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76年毛时代工业革命的成就之一(核武工业篇)

个人日记

 1950-1976年毛时代工业革命的成就之一(核武工业篇)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
   **********************************
     (前言: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核武器的巨大毁伤威力震慑了世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突然爆发。遭受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击的美国多次威胁要对华动用核武。为打破美国对我国的核讹诈,为抵御西方大国的武力威胁,毅然做出了发展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决策。MAO泽东主席在1955年做出了创建中国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遭受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击的美国多次威胁要对华动用核武。
  1951年:中苏开始联合在新疆进行铀矿勘探。
  1953年:中国原子能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
  1953年:1月,由核科学家钱三强率领的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莫斯科。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
  1954年: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综合找矿中,在广西发现了铀矿资源。毛泽东在听取地质部门汇报后指出,我们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能。  
  1955年:1月4日,莫斯科宣布将按照协定提供给中国核裂变材料.
  1955年:MAO泽东主席在做出了创建中国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毛泽东主席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5年:7月,国务院决定,在国家建设委员会设立建筑技术局,负责原苏联援助的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筹建工作。
  1955年:始建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建立了我国完整的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体系,集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航测遥感、物化探、探矿工程、分析测试、地学研究于一体,承担国家放射性矿产资源战略性勘查任务。
  1956年:5月26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发展原子弹的目标
  1958年:211、202厂、812厂的设计处(后来的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全国最大的铀矿冶设计单位。设计铀矿山36座、矿井70多个、铀水冶厂17座、放射性选矿厂5座。264矿、713矿、741矿 、272矿、272厂、719矿、771矿、754矿、743矿、721厂、526厂、711矿、710厂、753矿、720厂等。
  设计铀矿山36座、矿井70多个、铀水冶厂17座、放射性选矿厂5座。264矿、713矿、741矿 、272矿、272厂、719矿、771矿、754矿、743矿、721厂、526厂、711矿、710厂、753矿、720厂等。
  
  


作者:江湖丙 只看此人-->时间:2009-02-24 02:31:15


  1958年:10月创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后从北京迁往四川绵阳“科学城),是中国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
  1958年:成立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是我国唯一承担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军用核材料及核部件生产线、军用核反应堆(军用生产堆、军用动力堆及研究堆等)燃料元件生产线的专业研究设计院,同时承担核武器研制基地工程、核材料及核设施实物保护技术工程设计。
  1958年:7月13日成立,北京第九研究所成立。是我国核工业系统成立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工程研究设计院。在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创建核事业的历程。一批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家,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于敏等先后奉命聚集而来,带领刚跨出大学校门的青年学子,开始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秘密历程。
  1958年:6月,在西北的高原深处的神密之处,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对外叫221厂),厂址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大批埋名隐姓的建设者们,从各地云集在这荒茫之中.高度机密状态下的221基地为新中国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从那个时候开始,221基地成功完成了16次核试验,为我国核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1958年:7月13日,第二机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党组决定成立北京第九研究所。
  1958年:我国第一座重水型实验用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
  1959年:苏联毁约、停援并撤走所有在华专家。当时苏联专家曾断言,离开他们的帮助,中国核技术将处于真空状态,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娃娃博士”邓稼先带着刚出校门的年轻人,从最基础的三本书学起,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搞清楚爆轰力学、中子输运、核反应等一系列关键概念和物理问题,勾画出第一颗原子弹原理的轮廓;
  1959年:万名建设大军以三顶帐篷起家,开始“两弹”研制基地建设;全国1000多家工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协同会战,联合攻克了尖端技术、新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研制等上千项技术难题。……
  1959年:创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从事铀矿地质研究与矿产资源预测、核废地质处置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价、航测遥感、物化探、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1960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翌年撤走在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专家,并带走了重要的图纸资料1962年:MAO泽东主席对研制核武器做出重要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1963年:4月,MAO泽东主席接见核武器科学家及相关人员。
  1964年: 2月25日,第二机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批复,将九局、九所机构撤销后成立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64年,建立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1964年,中国第一次试验的原子弹在甘肃酒泉的一个秘密工厂装配出来


作者:江湖丙 只看此人-->时间:2009-02-24 02:32:33


  1964年: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我国大西北深处的新疆罗布泊上空腾起一朵极为雄奇壮观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试验成功表明:我国原子弹的设计和试验都超过了美国、英国、法国初期的水平。
    上千万居住在海外的炎黄子孙,也记得在这一天周围的人投来的尊敬目光以及心中腾起的无限自豪。此时,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便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他也就是由此下定了回归的决心。一位在西欧开饭馆的华侨曾讲过这样的经历:此前邻居经常将垃圾扫到他的门前,以示对黄种人的轻蔑。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来后,他的门前再没有人堆来垃圾,警察也向他道贺说:"您有这样的祖国,以后不会有人再找您的麻烦!"
  1965年:“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毛泽东主席以豪迈的气概发出新的号召。
  1965年:成立核工业工程勘察院,门从事工程勘察.
  1965年:503所与二机部401所14室及水电部电力科学院热工二室合并成二机部585所,迁建于四川省乐山市(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前身).从事核聚变能源开发的专业研究.从事核聚变科学实验研究、核聚变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1965年:5月14日,一架装有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西北某机场起飞,飞临试验场上空,飞行员按照预定成功地实现了空爆。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
  1965年:彭桓武、黄祖洽、于敏等带领科研人员兵分几路,苦苦探索。集体智慧撞击的火花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灵感,他们从中归纳总结,科学分析处理,终于找到一条设计氢弹的有效途径。于敏率领一支科研小分队,昼夜不停地计算、分析,一百个日日夜夜的苦战,终于揭开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规律的奥秘。
  1965年5月,我国核航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5年: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唯一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主要是为建战略核潜艇及核电站研制核反应堆动力设备的.自行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第一座脉冲反应堆以及岷江堆和两座零功率装置等6座核设施,被誉为中国的“堆谷”。
  1966年:我国中近程箭载原子弹试验成功,核爆震惊了世界。西方报刊惊呼:"中国这种闪电般的进步,是神话般地不可思议。"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爆炸试验取得完全成功,标志着中国氢弹技术的突破;中国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突破氢弹技术,只用了两年零两个月,比美国、苏联都快得多;
  1967年:6月17日,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进行了首次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采用轰-6型飞机投掷方式,爆炸威力为330万吨TNT当量,取得了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制造技术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半,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我们抢在了法国的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1970年:提出“728”(秦山核电站)工程。
  1970年:自行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核动力反应堆。
  1970年:7月30日,我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达到满功率.
  1971年:8月,核潜艇建成并开始试航.
  1972年:研制成功第一艘中国“汉”级(091型)核攻击战略核潜艇(排水量为5000吨).
  1973年:开始自行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其中子通量居亚洲第一。它是我国开展核动力技术研究的大型试验堆(80年完成)。
  1974年:8月“汉”级(091型)核攻击战略核潜艇交付海军正式使用.共五艘,舷号:401、402、403、404、405.
     后在1978年改进为092“夏”级核攻击战略核潜艇(排水量为8000吨).
        
     目前的“汉”级(091型)/092“夏”级核攻击战略核潜艇.还在保卫着中国的安全.
        
        
      上面是毛时代,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安身立命的威慑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