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简介-以及网上工具
个人日记
对联基础知识简介
以及网上工具
中一阁
一、对联
http://baike.baidu.com/view/2925.htm (对联)
二、平仄
http://baike.baidu.com/view/641.htm (平仄)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886.htm (平水韵)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2.htm (中华新韵)
http://www.zhgc.com/pz/pz.asp (平仄检查网)
三、格律
http://baike.baidu.com/view/7466.htm (格律)
http://baike.baidu.com/view/290.htm (格律诗)
http://www.duiduilian.com/zhishi/jiqiao/1097.html (对联的格律)
四、词性
http://baike.baidu.com/view/377635.htm (词性)
http://baike.baidu.com/view/465301.htm (词组)
http://www.duiduilian.com/zhishi/jiqiao/1111.html (对联的词类与词性)
五、扩展知识链接
http://www.zhgc.com/ylzs/ylzs.asp (楹联知识-中华国粹网)
http://www.duiduilian.com/ (中国对联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8967.htm 声韵集萃)
六、指定题目练习
~~~~~~~~~~~~~~~~~~~~~~~~~~~~~~~~~~~~~~~~~~~
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太多,最好的起点可能就是对联了。对子、楹联、春联、对偶、对联、对仗、。。。这些词,有关联也有差别。可简单分为两大类:
一是楹联、春联,其平仄格律较宽松,以喜庆美好为目的,或是为了体现所描写对象的特点。
二是律诗(七律、五律)的中间两联,要求是对偶,而且根据律诗的整体性,要求有如下几个基本点:
1)对仗(上下句中,相同位置的字必须词性相同、平仄相对)
2)意思要关联(一首诗词说一件事)
3)意思不能重复(避免合掌)
当然,以后还会学到更多的要求,如虚实结合等。
这次,只做最简单的介绍,但是,将给出一些网上链接,便于大家跟进学习。
上面简单的几句,就已经提到了一些基本术语:对仗、词性、平仄、格律、关联、合掌。下面就以这几个术语为起点,结合一些网上链接 来介绍对联的基础知识。
~~~~~~~~~~~~~~~~~~~~~~~~~~~~~~~~~~~~~~~~~~~
一、对联
http://baike.baidu.com/view/2925.htm
其中说到: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七律五律的中间两联按照格律,须是“对偶”,要求“对仗”。我们介绍对联基础知识,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学写对子,练习写律诗的中间两联。
~~~~~~~~~~~~~~~~~~~~~~~~~~~~~~~~~~~~~~~~~~~
二、平仄
http://baike.baidu.com/view/641.htm
一句诗,读起来要美,经验告诉我们,其声调必须抑扬顿挫。
有的字发音特点是:扬而悠长,归类为平音字。
有的字发音特点是:抑而短促,归类为仄音字。
这是粗略的划分,准确的划分如下所述。
古代汉语四声:平(包括阴平、阳平)、上、去、入。平声字当然就是归为“平”类;而后面三种“上、去、入”声的字就归为“仄”类。有歌诀描述其声音特点: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宋末 平水人刘渊把这种划分总结在《平水韵》里,分为106个韵部。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886.htm
由于普通话是当前的标准,因此,中华诗词学会也按照普通话编辑了《中华新韵》: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2.htm
简单说来,普通话的四声:
阴平、阳平归为“平”,
上声、去声归为“仄”。
而古音中的入声字则分散到其他声部去了。
建议初学者按照《平水韵》来写古诗词。
如果你还不习惯查韵书,可以借助网上工具来检查平仄:http://www.zhgc.com/pz/pz.asp
~~~~~~~~~~~~~~~~~~~~~~~~~~~~~~~~~~~~~~~~~~~
三、格律
http://baike.baidu.com/view/7466.htm (格律)
http://baike.baidu.com/view/290.htm (格律诗)
http://www.duiduilian.com/zhishi/jiqiao/1097.html (对联的格律)
诗句中,平仄排列的一定顺序或结构,就是诗的一个句型(句式)。不同句型的组合,就形成了一首诗的整体格式。再加上对具体位置的平仄、对仗、押韵等的规定,就构成了诗词的格律。
前面说到了,一句诗读起来在声律上要有美感,必须抑扬顿挫。现在,我们知道了平仄,那么,抑扬顿挫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是要求平仄交替。
由于汉语词汇通常以双音节出现,因此,平仄交替就是以双音节形式来交替:
出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金沙水拍云崖暖(毛诗)
对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大渡桥横铁索寒
还有另外一种句型:
出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海内风尘诸弟隔(杜诗)
对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天涯涕泪一身遥
以上是七言诗句的两对基本句型。
由于双音节的重音在双数位置,所以,以上句型的2、4、6位置的平仄要求交替,平平仄仄平平仄,否则叫“失替”,而1、3、5位置的平仄则可适当放宽。
但是,有两种情况放宽时,会出现孤平(除了尾字外只有一个平)和三平尾(末尾三字皆平),这是要避免的。
1.孤平:无论五言还是七言诗句,都只有如下一种情况才出现孤平
五言: (仄)平仄仄平, 其补救: 仄平平仄平
七言:仄仄(仄)平仄仄平, 其补救:仄仄仄平平仄平
2.三平尾:无论五言还是七言诗句,都只有如下一种情况才出现三平尾
五言: 仄仄(平)平平, 应改回其原句型: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平, 应改回其原句型: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诗句呢?很简单,把七言诗句的前两个字去掉:
出句: 仄仄平平仄,细草微风岸(杜诗)
对句: 平平仄仄平,危樯独夜舟
还有另外一种句型:
出句: 平平平仄仄,星垂平野阔(杜诗)
对句: 仄仄仄平平,月涌大江流
那么,九言诗句呢?就是在七言之前加上平仄相反的两字。把五言、七言、九言这些奇数字的诗句,去掉最后一字,就得到四言、六言、八言诗句的句型。
只有七言、五言才称之为律诗。我上面提到的是“四言、六言、八言诗句”,注意这里说的是“诗句”,不是“律诗”,大家要区分,不然会有人反对说:没有八言律诗。
在长对联或复合句型中,每一分句尾字的平仄要求交替。例如:
出句: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长的句型,可由后往前扩展而成。
~~~~~~~~~~~~~~~~~~~~~~~~~~~~~~~~~~~~~~~~~~~
四、词性
http://baike.baidu.com/view/377635.htm (词性)
http://baike.baidu.com/view/465301.htm (词组)
http://www.duiduilian.com/zhishi/jiqiao/1111.html (对联的词类与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性划分参照了西方语法,分为12类,划归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古代汉语的词性划分,相对较粗略,分为实字词、虚字词两类:
实字即包括今之所谓名词。
虚字即包括今之动、状(性状,即形容词)、附(副)、介、叹等类。
单字组合成词组后,其结构也会不同。比较容易混用的两种词组是:
1.并列词组:花草、春秋、风云、星月、上下
2.偏正词组:绿草、秋水、东风、落霞、前端
对联中,严格的工对要求词性的小类要相同,词组的结构也要相同。
为了写律诗中的对偶,除了满足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之外,还要求前后关联、避免合掌。下面分别以例子来说明关联、合掌。
仄仄平平仄,北极寒冰结
平平仄仄平,南唐后主悲
词性、平仄都符合了。可是在地理位置与事件因果等方面都没有关联。如果写入诗中,就会显得凌乱。再看:
平平平仄仄,神州滋雨露
仄仄仄平平,赤县灿春花
神州与赤县是同一个意思,这叫合掌,其坏处是没能利用有限的诗句描写尽可能丰富的意思,造成了浪费。此外,使用同一个物类也容易造成合掌,如 岭对峰,柳对杨。相反,水下游鱼对枝头宿鸟,因其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内活动,就不是合掌。因此,尽量选用不同的物类(但是要出现在所描写的时空中,否则没有关联),若是植物对动物,实体对虚形,定能避免合掌。
《楹联报》王妄君戏拟《合掌对 两串》供参考,应避免。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
五、扩展知识链接
http://www.zhgc.com/ylzs/ylzs.asp (楹联知识-中华国粹网)
http://hi.baidu.com/ljydp/item/5ceb168677d375cdef083d92 (对联六要素和六禁忌)
http://xzj.2000y.com/mb/1/ReadNews.asp?NewsID=606608 (对联应掌握的108个知识点)
http://www.qingyuanchina.com/portal.php?mod=view&aid=31 (对联的九十个常用术语释义)
http://www.duiduilian.com/ (中国对联网)
http://www.duiduilian.com/zhishi/jiqiao/1113.html (对仗十七法)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8967.htm (声韵集萃)
http://baike.baidu.com/view/4251869.htm (佚名《学对歌诀》)
http://baike.baidu.com/view/21539.htm (李渔《笠翁韵对》)
http://baike.baidu.com/view/6541.htm (车万育《声律启蒙》)
http://wenku.baidu.com/view/be229ed484254b35eefd3437.html (古诗词鉴赏表达)
常用的对偶例子,可学习前人编的韵书。下面给出两书,以及其中的一些对偶。
1.明末清初·李渔《笠翁韵对》
http://baike.baidu.com/view/21539.htm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荒芦栖南雁,疏柳噪秋蝉。
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
乾炉烹白雪,坤鼎炼丹砂。
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
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
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
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花径风来逢客访,柴扉月到有僧敲。
画阁江城梅作调,兰舟野渡竹为歌。
深宵望冷沙场月,边塞听残野戍笳。
昨夜题诗更一字,早春来燕卷重帘。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江海孤踪,云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池柳烟飘,日夕郎归青琐闼;砌花雨过,月明人倚玉栏干。
好梦难成,蛩响阶前偏唧唧;良朋远到,鸡声窗外正嘐嘐。
门外雪飞,错认空中飘柳絮;岩边瀑响,误疑天半落银河。
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影依依是道家。
元亨利贞,天地一机成化育;仁义礼智,圣贤千古立纲常。
僧占名山,云绕茂林藏古殿;客栖胜地,风飘落叶响空廊。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度金针。
2.清·车万育《声律启蒙》
http://baike.baidu.com/view/6541.htm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柳塘生细浪,花径起香尘。
情深悲素扇,泪痛湿青衫。
绿野耕夫春举耜,碧池渔父晚垂钩。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波浪千层,喜见蛟龙得水;云霄万里,惊看雕鹗横秋。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
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肠断秋闺,凉吹已侵重被冷;梦惊晓枕,残蟾犹照半窗明。
抚动琴弦,遽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
南浦客归,湛湛春波千顷净;西楼人悄,弯弯夜月一钩纤。
溪叟新居,渔舍清幽临水岸;山僧久隐,梵宫寂寞倚云岩。
~~~~~~~~~~~~~~~~~~~~~~~~~~~~~~~~~~~~~~~~~~~
六、指定题目练习
可指定题目练习律诗的中间两联。
文章评论
中国--古枫
[em]e18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