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彻底改变华夏命运的15次会战

个人日记

 图片
 
 前言:在中国的历史上,战争无疑是各路诸侯争夺地盘扩大势力的最有效手段。无论是华夏大地上国与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或者是在对抗外族敌对势力的为国之战,亦或是开疆拓土的远征之战,战争都以其特别的方式改变着华夏大地的命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那些曾改变华夏历史的15次战争。


1、涿鹿之战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北方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是华夏部族和东夷部族的一次大决战。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2、牧野之战此战不仅仅是以周代商这么简单,殷人崇尚巫术,其文化有着很强的浪漫主义宗教色彩,而周人居住在西北,注重实际,贵人文,周朝的胜利也奠定了华夏数千年以世俗为主要基调的文化,周礼、孔孟为代表的周文化成为了中国政治思想的基础,中国也无法再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了。但殷商的宗教文化也没有断绝,他们的后代就被封在宋国,而以老庄和后传入的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也一直在不断传承着。


3、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可以说使冷兵器时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杀伤最强的战役,此役过后,消息传到赵都邯郸,邯郸顿时陷入一片哭海。此战奠定了秦朝统一六国的基础,虽然后来攻取邯郸的企图失败,但从战略上,六国已无和秦继续抗衡的实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即将诞生。


4、垓下之战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击溃楚军主力,并最终在垓下彻底歼灭了项羽的势力,该战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比如,确立了汉族的族名,刘邦平民出身,打败了贵族出身的项羽,也开启了中国平民势力不断壮大,逐步地取代贵族的势力的先河。


5、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6、鹿邑之战羯人石勒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十余万人。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晋朝的官民实在无法忍受,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趁虚而入,周边胡族的大肆入侵出现了“五胡乱华”分裂格局,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战乱迫使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为逃避战乱,门阀士族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江左一带,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7、淝水之战华夏血脉传承的生死之战,结果晋军以弱胜强,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8、睢阳之战安史之乱绝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叛乱,还是一场胡汉之争,是唐王朝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的后果。张巡以孤城抗叛军十个月之久,歼灭敌军十几万人,为大唐军队的反击赢得了宝贵时间,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9、高梁河之战

由于准备不充分,再加上指挥适当,宋太宗收复幽云十六州的计划破产,这等于让大宋北方无屏障地暴露在敌人面前,极为被动,并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隐患,这场会战影响了至少三百多年的华夏历史。


10、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靖康之难后,金军南下,企图一举攻灭大宋,结果因战线过长,大宋军民的有力抵抗而失败。岳飞在战略和战术上均发挥出色的军事才能,一举击溃了金和伪齐的联军,一举收复军事重地襄阳六郡,进可北伐,退可固守,奠定了南宋一百多年的稳定局面,意义深远。


11、襄樊之战襄樊之战是南宋与蒙古之间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重要战争,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如果从1238年宋军收复京襄算起,则持续拉锯了36年之久,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的兵力。襄樊的失陷,使得南宋的大门被打开,最终,华夏江山第一次全部被沦陷,古典中国消失。


12、明北伐灭元之战这次战争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光复华夏。确立了明朝对全中国的统治,让汉人重新做了中华的主人。这也是第一次由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案例。明军所到之处,均张贴榜文,宣传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汉人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保障了北伐的顺利进行。


13、北京保卫战于谦力挽狂澜,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下指挥大明军队击退瓦剌,避免了大明成为第二个北宋,功盖千秋!同时,火器在此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华夏军事能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14、山海关之战李自成逼死了崇祯,吴三桂当了带路党,与李自成激战于山海关一片石,满清军队坐收渔翁之利,此战开启了满清入关的序幕,华夏河山再次沉沦。汉人内斗,满清摘桃子,这种基调一直延续着。顾诚评断山海关之役:“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在一片凯歌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现的满洲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他们的行动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在他们心目中明、清之战是‘前朝’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过日子。”


15、高楼寨之战高楼寨之战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四月,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歼灭僧格林沁部的一次著名伏击战。这一仗,捻军全歼僧格林沁以下7000余人,取得重大胜利。僧格林沁本人也被砍死。这次会战的规模并不大,但意义却非同寻常,它消灭了满清八旗的最后一支精锐武装,从此,满清只能靠李鸿章等组织的汉人武装苟延残喘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歼灭了满清赖以维系其部族寄生统治的八旗军队,使满清失去了根基,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