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理化性质】
又称核黄素,橙黄色针状结晶粉末,味微苦,微溶于水,在水溶液里可呈现黄绿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或遇光变质更速(需避光保存),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热是稳定的,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破坏,与B1不同的是B2能耐热、耐酸、耐氧化,游离性维生素B2对紫外线敏感,光解而失去活性,结合型核黄素对光较稳定,食物中维生素B2主要是结合型的。
【维生素B2来源】
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奶类及其制品、肉类、干果类、动物肝脏、酿造酵母、蛋类、韭菜、油菜、香菇、波菜、紫菜、橘子、柑、橙等。
酵母中维生素B2含量很高,粮食中一般含维生素B2不多,以小米和黄玉米含量较高,动物内脏含维生素B2很丰富,尤其是肝脏含量最高。
【维生素B2代谢吸收】
膳食中的大部分维生素B2是以辅酶形式与蛋白质结合存在。进入胃后,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与蛋白质分离,在消化道转变为游离型维生素B2后,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肝、肾、心脏中结合性维生素B2浓度最高。
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
1、吸收量与摄入量成正比;
2、胃酸和胆盐有利于维生素B2的吸收;
3、抗酸制剂与乙醇不利于食物中核黄素的释放;
4、某些金属离子锌、铜、铁、咖啡因、茶碱等影响核黄素的生物利用率。当摄入量较大时,肝肾常
有较高的浓度,但身体贮存维生素B2的能力有限,超过肾阈,即以游离形式从尿中排出体外,被
排出的量随体内的需要以及可能随蛋白质的流失度而有所增减;因此每日身体组织的需要必须由
饮食供给。
【维生素B2生理功能】
1、核黄素是人体内多种酶系统的重要辅基组成部分,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在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
物的代谢、蛋白质与某些激素的合成、嘌呤碱转化成尿酸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核黄素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
3、核黄素作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基,参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浓度;
4、核黄素有激活吡哆醇的作用;参与色氨酸形成烟酸的过程;与铁吸收、贮存与动员有关;在防治缺铁性
贫血中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上述生理功能维生素B2有如下功效:
● 促进发育和细胞的再生;
● 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 帮助消除口腔内、唇、舌的炎症;防止嘴唇干裂、出血;
● 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的疲劳;
● 和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来帮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维生素B2正常需要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男女维生素B2推荐摄入量分别是每日1.5mg和1.2mg.
【维生素B2缺乏】
常见原因为膳食供应不足、食物供应限制、维生素B2的破坏和损失、胃肠功能紊乱而影响吸收和利用等,维生素B2缺乏导致能量代谢受损,伤口愈合不良,眼、口、唇、舌和皮肤的病变以及贫血。
1、眼部症状:眼睛充血、易流泪、视物模糊、眼结膜炎、眼睑炎;
2、皮肤症状:脂溢性皮炎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表现为眼、鼻及附近皮肤脂溢且有皮屑及硬痂;阴囊炎
早期为阴囊瘙痒、随后出现红斑型、丘疹型、和湿疹型皮肤损害;
3、口部症状:嘴唇发红、口腔溃疡、口腔炎、口唇炎、口角炎、舌炎;
4、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5、维生素B2缺乏还会引起阴道瘙痒、阴囊炎等;
【维生素B2过量】
机体对维生素B2的吸收量有上限,大剂量并不能无限增加其吸收量,多余的就从尿中排出。但一次性过量可引起瘙痒、麻痹、刺痛、灼热等不适症状。
【维生素B2新用途】
一、用于治疗心绞痛
患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绞痛的人,若服维生素一段时间,就可使心绞痛的发作频率降低,甚至消失。
这是因为维生素B2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二、用于防治偏头痛
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2可使偏头痛的发生频率降低、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偏头痛是由于脑细胞的能量减少
所致。而维生素B2则能提高脑细胞内线粒体的潜能。
三、有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
研究证明,人体所含维生素B2的多少与性生活的质量密切相关。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人体器官腔道
内的粘膜层就会受到损害,出现粘膜变薄、粘膜层损伤及微血管破裂。对于女性来讲这种损害更为严重。女
性缺少维生素B2可表现为阴道干涩、阴道粘膜充血、破溃,从而引起性欲减退、性冷淡及性交不适。
四、防治癌症
研究发现,若维生素B2缺乏,可增强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多补充维生素B2可起到
治癌症的作用。
【维生素B2需要人群】
1、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的人;
2、服用避孕药、妊娠中、哺乳期的妇女需要更多的维生素B2;
3、不常吃瘦肉和奶制品的人、爱吃高脂肪含量食物的人应当增加维生素B2的摄取量;
4、因溃疡或糖尿病而长期进行饮食控制的人较易产生维生素B2不足的现象;
5、与维生素B6、Vc及叶酸一起作用,效果最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