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佛教纪实电影《心经》】
个人日记
【最新佛教纪实电影《心经》】
远在佛陀时代,观世音菩萨和舍利弗尊者之间的关于修行般若智慧方法的对话,记载形成今天的心经。初唐,玄奘法师踏入了西行求法的征途,“黄沙侵驼铃,霜尘满衣襟,雪穷冷千峰,月明空五蕴”。历经艰难,徒步万里,玄奘大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643年春,西游十七载的玄奘大师启程回国。回国后主持译经场,19年间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心经》就在其中。
《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却含义渊深、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经典。它从何而来?鸠摩罗什大师、玄奘大师分别与之有着怎样的因缘与传奇?《心经》蕴含了多少深奥的佛理?本着弘扬佛法,树立正见的精神,慧恩书院制作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堪称国内首部介绍《心经》的扛鼎之作,将带您领悟般若空性智慧,获得消除一切痛苦的无上妙宝!
慧恩书院院长陈兵教授简介
陈兵教授,1945年生,1968年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新疆工作10年。1978年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攻读宗教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工作。1987年调四川大学宗教所任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闽南佛学院、西藏大学兼职教授。教授兼通佛、道二教,长于宋元明清道教史、道教炼养学、佛教思想、佛教禅定、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现从事佛教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佛教气功百问》《道教气功百问》《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新编佛教辞典》《20世纪中国佛教》(与邓子美合著)、《佛陀的智慧》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心经,佛教经典。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知仁笔受。1卷。为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玄奘所译为通常流行本。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皆空的佛教义理,而归于“无所得”(不可得),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由于经文短小精粹,便于持诵,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均甚流行。
心经视频专题:http://vod.fjdh.com/NewsDetail/49.html
电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字稿
整理:离境无生灭
一:《心经》的起源及内容
时间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摩羯陀国的国都王舍城。它位于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地区,城外耸立着一座海拔千尺的秀峰,山间葱翠环绕,溪水湍流。因为山形似鹫、山中多鹫,所以被称为灵鹫山。在山的南面,有一座岩台,叫做查塔吉里,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多次在这里宣说佛法,广播智慧。
一天,佛陀在这里宴座,许多大菩萨以及大比丘众都在场。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受佛陀的启发,请教观世音菩萨:如果有想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他们应该怎么修行呢?
流传几千年的《心经》就在这次舍利弗与观世音菩萨之间的问答中诞生了。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二:《心经》的汉译本来历
公元前1世纪,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记录着《心经》的《大般若经》也在中国这块孕育东方文化的肥沃土壤上生根发芽。
《心经》是何时开始单独流通的呢?
张海滨(佛学博士,师从陈兵教授):关于这一点,现在学者研究还没有定论。但从流行的版本来看,《心经》单独流行时间应不晚于公元5世纪初。《心经》流行的版本有两种:文字略短的称“略本”,文字略长的称“广本”。流行的“略本”又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另外一个是玄奘大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从释迦牟尼佛在世,直到他灭度后500多年的时间里,佛教仅有口传的经典,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口口相传是佛经流传的重要手段,直到后来才有记载于贝叶上的佛典出现,被称为贝叶经。公元前两年,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自此开始了佛经的翻译,而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则是鸠摩罗什到来之后。
鸠摩罗什幼年跟随母亲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世人瞩目和赞叹。公元382年,前秦王符坚在道安一再建议下,派遣大将吕光进军西域,破龟兹,迎请罗什来长安。公元385年,罗什随吕光抵达凉州,在凉州滞留了17年。后秦主姚兴于公元401年出兵凉州,迎请罗什到长安,待以国师之礼。鸠摩罗什到达长安时已经58岁,他在晚年的11年里,笔耕不辍,共译出佛经35部294卷。当时参加译经的人数常达800人,他翻译的《心经》名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是《心经》的第一个汉译本。公元413年,70岁高龄的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圆寂,完成了他在中国的译经事业,被后世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师之一。
200多年后的一天,一位僧人决定西行求法,他就是后来盛名远播的玄奘法师,又称唐三藏。13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望那段历史时,依然心潮澎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政府申请出境,遭到拒绝,但一切的阻拦都改变不了西行求法的决心。一个孤独的身影踏上了西行的征途,那一年,玄奘二十八岁。黄沙侵驼铃,霜尘满衣襟,雪穷冷千峰,月明空五蕴。历经艰难,徒步万里,玄奘终于抵达了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术中心那烂陀寺。643年春天,西游十七年的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和天竺的朋友们,满载着印度人民的友谊、荣誉和六百五十七卷佛经,启程回国了。回国后,玄奘主持国家译经场,专门从事翻译,十九年间共译佛经75部、1335卷,《心经》也在其中,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他的译文流畅优美而且忠于原著,流传最为广泛。
两位杰出的高僧一位西去,一位东来,意志坚定,为佛教的传播、弘扬呕心沥血。在佛教传入中国的2000多年中,像他们一样西去东来的高僧不计其数。很多人抛尸荒野,很多人客死他乡,但坚定的信念促使他们前赴后继。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佛教终于传遍了世界。
三:《心经》的含义
在浩瀚的大藏经中,字数最多的是《大般若经》,它是专门阐释空性智慧的重要经典。260个字的《心经》则浓缩了整整600卷《大般若经》的精华,所以,它才被称为“心”,也就是心要的意思。《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是度过生死苦海,达到涅盘彼岸的决要。这个决要就是“般若”。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特指洞察万物皆空的一种智慧。在佛法之中,“般若”被称为“诸佛之母”,意思是一切佛都是因为证悟了般若智慧,才最终得以成佛。般若代表了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众生修行成佛的依据,被视为佛教的法印。通过《心经》,人们可以把握佛法的精髓,领悟般若智慧,解脱烦恼和痛苦,达到永恒安乐的彼岸。
《心经》的说法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用他深刻广大的般若智慧,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发现一切万法都空无自性。
空的意思是万事万物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都是变化无常、因缘生灭的,没有实体,皆无自性。一切万法因缘而生,所以空无自性。同时,因为空无自性,所以又缘起万法。观世音菩萨说,所有处在生死无常之中的众生,只有领悟了这一真理,才能真正解脱轮回的痛苦,于是,他以佛陀诸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为说法对象,把这个道理分析给大家听。
佛法认为,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自我,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组合而成。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就被称为“五蕴”。色的意思是一切有质碍性的东西,也就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物质”,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物质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想、行、识则指我们的精神。
《心经》中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概括起来就是“五蕴皆空”,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执着,所认为实有的五蕴ji合体——自我,并非实有,而是“空”。西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某种程度上阐述了万物因缘生灭、变化无常的性质。人从咿呀学语的儿童到健壮的青年,而后到衰老的晚年,每一秒都在因缘生灭、变化无常,没有人可以抓住一个常住不变的实体。人是如此,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万物,莫不如此。当代科学通过观察物质最微观的层次,细胞、分子、原子、电子、粒子等,发现它们也都是刹那间因缘生灭,找不到一个常住不变的实体。我们的精神活动也是这样,找不到它的所处方位和实体。空性是万事万物真实的本来面目,而这一空性的相状就是经中所描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佛教所描述的“空”,并非指在我们的身心世界之外,另外存在着一个“空”,也并不是我们的身心世界消失、断灭后才是“空”,而是事物当体即是“空”,这也就是“色即是空”。佛教所讲的空,也不是断灭的虚无,虽然本性为空,却能够缘起万法,这也就是“空即是色”的意思。对于“受、想、行、识”四种精神性的存在,也是同样的道理。
空,是一切事物的实相。观世音菩萨说,不仅“五蕴皆空”,佛教中所讲述的十二处、十八界,甚至包括佛陀曾经讲过的教法:十二因缘、四圣谛、涅盘等都为“空”。从空性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空无自性,都不是我们所执着的实在。物质并非实在的物质,感官并非实在的感官,意识也并非实在的意识,甚至轮回,也并非是实在的轮回,生老病死,前生后世也都如幻如化。既然轮回是空,所谓轮回的原因当然也就是空,对不实在的轮回的超越也是空,涅盘以及证得涅盘的方法也为空,同时,又正是因为空性,一切事物才会表现为一种受因果法则支配的虚假的存在,这就是佛法常说的“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诸法实相,证悟这一诸法实相的空性智慧,就是般若。
观世音菩萨指出,当一位菩萨具备了般若智慧以后,就会认识到一切事物都空无自性,毕竟不可得,他就会以“无所得”作为修行的法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所得”是指既没有“能得”的主体,也没有“可得”的对象,更没有“得”这一行为。龙树菩萨说:“诸法空相亦不可得。”我们以“无所得”作为修行的诀要,就能心无牵挂,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一切恐惧痛苦全都化归空性,就能到达究竟解脱的涅盘彼岸。
由此,我们就能够明白,只有般若智慧才是真正能够消除一切痛苦的无上妙法,是佛法的大总持,大法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十方三世诸佛正是依靠这种智慧,才成为了伟大的觉者。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在线佛教电影,请访问佛教视频网,查看最新佛教电影。也可点击佛教电影大全(网站地图)或站内搜索查找佛教电影。
文章评论
廣鋒
南无阿弥陀佛
小草
阿弥陀佛[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