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容易写错的字//易念错的字

个人日记

繁体字都不识,还玩什么书法?(图文)

图片

丢人丢大了,一个字:汗!

 

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赵清海赠送给台湾著名演员归亚蕾一张条幅,上书两个大字:“影後”。这位大文人自以为玩了一下“高雅”,却露出了文化浅陋的底色。在大陆通用的简体字里,确实是已将“後”字易为“后”字,但作为繁体字,此“后”非彼“後”这是两个不可混淆的字。“后”的原始义类乎“帝王”,如“后羿”(即一位叫“羿”的帝王),后演用于皇帝的正妻,如“王后”、“皇后”。至于表示程序“先后”或方位“前后”的“后”字,在古代汉语里才用“後”这一繁体字。由此看来,与“影帝”相对应的理应是“影后”,这个“后”既不表示程序也不指涉方位,那么,它决计不宜写成“後”字。“影后”在赵大文人笔下成了“影後”,岂止是笑话,简直是斯文扫地!

 

其实,这类斯文扫地的事儿并不鲜见。我曾在一个书画作品展上看到过一幅草书的杜甫诗,其中有“门泊东吴万裏船”,不禁哑然失笑。在古汉语中,“裏”字与“里”字本是两家,两字合一,那是近人用了简体字后的事。凡是用于“里外”、“里面”等处,古人一律以“裏”字为准,而表示“里程”的则统一是“里”字。“万里船”怎成了“万裏船”?试问那位书法家:你如此大笔一挥,岂不嘲弄了杜甫?本想卖弄一下知识,显露一下聪明,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让人掂出了你的文化斤量。

 

对淡出人们视野已有时繁体字,不仅要“识”:能知道它的字形、读音以及与之对应的简体字,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辨”:辨其义。因为在现代使用的某些简体字,一旦还原为繁体字,其义常会出现相异现象。兹举一例:毗邻小区近日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门牌上赫然写着:“XX美容美發店”。倘若以这家店主开业想发财论之,似情有可原,但它毕竟是玷污了汉字,犯了不规范使用汉字之忌。一个简化字“发”统摄了两个繁体字:“發”和“髪”。这两个同音的繁体字且不说字形各异,其义也迥然不同:前者古义为放、扬、生、射等,如“百發百中”、“發芽”、“發展”、“發达”;后者有两义,一是头发,如“髪肤”、“理髪”,二是古长度名,“十毫为髪”、“不差毫髪”。美容美发中的那个“发”字应该用哪个繁体字,还需明言么?

 

现今大陆的简体字,当然是旨在便于使用和推广汉字,因为它简化了笔画,易于记忆、书写,但有一个颇为现实的问题是必须规范化,万不可在不辨其义的情形下,自作聪明地混用之,诸如从日语引进的“干部”一词不能写成“幹部”,陆游笔下的“沈园”不能以“瀋园”代之。我曾写有短文《学点古汉语》,提倡当今的中学生“识”些繁体字,现在看来,还得让他们懂得如何去“辨”繁体字,在免去从《二十四史》中找不到《后汉书》(因为这三个字是“後漢書”)的尴尬事的同时,也少些将“影后”误为“影後”、“美发”误为“美發”的荒唐事。当然,这首先应当从文化人做起,以上就是还得识辨繁体字的全部内容。水清春暖

 

 

书家必备——容易寫錯用錯的繁體字一百例

 

1.干,繁体字是“幹”“乾”:当写“干涉”“大动干戈”时不能写繁体字;当表示物体没有水分或水分少时写“干粮”“干脆”“干燥”时可以写繁体字“乾”;当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时可以用繁体字“幹”,如“干部”“躯干”“树干”等等。

2.后,繁体字“後”。如“後面”;用作“皇后”时只能用“后”。

3.道: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衜”“噵”“衟” 都是“道”的异体字。

4.历,繁体字是“歷”和“曆”:用为“经历”“历代”“历史”时可写“歷”; 用为“日历”“历法”可写“曆”。

5.钟,繁体字是“鐘”“鍾”。当写“时钟”“钟表”时可写“鐘”;当写“钟情”“中意”“钟山风雨起苍黄”时可写“鍾”。

6.板,繁体字是“闆”“板”: 当写“老板”时可写“闆”;写“木板”时可写“板”。

7. 地: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墬”“嶳”“埊”“坔”“埅” 都是“地”的异体字。

8.丑,繁体字“醜”:写“丑怪” 时可写“醜”;写“子丑寅卯”时只写“丑”。

9.范,繁体字“範”:写“模范”时写“範”;做姓氏时只写“范”。

10.德: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悳”“徳”“恴”“惪” 都是“德”的异体字。

11.刮,繁体字“颳”:写“刮风” 可写“颳風”;写“搜刮”只能用“刮”。

12.回,繁体字“迴”:写“回避”“回旋”可写“迴”;写“回报”、“几回”“回家”等不能用“迴”。

13.伙,繁体字“夥”:写“伙计”可写“夥計”;写“伙食”不用“夥”。

14.困,繁体字“睏”:写“困倦”可写“睏”;写“围困”只能写“困”。

15.春:“萅”与“旾”古同“春”,但是它们并不是“春”的繁体字,只是意义与“春”相同的异体字,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

16.里,繁体字“裏”“裡”:用在表示长度、居住时,如写“公里”“里程”“故里”只能写“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繁体字可用“裏”或“裡”。

17.面,繁体字“麵”:“面粉”可写“麵粉”;“表面”只能用“面”。

18.松,繁体字:“松散”可写“鬆散”;“松树”只能用“松”。

19.余,繁体字:“业余”可写“餘”;做第一人称代詞“我”时,只能写“余”。

20.郁,繁体字“鬱”: 用在草木茂盛、忧愁时可写“鬱”,比如“鬱鬱葱葱”;用在有文采和姓氏时只能写“郁”,比如“浓郁”。

21.云,繁体字“雲”:用在云彩、云雾可写“雲彩”“雲雾”;表示说的意思时,只能写“云”,如:子曰詩“云”。

22.朱,繁体字“硃”:“硃”“朱砂”;“朱”紅色。

23.准,繁体字“準”:“準則”;“准許”。

24.辟,繁体字“闢”:“复辟”;“精闢”。

25.别,繁体字“彆”:“差別”“告別”“別人” ;“彆扭”。

26.斗,繁体字“鬥”:“星斗”;“车载斗量”;“鬥牛士”,“鬥智鬥勇”。

27.谷,繁体字“穀”:“稻穀”;“山谷”。

28.划,繁体字“劃”:“划船”;“刻劃”。

29.几,繁体字“幾”:“茶几”;“幾乎”。

30.据,繁体字“據”:“凭據”;“拮据”。

31.卷,繁体字“捲”:“風捲殘雲”;“试卷”。

32.蜡,繁体字“蠟”:“蠟燭”;“蜡”[注:古代年终祭祀]。

33.了,繁体字“瞭”:“了卻”;“瞭解”。

34.累,繁体字“纍”:“纍计”;“勞累”。

35.朴,繁体字“樸”:“朴刀”;“樸素”。

36.仆,繁体字“僕”:“前仆后继”;“公僕”。

37.曲,繁体字“麯”:“彎曲”;“麯酒”。

38.舍,繁体字“捨”:“捨棄”,“施捨”;“宿舍”。

39.术,繁体字“術”:“技術”;“苍术”[注:中草藥]。

40.台,繁体字“臺”“檯”“颱”:“讲台”“台鉴”“兄台”;“舞臺”;“寫字檯”;“颱風”。

41.佣,繁体字“傭”:“雇傭”;“佣金”。

42.折,繁体字“摺”:奏“摺”;“折”本。

43.征,繁体字“徵”:遠“征”;象“徵”。

44.发,繁体字“發”“髮”: 与“收”相反时,比如“发誓”“发达”可以写成“發”;“理发”“头发”只能写为“髮”。

45.复,繁体字“複”“復”:“繁複”;“復習”。

46.汇,繁体字“匯”“彙”:“匯合”,“匯款”;“詞彙”,“彙聚”。

47.尽,繁体字“儘”“盡”:“儘管”;“前功盡弃”。

48.苏,繁体字“蘇”“甦”:“苏”可以写作“紫蘇”“江蘇”“蘇维埃”,但是“苏醒”可以写成“甦醒”。

49.坛,繁体字“壇”“罎”:花“壇”;“罎罎罐罐”。

50.团,繁体字“團”“糰”:“團结”;“飯糰”。

51.须,繁体字“鬚”:“必須”;“胡鬚”。

52.脏,繁体字“髒”“臟”:“肮髒”;“五臟六腑”。

53.只,繁体字“隻”“衹”:“隻”言片語;“衹有”。

54.姜:繁体字“薑”:“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55.借:繁体字“藉”:“藉口”,“藉题发挥”,“借钱”。

56.克:繁体字“剋”:“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57.胡:繁体字“鬍”:“鬍須”,“胡闹”,“胡乱”。

58.帘:繁体字“簾”:“窗簾”,“垂簾听政”,“酒帘”(注:旗子狀标志)。

59.蔑:繁体字“衊”:“污衊”,“蔑視”。

60.千:繁体字“韆”:“鞦韆”;用于数目时“一千”,“千秋基业”。

61.秋:繁体字“鞦”“秌”:“秋千”可以写作“鞦韆”;“秋季”繁体字却只可以用“秌”。

62.咸:繁体字“鹹”:“鹹菜”;“老少咸宜”。

63.向:繁体字“嚮”:用在“朝向、从开始到现在”时,可用“嚮”,如:“他嚮来字写得就非常好”;用在“方向”“向前看”“向雷锋同志学习”等时,只能用“向”。

64.御:繁体字“禦”:“抵禦”,“御驾亲征”。

65. 软:繁体字是“軟”。“耎”“輭”只是“软” 的异体字。

66.芸:繁体字“蕓”:“蕓薹”,“芸香”。

67.沄:繁体字“澐”:“澐”(注:大波浪,“大江沄”)。

68.致:繁体字“緻”:“細緻”,“致敬”,“致力”。

69.制:繁体字“製”:“節制”,“制度”,“製造”。

70.筑:繁体字“築”:“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71.卜:繁体字“蔔”:“占卜”,前程“未卜”, “蘿蔔”。

72.党:繁体字“黨”:“党項”(姓氏),“黨員”。

73.谷:繁体字“穀”:“五穀杂粮”,“稻穀”,“山谷”,“进退维谷”。

74.家:繁体字“傢”:“傢具”,“傢什”,“家庭”,“家乡”。

75.仆:繁体字“僕”:“前仆后继”,“僕人”,“公僕”。

76.获:繁体字“獲”:“捕獲”,“獲得”,“收穫”。

77.症:繁体字“癥”:“症候”,“癥 (腹中結塊之病)結”。

78.胜:繁体字“勝”:“勝利”,“名勝”,“胜任”。

79.体:繁体字“體”:“身體”,“体夫”(抬靈柩嘅人)。

80.涂:繁体字“塗”:“涂”[水名;姓],“涂月”[農曆十二月],“涂吾”[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生靈塗炭”,“塗改”。

81.吁:繁体字“籲”:“長吁短叹”,“呼籲”。

82.广:繁体字“廣”:“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83.厂:繁体字“廠”:“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84.和:繁体字“龢”:用在数字相加为和时,都用“和”;用在“和平”“和睦”“风和日丽”等等可用“龢”。

85.才:繁体字“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才” (名词)不能用“纔”;“刚才”“才饮长沙水”“才下眉头”的“才” 可用“纔”。

86.升:繁体字“昇”:用在容量时不能用繁体字“昇”,如:一升、二升;用在提高、向上时可用繁体字“昇”,如:“升昇”“提昇”“昇起”等等。

87.竞:繁体字“兢”:可在“竞赛”“竞争”等。

88.纤:繁体字“繊”“縴”:“纤维”“纤尘” 繁体字用“繊”;“纤手”“纤绳”繁体字用“縴”。

89.沈:繁体字“瀋”:作地名“沈阳”可以用“瀋”;作姓氏用时只可以用“沈”。

90.玩:繁体字“翫”:“玩耍”“玩笑”“玩具”等只可以用“玩”;用在“游玩”“古玩”“玩世不恭”中可以用“翫”。

91.挽:繁体字“輓”:用在悼念词时可以用“輓”;用在表示拉手的意思时只可以用“挽”,如:“力挽狂澜”“手挽手”等等。

92.游:繁体字“逰”:用在水里的行动,如:“游泳”“上游”“下游”等等要用“游”;用在不固定等意思时可以用“逰”,比如:“游动”“游玩”“郊游”“游牧”。

93.志:繁体字“誌”:在表示意向时用“志”,如:“同志”“志气”“有志者事竟成”等等;在表示记住的意思时用“誌”,如:“杂志”“志哀”“地方志”等等。

94.法:“灋”并不是法的繁体,是意义与“法”相同的异体字,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

95. 漓,繁体字“灕”:写“漓江”可写“灕”江;写“淋漓” 只能写“漓”。



96.暖:“煖”与“煗” 只是意义与“暖”相同的异体字,它没有标准的繁体字。

97. 愿:繁体字“願”:“願望”,“願意”,“許願”。

98. 丰,繁体字“豐”:写“丰富”时可写“豐富”;写“丰采”不用“豐”。

99. 表,繁体字是“錶”:写“手表”时可写“錶”;写“外表”时只写“表”。

100. 系,繁体字有“係”“繫”:“唔系”只能用“系”;“关系”可用“係”;“联系”要用“繫”。

 

书法家容易写错的字

干:對應三個繁體字: (干)涉,(乾)燥,(幹)部;

后:對應兩個繁體字: (後)面,皇(后);

系:對應三個繁體字: 唔(系),關(係),聯(繫);

历:對應兩個繁體字: (歷)史,日(曆);

钟:對應兩個繁體字: 時(鐘),(鍾)意;

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

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

丑:對應兩個繁體字:(醜)怪,子(丑)寅卯。

范:對應兩個繁體字:模(範),(范)仲淹[注:姓氏];

丰: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丰)采;

刮:對應兩個繁體字:(颳)風,搜(刮);

胡:對應兩個繁體字:(鬍)須,(胡)闹,(胡)亂;

回:對應兩個繁體字:(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伙:對應兩個繁體字:(夥)計,團(夥),(伙)食,(伙)房;

姜:對應兩個繁體字: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對應兩個繁體字:(藉)口,(藉)題發挥,(借)錢;

克:對應兩個繁體字: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對應兩個繁體字:(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對應兩個繁體字:(灕)江,淋(漓);

里:對應兩個繁體字:表(裏)不一,這(裏),(里)程,鄰(里)關係;

帘:對應兩個繁體字:窗(簾),垂(簾)聽政,酒(帘)[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對應兩個繁體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對應兩個繁體字:污(衊),(蔑)視;

千: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注:簡體:秋千],一(千),(千)秋基业。

秋: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秋)季;

松:對應兩個繁體字:(鬆)散,(松)樹;

咸:對應兩個繁體字:(鹹)菜,老少(咸)宜;

向:對應兩個繁體字:(嚮)前走,方(向);

余:對應兩個繁體字:業(餘)愛好,(余)[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郁:對應兩個繁體字:(鬱)(鬱)葱葱;,濃(郁);

御:對應兩個繁體字:抵(禦),(御)驾親征;

愿:對應兩個繁體字:(願)望,(願)意,許(願),赵?#91;注:老实谨慎之意];

云:對應兩個繁體字:(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對應兩個繁體字:(蕓)薹,(芸)香;

沄:對應兩個繁體字:(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對應兩個繁體字:細(緻),(致)敬,(致)力;

制:對應兩個繁體字:節(制),(制)度,(製)造;

朱:對應兩個繁體字:(硃)[注:名詞:朱砂],(朱)紅色;

筑:對應兩個繁體字:建(築),(筑)[注:古代樂器];

准:對應兩個繁體字:(準)則,瞄(準),(准)許;

辟:對應兩個繁體字:复(辟),開(闢),精(闢);

别:對應兩個繁體字: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對應兩個繁體字:占(卜),前程未(卜),蘿(蔔);

种:對應兩個繁體字:(种)[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虫:對應兩個繁體字:

昆(蟲),毛(蟲),長(虫)[注: “虺”的本字,毒蛇]

党:對應兩個繁體字:(党)項[注:姓氏],(黨)員;

斗:對應兩個繁體字: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對應兩個繁體字: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划:對應兩個繁體字:(划)船,(划)得来,刻(劃);

几:對應兩個繁體字:茶(几),(幾)乎,(幾)個;

家:對應兩個繁體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

据:對應兩個繁體字:占(據),(據)點,凭(據),拮(据);

卷:對應兩個繁體字: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蜡:對應兩個繁體字:(蠟)燭,(蜡)[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對應兩個繁體字:(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對應兩個繁體字:(纍)贅,罪行(纍)(纍),(纍)计,連(累);勞(累);

朴:對應兩個繁體字:(朴)刀,(樸)素;

仆:對應兩個繁體字:前(仆)后繼,(僕)人,公(僕);

曲:對應兩個繁體字:彎(曲),戲(曲),(麯)酒;

舍:對應兩個繁體字:(捨)棄,施(捨),宿(舍);

胜:對應兩個繁體字: (勝)利,名(勝),(胜)任;

术:對應兩個繁體字:

技(術),苍(术)[注:中草藥],白(术)[注:中草藥]。

台:對應四個繁體字:

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兄(台)[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

3.寫字(檯);

4.(颱)風;

体:對應兩個繁體字:身(體),(体)夫[注:抬靈柩嘅人);

涂:對應兩個繁體字:

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農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

2. 生靈(塗)炭,(塗)改;

吁:對應兩個繁體字:

長(吁)短歎,呼(籲);

佣:對應兩個繁體字:雇(傭),(傭)人,(佣)金;

折:對應兩個繁體字:奏(摺) ,(摺)叠,曲(摺),(折)本,(折)斷;

征:對應兩個繁體字:遠(征), (徵)召,象(徵);

症:對應兩個繁體字:(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厂:對應兩個繁體字:(厂)[注:多用于人名],工(廠);

广:對應兩個繁體字:(广)[注:多用于人名],(廣)阔、(廣)東省;

发:對應兩個繁體字:(發)達,頭(髮);

复:對應兩個繁體字: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汇:對應兩個繁體字:(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获:對應兩個繁體字:

捕(獲),(獲)得,收(穫);

尽:對應兩個繁體字:(儘)管,(盡)力,前功(盡)弃;

苏:對應兩個繁體字: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坛:對應兩個繁體字: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团:對應兩個繁體字:(團)结,(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须:對應兩個繁體字:必(須),(須)知,胡(鬚);

脏:對應兩個繁體字:肮(髒),內(臟),五(臟)六腑;

只:對應兩個繁體字:(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水清春暖
 

 

易念错的== 

易念错姓名 、地名、民族名和古国名的正确读音 

100个易念错的字,这些字都是单音字,括号内为正确读音:

(甜)静      包庇(毕)      唾(tuo去声)弃      湍(tuan阴平)急      酗(序)酒   

木屑(谢)      (炫)丽      谄(产)媚      (集)手      机械(泻)    造诣(义) 

(页)见      舐(是)犊      (整)救      箴(珍)言      翌(艺)日     哺(补)育    

(客)守        怂(song上声)恿          赏赐(次)      书笺(肩)      贮(注)存   

(产)述      迁徙(喜)     (归)宝        澎湃(派)    同胞(包)     簇(醋)拥    

麻痹(毕)    濒(宾)临      玷(电)污     罹(梨)难      (叟)使      鞭笞(吃) 

饿殍(瞟)    逮捕(补)    粗糙(操)    拂(服)晓      嗔(抻)怒        炽(赤)

(肩)灭      发酵(叫)     狙(拘)击       酝酿(niang去声)      憧(充)憬    

干涸(河)     (基)形      咆(袍)哮      手帕(怕)     翩跹(仙)    蓦(漠)然 

糟粕(破)    掮(前)客       (户)恶不悛(quan阴平)       铿(坑)(枪)   

(快)炙     褴褛(旅)    抚恤(序)  愤懑(闷)  龋(取)齿    冗(rong上声)长   

吸吮(shun上声)   按捺(纳)    回溯(诉)    鞭挞(蹋)    塑(诉)料     狡黠(匣) 

(屁)美     讣(副)告      斡(沃)旋       联袂(妹)    (镇)济       (鸡)取  

(进)透    刚愎(闭)  窠(科)臼     潸(山)然      妊娠(身) 阴霾(埋)  

(真)板       粗犷(广)    揠(亚)苗       修葺(泣)     悚(song上声)然 

(坠)惴      高耸(song上声)    栉(至)风      纨绔(裤)     桎梏(固)    瞠(撑)目 

膏肓(荒)    咳嗽(sou去声)    百舸(ge上声)    淙(丛)淙        针砭(匾) 

(nen去声)叶       (粒)临        谬(miu去声)证   (劝)     喟(溃)

取缔(第)   混淆(xiao阳平)

 

                                        容易读白字的词和成语的正确读音

恫吓(贺)     要挟(邪)    呜咽(业)    拓(榻)片      (善)让      呆(癌)板 

 凹(ao阴平)陷       (涛)扰        提(低)防       堆(dui阴平)

(卡)血      龟(君)裂        屏(丙)息      侧(摘)歪         (庆)家 

(cen阴平)(ci阴平)不齐          (朔)见不鲜        自怨自(义) 

(匹)极泰来         审时度(夺)势          心宽体胖(盘) 

一曝(铺)十寒        一叶扁(篇)舟          大腹便便(pian pian阳平)

瓜熟蒂(第)




     容易读错的姓名

B

:读ben1(奔),姓。“贲门”是食管与胃相连接的地方

C

:读cen2,姓。不读“陈”或“秦”

:姓读zha1(渣),不读“茶”音

:读chao2(巢),姓

:姓氏应读为qiu2(求)

D

:读da2(答),姓

:读Shan4(善),姓。但是“单于”也是姓,读chan2yu2(馋鱼)

F

:姓读fu2(福),不读“富”。“苻”也读fu2(福),但二者不是同一个姓

G

:姓氏应读为ge3(葛);但是,常被读为“概”音

:读gao4(告),姓

:姓,读gou1(沟),也写为“句”。也有读gou4(够)的姓。

:姓,读guo1(郭),不读guo4,是4声

H

:姓,读hua4(化),但是,近年也有读hua2(划)的

:读huan2(环),是姓,也是地名

:读hui4(慧)。但是,陕西人也把姓氏“惠”读为xi1

J

:读jian3(简),姓

:读jian3(简),姓

:“解放”、“解决”读jie3(姐)。但是,姓氏读xie4(谢)

:姓氏读qu2(渠)。读JU4(聚)时,是惊视的意思。

L

:姓,读yue4(月)。也读le4(勒)。两者是不同的姓。

:读li4(力),“郦食其”汉朝人,读为li4yi4ji3(丽益基)

M

米芾:“米”是姓,“米芾”读Mi3fu2(米伏),宋代大书法家。也写为”米黻”

:读mou2(谋),不读“木”

P

:读pi1(批)。是姓,也是古国名和地名,邳州在今徐州

Q

:读Qi2(奇),姓。綦江,地名,在重庆

:区域的“区”。但是,姓读ou1(欧)。也有姓“欧”或“欧阳”的

R

:姓,读ruan3(软)。“阮咸”是一种乐器

:姓读ren1(忍),不读‘认’

S

:姓读she2(舌)。跟余要区别开。

T

:读tai2(抬),姓

:读tong2(同),姓

W

万俟:复姓,读mo4qi2(墨齐)

:读wei1(危),姓。“隈”是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尉迟:读yu4chi2(遇迟),姓。“尉犁”读yu4li3(玉犁),在新疆

X

:“冼”或“洗”,作为姓,读xian3(险)

:读Shen1(深),是姓。地名,如山东莘县。也读xin1(辛),如上海莘庄

Y

:读yi4(易),姓。弋阳,是地名,在江西省

:同贠,姓,读yun4(运)

:读zhai2(宅),是姓。也读di2(迪),是指野鸡或野鸡的长羽毛

经常被读错的地名

B

蚌埠:读beng4bu4(蹦步),不读“棒阜”,在安徽省

北碚:读Bei3bei4(北倍),在重庆市

亳县:读Bo2xian4(博县),在安徽省

郴州:读Chen1zhou1(抻州),在湖南省。勿跟“彬”淄混。彬县在陕西省

D

儋州:读dan1zhou2(单州),在海南省

东莞:读dong1guan3(东管),在广东省

F

番禺:地名,读pan1yu2(潘于),在广州市

涪陵:读Fu2ling2(服陵),在重庆市

藁城:读gao3cheng2(搞成),在河北省

H

洪洞:地名 读hong2tong2(红同),在山西省

:读huan2(环),姓。桓仁,地名,在辽宁省

J

蓟县:读ji4xian4(记县),在天津

郏县:读jia2xian4(戛县),在河北省

监利:读jian4li2(健利),在湖北省

井陉:读jing3xing2(井形),在河北省

莒县:读ju3xian4(举县),在山东省

鄄城:读juan4cheng2(眷城),在山东省

浚县:读xun4xian4(训县),在诃南省。“浚”读jun4(俊)时,是疏通河道

K

喀什:读ka1shi2(咖什),在新疆。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