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随拍——行走古镇大通

私家存档

    题记:大通古名澜溪,建镇已有千年,历史上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江岸重镇,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有“小上海”之美誉。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徽式建筑和古街道,为研究中国古代水运史提供了详实的依据。近年来,由于长江行洪的需要,古镇居民陆续迁离,大量徽派建筑逐渐荒废。为积极打造本土文化旅游产业、展现大通古镇的古韵新风,知名度和影响力,铜陵日报社和市郊区区委宣传部联袂举办“大通古镇杯”征文活动,如今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桐城阿华于5月9日呼吁,希望铜陵新闻网能组织文友去大通古镇进行采风活动。
间或烈日高照,或雨下如注。19日,天公作美,连绵的雨居然消停,天空像洗涤一般的蓝,气候宜人,的确是个出行的好天气。

        走进报社大院,已经有数个文友先到,在相互交流攀谈着。江版看见我的出现,一个健步过来,伸手和我问好,并向我介绍了站在他身旁的的凡人老大。时间在滴滴答答着,八点四十终成行。

 
注:感官里视线迷路,影像中触觉沉浮。就用手机里面的图片承载对大通和悦洲的印记。灌水,灌水,希望灌水无罪。 

报社大院候车中。
图片

车上,信者传说和我一路攀谈,使我少了些拘谨。他的镜头会带着我们去领略大通古镇的
历史沧桑、人文厚重。 
图片
    
有渡口的地方,就有彼岸。 
图片

轮渡拉近了我们与历史上的“小上海”——和悦洲之间的距离。
图片

渡船上,镜头在快门此起彼伏的咔嚓声中捕捉些什么。而给美女们拍照,是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
图片

踏上这片土地,历史的画卷在慢慢的舒展。
图片
    
吴华正在给大家解说:
“三街十三巷”。“三街”分别是头街、二街、三街。“十三巷”是分别以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河、洛、沧13个字命名的巷子,这13条巷子的名字都以三点水为偏旁,意在以水克火,免去火灾之患。 
图片

和悦小学坐落在江心洲上。 
图片

铜陵市一中旧址。
图片

路旁的大棚蔬菜长势喜人。
图片

版主们在和当地农户亲切交谈着。
图片

青砖黑瓦马头墙,石板街道木阁楼。 
图片

古街,寂静无声,有种繁华落尽的凄迷
图片

历史碎片在最后坚守,青砖散乱内生杂草
图片

遥望对江,感觉这里有种被遗弃的窒息 。
图片

人去楼空,残垣断壁,荒草孤雁。

图片

倾泻的阳光争先恐后,与斑驳时光对接交换。 
图片

往来两岸的人们还是络绎不绝,这里并不显寂寥。
图片

澜溪老街商铺林立繁华依旧
图片

夏洪興老秤店
图片

用秤盘做的钟,时间分秒不差。
图片

嘉庆丁丑年,龙泉井,佘以雨开 
图片

大通长龙山的西瓜顶上巍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钟楼,仿佛一位迟暮的老人,在时光中飘摇。 
图片

车过头天门又是一番景象。
图片

发展是硬道理,城市化进程的特色写真。
图片

郊区政府所在地,朦胧才是美。
图片

移民建镇,新式徽派建筑错落有致。
图片

浮雕“铜都永驻”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