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断肠诗、断肠人
个人日记
在黔桂粤闽一带,生长着一种叫羊角拗的野花,这种很美丽的花儿因为有毒,被当地人称为断肠草。其实断肠草是另有其草的。
说到断肠,自然而然想到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实将“断肠”入诗的何止马致远,像:
沈 宇“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李 白“未老莫还乡,还乡空断肠”
白居易“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秦 观“音声入云能断肠,不许北客辞酒浆”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欧阳修“休回娇眼断人肠”
李 白“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
……
断肠,断的是送别思念、还乡心切、柔情蜜意、缠绵悱恻、苦闷哀愁之肠。
古代考取功名要作诗,这奇特的科举制度,使得定情要作诗,嫁娶要作诗,吃饭要作诗,送别要作诗,风景要作诗,思念更要作诗。所以那时你若想成为人才要先会作诗,想出人头地要会作诗,想玩情调要会作诗。……
于是,帝王将相会作诗,文臣武将会作诗,公主丫鬟会作诗,老妪孩童会作诗,樵夫渔夫会作诗。
所以我们才会在古诗里读出意境、意象,读出气韵、气象,读出思想层次、眼界高低、胸怀高下
生活在那个以诗为文、以诗入情、以诗断肠的年代是多么的美好。但,如今诗歌早已日渐式微,没落成为一种小众艺术,诗歌似乎是可有可无了。假使将来诗歌真的消失了,那么人类不但失去了一笔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也失去了一种结构独特的存在方式,同时也失去了用语言想像、表达、搭配的无限可能,失去了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无限幻想。
只有感情丰富、有恻隐之心(同情心)的人才能写出断肠诗。失去诗歌,人类将失去断肠之心、断肠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无法将断肠之心传播。没了恻隐之心,人们可以见死不救,看见老人跌倒不扶,看见小孩被车碾过不呼救不报警,同去游泳的同学其中一个溺水其他同学回来缄默不语,甚至看见比自己小的孩子跌倒怕父母担责而残忍将其掐死。……多么可怕的社会。
孟子 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果你喜欢写作,不妨多写诗;如果你不会也不想写诗,也可以读诗;即使你不喜欢读诗,也要给你的孩子读诗,让孩子体会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天马行空,体会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沉郁悲凉,体会王维“夜静春山空”的神音梵唱,体会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无依,以此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所以即使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诗意的人生,也要给孩子一个诗意的精神世界;即使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格,也要给孩子一颗恻隐之心!
这世间 ,断肠草可无,断肠诗可无,唯独断肠之心不可。
(本文来自《玉林日报》,作者黄伟红,有改动)
说到断肠,自然而然想到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实将“断肠”入诗的何止马致远,像:
沈 宇“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李 白“未老莫还乡,还乡空断肠”
白居易“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秦 观“音声入云能断肠,不许北客辞酒浆”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欧阳修“休回娇眼断人肠”
李 白“欹枕悔听寒漏,声声滴断愁肠”
……
断肠,断的是送别思念、还乡心切、柔情蜜意、缠绵悱恻、苦闷哀愁之肠。
古代考取功名要作诗,这奇特的科举制度,使得定情要作诗,嫁娶要作诗,吃饭要作诗,送别要作诗,风景要作诗,思念更要作诗。所以那时你若想成为人才要先会作诗,想出人头地要会作诗,想玩情调要会作诗。……
于是,帝王将相会作诗,文臣武将会作诗,公主丫鬟会作诗,老妪孩童会作诗,樵夫渔夫会作诗。
所以我们才会在古诗里读出意境、意象,读出气韵、气象,读出思想层次、眼界高低、胸怀高下
生活在那个以诗为文、以诗入情、以诗断肠的年代是多么的美好。但,如今诗歌早已日渐式微,没落成为一种小众艺术,诗歌似乎是可有可无了。假使将来诗歌真的消失了,那么人类不但失去了一笔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也失去了一种结构独特的存在方式,同时也失去了用语言想像、表达、搭配的无限可能,失去了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无限幻想。
只有感情丰富、有恻隐之心(同情心)的人才能写出断肠诗。失去诗歌,人类将失去断肠之心、断肠之情的一种表达方式,无法将断肠之心传播。没了恻隐之心,人们可以见死不救,看见老人跌倒不扶,看见小孩被车碾过不呼救不报警,同去游泳的同学其中一个溺水其他同学回来缄默不语,甚至看见比自己小的孩子跌倒怕父母担责而残忍将其掐死。……多么可怕的社会。
孟子 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果你喜欢写作,不妨多写诗;如果你不会也不想写诗,也可以读诗;即使你不喜欢读诗,也要给你的孩子读诗,让孩子体会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天马行空,体会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沉郁悲凉,体会王维“夜静春山空”的神音梵唱,体会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无依,以此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所以即使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诗意的人生,也要给孩子一个诗意的精神世界;即使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格,也要给孩子一颗恻隐之心!
这世间 ,断肠草可无,断肠诗可无,唯独断肠之心不可。
(本文来自《玉林日报》,作者黄伟红,有改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