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是什么
个人日记
20有荣誉可以存活,不是该得的荣誉得了会自取毁灭。有时争取荣誉而得不到,这也许就是你的福气。 六、情卷 21、情感泛滥就没有品行,欲望太多就会违反法则。意念神态保持不变,就没有任何能动摇你的东西了。 22、做领导没有涵养就会失去威信,做下属不能忍受就不能成就事业。上司和下属都懂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就不会有猜疑和矛盾。君主和臣子过于亲密,臣子反而会招来祸殃。小人即使得势荣华了,也不能与他攀附交情。 23、感情有亲密的时候也有疏远的时候,最亲近的莫过于自己的亲人,有智慧的人也不会对情感痴迷。情感难以追寻,过去的不能再回来,明智的人不会为情感而懊悔。 24、多情多义之人多艰辛,寡情薄义之人少磨难。情感不加以收敛,命运就不会很好。 七、蹇卷 25、人有困难是正常的,命运太顺纯属意外。能把逆境转化为顺境,识时务而不妄为是关键。 26、事情的变化不是有智慧就能掌握的,事情发展不是你干预就能停止的。天若降灾难是对你的警告,还不警惕而一意孤行就一定会灭亡;别人的灾祸要引以为警戒,反省自己必定是有益处的。急躁盲动时就容易生出祸患,遇到艰难困境时要防止心生邪念,不知道终止就不能防止灾害的蔓延。 27、视自己不重要的人会被别人尊重,轻视别人就会被别人轻视。祸患都是从邪念引发的,如果把解决困难看着一种乐趣,那麼困难就不是困难了。 28、穷困不谈富贵事,贫贱不攀富贵人。能忍受屈辱最伟大,不发怨怒最宝贵。困难不是敌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放弃自己。 八、释怨卷 29、世道不公平,人们的怨恨就难以停止。穷人与富人互相仇视,灾难就会四起,祸患就难消除。

30、君子不计较往日的恩怨,计较就有损君子的品德。小人有机会就施报复,这样就会自取毁灭。讲和谐而不争斗,这是谋略首先考虑的。 31、不是理所当然正当的名义,就会惹来非议,要得到正当的名义,是一定要有付出的。疑惑不解除,怨恨就会加重,要想消除疑惑,首先是敢于承担和认错。如果没有自私之心,就不会结怨仇了。 32、宽厚仁慈都不能让人满意,那就要严厉的对待了;恭敬善意劝导无济于事,那就要严肃认真地教育了。 九、心卷 33、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但意念是可以制止的。疑惑总是会出现的,要靠实践来解除它。 34、不求人时,就有尊严。你无嗜好,就不会被人左右。自我放弃的人,别人也救不了你。 35、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完全是根据心态来认识的。荣与辱是有差异,贤明的人却能一样对待。做事没有成功,意愿没能达到,心中没有怨言就不会增加忧患了。 36、仁德的人施人礼仪,是不愿欺负别人;智慧的人显得愚钝,是不想暴露思想。 十、修身卷 37、能让人信服的人,是靠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德的人,有才能也会用偏,其下场是不得善终。 38、采纳别人的建议,就能拾遗补缺,不知道把握度,就会前功尽弃。不注重小节,就成不了大事。尊敬别人所尊敬的,你的品德就会更高。 39、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祸患是由自己造成的,小人不能自己战胜自己。不害怕诽谤的言论,不附和权贵势力,方能显示一个人高尚的品德。

40、看不清人的品行,不能算会识别人。即使能识别而不任用,也算不上是德高望重的人了。
30、君子不计较往日的恩怨,计较就有损君子的品德。小人有机会就施报复,这样就会自取毁灭。讲和谐而不争斗,这是谋略首先考虑的。 31、不是理所当然正当的名义,就会惹来非议,要得到正当的名义,是一定要有付出的。疑惑不解除,怨恨就会加重,要想消除疑惑,首先是敢于承担和认错。如果没有自私之心,就不会结怨仇了。 32、宽厚仁慈都不能让人满意,那就要严厉的对待了;恭敬善意劝导无济于事,那就要严肃认真地教育了。 九、心卷 33、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但意念是可以制止的。疑惑总是会出现的,要靠实践来解除它。 34、不求人时,就有尊严。你无嗜好,就不会被人左右。自我放弃的人,别人也救不了你。 35、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完全是根据心态来认识的。荣与辱是有差异,贤明的人却能一样对待。做事没有成功,意愿没能达到,心中没有怨言就不会增加忧患了。 36、仁德的人施人礼仪,是不愿欺负别人;智慧的人显得愚钝,是不想暴露思想。 十、修身卷 37、能让人信服的人,是靠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德的人,有才能也会用偏,其下场是不得善终。 38、采纳别人的建议,就能拾遗补缺,不知道把握度,就会前功尽弃。不注重小节,就成不了大事。尊敬别人所尊敬的,你的品德就会更高。 39、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祸患是由自己造成的,小人不能自己战胜自己。不害怕诽谤的言论,不附和权贵势力,方能显示一个人高尚的品德。
40、看不清人的品行,不能算会识别人。即使能识别而不任用,也算不上是德高望重的人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