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 80后 -----李卓自费创办国内首个生活垃圾科学处理大讲堂

个人日记

         图片
             华声在线8月31日讯(记者 赖泳源)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最基础的需求。但随着近些年“潲水油”这些老百姓闻之色变的词汇出现后,使市民外出就餐滋生了一块“心病”。8月31日下午,国内首个生活垃圾科学处理大讲堂在长沙再次开讲,创办人李卓向市民讲述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潲水油对食品安全的危害等方面内容的讲座。

  “80后”的李卓系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据李卓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餐馆看到厨师将参杂着大量不明物质的黑油当成食用油使用,端上餐桌给市民食用,他对此特别愤慨,也非常担心,万一哪天自己的亲朋好友吃了这种油,那就会给身体健康留下极大的隐患!今年年初,他受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启发,自费创办生活垃圾处理大讲堂,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查找资料、准备课件。为了增强说服力,半年的时间,他明察暗访长沙百余家大小餐馆,自费5万余元,通过采样、化验、比对等步骤深入了解长沙“地沟油、潲水油”的现状和危害。

  “能劝一家是一家”,李卓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曾多次向一些使用潲水油的商家进行劝说。有好几次,李卓被不理解的商家围困、谩骂,受尽委屈、甚至受伤。但他并不气馁,依然执着的劝导商家改正行为,他的努力终于使得近百家非法提供泔水的商家“弃暗投明”。他们也成为了大讲堂的第一批听众。

  曾先生是河西某饭店的老板,今天他也来到了大讲堂。作为曾贩卖过餐厨垃圾给不法商贩的饭店老板,曾先生有很多话要说。据曾先生介绍,他在河西的饭店生意很红火,每晚还可把餐厨垃圾卖给小贩,自己还赚一笔。当李卓找到他,和他谈这种行为的危害时,他一开始还无法理解,认为自己做的是正当的生意,拒绝再次见面,甚至招集店内伙计驱赶李卓。但李卓没有丝毫气馁,亲手收集资料,打印污染数据,一有机会就告诉他危害。曾先生看到李卓如此执着,逐渐被他感动,开始接受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观念。现在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目前,曾先生开的饭店每天都积极配合长沙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工作,将餐厨垃圾交给他们进行无害化处理。“企业要讲究社会责任,不能挣昧心钱。”曾先生如是说。

  来自开福区的张女士表示,自己是第二次过来参加大讲堂活动,第一次听完李卓的讲座后,感到很震撼,这次把她的老爸老妈也拉了过来。“由于餐厨垃圾易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被猪食用后,有些人畜共患传染病极易传播给猪,然后再次回到餐桌,又侵入人体,形成一条恶性有害食物链。”张女士说道,“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也需要我们市民的主动参与,当发现有违法的泔水商贩,我们也可以举报他们的违法行为,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长沙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处主任彭勇介绍,生活垃圾科学处理公益大讲堂能让市民了解地沟油和潲水油的危害,学习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的知识,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生活垃圾处理对城市文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做法首开全国的先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