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宝“丢了”
个人日记
朱宝宝“丢了”
今年4月初,女儿海昕因为沈阳的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把才两岁多的儿子朱家华抱到了娘家,说是让我们带带试试,如果他不闹,就在姥家住下,等再大点再去幼儿园。老伴儿满口答应——“好,没事儿,放心吧,我和你爸俩大活人,还带不好一个朱宝宝?老于,从今天起,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我带孩子,省得你退休没事儿干,老下那个破象棋;电脑也给我少玩,有时间多教教孩子,省点电费!”于是,从那天起,我就成了“男保姆”。
有人说,“外孙子是狗,吃完就走”,意思是说,外孙子是外姓人,姥姥姥爷对他再好也白费,人家长大了还是孝敬爷爷奶奶——我可不这么看。尤其是我俩没儿子,外孙子就是孙子,咱对他十个好,他对咱还会不好?而且我那外孙子朱宝宝聪明,活泼,顽皮,淘气,特可爱,虽然才两岁多,可啥话都会说,小嘴儿又甜,“姥姥姥爷”那么一叫,嗨,别提心里多舒坦了。尤其是宝宝天生的有文艺细胞,特爱唱歌,而且不走调,合拍节(这点特随我),什么“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在这里”;什么“我有一只小毛驴从来都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它去赶集”;什么“门前大树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会唱老多幼儿歌曲呢!尤其是那首《健康歌》——“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小脑袋一歪一歪,小胳膊一甩一甩,小屁股一扭一扭,哈哈哈哈,笑死人了!宝宝没来以前,我俩的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就像一瓢凉水,或者像一碗没咸淡儿的高汤,过得没滋没味儿的;现在朱宝宝一来,凉开水变成了龙井茶,没盐汤变成了八宝粥,别提有多乐了。
可快乐是快乐,那责任可老大了。电视上常说,谁谁带孩子上市场买菜,交钱功夫,一回头,妈呀,孩子丢了!谁谁两口子晚上睡觉,把孩子放在俩人中间,可半夜醒来,孩子没了——被人贩子吹了蒙汗药,把儿子抱走了!你说,每天净看老听这样吓人的消息,心里能不害怕、发毛么?
你还别说,怕啥来啥。昨天傍晌午吧,老伴儿去市场买肉,我带宝宝在院门口玩。宝宝手拿一段柳条,在路边的淌水沟里“钓鱼”。突然听见屋里电话铃响了,我就急忙进院回屋接电话,大概也就是三两分钟的功夫吧,接完电话再出院门一看,柳条在沟边,可是孩子不见了。回头看看院里,葡萄架下,土豆垄中,豆角秧边,都没有!再出院往大道上看,没车也没人!心蹦蹦乱跳,冷汗都下来了!“家华!”“朱家华!”“朱宝宝!”连喊三声,不见回答。腿都软了,不知所措。西院小崔跑来了,“咋了?”“快找!孩子丢了!”小崔也慌了:“大哥,我去西边,你看东边,快走!”我撒腿就往东跑,小崔抬脚往西追。我跑出去200来米,没有!问路人,都说没看见!妈呀,外孙子丢了!完喽!踉踉跄跄又往回跑,差点和一头是汗的小崔撞个满怀——他也没找着!这功夫老伴回来了,一听外孙子丢了,当时就懵了,肉都掉地上了,人也要瘫了。还是小崔镇静,“于嫂,别急!丢不了!再回院找找!”东院小凤也跑来了,“姨夫,别哭,不能丢吧?”于是四个人又回院找——我去厕所,小崔去下屋,老伴和小凤去正房。我和小崔一无所获,老伴和小凤喜出望外——外孙子在东屋画火车呢!原来我前脚去西屋接电话,他后脚回东屋“搞创作”了。我吓得魂飞魄散,他那里气定神闲!老伴儿破涕为笑,小崔小凤笑我草木皆兵,谎报军情。虽然是一场虚惊,可却给了我一个深刻教训:咱当“男保姆”的,责任重大,千万大意不得呀!
后记:此文写于2010年7月19日,一晃四年过去,小外孙已经6周岁多了,9月就要上学了。126信箱里把它翻出来放进空间,算作他上小学的纪念吧!
文章评论
秀外惠中
有趣
万事如意
[em]e120[/em]
老笨
这个礼物好,乐在其中![em]e179[/em]
冰山雪莲
好可爱的孩子,大了一定和你亲。时代不同了,男孩女孩都一样。最近大哥也没写什么?很期待有 有新作
喜洋洋
小孩特可爱!他们的成长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凌波仙子
重温带孩子的快乐与责任。美掉牙了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