是获得某些东西,所谓的“拳头好说话”,也可能是单纯地想要让别人受到伤害;但与此同时,他们倾向于忽略攻击行为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有些人根本意识不到。
当一个人认为冒犯Ta的那个人对自己具有敌意,并且还认为揍那个人一顿能够让Ta知道悔改,而且揍Ta一顿对自己没啥损失,那为什么不揍呢?这种“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思路,属于典型的反应性攻击。
这种对攻击行为的好处的盲目自信,和对坏处的漠视,也适用于“人未犯我,我先犯人”的“前摄性攻击”:
在一项对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研究发现,有些青少年之所以经常实施暴力攻击行为,是因为他们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去欺负,控制别人(“不这样就没法混,这就是江湖”)。他们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必需(这或许正是为了应对霍妮所提出的“基本焦虑”,而选择的主动出击的应对方式),以攻击行为作为谋取同伴地位的手段,因而产生较强的支配欲,甚至认为这样能够减少他人的不礼貌行为,提高自尊。这就属于“人未犯我,我先犯人”的“前摄性攻击”了。
但与此同时,他们丝毫不会因自己的暴力攻击行为而产生罪恶感和危害感。这是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往往深知被攻击者的痛苦又不愿停止攻击行为。他们也不太担心自己会遭到对方的报复,或者被权威者惩罚。(另一项研究发现,多数中学生在遇到亲子关系问题时,通常不采用攻击的方式来解决,而采用自我努力的方式来解决,当遇到师生关系问题时,也通常顺从老师,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都是裁决者,对他们实施攻击行为,几乎铁定会受到惩罚。)
正是因为对攻击行为的结果过于自信,而又不关注负面的影响,才促使他们果断地做出暴力攻击行为决策。
3. 事后后悔一时冲动?可能是因为事发时不懂得控制情绪
研究发现,到了中学阶段,青少年在与同伴发生了矛盾、误会时,他们会积极的沟通,试图化解矛盾、误会,但这个时期的中学生也容易情绪高涨,情绪控制力不强,一旦矛盾、误会激怒了他们,他们也直接攻击对方。可见,即使未必是一个“敌意妄想狂”,也未必是一颗“拼命保护自己的麦丽素”,还有一个因素也很可能导致攻击行为,那就是情绪管理能力不强。
心理学家Ramsden SR在研究中发现,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人容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而消极的情绪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心理学家Berkowitz L也同意,因为他发现,任何消极的情绪活动都将激活与攻击倾向相关的思维网络,因此,一个人在心境不佳时倾向于怀有敌意,感到愤怒又有合适的发泄对象时,就容易有攻击别人的倾向……尽管,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冲动并不足以引发攻击行为。
一项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发现,对攻击性男孩的情绪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攻击行为,说明控制情绪的能力强不强,确实能够影响一个人是否会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
深度分析:攻击行为产生的深层心理原因
一、亲子关系和家庭因素
其实深层的原因在上文已经提到了一点点,那就是“回避-不安全”的早期亲子依恋模式。而心理学家Sroufe LA等人甚至认为,只要是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都会比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负性情感,也不太受同伴和老师们欢迎,攻击行为更明显,也表现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学家Harachi TW和Fearon RP等人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非安全型依恋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额外地,心理学家Soenens B等人发现,儿童的攻击性强,常常和家长的控制型的教育方式有关。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控制欲过强,就容易导致孩子得不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孩子自身为了弥补这些不安全感,会用攻击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曾有一位致力于自闭症儿童临床治疗的专家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家访时发现,有一例具有较强攻击性的自闭症儿童,他的其他家人,彼此之间几乎没有情感交流,而都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于是这位专家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可能正是与家人的高控制欲和低沟通能力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儿童幼年期的亲子互动对儿童长大以后的人际关系有重大影响,正好学龄前阶段孩子受到外人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家庭内部的互动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因此有学者专门针对学龄前(3-6岁)儿童的家庭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正如这位自闭症儿童临床治疗者观察到的事实不谋而合:当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发挥得较好时,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当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发挥得较差时,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谓家庭功能的好与坏,有以下六个标准:
① 问题解决:家庭内部凭借现有的家庭功能水平,有能力解决大多数威胁到家庭完整和功能容量的问题。例如资金的管理与支配问题、决定在什么地方居住的问题等等;情感问题是那些与感情和情绪经历有关的问题。问题解决能力高的家庭能很从容地解决他们家庭中出现的问题,而问题解决能力低的家庭则不能很好地解决其出现的问题。
② 沟通:它是指家庭的信息交流,重点是言语交流。沟通也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虽然这两个方面可以有重叠的部分,但是一些家庭在物质沟通的效果很好的同时却表现出难以进行情感沟通。好的沟通方式内容清晰,使人能够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不好的沟通方式则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或不知所云。
③ 家庭角色分工:它是指家庭成员履行其家庭功能的行为模式,包括日常家务,如做饭或倒垃圾的分工等。角色分工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家庭生活和谐与否的关键,好的分工能够使家庭成员充分地发挥好各自的作用,而不好的分工则容易使家庭成员产生角色冲突。
④ 情感反应:它是指家庭成员对于一系列的刺激作出适当的情感反应的能力。好的情感反应能力表现为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相应的情感体验,而不好的情感反应能力表现为对各种刺激不能作出或者作出不相符的情感体验。
⑤ 情感参与:它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表现出对家庭每个成员的个性、兴趣、爱好的尊重和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然而,情感参与不单单指家庭成员在一起,而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参与程度。
⑥ 行为控制:它是指家庭在各种环境压力下对家庭成员行为的限制和容许程度。好的行为控制方式是灵活的,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作出不同的控制;不好的行为控制方式是混乱的,有对严格地控制家庭成员的行为,而有时则对他们的行为放任不管,从而容易造成家庭成员无所适从。
◎ 家庭功能不良,会导致什么?
1. 父母的情绪、父母的行为方式直接作用于孩子,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
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如果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不良,那么养育者的情绪也会经常出问题,就像这个实验中的一样,养育者在与婴儿的互动中,养育者的情感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
若长期如此,则会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被婴儿内化的情感,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消极的当然不止“抑郁”这一种,“憎恶”、“愤怒”都可以,而“憎恶”、“愤怒”所代表的正是敌意。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家庭如果具有良好的家庭功能,那么相对而言,亲子之间的信任度就更高,沟通更有效,亲子关系中有更多的温暖和相互理解,有研究者发现,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攻击性也相对较低;反之,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惩罚常常过于严厉、父母习惯拒绝或否认孩子、父母过度干涉或保护孩子、父母经常疏离孩子,这些情况则多见于功能不良的家庭,而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攻击性也比较高。
2. 无法通过观察的途径学到好的沟通技巧,更无法得到直接的情绪指导
常识告诉我们,孩子的行为都是学父母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这样认为。当家人身上没有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学习时,孩子自然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沟通者。相反,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一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例子,当家人身上的沟通技巧都很拙劣时,孩子于是学会了用攻击的方式来跟人沟通,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比缺乏好榜样更糟的是,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家人其实压根不重视沟通的质量,更没有教导孩子正确地管理情绪的自觉,心理学家Crockenberg SC等人研究发现,当父母或者带养孩子的人在孩子的情绪管理上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而我们已知情绪管理能力对于预防攻击行为的产生十分重要。
◎ 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导致家庭功能不良?
有学者发现,家庭功能不健全的常见危险因素有:① 父母离异等婚姻转型事件,②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③ 家庭规模较大,④ 父母有抑郁症状史。在这些情况下,家庭功能容易出问题。
二、社会因素
家庭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幼年的时候,我们在家庭中学习,年纪稍大,我们在社会中学习更多,因而有研究发现,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的方式,也能习得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习得攻击行为就像其学会其他复杂形式的社会活动一样,都是通过直接经验或观察学习得来的。对于这一点,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也有相同的发现,Berkowitz L发现,当一个人反复接触攻击行为时(可能是看到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攻击行为,或者经常玩带有攻击性的游戏等等),头脑中就会产生更详细的相互联结的攻击思维网络,当这个人再次接触攻击行为时,头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和攻击有关的技能、信念。
真的是这样吗?对此,有些心理学家还针对具体的人群做了实证调查。
Pickett W等人去了美国、加拿大,研究当地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他们发现,假如一个学校的风气就是暴力成风,那么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攻击行为的表现也会比较明显。可见攻击性这种东西,这并非一定是骨子里带来的。
Simons RL 等人去研究了非裔美洲人,他们也发现,相比较那些有攻击行为遗传基因却没有经历不良社会环境的个体,有攻击行为基因并且遭遇不良社会环境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可见,不良的社会环境的确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诱因。
三、生理作用,以及因环境产生的生理作用
1.生理
当一个人体内的五羟色胺(一种神经递质,被认为会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代谢物水平下降时,就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然后,我们已知控制情绪是预防攻击行为的一个手段,因此当我们难以抑制我们的不良情绪时,产生攻击行为的几率也可能会上升。
当一个人有焦虑、抑郁症状时,体内神经递质的改变也会增加攻击行为的几率。
生活、居住在酒吧或酒馆较为密集地区的人群,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也比较高,因为酒精是一种麻醉剂,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那些起抑制作用的核团,当这些起抑制作用的核团被抑制,它们就不再能像平时一样发挥抑制作用,人的自控力就会降低,本来会克制自己不要做的事,可能在酒精的作用下就一时冲动了。因此接触酒精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
2. 生理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O'Neal CR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处在较差的家庭环境中时,儿童体内皮质醇的含量会上升(皮质醇的上升常常指示着压力的上升),此时儿童的攻击和反社会行为也会上升。
四、个人因素:关系焦虑、不懂得表达和交往的艺术
多位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和社交焦虑相关。换句话说,不懂得与人交往的艺术,也是引发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他们发现,攻击性高的儿童,他们对社会的看法比较偏激,社会问题解决技能存在缺陷,行为策略偏向于争斗性或贿赂性的,缺乏与人友善交往的技巧,而且缺乏灵活性。
说到不懂与人交往,自闭症患者可谓是老大难了。部分自闭症患者从小就有攻击别人的习惯。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尽管在其他人看来是不恰当的行为,但对于儿童本人来讲,这些问题行为却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策略,具有特定的行为功能。在一个案例中,一个自闭症儿童在不知该如何抗议自己喜欢的卡通节目被调频或被关掉的时候,他用头来撞击家长,其实他并不是因为真的要撞家长,只是把撞人当做一种抗议的方式。研究发现,假如自闭症儿童学会了用说话的方式或者手势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时,好比儿童学会了用某种手势来表达“我要看电视”的意思,他们就不会再撞人了。
关系焦虑和交往能力的问题,未必全是家庭、社会和生理原因引起,个体自身缺乏改变的动力,其实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假如你想要成为一个能够好好说话的人,你可以怎么做?
根据上文,笔者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① 在任何情况下,都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②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为了捍卫自己,而采取过激行为。记得,你并没有那么脆弱,别人伤害不了你。
③ 在动手、动口、玩阴招之前,将心比心地想想对方可能受到的痛苦,并且多想想失败的可能性,多想想可能造成的后果。
④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表现出自己的风度,克制情绪,不要失态。
⑤ 试图跟家人多沟通交流,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有研究显示定期接受按摩能够降低生理化学物质分泌量的不平衡,所以平时可以多和家人抱抱。
⑥ 远离那些带有强攻击性的人、地域、游戏、媒体节目,反之,多亲近那些友善的事物。
⑦ 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压力过载。
⑧ 能不喝酒就不喝酒,能少喝就少喝。毒品、致幻剂等千万不要碰。
⑨ 克服社交焦虑,训练自己的交往技巧。
对于第九点,笔者再多给一点建议:
有时大家会觉得,那些在社交场合中如鱼得水的同学是没有社交烦恼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有研究发现,在同学关系中遇到烦恼越多的初中生,社交技能就越好。也就是说,这些同学和其他同学相比,只是在遇到烦恼的时候积极面对了而已,于是实践出真知:越是对这些矛盾烦恼解决方式的思考得多,探索得多,社会技能就越丰富;遇到的矛盾烦恼越多,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就越能知道在同学关系中会出现哪些麻烦,对麻烦的“未卜先知”的预测能力,就是这么来的。
心理学家Aber JL等人还提出,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多动用创造性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能够帮助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非暴力解决的办法。很多人之所以动拳头,不就是因为感到别无他法,才不得不这样做嘛,其实,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时并不想想象中的难。
遇到不好好说话的人,怎么办?如何让对方好好说话
根据前文,这里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办法:
① 保持风度,不要表达敌意,而要表达善意,让别人发现误解了你。不要指责,“你怎么……”这种句式不要有,多从正面说,“我希望……”这样的句式可以有。
② 降低自己的威胁度,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和不得不说的话,点到为止即可,以防戳伤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的反击或者主动攻击。绝不要逞一时之快。同样的原理反向推,你可以给对方戴一些高帽子,好比说“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能够讲理的人”之类,提高对方的自我感觉,让对方觉得不再那么需要捍卫自己。
③ 让对方知道Ta的行为让你难过了。因为有些人其实意识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④ 克制情绪,因为举手不打笑脸人。尽量不要表达愤怒,以防激怒对方,让事态恶化。
⑤ 主动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有些人是因为想不到其他办法才不能好好说话,如果你能想到办法,千万别吝啬不提。
以上都是临到事情的应急办法,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预防别人的攻击行为?
① 作为家长,可以主导建立一个很好的亲子关系,建立一个良好运作的家庭关系。
② 作为学校,可以对校风进行积极的引导。
③ 提升每一个人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家庭、学校、社会和每个人自己应尽的义务。
④ 每个人都可以停止在饭桌上劝别人喝酒,停止对他人的主动攻击,停止恶意地给别人施加压力……停止让自己成为恶意的源头。
每个年代都有攻击性强的人,并非一定是现在“不好好说话”的人变多了,可能是因为现在的人关注得多了,报道得也比以前多了。所以不用觉得现在的人“都”不好好说话了,“整个”社会风气都败坏了。
其实,拥有一个怎样的社会,全在我们每个人的期望中。如果你已经自认为社会上充满了恶意,那么,你就会比之前更冷漠,最终你也会成为恶意之源。所以,我们依旧应该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部分资料来源:《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情境特征研究》、《外显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青少年行为智慧及其与社会智力的关系》、《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青少年亲子依恋_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大学生自尊、认知风格与人际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百度空间,重要观点来源:刘灵、何朝峰、周晓燕、祖萍、苗丽阳、林云强、李春华、杨福义、shijianjiqi)
曹晖博士煮字为药,治疗您的心灵憔悴!
咨询加微信:psychocaohui(长按复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