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足风《祈祷的操练》
个人日记
从古以来,唱诗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一直受到重视。追溯到旧约也是这样。诗篇不妨称作“歌唱的祷告”,祷告能引发歌唱;歌唱也能引入祷告,为祷告增加能力。
我们常用的《赞美诗》按内容看来,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几类:
(1)歌词向着神:对神表达崇敬、仰慕、赞美、信靠、顺从等等。
(2)歌词对着大众:或号召罪人归向基督;或号召信众走好生命道路;或激励信徒追求圣洁、能力;或振奋大众兴起发光、事奉等等。
(3)歌词对向自己:鞭策自己树立新志、追求新恩、诚挚献心、日日更新等等。
(4)也有一些诗歌的内容,其本身就是一篇诚恳的祷告。祷告与唱诗融成一体,具有极深的感动力。
(5)另有一些诗歌,特别具有抒发神圣感情性质,表达自己对主的敬仰、爱慕、向往、依傍、联合等等。其内容既是向着神的,又是对着自己的。
(6)还有一些诗歌,每一节表达了一个意义。几节诗合起来就是一篇优美的讲章,对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非常有益。一面歌颂上主,一面对自己施训,提高心志,振奋灵力,弃旧更新,超凡入圣……其意义是非同平凡的。
有时,神乐意引导人以诗歌的各节内容作为自己讲道的资料。这样,寓讲于唱,讲唱合一。
不论是主日崇拜还是平日聚会,用诗歌颂,口唱心合,心灵集中,引入灵感。双耳还未听到讲道,内心已受圣灵感动,已得灵粮供应……其中的意义与价值不言可知。
论到祷告和唱诗,我们还可以述说一些体会。有时候,事实上是需要祷告的,但自己的内心却不爱慕进到施恩宝座面前去灵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唱一首合适的诗歌来振兴自己,使自己乐于进到神面前去。
也有时候,双膝虽已跪在主面前,可是心灵却感到无力,话语也觉贫乏,心灵显然衰微。这时,要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先唱出赞美的诗歌来。例如有一首诗常常使人得力又得胜:
“我奉耶稣全能的名,跪在施恩宝座前;
打败许多黑暗军兵,灭熄一切的火箭。
全能名!全能名!我奉此名就得胜;
全能名!全能名!撒但、罪、死,都无能!”
这样的唱着、唱着、心灵的力量就奇妙地上升了。
一个事奉主的弟兄,在他年轻时,为自己所遭遇的大困难祷告着。但是希奇的,情况反而更加恶化了,他几乎因困苦太大而失望,然而他不甘心失望。那时一首诗歌进入他心中,既是提醒、又是帮助。于是他立刻把诗歌和祷告调和起来,同苦难争战。当时的情形是:祷告在加强,困苦也在加凶,祷告和困苦如同在并肩赛跑一样……他抓住神的话不放,奋力祷告并用诗歌欢唱、战斗:
“信心不停止,耶稣是近!
信心不停止,无事可畏惊!
信心不停止,此路最妙,
信心在夜里,如在白昼。”
那时,祷告变得越发有力了。大约到第八天早晨,神动手了,几乎是在几分钟之内,困难全被打退,平安如同锡安山稳然坚立。神为自己的信实和大能作出奇妙的见证,同时也证明祷告和圣诗的共同作用。真是这样,祷告配上诗歌如鹰展翅上腾,在灵交与灵战中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我们不要以歌声去打扰别人的安静和工作。
回忆八年抗战的日子里(1937—1945),北方有位爱主的姊妹曾写信勉励自己的妹夫在事奉主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她写着说:“你看空中的飞鸟,迎着逆风,拍拍自己的翅膀,唱着悦耳的歌曲,欢欢乐乐地向前飞进。可是,多少神的孩子却在逆境中唉声叹气,甚至往后退却了……”这些话写得多么可爱,既是提醒,又是劝勉,复如警钟。
今天,我们在此自勉自鞭,拍拍我们的灵性翅膀,祷告着,歌唱着,向前飞进。有一天,当我们飞完自己的航程时,主将对我们说出最柔和又最适当的判语。让我们战兢谦恭地行在他的旨意之中,通过祈祷的操练,步步前进。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太书20节)。我们仰望主的怜悯,在“至圣的真道”上学习,在祷告上接受操练。我们继续默想如下: 【【【【【【【【【【【【【【【【【【【【【【【【【【【【【【【【【【【【【【【【【【【【【【【【【【【【【【【【【【5】】】】】】】】】】】】】】】】】】】】】】】】】】】】】】】】】】】】】】】】】】】】】】】】】】】 廿二、“奋力”与“安息”
在祈祷的操练中,我们还要认识“奋力与安息”的问题。先读两类经文,作个比较: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上设立守望的;他们昼夜必不静默,呼吁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也不要使他歇息,直等他建立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在地上成为可赞美的”(赛62∶6—7)。
“我们都象不洁净的人,……都象叶子渐渐枯干,……无人求告你的名,无人奋力抓住你”(赛64∶6—7)。
以上两处经文可以归为一类。前一处从正面教导守望的人,要昼夜呼吁耶和华而不歇息,也不要让耶和华歇息,直等到他施行大事。
后一处经文则是从反面批评当时的以色列百姓,心灵不振,如叶枯干,无人真诚祷告,无人“奋力抓住神”。二处经文发出信息,都是呼召人勤奋祷告,奋力地去抓住神。神要我们的祷告具备一种奋发的毅力和韧性。
我们再读第二类经文,也读两处:
“我的心平稳安静,好象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诗131∶2)。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哈3∶17—19)。
这二处经文的笔法不同,灵意却是一致,那就是,不论处于顺境或逆境,我们的心灵状态应当如同孩子“安息”于慈母的胸怀,以耶和华为乐,具有一种甜美的信心和安息。
在祈祷的操练过程中,要学两门课程,既要学会“奋力抓住神”,又要学会“平稳安静,安息在主的怀抱里”。“奋力”是指祈祷中的呼求劲力,争取精神,摔跤胆量,灵战毅力;“安息”则是指祷告之后的充足信心,内在力量,平稳安静,无所牵挂。
雅各在雅博渡口给我们看到的是他“奋力抓住神”的毅力(参创32章)。以利亚在迦密山上给我们看见的也是这种毅力(参王上18章)。然而诗人大卫的话语和先知哈巴谷的经历所表达的,却是后一种心灵境界,无挣无扎,无忧无虑,平静安稳,“安息”于慈母的怀中。
先要操练的是运用已有的信心;去“奋力抓住神”;以后才有可能学到(享受)后一种“安息于慈怀”的体会和福乐。没有前一步,就没有后一步;不先学到前一课,就不能学到后一课。
但是在某些时候,我们的心境是:既有几分平安,又有几分挣扎;既有相当安息,又有细微牵挂。我们心灵的安息未能达到完全的地步。这又当怎样对待呢?
歌罗西三章十五节有这样一句话:“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们心里作主。”基督所赐的平安是可以在我们心中作主宰、作大君、统治我们全个心灵的。这个应许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享受到的。当牵挂、挣扎在心中还有残余势力时,表明我们还需要运用信心祷告下去,直到灵中感到透彻、清明、安定、舒泰,一切的担子都从里面卸完、卸净。祷告时要倾心吐意,要对主说:“主,你是平安的君王,求你用你的平安充满我,使我满享安息。此刻在我里面还有一点挣扎,还有些若隐若现的牵挂,求你为我全部拿走。”主必答应这类至诚的祷告。主必用其权能消除一切的烦忧、牵挂、不安,让信心、平安占满你的全心。经历了这些之后,你就真正知道什么是透彻的、成功的、完全的、安息的祷告了。
一切爱慕、渴想基督丰满的弟兄姊妹们,但愿我们不原谅自己的懈怠和疏忽,更不要对某一项罪行恋恋不舍。因为没有放下,就没有得到;没有弃绝,就没有收获。洁净自己吧!奋然前进吧!紧紧跟从大牧人吧!你将看见,凡你脚掌踏过的地方,大牧人都为你留下恩爱的印记,作为你的产业。属灵的道路是最实际的,谁也不可能以取巧的办法取得过关与奔跑的“通行证”。一切都只能在诚心实意中得到。
有一首诗歌与我们今天所论述的真理有关。它曾使许多人受益。不少次数,我为此诗歌而流出了感动的泪水。歌词深刻,曲子恰当,抑扬顿挫,起伏升沉,叩人心弦。诗歌的作者必定在生命的路上有过他的深刻历程,才能写出这样一首诗来,才能为圣灵所用,造就多人。对于这首诗,有的人是很熟悉的,但也不免有的读者是生疏的。让我不厌重复,敬录于此,与读者再次唱和其中的信息:
(1)前要的是福祉,今要的是主;
前要的是感觉,今要主话语;
前要的是恩赐,今要赐恩者;
前我寻求医治,今要主自己。
(和)永远举起耶稣,赞美主不息;
一切在基督里,主是我一切。
(2)前用己力苦试,今靠主就是;
前是一半救恩,今拯救到底;
前用手坚持主,今主手牵我,
前常漂流无定,今锚已抛妥。
(3)前忙碌的打算,今则靠祈祷;
前恳切的挂念,今则主看顾;
前由我之所欲,今则主所命;
前不住的祈祷,今常赞美主。
(4)前藉自己做工,今惟主是靠;
前我欲利用主,今则主用我;
前欲得人称赞,今求主欢喜;
前为自己活着,今为主而已。
(5)前盼望在主里,今知主属我;
前我灯将熄灭,今照耀辉煌;
前所等的是死,今候主再临;
稳固在幔子里,心中大安宁!!
当我抄下这首诗歌时,我满心感谢主恩,同时,又感谢那诗的作者,使我再次得益。在这诗中,有真理信息,有双足实践,有灵历对比。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诗歌的作者是一位经历了“从奋力到安息”的基督门徒。末了一句最为明显。
在副歌中,我们看见作者把他所认识的基督高高地举起,他赞美主的丰富,赞美主的自己。他在号召我们,与他一同唱和,一同向前。
弟兄们,如果我们能在祷告中奋力抓住神,又享受从神而来的安息。我们对主的敬爱和认识就会更多。主也能更多地使用我们,成为他的见证人。 【【【【【【【【【【【【【【【【【【【【【【【【【【【【【【【【【【【【【【【【【【【【【【【【【【【【【【6】】】】】】】】】】】】】】】】】】】】】】】】】】】】】】】】】 廿三、灵感与启示
我们的默想与论述渐渐深入,要接触到灵感和启示的问题上去了。
谁真正相信祷告,又认识祷告,他就不可能回避这一门重要的真理。
关于灵感和启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叫灵感?什么叫启示?
(二)蒙灵感和受启示的根据是什么?
(三)寻求灵感、引导、启示应有何种条件?
(四)如何鉴别灵感和启示的真假?
(五)怎样才能老练起来?
倚靠主的恩助,简单说明如下:
(一)什么叫灵感?什么叫启示?
灵感就是圣灵对人的感动,但是他有广义、狭义之分。就广义说,一切出于圣灵的感动或工作都叫作灵感,启示也是灵感的一种。就狭义说,灵感是指圣灵在人心中的运行、感化、启发、教导、照亮;而启示则是特殊的,超越的,是圣灵工作的高级阶段,是他赐给信徒的深层经验。
灵感临到人,有时候人自己清楚知道。也有时候,灵感来到时,却不知道是圣灵在感动自己,只当作自己的思想、意愿、情感和志向在起作用,试举例以明之:
路加福音第二章里记载了一件事。当时耶稣已经降生了。“在耶路撒冷有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路2∶25—26)。这里说,西面“得了启示”。由于启示,他才清楚知道(灵中有确知、有把握),必要在离世之前看见神所立的主基督来到世上。请注意,这里《圣经》所用的词是“启示”而不是“感动”。但是,接下去,到二十七节,经上说:“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了,双方巧然相遇了。这里《圣经》不用“启示”这个词而用“感动”二字了。《圣经》用字的差别,显明《圣经》在属灵的事上用字的严格性和严肃性。对我们说来,真觉满了滋味,满了教育。“得见基督”是西面从圣灵“启示”而知的,是满有把握的。至于“进圣殿里去”,西面只是受感要进去,未必清楚知道这一次就可以见到基督。但既然出于圣灵,奇妙巧合的事就出来了……这一类的经历在圣徒中间,在神的仆人中间,直到今天,仍然可以找到。
上述例子是把“启示”和“灵感”分开来描述的,“灵感”是狭义的。再看一例,说到灵感是指广义的,是包括启示在内的。
启示录第一章十节记着说:“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说:‘你所看见的,当写在书上,达与以弗所、示每拿……那七个教会’。”这里的话和以后的记载全是启示的性质,但《圣经》却用“圣灵感动”这一说法来描述它。
我们再看保罗对于“启示”二字的用法。他十分重视其特殊性和超越性。例如他说:“我素来所传的福音,不是出于人的意思,因为我不是从人领受的,……乃是从耶稣基督的启示来的”(加拉太1∶11—12)。他又说:“那把我从母腹中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加1∶15—16)。在另一处,保罗又说:“……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弗3∶3)。他也曾对哥林多信徒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就是他曾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在乐园里听到奥秘的话语(参林后12∶1—4)。于此可见“启示”二字具有特殊和超越的意义,与一般的感动,不可相提并论。这对于我们站讲台为主说话、为主作证的人,特别需要注意,要求严格看待,不随便使用“启示”二个字,使属灵的事不致失去其应有的光彩……
(二)蒙启示的圣经依据是什么?
在圣经中,受圣灵感动、引导、启示等类的话和事,时常出现。就我们方面说,最多谈到的是“引导”,其次是“灵感”。至于“启示”,说得最少,见证得也最少。从众教会和众信徒的灵性光景看,这是正常的,是符合实际的。
然而,经上既有吩咐又有应许,神的儿女是可以操练到一个地步而从神接受启示的。这并不是什么过分或过于希奇的事。有神的教导和应许为证: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使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弗1∶17)。
“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雅4∶8)。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信实可靠之言)指示他们”(诗25∶14)。
圣灵的启示具有一种特殊的高效力,能使人“真知道神”。这是以弗所书一章十七节特别指出的。启示的恩典与别的圣灵恩典相比,无疑是特别珍贵的。没有第二个恩典比启示更能造就人,使人清楚地认识神。通观全部《圣经》可以证明,我们这些话是言之有凭、持之有据的。
但是,我们方面必须乐于亲近神,在实际事情上甘心接受圣灵和十字架的对付,这才有可能得到这个恩典。你去读以弗所书一章十七节,可以看见二个特别耀眼的字:一是“求”字,二是“赏”字。“求”是虚己追求,“赏”是神悦纳了,就把你所要求的“赏”给你。看了以上的各处经文之后,人得启示的《圣经》依据就清楚了。
(三)受启示的资格与条件如何?
领受圣灵启示,究竟应具何种资格?应有哪些条件?首要的资格就是悔改归主,重生得生命;在生命的关系上作神的儿女。重生以后,“人灵”复活了,才可以同“神灵”交往,也有可能“交得通”。说资格,这就是最起码的资格。但是,并非所有的儿女都在实际中得到启示,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条件。这里提三个条件:一是建立虔诚的信仰,二是力求圣洁的德行,三是常有认真的祈祷。
信仰上的虔诚就是对所信奉的神怀抱一颗敬畏和诚恳的心。有了这样的心,人才能对神、对事产生出合宜的态度;神也因此对他产生悦纳的心。对于这等人,神要在必要的时候说出必要的话。这就是经上所说的“启示”。神曾说过一句非常甜美的话:“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创18∶17)?这就是虔诚生活能够带给人的福分和赏赐。
接着就是德行的问题。以信为本的德行,在神眼中极受重视。圣洁的天父要求有圣洁的子女。神品格上的圣洁使他无法同污秽的人交通。属灵的交通线对于不肯悔改离罪的人是封锁着的。你要神指引你,甚至清楚地启示你,你就非自洁为圣不可。
得启示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认真细心的祷告。一个爱好同神祷告对话的人,神才乐意同他对话。祷告必须是认真的,细心的,才容易见效。认真就是不随便,当作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做;细心就是不疏忽,集中一切在灵中,去领悟并分辨所受的感动是何意义?是否正确?这是因为区别是非、正邪、真假、乃是诚实基督徒的当然责任。
以上三个条件准备好了,履行好了,当神看为必要时,他就会按照他的智慧答应你所求的启示。
然而,不少经验又表明,神是不随便发出他启示的。大卫曾为此而感到烦恼,他说:“耶和华啊!……不要向我缄默。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既是痛苦,又不能作必要的事)”(诗28∶1)。这里往往有一个等候的问题,因为神对我们说话,指引,有他智慧的时间和方法。神如果喜悦用别的方法叫我们明白他的旨意,我们岂不也应当说“阿们”吗?不少时候,或者说,更多的时候,神是用他的手作给我们“看”而不是开口说给我们“听”。
(四)如何分辨灵感的真假?
关于分辨灵感和启示的真假问题,是一个重要而严肃的问题。这关系到信徒个人灵性的得失胜败,关系到四周肢体所受的影响,更重大的是关系到基督福音的声誉和教会在社会上的形象。
我们先要树立几个基本而严正的信仰态度:
(1)耶和华是真理的神,凡是真实的,可敬的,美善的,能造就人的,都是神所喜爱的。因为神原是众善之本,又是众光之父。
(2)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爱慕真的,经历真的,见证真的这就叫基督徒,这也是基督教。
然而古今教会都不免有“闲杂人”,要求教会的牧人和管家加以关注、提防、纠正、引导。必要时可以告诉信众远避不肯悔改的败类,免受迷惑。至于诚实的信徒在追求中出现偶发的错误,把“错觉”当作“灵感”,教牧者只宜用真理和经历循循善导。信徒自身也要虚心反思,这就大有益处了。
市场上出现假药当然不好。但是,这恰恰证明市场上已经有了真药、良药,所以才有假的出来冒充。为什么有假先知、假师傅、假信徒、假灵感、假方言等事发生?正因为先有真的存在,而且他们受人敬爱,为此闲杂人中心术不正的就出来冒充、欺骗,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但主的教会永远有责任坚持真的,反对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有益的教导,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在圣经里,我们常常读到这一类的话:“耶和华说”(耶23∶1),“耶和华对我说”(赛8∶1),“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耶1∶4,结34∶1),“夜间,主在异象中对保罗说”(徒18∶9)……这说明旧约先知和新约使徒都有圣灵指引和启示的经验。到今天,情况是否改变了?是否神不再愿意对自己的仆人和儿女赐下这一类恩典了?显然不是这样。我们的难处在于深入广大信徒群众不够,我们自身的灵性建设也赶不上我们所敬重的先辈。我们的调查了解也不够。此外,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把我们搞胡涂了。这就使教会在属灵事上的贫穷渐渐变得深重起来。于是只得以外形的热闹代替生命的供应。我们几乎把教会历史上的珍贵遗产、灵性财富,渐渐淡忘了。让我们大家为教会为自己敲起警钟吧![[[[[[[[[[[[[[[[[[[[[[[[[[[[[[16]]]]]]]]]]]]]]]]]]]]]]]]]]]]]]]]]]]]]]]]]]]]]]
我们回到主题上来:如何辨别灵感和启示的真假呢?
一是要鉴别灵感来源出于何方。人所受到的感动,不外三个来源:①来自本身,即自己生理、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感觉;②来自撒但的干扰、欺骗。它以鱼目混珠之法欺蒙不明真理的信徒,使其信以为真;③来自圣灵。我们懂得这三个来源之后,就便于检验所受的感动,看它究竟来自何方。只有来自圣灵的感动,才配称为真实的灵感。其特点是:清洁高尚,符合经训,又能被事实所证明。再说一遍:总不要轻易用“启示”这个词。
二是寻求时的方法问题。寻求圣灵的感动和能力以及神的旨意,乃是教会的正统信仰。但是,方法如何呢?对不对路呢?有的地方,以鼓动情感之法“推动”信徒追求圣灵的恩典,犯了“靠圣灵入门,又靠肉身成全”(参加3∶3)的毛病。错误的方法会把人带入错误的境界;不可不慎。即使是较好的教会,如果骄傲自满,给撒但留下机会,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害。这也是值得注意和警戒的。
三是验证的必要。凡是出于圣灵的,圣灵自己会让我们看见美好的结果:应许会实现,预言会应验,安慰会见效。如果出于人意或撒但,即使一时能蒙蔽一些人,但不需要多久,一切都会败露。
有经历而又谨慎的牧人是“神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应当效法先知撒母耳的工作方法。《撒母耳记上》十九章十八至二十节的一段纪事大可一读。那里有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说:“有一班先知都受感说话,撒母耳站在其中监管他们。”当时有先知学校,类似今天的神学院校。当时的学生由于在先知学校跟从先知,因此民间也称他们为先知或先知门徒。他们在先知带领之下,也有受感说话的事发生,撒母耳作为忠心的师长、牧人、先知,自己又有经验,就在学生中“监管他们”,一面观察、分辨,一面指引,帮助。这是一个极好的榜样。我们也要观察,分辨,什么是灵感的感动,什么是情感的感动,什么是撒但的干扰和欺蒙。
此刻,以列表对比的方式说明圣灵感动和邪灵挑动的分别。
下面的列表对比,只是概略地说明“圣灵感动人心”和“撒但挑动人心”的分别。
至于圣灵启示人,既称作“启示”,就不是渐进的,而是一次性说清事情,或应许事情的。如果事情需要分期分次的说,那么,在发出每次“启示”时,也仍然是一次说清而决非含糊的,朦胧的,或难以明白的。亚伯拉罕和摩西以及以后的先知的经验都是如此。“启示”的特色就是明朗、清楚,使人能够把握得住。
就经验看,蒙“圣灵感动”的例子多,得“圣灵启示”的例子少。这是因为我们的“灵交”和“灵觉”不是常常处于理想的水平上。我们既非神人,又非先知,我们是常人。然而,在祈祷上勤奋操练的人,则或早或迟、或少或多的会享受到圣灵所赐的这个殊恩,这又是一些人所经历着的事实。
或问:启示既是清楚明白的话,为何有的先知预言和《启示录》一书使人感到难读又难懂呢?让我简单答复:因为:(1)我们自己不是启示的直接领受者。(2)预言又是讲论未来的事,今日预解它、预知它,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3)不少预言又多用象征,意多含蓄,今日读它,解它,自非容易。那些奥秘性的预言或启示需要新的启示去懂得它。这就需要真正的光,新鲜的光了。而我们的光往往是很不够的。
圣灵的感动、感化 | 撒但的激动、挑动 |
1·往往是渐进的。 | 1往往是突发的。 |
2·常在安静之时进行。 | 2·特爱在人急忙、慌乱之时作工,有时且要制造慌乱。 |
3·来势大多缓和,便利人辩别是非、正邪。 | 3·来势大多猛烈,挑动人的邪情。 |
4·一次比一次明朗有力,(彼得在约帕房顶上见异象为例) | 4·一次比一次狡猾诡诈,变换引诱手法。(耶稣在旷野受试为例) |
5·使人思想清明。 | 5·使人思想混乱。 |
6·要人慎思明辨。 | 6·迫人立刻行动。 |
7·如日光照亮,越照越明。 | 7·如洪水泛滥,淹没思考,淹没祷告。 |
8·谋求荣主益人,又造就自己。 | 8不顾是非荣辱,只求满足私欲。 |
9·时常对人说:“不可、不可”;“应当、应当”,教人尊重自己身份。 | 9·时常对人说:“未必、或者、不一定”、“偶犯一次不要紧”。 |
10·使人看到犯罪之危害。 | 10·诱人思慕犯罪之快乐。 |
11·人若跌倒,悔改回头,仍赐平安与安慰,进一步敬爱救主。 | 11·人若跌倒,立刻放大罪行,进行控告,使人灰心,远离救主。 |
12·以教导人遵行主旨意为总目标。 | 12·以引诱人摆脱主旨意为总目标。 |
(五)怎样才能老练起来?
驾驶员的技术是在驾驶中进步的,游泳者的技巧是在游泳中提高的;同样,对于属灵的事也只能在实践中进步、提高、老练起来。对于灵感,对于启示,对于神的直接认识,也都只有在祷告的实际操练中,才能得到,才能渐渐熟练起来。我们这样说,也只能是战战兢兢地说。
明眼人都会承认,对于神的直接认识,是历代教会的第一需要,而今天则具有更大的迫切性。
为了福音真理的纯正,为了“教会子孙后代”的真正幸福,我们呼吁,再次倾听先知的呼声:“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何6∶3)。再要侧耳听听神自己的叹息声:“天哪!要听。地啊!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牛认识主人,驴认识主人的槽;以色列却不认识,我的民却不留意”(赛1∶2—3)。
如何能使自己在灵感的事上渐渐进步、熟练起来?上文《内变与外变》是有用的实践参考,不妨回过头去,重新温习,再次对照。千句话,万句话,合成一句话:将你自己交给你所信奉的神,进入神的话语,按照神所说的来要求自己,造就自己。他知道如何培育、修理、雕刻每一个把自己交给他的人。让我们说:乐于上进的人有福了。
请用祷告的心调和在上面的话语里,等你祷告完了,再用歌喉唱出下面的话:
“求主使我进深,我愿登峰造极;
赐我智慧的灵,领我深入真理。”
(赞美诗第315首)
我们默想“祈祷的操练”,已进入最后篇幅,求主赐下更多的恩典。我们恭敬仰望他。 [[[[[[[[[[[[[[[[[[[[[[[[[[[[[[[[[[[[[[[[[[[[[[[[[17]]]]]]]]]]]]]]]]]]]]]]]]]]]]]]]]]]]]]]]]]]]]]]]]]]]]]]]]]]]]]]]]]]]]]]]]]]]]]]]]]]]]]]]]]]]]]] 廿四、亚伯拉罕与罗得的差别
《圣经》里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角色,前者给我们作榜样,后者给我们作鉴戒。我们默想祈祷的操练,需要看一看亚伯拉罕与罗得在灵性与灵交方面的差别。
经上明白记载,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民众,道德败坏,罪恶深重,声闻于天,那些城邑的居民快要在神的震怒之下被烈火烧灭了。当时,罗得一家正居住在所多玛,合家的人面临着家破人亡的大灾祸。然而,罗得一家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在那个时候,罗得的长辈亚伯拉罕,却不是住在所多玛,而是住在远方的山区。灭城的大灾祸对他并无切身的危险。但是,他却从神那里得到了启示,知道所多玛的悲惨结局就要来到了。
我们的着眼点就在这里。亚伯拉罕和罗得两个人的差别何其大!
试问他们的差别是什么性质的差别?对于我们后世的基督徒又有什么样的教训?
他们的差别,是亲近神与远离神的差别;是灵觉敏锐与灵觉麻木的差别;是心窍灵通与心窍闭塞的差别;是勤于祈祷和懒于祈祷(或放弃祷告)的差别;是灵性儆醒与灵性沉睡的差别;是远离罪恶与接近罪恶的差别;是敬畏耶和华与不敬畏他的差别;是关心当时社会命运与不关心它的差别。总之,是“活在真理之中”与“活在自己之中”的大差别,也是对于“祈祷操练”的大差别。
我们读他们二人的历史,又拿来对照自己,就不免为自己感慨、叹息……我们在灵交上一点不像亚伯拉罕,或者反倒像那个危险的罗得。我们缺乏亚伯拉罕的那种心灵境界。他为自己约束得很严,甘居安静的山地,过着朴素的生活,他对别人却是仁慈、宽厚、退让。应当确认,一个人的心灵光景和生活态度,既影响着自己,又影响着别人。我们自己的经验也证明过,当灵性光景够不上某一水平时,就会对自身的祸福大事,也会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对别人和国家社会的安危了。
对比了亚伯拉罕和罗得的重大差别之后,我们的心不可能没有感动。然而,我们又何等容易把这个感动轻轻地放走了。这就是我们生命受亏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难以进入属灵丰富的原因所在。很多事实在无声地说话:人们的灵命在“漏”,人们的生活在“飘”……其中的教训可真不少啊!
现在确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令人惊异,钦佩……但是,要问一下,今天的神是否改变了?他是否仍旧能如古代一样,使亲近他的人得到他自己的真实启示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这话不是随便说的。我们没有法子否定存在于广大信徒和圣徒中间的恩典事实。让我们大家都放下自己的旧想法,谦虚地深入群众。在群众中,才有丰盛而活跃的恩典故事。我们承认了这个事实,才会有新的心志,新的态度,新的追求,因此也就容易从主享受到他为我们所预备的新恩典,新认识。
我们的需要是: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望望高天,踏踏实地。
何等容易,说三道四;多么艰难,低心下气。但是在属灵的事上,很多时候,是需要“低心下气”的。低心下气了,要求上进的心就上升了。
亚伯拉罕生活在没有《圣经》和法律的上古时代,竟然能够蒙主造就、自己追求到如此地步。这对我们该是何等大的鞭策啊! [[[[[[[[[[[[[[[[[[[[[[[[[[[[[[[[[[[[[[[[[[[18]]]]]]]]]]]]]]]]]]]]]]]]]]]]]]]]]]]]]]]]]]]]]]]]]]]]]]]]]]]]]]]]]]]]]]]]]]]]]]]] 廿五、祈祷的终极意义
万有的主(参来1∶2)以其无限量的大智慧创造了宇宙、万物和人类(参诗104∶24),又“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来1∶3),使宇宙万象和芸芸众生得以存在,直到今天。对于如此巨大的创造工程,我们能够说是无意义、无计划、无目标的吗?每个人的常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而无需争辩。对于宇宙,我们所知太少,对于神的智慧,我们更难知晓于万一,然而,有理性和常识的人们却容易判知,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出现,决非偶然,一定有其意义与目的。我们喜爱神的仆人使徒保罗的一段话:“深哉!神丰富的智能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罗马书11∶33-36)。
我们深信,在神的心目中有一个超越而永恒的大计划。万人,万物,万有,是他完成计划的工具。他所救赎的人(包括历世历代一切蒙了救恩的人)则在他的大计划中居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负有特殊的责任。他们既是神整个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他执行计划时的一群同工、助手(参林前4∶1,3∶9);其中的奥意,实在不是渺小的人类所能测度、透视于万一。我们只有谦恭俯伏,敬仰赞美。
神有一个永恒的计划,这个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是因为坚信神的大智大慧。他既是这样的一位神,就决不可能胸无成竹而施行这项巨大的工程。《圣经》又有不少话语发射光芒,昭示人心,发人深思。创世记一开头就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到启示录21章1节,又说:“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以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主自己又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启22∶13)。希伯来书11章10节更明确点出:神是经营者,建造者。英文《圣经》索性译作“设计师,建筑师,打样者”。此外,大卫也被圣灵感动,说出他的认识:“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139∶14-16)。大卫认识,神造他,神用他,都有先见,都有计划。问题是,不论是大卫或是我们,是否行在神的旨意和引导之中呢?
在默想这些既
文章评论
[em]e257378[/em] 姐 [em]e257868[/em] 妹 [em]e257378[/em] +跟随
感谢主
黑龙江女M62年~同路人
弟兄能加我进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