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良师一甲子,永世难报养育恩—悼亡母厚修女士/马英九

个人日记



慈母良师一甲子,永世难报养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2014年5月10日

马英九

 

妈妈走了,走得平静安详。
 
她弥留之际,我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的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你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们接着用“生日快乐歌”的调子含泪轻声合唱:“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妈妈阖上眼,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
 
时间,是2014年5月2日下午6点16分。
 
妈妈生长在湖南宁乡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知书达礼,她幼受庭训,从小聪慧善良,进小学前念过私塾,国学底子不错,又写得一笔娟秀洒脱的好字,有大家风范。妈妈小学毕业后,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长沙着名的周南女中与省立长沙女中。高中毕业前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她亲身经历这一场艰苦惨烈的民族御侮圣战,自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影响她的一生。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上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与金陵大学,她选择前者。抗战时期,政校从南京迁到风光明媚的重庆南温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乡马鹤凌——我的父亲。妈妈年轻时美丽而有气质,会念书、字写得好、又喜欢运动,在学生领袖兼运动健将的父亲积极追求下,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父亲当时称赞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1944年秋,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震动。蒋委员长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带头响应。当时妈妈至为不舍,但以国难当前,义无反顾,她在送别会上说了一句鼓励父亲参军的话,令人动容,也让我至今引以为荣:“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
 
父亲加入青年军不久,抗战就胜利了。父母带着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继在长沙出生。1948、1949年父母两度来台湾,妈妈当时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过会计。1949年大陆局势逆转,父亲应长辈与同学之邀,再回大陆西南作最后一搏,此行凶险不小,当时妈妈已怀了我,她忧心忡忡,仍然含泪送行。49年底大陆变色,父亲幸免于难,并设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审清算的奶奶,安排她与二姊、三姊在1950年春来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妈妈也带着大姊从台湾赶到香港与他们团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于九龙。
 
当时父母都在九龙“荔园”游乐场打工,妈妈当收费员,爸爸白天在家做馒头,晚上到“荔园”去当茶房,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小孙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两顿饭。6岁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饭给上班的妈妈,妈妈不时典当外婆送她的首饰来贴补家用,全家生活相当拮据辛苦,但在乱世中全家人能够团聚,已经相当幸运。等了一年多,全家总算在1951年10月来到台湾,先借住在桃园,半年后搬到台北市万华,在一个拼凑的大杂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过,小妹也在此出生。
 
妈妈天性善良勤俭,伺候奶奶相当体贴,两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妈意见不和,奶奶还常站在媳妇这一边。
 
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较亲近妈妈。当妈妈调到石门水库工作的时候,就把读小二的我和小妹带去。白天我们到龙潭的三坑国校借读,下午回宿舍跟妈妈共进晚餐。民国47年的台湾,既无电视、电脑,电影院也少,妈妈就利用晚间,教我读《古文观止》。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妈妈贤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妈妈因此烧得一手好菜,很受欢迎。还有不少人专程来吃她拿手的红烧辣羊肉。妈妈也会织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缝纫机,就是她贴补家用的利器。我们姊弟妹念小学、中学的制服,很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当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妈妈能烧菜、做衣服、织毛衣,节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级暑假,参加童子军露营,学会了做红烧茄子。回家后做给妈妈吃,她看到13岁的儿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妈妈,开心极了!也因为妈妈会做菜,我的四个姊妹不但能做菜,还会做整桌酒席。
 
妈妈非常孝顺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妈妈那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饭。外公去世后, 妈妈即使膝盖受伤,不良于行,也要上坟祭拜。外婆当年留在湖南没有来台,1980年,政府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妈妈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求旅居美国的大姊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台湾,带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纪念品。外婆在1983年过世, 她们母女从1949年一别, 一生未再见面!外婆送的纪念品,妈妈一看就流泪,一直保存到现在。我们会把这件纪念品放在富德灵骨楼,永远陪伴妈妈。
 
妈妈做人厚道,乐于助人。小时候我们跟奶奶上西园路天主堂,常常领回面粉、包谷粉等外国救济品。有一次我在大门口发现一位贫穷的老人在馊水桶中找东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诉妈妈,她马上装一包香喷喷的包谷馒头送给那位饿极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开心,也才懂为什么“助人为快乐之本”。
 
妈妈是一个国家民族观念很强的人。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床边故事,不是侠盗罗宾汉或白雪公主,而是鉴湖女侠秋瑾与革命党员徐锡麟从容就义的故事,她尤其喜欢讲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笕桥机场击落日机的英勇事蹟。这是最鲜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毕生难忘。妈妈加入中国国民党75年,这是她晚年最津津乐道的事。
 
妈妈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联考的状元,那时记者就会来访问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这一天。等到1970年小妹考上台大外文系,不是状元,以后家中无人再参加联考了,妈妈才断了念头。没想到我大学毕业那年,举办第一次预备军官考试,有不少人落榜。我幸运考上第一志愿海军补给科,还是台大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学打电话来问我考上没有。我不在家,妈妈接的电话,告诉同学我考上了,还开心的加了一句“还是个小状元呢!”她的儿女状元梦,总算勉强实现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尔。
妈妈从我们小时,就教我们要勤俭、诚实、清廉、爱国;
 
要读古文、读英文、练毛笔字。病中跟我们笔谈时,她还写着:“你父亲和我, 一生不贪财”。家中建立勤劳奖金制度,鼓励做家事,养成子女劳动与储蓄习惯。妈妈做事低调、谨言慎行,我从事公职30多年,她从不介入我的公务。她给我的只有支持,没有困扰。父母都鼓励我们实践先祖父立安公“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训,父亲并手书“为善读书不忘家训,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对联,挂在客厅时时提醒我们。我们在文山区住了40多年,妈妈留给左邻右舍、市场摊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两年多前, 当我们知道了妈妈有肺部淋巴瘤的时候, 我很感谢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认同的作法---我们要给妈妈最後的日子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
 
进医院的两个星期前, 大姊还带妈妈到台南後壁乡去看国际兰花展。只有最后的这三星期她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们谈以前的趣事。我们要她做一个兰花手的姿势,她会刻意用两只手来做,还上下摇动,逗得我们大乐,病房常有笑声,完全没有受苦的样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时候,安排元中从美国打电话唱歌给妈妈听,妈妈还记得元中小时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儿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会亲亲她,陪她聊一阵子,再跟她击掌6次才告别。这段时间,四个姊妹轮流陪伴照顾妈妈,备极辛劳。医生们都赞许妈妈是最合作的病人─亲切而有教养。
 
妈妈走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怎麽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
 
妈妈嫁到马家70年,相夫持家,养儿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对马家的贡献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辈有38人,和乐上进,可谓福寿全归。她留给我们两件世上最宝贵的遗产─母爱与家教。所以,我们在她骨灰坛上刻的字是:“厚德修身,一生忠党爱国;慈母良师,永世难报亲恩。”这是我们对妈妈最崇高的敬礼。

妈妈,请您好走,永远跟爸爸作伴。

我们结缘64年,但愿来生再续缘。

         附:秦厚修简介

        1922年生于湖南长沙,为名门闺秀。2014年5月2日,秦厚修最终因慢性肺部肿瘤并发急性感染于当晚6时病逝,享寿93岁。22岁时,在重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读书的秦厚修与同乡、学长马鹤凌结为连理。两人婚后不久,国共内战爆发,一家人便踏上颠沛流离之路,马英九和几个姐妹分别出生在重庆、台北和香港。从少女时代到耄耋之年,秦厚修在人前,总是打扮得体。她说,“平时生活朴素,但出门一定要拎个包,这是气质问题。”民国新女性的风采,就从这句话里氤氲出来。马家共有四女一子,大姐马以南、二姐马乃西、马英九、三姐马冰如及小妹马莉君。马英九在家中排行老四,是唯一的男丁。父亲马鹤凌一生崇尚儒家文化思想,马英九从小就在严格家教下颂读《论语》。而母亲秦厚修眼看着马英九逐渐长大,果断决定放弃很有希望的仕途,全心全意相夫教子。老年,秦厚修虽然贵为“总统母亲”,但她行事低调本分,避免给从政的儿子带来负面影响,自己出门买菜也是常有的事。每年除夕一早,马家附近的兴隆市场,都能看到马英九陪着秦厚修采买年货的身影。


         中新社台北5月10日电(记者李志全陈立宇)母亲秦厚修一周前辞世,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悼文感叹,明天的母亲节怎么过?
5月10日,身为人子的马英九在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上写道:“妈妈走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怎么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心痛自不待言。
 图片
马英九送别母亲最后一程

图片

2012年1月,马英九陪母亲秦厚修前往兴隆市场采买年菜,他一边手挽着母亲,一边向周围民众打招呼。
市场小贩说,“60岁的儿子陪90岁妈妈买菜,觉得很温馨”。


图片
5月2日,秦厚修最终因慢性肺部肿瘤并发急性感染于当晚6时病逝,享寿93岁,马英九夫妇赶到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
随后,秦厚修的遗体移至台北市第二殡仪馆,马英九在遗体送抵前5分钟,就已先守候在遗体化妆室前.


图片

秦厚修生前是国民党忠贞党员,马英九也以国民党主席身分,为秦厚修的灵柩覆盖国民党党旗。
5月11日是母亲节,马家在家祭前举行大殓,在秦厚修灵柩内放入康乃馨,仿佛为母亲过最后一次的母亲节。


图片

马家大姐马以南(右起)、二姐马乃西、马英九、三姐马冰如及小妹马莉君。
马英九随后引领家族搭车前往富德公墓,进行撒净、最后的告别与进塔仪式,让秦厚修长伴马鹤凌。
据台媒报道,秦厚修的丧葬费用仅花费8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7万元。


图片


在母亲秦厚修遗体火化后,马英九率领家人一起鞠躬感谢大家。


图片

马家大合影:
前排左起次女马元中、长女马唯中、马英九、夫人周美青、三姐马冰如、大姐马以南;
中排左起二姐马乃西、小妹马莉君、马莉君夫婿余可、外甥余靖、马冰如夫婿赵蜀远、外甥女冯薇君、马以南夫婿冯丹龢;
后排左起马乃西夫婿林复中、余安夫婿亚当、外甥女余安。


图片

5月5日,马家人在台北第二殡仪馆举行简单家祭,马英九夫人周美青因右脚摔伤,
在女儿马唯中与马元中搀扶下坐上轮椅,马英九一路上呵护备至。


图片

整个家祭过程简朴庄严,前往致哀的官员,包括“副总统”吴敦义、“行政院长”江宜桦、台北市长郝龙斌、“总统府”秘书长杨进添、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国安会”前秘书长袁健生、“国安局局长”蔡得胜、“警政署长”王卓钧等10余人,
加上幕僚人员共约为30人,多是马英九的旧部,过程简朴隆重哀凄,连礼堂都没有租。


图片

秦厚修遗体火化后,马英九以长子身分亲自背负起母亲的骨灰坛,一路低头解说路标及方向,
最后捧回母亲居住兴隆寓所,让母亲最后看一眼熟悉的老家。



 
--------------素材来自网络  

-------------- 2014.5.11.母亲节制作
 

文章评论

毛毛

第一,先秦的《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url=http://www.kls008.com/#tc_qz_original=597116675#tc_qz_original=860751801#tc_qz_original=1105339868]。[/url]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翻译下来就是:“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第二,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三,唐朝诗僧舆恭的《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第四,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母别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第五,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毛毛

第六,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第七,元朝诗人王冕的《墨萱图》: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 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第八,清朝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第九,毛泽东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遭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皑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捆忧,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第十,蒋介石的《哭母文》: “悲莫悲於死别,痛莫痛於家难,哀莫哀於亲丧,苦莫苦於孤子。呜呼!天胡不吊,夺我贤慈,竟使儿辈悲痛哀苦,至於此极哉!回溯吾母来归,已三十有六载,当吾父健在之十年间,家中鞠育之苦,嫁娶之劳,饬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内助,其苦心孤诣,已可感於无穷者矣。洎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於此二十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诚挚精神,及无量苦心,有以致然也。呜呼!吾母艰苦卓绝之志,既如此其甚,而不孝冥顽不灵,则又如彼。回忆当时忧危之情,愧惶几若无地。痛念至此,百身莫赎。人子若斯,尚有何颜立於天地之间乎!呜呼!自今以往,外应族人,内主家庭,安能得吾母复生,再为我独承劳怨也。且复谁能容我狂愚,恕我暴戾,抚慰我激愤,曲谅我苦衷,为我代苦代忧,至死不怨,如吾母者乎?呜呼!凡昔之足以裨益於儿,不惜茹苦饮痛,自甘枉曲,明祝默祷,吁求安全,如吾母之慈圣者,今竟欲一再见其声音笑貌,而不可复得矣。呜呼!吾母一生,为乡里服劳,为国家酬德,嘉言懿行,至多极美,吾不能於伤悲之际,毕忆无遗。吾不惟痛吾母以爱护儿辈而凋瘵,以教养儿辈而病困,而又独为不肖一人以牺牲其身。虽上升兜率,无所遗恨;惟生者之罪恶之苦痛,自此益难为怀矣。吾更痛心於指胸难过之语,吾尤痛於易箦之顷,强为药好酒好以慰儿之言。自此儿虽连声直呼,不复更闻吾母之咳唾。犹忆当时吾母呼吸迫促,儿乃趋抚母背,以冀挽危亡於顷刻,然竟因是不获睹最后慈容之悲戚!呜呼恫矣!从此抱恨终身,不知生存於人世,复更有何意趣耶?其惟勉图报亲,藉慰地下之灵,末减儿辈罪孽於万一,以聊舒终天之痛恨乎。呜呼!其可得耶!其不可得耶!母而有灵,鉴斯哀忱。——中华民国十年六月十五日於溪口。”

毛毛

4、《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8、《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ft=,5,黑体]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ft=,5,黑体] 1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ft=,5,黑体] 12、《步虚》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ft=,5,黑体]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ft][ft=,5,黑体] [/ft][/ft][ft=,5,黑体] [/ft][/ft] [ft=,5,黑体][ft=,5,黑体] [/ft] [/ft] [/ft]

毛毛

4、《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8、《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ft=,5,黑体]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ft=,5,黑体] 1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ft=,5,黑体] 12、《步虚》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ft=,5,黑体]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ft][ft=,5,黑体] [/ft][/ft][ft=,5,黑体] [/ft][/ft] [ft=,5,黑体][/ft][ft=,5,黑体] [/ft] [/ft]

毛毛

4、《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8、《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ft=,5,黑体]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ft=,5,黑体] 11、《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ft=,5,黑体] 12、《步虚》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ft=,5,黑体]13、《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ft][ft=,5,黑体] [/ft][/ft][ft=,5,黑体] [/ft][/ft] [ft=,5,黑体][/ft][ft=,5,黑体] [/ft] [/ft]

毛毛

14、燕诗示刘叟【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5、送母回乡【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16、忆母【清】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17、思母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8、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 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 [ft=,5,黑体] [M][/M] [M] [/M] [ft=,5,黑体] [M][/M] [M][/M] [M] [/M] [ft=,5,黑体] [M][/M] [M][/M] [/ft][/ft][/ft]

天涯&紫梅(拒聊]

[em]e100[/em] [em]e183[/em] [em]e179[/em] [em]e179[/em] [em]e178[/em] [em]e156[/em] [em]e156[/em] [em]e156[/em] [em]e16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