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暂缺

个人日记

新年的空间一片喜气祥和,友友们晒美衣美食晒亲情团聚,当然也抱怨钱不够花,走亲访友太累…这就是中国人的年让你累着快乐着抱怨着,又一年年的过着!

初一在母亲家里,遇到了一个来拜年的人,此人管我父亲叫大舅,我叫他姐夫。其实并没有亲戚关系,只因他岳母是我亲姑姑的结拜姐姐,所以这么称呼。他走之后,我向母亲问起他的岳母,也就是我称为大姑的老人,去年夏天改嫁了。母亲说:现在又被大女儿接回家了(也就是刚才来拜年的)!

大姑该有七十多岁了,一生养育了五个子女,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最小比我年纪还小一岁,小时候及其受宠,长大后娶妻生子却还是懒惰成性,高不成低不就,整日酗酒,,妻子也离婚了。大姑的丈夫十几年前就去世了,她就一心一意帮儿子操持家务照顾孙子。老话说偏疼儿女不得济,这就是大姑的真实写照,这儿子就像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整天无所事事还嗜酒如命,最终因饮酒过度一命呜呼。

可怜的大姑那时候已经年近七十,小孙子才上小学,这祖孙二人怎么生活啊!无奈之下将孙子交给了孩子的妈妈,并且把家里的住房做为抚养费给了儿媳。

大姑没家了,只能选择和女儿生活,四个女儿虽然都在农村,但生活条件都不错。因为大姑身体还算硬朗,并且还有十几亩土地,几个女儿为了争夺母亲几乎大打出手,最后大姑选择了相对善良的大女儿家。

大女儿女婿绝不是坏人,只是生活太过节俭,太看重钱,邻居们都说老人在她家只是饿不着,从不肯花钱给老人买点好吃的,穿的。去年夏天,大女儿女婿做主将大姑嫁给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女儿还收了老头两千元彩礼。邻居们说,卖老妈的钱她也好意思花呀!

听说大姑改嫁之后,我和母亲谈起过这事,我个人认为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改嫁根本就是子女的不孝。母亲说,你知道啥,大姑在女儿家里日子也不好过。

大姑改嫁后的生活想必也不乐观,老头年纪大了,儿子儿媳支持他再婚不过是要给老头找个洗衣服做饭伺候的人。老头的两个有钱女儿却极力反对,本来女儿负担的大部分的赡养费也不给了。

大姑的日子应该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听母亲说,去年秋天大姑得了重感冒,去医院点滴的钱老头家都不给出了。最后大姑去找大女儿,大女儿领大姑去了医院,治好病后直接把大姑接回了她家。

大姑这段近似荒唐的婚姻历时半年就这么结束了,不知道这一切在大姑心里会留下怎样的影子。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最爱的孙子去了远方,再加上一出改嫁的闹剧,这人生不要太沧桑了吧!

中国是个讲究孝道注重礼仪的民族,也是个一贯会纸上谈兵的民族,我想说的是不要张口闭口炎黄子孙源远流长家国天下。对我们的父母好一点吧,多一点再多一点亲情陪伴。父母要求的不多,只要我们自己不是那么自私,多给父母一点关怀,他们的天空就会更温暖!而这,是不是最宝贵的幸福?!

文章评论

智慧兔子

内容丰富,错综复杂,希望详细叙述!

月影飞扬

人们常说,爹妈能养活五六个孩子长大,而五六个孩子却养活不了老了的爹妈

坚强

可怜的老人,希望她幸福

过得好

子女的孝敬与否,由整个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构成,父母的影响占相当大的成份,所以这些命运多由自己造成.

温暖

孝敬父母的人越来越少了,孝妻的越来越多了

裸石

你大姑这也是无奈中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也常见,可怜的老人,可恨的子女。愿她一片苦心能换回做子女的良知。

木匠

标题还是暂缺着吧[em]e113[/em]

微笑玲儿

你大姑这是生了一帮什么儿女呀!看了气人!!

完颜牧情

道德下滑,良知沦丧。国民教育出大问题了。

珍愛素馨

你大姑的女儿确实不靠谱,让七十岁的。老人出嫁[em]e127[/em]

雪山·哈达·彩虹

讲孝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随着一切向钱看的年月,中国人把孔孟之道都丢完了,这于国家的社会教育直接有关系

婉心扬

最不该的,就是让七十多岁的老人改嫁,不知道这些做儿女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