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个人日记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
|
顶礼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2009年3月1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新闻周刊》、《华盛顿邮 报》、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媒体 近来都刊文介绍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全名叫噶玛巴· 邬金钦列·晋美多吉活佛,出生于1985年6月26日,1992年被中国中央政府认 定为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其住锡寺为西藏自治区的楚布寺。这位转世的噶 玛巴活佛是西藏历史最悠久的精神领袖,这位少年法王在1999年12月26日离 自己的家园来到印度。而在那里,他又在事关藏传佛教核心成了关键人物。
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 - 白教教史
1992年9月27日,西距拉萨70多公里的楚布寺,法号齐鸣,第十七世噶玛噶举 活佛噶玛巴坐床典礼正在隆重举行。这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由中央政府正 式认定并批准的西藏第一个转世大活佛。噶举教派(俗称白教)在藏传佛教 中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宗教地位。
在昌都县的嘎玛区翻过乌东山在峡谷间的有一间小寺。该寺寺顶拱木飞檐, 覆盖有蓝色琉璃瓦,猛然间似乎来到内地名山古刹。这就是东藏驰名的嘎玛 寺。据史籍记载,嘎玛寺建于十二世纪初,为噶玛噶举教派最早的寺庙。大 约在两年以后,又在拉萨近郊建了楚布寺,由于楚布寺临近拉萨而政教显 要,又常与各大寺斡旋,楚布寺渐渐就成了噶玛噶举的祖寺。噶玛噶举在藏 传佛教中首创活佛转世制度,以后被西藏各佛教教派接受并沿用至今。大约 在十三世纪中叶,忽必烈召见八思巴后不久,又召见了噶玛噶举二世活佛葛 玛拔希。元宪宗时封噶玛拔希为法师,并赐以金边黑帽,在嘎玛寺外,有一 棵粗大的柳树,枝叶茂盛。寺里喇嘛告诉我是当年噶玛拔希返寺后,将从内 地带来的一枝柳木手杖随手插在寺外草地,来年手杖长成了一棵柳树。喇嘛 说,这棵柳树名字就叫“甲迥”。噶举,即口传之意,注重密法,带有浓厚 的神秘色彩。远祖是西藏宗教史有名的尊者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由于噶举派 的白色僧人习惯穿的氆氇织就的僧袍,故习惯称噶举派为白教。“白教”也 是汉语据“噶举”意译而来。噶玛噶举是噶举教派的一个支派,由于其他噶 举支派日渐衰落,噶玛噶举在元、明、清三朝均很得势,活佛多次被皇帝召 见,封过“大宝法王”、“大国师”等称号,十五世纪,噶玛噶举势力遍及 藏区,并曾一度建立西藏噶玛政权,以政教统治全藏。后来,格鲁教兴起, 逐步掌握西藏政教,噶玛噶举便成为在藏区宗教色彩的一个教派了。 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 - 寻访过程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父母亲 1992年6月,在藏东的峡谷地带,两个身着藏袍的中年男子翻山越岭,逢有人 家便以讨口热茶为由东问西看。这就是楚布寺派出寻访灵童的人。楚布寺在 接到从锡金送来的十六世噶玛巴遗嘱后,即派出寺里的管家妥莫和寺里的文 书洛珠出发去寻访灵童。两人带了两个随从,分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和一辆东 风汽车,由拉萨出发向东。 活佛的遗嘱提供了寻找转世灵童的三条线索:
1.灵童出现在昌都拉妥,藏语“巴”字打头的地方;
2.灵童父亲名叫顿珠,母亲名叫洛嘎;
3.灵童的属相是地上行走的动物。
令人惊奇的是,后来找到的灵童真的和十六世噶玛巴活佛预知的一样。而立 遗嘱的活佛与藏东这个8岁的男孩,相距数千公里。经过8天旅程,妥莫和洛 珠先抵藏北,尔后到达昌都的拉妥乡,两人以朝圣者的名义开始秘密寻访灵 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两人打听到一点线索,迎风冒雪翻过一座大 山,来到一个叫自巴的地方。这地方有70来户牧民,有的住帐篷,有的住土 石垒就的平顶屋。小村落还有一个不大的寺庙。
一户世居牦牛毛编织的帐篷的牧民,男主人叫嘎玛顿珠,女主人恰好叫洛 嘎。他俩有9个孩子,6男3女。第八个今年8岁,乳名阿布嘎嘎,生肖属牛。 妥莫和洛珠神色严肃地分别找顿珠夫妇谈话,询问其家庭琐事。牧民夫妇不 知就里,憨厚地招待客人,并谈了家庭的情况。妥莫和洛珠交换情况及看 法,初步认定,阿布嘎嘎就是活佛遗嘱上要找的转世灵童。当两人把认定灵 童的事告知牧民夫妇,夫妇俩吃惊得张大嘴,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布嘎嘎4岁时,就进了村旁小寺嘎里寺出家。原来顿珠夫妇在数个子女之 后,又想生个男孩,就去求一个途经此地的安多活佛。活佛让孩子的母亲洛 嘎白日不停地念“丹珠尔”经,念十万遍以后,便可生男孩,同时还要对讨 饭者,朝圣者多与施舍。后来嘎里寺的老喇嘛说,洛嘎你生了男孩子,就施 舍给寺庙吧。果不其然,洛嘎下一个孩子生出来是男性,抚养至4岁,便把阿 布嘎嘎送进了嘎里寺。巴果的牧民得知他们这儿出了个大活佛的转世灵童, 高兴得纷纷上门献哈达送供品,燃起篝火,彻夜唱歌喝酒跳舞。 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 - 楚布寺简介 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堆龙德庆县那嘎乡境内,是历辈噶玛巴活佛驻锡之地。 噶玛噶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四大支系之一,因此这里也是噶举派最有代表性 的寺庙。该寺1189年由第一世噶玛巴活佛堆松钦巴始建,至今已有800余年, 当年的山间小寺已经发展为一座覆盖坡谷的喇嘛城。附近的乃朗寺,是巴沃 活佛的寺院,第五世巴沃活佛祖拉陈瓦,撰写过一部西藏历史名著《贤者喜 宴》。当代的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是1992年9月正式坐床的。
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 主寺,为噶举派高僧塔布拉杰的学生杜松钦巴于1189年所建。开山至今已有8 00年历史,历代转世活佛均驻锡此寺。现在寺里有喇嘛400人。这一教派首创 了活佛转世制度。楚布寺拥有大量稀世文物,值得一提的有:江浦寺建寺 碑,现位于楚布寺大殿内,高约两米半,宽约半米,上刻古藏文,该碑对研 究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空住佛,是楚布寺镇寺 之宝,是第八世噶玛巴为纪念其上师而塑造的银像。传说银像塑成之后竟自 动悬浮空中达七天之久,故有空住佛之说;楚布拉千,“拉千”即大佛之 意,高约6米,传说为二世噶玛巴所铸。此外,玛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 曾用过的钵、都松钦巴的僧帽等都是楚布寺弥足珍贵的宝物。环抱着楚布寺 的吉钦波神山上也有一系列著名景点,如天葬台、静修室和历代噶玛巴闭关 洞、十七世噶玛巴转山时于石头上留下的心咒字样等。 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 - 坐床大典1992年9月27日,楚布寺所在狭小的山沟热闹非凡,赶来寺庙的群众有的坐 车,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当然也有大队车辆鱼贯而来的各方官员。其中有 国务院宗教局局长任务之,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著名的大活佛帕巴拉·格列 朗杰,还有西藏党政要员热地、江村罗布等。
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虽已8岁,在众多喇嘛和各级官员簇拥下,对各方恭敬的 致礼,他脸上笑容不多,接受哈达又熟练地随手挂在敬献者脖上,一双大眼 睛四下转动,其表情显见已受过很好的指点。一个胖胖的中年喇嘛,不时为 小活佛开道,整理衣袍,眼里除了恭敬,还有一些慈爱。中午,喇嘛仪仗队 打着伞幢,吹奏法乐,迎请十七世噶玛巴升座。宝座设在正殿中央,活佛从 牧区赶来的父母及其姐弟们坐在法座一侧。佛像前点起数排酥油灯,从国外 赶来参加仪式的数百个黄头发、蓝眼睛的欧美信徒也穿着绛红色袈裟和寺里 的喇嘛成排踞坐在下殿,原本宽敞的大殿显得拥挤不堪,除了官员和各地来 祝贺的活佛,还有挤来挤去拍照的新闻记者。
颂经师起音,众僧念起净土经和升座经,献“曼扎”。专程从锡金赶来的司 徒、杰曹两大噶举活佛侍坐两侧,杰曹活佛在众僧诵经中给十七世噶玛巴戴 上黑色金边的法冠。小活佛脸色肃穆如同大人。接下来任务之等一行官员分 别致了贺辞。其中有国务院及自治区政府的贺电。寺外人群涌动,近三万信 徒顶礼膜拜,人群不时像小浪一样抛出一阵又一阵哈达,门前哈达堆积如白 色的小山。
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 - 会晤达赖
2007年在一次印度达兰萨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1999年12月离中国的邬金 钦列·晋美多吉第一次公开露面。身为十七世噶玛巴活佛的邬金钦列·晋美多 吉作为转世活佛,他既是十几岁的孩子,同时也是九百多岁的法王。对西藏 人来说,他是负责传授古老宗教秘密的活佛,对世上其他人来说,他是一位 少年宗教之王,他掌握著西藏的未来。
世尊释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经》中授记并预言:未来在印度北方的雪域西 藏,会出现一位戴黑宝冠的行佛陀事业者。他是过去诸佛、现在佛、未来佛 等十方三世诸佛的总集化现 ,他以“噶玛巴”这同一名号不断化现人间,利 益众生,他把佛陀的事业一代又一代不断地传承下来,直到未来佛降生。他 将在弥勒佛之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贤劫第六佛, 名号——“狮子吼佛”。 “噶玛”是印度的梵文,藏语译为“赤列”,汉语译作“羯摩”,即“事业”的意思。 藏语“巴”,是“圣者”的意思,是对大成就者的称呼。 “噶玛巴”即是“行佛陀事业的圣者”。 “噶玛巴千诺”是大宝法王噶玛巴圣号。
祈愿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法体安康! 弘法利生之事业广大无碍! 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社会和谐,风调雨顺。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