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白话解:西归直指卷一 》下

个人日记

景象殊胜

 

  大本经说:国中一切善人,寿命都无穷无尽。远近一切都能看见、听见。外貌都端正净好,再也不会丑陋。本性聪明勇健,再也不会平庸愚痴。心中所想,无非道德。口中所说,无非正事。互相爱敬,不会憎嫉。都得宿命通,即使经过无数岁月,也知道自己的来历。知道十方世界过去现在的事情。也知道无穷无尽世界天上天下一切众生的思想。还知道谁在何年何月,尽得度脱为人,往生极乐世界。

 

 

自然饮食

 

  大本经说:阿弥陀佛国中,一切往生的人,他们吃饭时,有的想要用银钵,有的想要用金钵,有的想要用水晶、琉璃钵,有的想要用明月珠、摩尼①珠等等,都能随意,化现在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不多不少,正好适意。吃完自然消散,没有渣滓。或者只要看见美妙的食物,闻到美妙的香味,心中自然饱满,不必真的吃下去。吃完后器具自然消失。再想吃时,又会重新出现。微妙快乐,几乎到达了泥洹②的境界。

 

  注:①又作末尼。译为珠、宝、离垢、如意。珠之总名。涅槃经九说:“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

 

  ②即涅槃,华译灭度、寂灭、圆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时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随意修行

 

  大本经说:极乐国土人民,有的在地讲经,有的在地诵经,有的在地听经、思道、坐禅①,有的在虚空中讲经,有的在虚空中诵经,有的虚空中听经、思道、坐禅。没有得须陀洹果②的,因此就得须陀洹果;没有得斯陀含果的③,因此就得斯陀含果;没有得阿罗汉④及不退转菩萨果⑤的,因此就得阿罗汉及不退转菩萨果。根据不同的气质,都能随意成就。

 

  注:①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见性的行法。

 

  ②③④指声闻乘的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

 

  ⑤安住无上菩提之道,永远不再退步。有三种的不退,即一、位不退,证到圆教的初信位,破了见惑,进入圣人的境界,便永远不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二、行不退,证到圆教的十信位,破了思惑与尘沙惑,此时专门济度一切众生,永远不会再退回到以前二乘的地位;三、念不退,证到圆教的初住位,不但证悟了自己的灵性,而且得到无生法忍,此时的心便安住在这种真实智慧的念头上,永远不会再退失。

 

 

音容相貌

 

  佛对阿难说:“打个比方,一个乞丐,站在帝王旁边,他们的外表形相可以比较吗?”阿难回答说:“乞丐瘦弱丑陋,怎么能与帝王相比啊?”佛说:“帝王虽然高贵,但是与转轮圣王相比就象乞丐一样;转轮圣王仅仅统治四天下,比起忉利天王①,又相差百千万倍;忉利天王比第六天王②,又相差百千万倍;第六天王与阿弥陀佛国中各菩萨、声闻、诸上善人相比,又相差百千万倍。”

 

  ①华译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做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②欲界天共有六重,他化自在天位于第六,故名第六天。

 

 

观想见佛

 

  十六观经上记载频婆娑罗王之后韦提希,因为自己的儿子阿闍世王杀父逆母,不愿再住这个娑婆①恶浊世界,希望求生西方清净佛土。佛就告诉她修十六种观想②,到第七观时就看见西方琉璃宝地,遥见阿弥陀佛光明相好,立在虚空中,左边有观音菩萨,右边有大势至菩萨。世尊就授记③韦提希及五百侍女都生净土。这是用观想的办法往生净土。但佛曾告诉韦提希,你是凡夫,思想粗劣,杂念太多,有如来佛力加持,才能够往生。所以莲池大师说,观法深奥玄妙,还是要掌握要领。求易往生之法,那就是持名④念佛。

 

  注:①即娑婆世界,我们人类所住的世界,娑婆华译为堪忍,因此世界的众生堪能忍受十恶三毒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堪忍世界,或简称忍土。

 

  ②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种观想,即日想、水想、地想、树想、八功德水想、总观想、花座想、像想、遍观一切色身想、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普观想、杂观想、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

 

  ③从佛处接受将来必当作佛的记别。

 

  ④执持名号,即念诵佛的名字。

 

 

称名见佛

 

 

世尊说大本阿弥陀经时,详细地讲述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对阿难说:“你起身整衣,恭敬合掌,面对西方向阿弥陀佛敬礼。”阿难依照敬礼,对佛说:“愿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与菩萨、声闻、大众。”话一说完,阿弥陀佛就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这时阿难看见阿弥陀佛,容貌巍巍,如黄金山,莲池海会四众都一一亲见,并见国土一切庄严。这时瞎子都重见光明,聋子都恢复听觉,哑巴都能说话,跛足都能走路,地狱饿鬼都得安乐,各天乐器自动演奏。

 

 

持名往生

 

  《阿弥陀经》说: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听说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后,决心往生净土,一心念佛名号,经过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一心不乱,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各圣众就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人命终时,心不颠倒,一瞬间就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又说,如果你相信阿弥陀佛,就应当发愿,往生到他的国土。

 

  这一段是全经的要旨,着重点在“念佛名号,一心不乱”这八个字上。

 

  补充:所谓念佛,即是心中一切念头都是佛号。众生不念佛,即念恶。以佛号代替恶念,心中一片纯善境界,即已成就心中净土。念到佛号风吹不进,雨打不湿,不念而念,念而无念,那就到达了无我、无分别,一切皆空的最高境界。最后连空也没有了,即是即身成佛。

 

  “念佛名号”是手段,“一心不乱”是目的。刚刚入手时,自然妄念很多,甚至发现杂念比平时更多了。这不要紧,因为这正是工夫长进的表现。平时我们不念佛,心中有什么杂念,自己就不会发觉。念佛渐渐增多,杂念就渐渐减少。发现杂念,不必采取压制的办法,应当提醒自己用佛号代替。如果念到一心不乱,那么往生净土就有绝对把握了。《阿弥陀经》说念七天,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往生。连续念七天,已经不容易,要念到一心不乱更是不容易。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打佛七,即是为了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生非易事

 

  佛陀告诉舍利弗:“要往生极乐国土,不能缺少善根福德因缘。”

 

  前面说,如果相信阿弥陀佛,就应当发愿往生。相信是入门的前提。如果不信,就不能念佛;不能念佛,就是无善根福德因缘了。这样美妙的甘露法门,竟然与我无缘分,难道不感到痛惜吗?我常常诵经到这里,顿时感到毛骨悚然,有时泪下如雨。反过来我又自我安慰道:“只愁不想往生啊!果然能够真心相信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善根;果然能够切实发菩提心,就是我的福德;果然能够专念如来圣号,就是我的因缘。怎么会有不往生的道理?”《法华经》说:“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补充:往生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往生也并不是很难的事。首先是你相不相信,相不相信自己有佛性,相不相信自己能成佛。相信自己能成佛,那么就应当相信阿弥陀佛已成佛。所以,能否往生,首先是一个信心的问题。树立了信心,发大菩提心,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其他宗教,讲上天堂。但上天堂,却真的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上天堂,必须行十善,历尽艰难。而往生净土的条件,仅仅就是专心念佛。或许有些人会怀疑,仅仅念一句佛号,就能生净土,哪里会有这样的好事呢?这是因为他没有明白,念佛就能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带业往生。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但阿弥陀佛的愿力也不可思议。阿弥陀佛以宏愿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目的就是接引念佛人往生。否则,他何必发四十八大愿呢?

 

  发愿往生,即是发愿成佛。所以凡是发愿往生的人,都要发大菩提心,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大愿,这样才能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也才能达到往生的目的。如果抱着享乐的目的求生净土,那么就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违背,当然就难以往生了。即使念佛念得很虔诚,往生的品位也很低,难以见佛。古德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信愿即是先要相信,然后要发愿,发愿即是发菩提心,发普度众生的心。

 

 

最后告诫

 

  佛陀告诉舍利弗:“假使有人已经发愿,或者正在发愿,或者將来发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些人一定能不退道心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已发愿的必已到了极乐国;正发愿的今生将到极乐国;将要发愿的,未来可往生极乐国。因此,舍利弗啊!你们都应当相信我说的话,以及一切诸佛所说的话。”

 

  人在三界①中,如在围城内,急求出路,才能逃脱。有幸能够打开一门,可以直达家乡,机缘难道可以错过吗?净土法门是冲出围城,直达家乡的大路!释迦如来大慈大悲,悯念被围的人,必受痛苦,所以告诉大家这个捷径,教人速出。这段经文是最后叮咛的话。不单单教人坚信如来自己所说的话,还要相信十方诸佛所说的话,真是悲心切切啊!我们身受佛陀大恩,没有办法报恩,只有按照诸佛所说去修行,发大誓愿,求生净土,以报佛恩。谨将修持法门等开列于后。

 

  注:①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下起地狱,上至他化天,其中众生,因有淫食二欲,故名欲界。下起初禅,上至有顶,其中众生,虽已断欲,尚有色身,故名色界。再上则四空天,其中众生,并色身亦无,故名无色界。三界分为九地:欲界汇为一地,名五趣杂居地。色界有四地,即: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名舍念清净地。无色界有四地,即: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合为九地。

 

 

修持法门

 

  每天早晨洗脸刷牙后焚香,合掌向西(如有佛像,即向佛),为四恩①三有②法界③众生至心敬奉,顶礼!

 

  南无④本师释迦牟尼佛(或三拜或一拜)⑤

 

  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

 

  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南无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或十拜或七拜)⑥

 

  南无观世音菩萨(或三拜或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或三拜或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或三拜或一拜)

 

  注:①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②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无色有,即无色界的生死。2.本有、当有、中有。本有指现生的身心;当有指未来的身心;中有指本有与当有之间所受的身心。

 

  ③1.法者诸法,界者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故称法界。2.法者诸法,界者边际之义,穷极诸法的边际,故称法界。3.法者诸法,界者性之义,诸法在外相上虽千差万别,但皆同一性,故称法界。4.一一之法,法尔圆融,具足一切诸法,故称法界。

 

  ④读音为“那摩”。华译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话。

 

⑤牟:读音为“谋”。

 

⑥阿:在此发音a(啊第一声),而不是“哦”。

 

菩萨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拜),烦恼无尽誓愿断(一拜),法门无量誓愿学(一拜),佛道无上誓愿成(一拜)。

 

  礼拜完毕,即诵《阿弥陀经》或平日所诵经,平日所持咒,都不局限多少,但必须至心念诵。

 

  诵毕,即回向西方,略停,即一心念佛。

 

补充:凡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为何念佛、拜佛?即是早证菩提。若不回向西方,早证菩提,那么只能泛泛种一些善根。好像行船没有舵手,行路没有指南针,终究会误入歧途。所以每天功课的回向不可忽视。不仅仅限于功课,平时读书、工作时,一点一滴善事,都要回向西方菩提。现在人太忙,没有很多时间作功课专门回向。而佛法与世法并非分离。所以学佛,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功课还是次要的。

 

 

念佛起止仪式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①宛转五须弥,绀②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③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随念六字名号,或四字名号,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各随自己的力量,念完即念观音、势至二菩萨名号,即念回向文一遍,回向西方。

 

  如果每天所定佛号多至几千几万声,应当分作几个时间念,每念一次,即回向一次。回向文有详有略。详细的是云栖大师所定;简略的是慈云忏主所定。简略的即经偈十六句(见后)。各随自己力量。

 

  注:①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

 

  ②绀(ɡàn,干)微带红的黑色。

 

  ③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为九品之弥陀,其往生之土称为九品之净土等。据观经言之,上品上生者,发三心,又慈心不杀,修诸戒行,诵读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往生即时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虽不必受持诵读方等经典,而必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往生以后,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经一小劫,住于欢喜地。中品上生者,持五戒八戒等,不造众恶,即时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持一日一夜八戒斋,又持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往生即得须陀洹,经半劫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之仁慈,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本愿及国土之乐事,经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虽不诽谤方等经典,而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终时,闻大乘十二部经之首题名字,又称南无阿弥陀佛,除多劫之罪,经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祗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终时,闻阿弥陀佛之十力威德,罪灭往生,经六劫而华开,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命终时,至心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经十二大劫而华开,发菩提心。

 

 

十念法门(最忙的人用这种方法)

 

  每天清晨,洗刷后焚香(若无香花,必须心上观想,作无数香花,供养三宝)合掌面西,至心顶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阿弥陀佛(三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一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一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一拜)

 

  随即合掌面西,至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尽一口气为一念,十口气为十念,随气长短,不限佛数,到念不出来为止。声音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十气连续,令心不散,专精为功。十念的目的是借气定心。十念完毕,即念十六句回向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唯愿慈悲哀摄受①,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②,从身语意③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我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④;

 

  我即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普愿沈溺⑤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⑥。

 

  注:①又叫做摄取,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摄取众生。

 

  ②贪嗔痴即三毒。贪是贪欲,嗔是嗔恚,发脾气,痴是愚痴。

 

  ③身语意即身口意三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是。

 

  ④⑥安乐刹和无量光佛刹均指西方极乐世界。

 

  ⑤沉入水中,喻众生安于五浊,执迷不悟,不肯出离。

 

 

报恩法门

 

  修净土的人,静想我一生以来受恩最深的人莫如父母。自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以及教导养育,此恩此德,何能报答?还要想一想,我从无量劫来,轮回托生的次数,无穷无尽,那么父母的恩情未报的,也无穷无尽。这些前世的无数父母,现今必有在地狱中,被烧煮屠割;必有在饿鬼中,受饥火痛苦;必有在畜生中,负重拉犁。我如果不相信,就好比母鸡被杀,而小鸡不信啊。我如果不想救度,好比小鸡虽见母杀,却无动于衷啊。说到这里,就应当流泪悲泣,五体投地,代为前世今生父母,及受恩师长眷属,发菩提心,至心称念圣号若干声,念念中先免除他们的八十亿劫生死重罪①。等我往生之后,再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

 

  如果遇到至亲骨肉刚刚死亡,也应回向在内。

 

  注:①经上说,念一声阿弥陀佛,可以免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助缘法门

 

  修净士的人,每天清晨,观想我们这个世界,推广到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所杀牛羊狗猪、禽兽鱼鳖之类,每天的数目无法计算。积累它们的尸体,可以超过高山之顶;收集它们的鲜血,可以染红江海之流。这些生物,只因前世造业,不知有西方,故受轮回之苦。我应当代它们发菩提心,至心称念佛号若干声,念念中先免除它们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我往生之后,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

 

  又观想我们这个世界,推广到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一切饿鬼被饥渴所逼,咽喉出火,骨节出声,受苦无量。又想到八寒八热①大小地狱中斩砍烧磨,一天一夜,万死万生,受苦无量。只因它们前世广造恶业,不信有西方,故受轮回之苦。我应当代它们发菩提心,至心称念佛号,念念中先免除它们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我往生之后,再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

 

  又修净土的人,每天尽自己的力量所做的好事,如布施贫穷,斋僧塑像,买物放生之类,一点一滴,都应当代为十方受苦众生,回向极乐世界。

 

  注:①八寒地狱和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又名八寒冰地狱、即额浮陀、尼罗浮陀、呵罗罗、阿婆婆、呕声声、郁波罗、波头摩、芬陀利,此八狱在铁围山底;八热地狱又名八炎火地狱,即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炎热、众热、无间,此八狱在阎浮(地球)地下五百由旬处。

 

文章评论

一棵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