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摄影师镜头中的1983年严打

个人日记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文革”浩劫终于尘埃落定,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始步入正轨。经过两三年的短暂调整,刑法登上新中国历史舞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彭真的主持下起草,经37次修改,1979年7月6日,新中国成立30年后的第一部刑法法典正式颁布并实施。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打开,饱受“文革”动乱之苦的社会又面临着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大量回城的知青成了待业青年,游手好闲,又处于躁动的年龄,社会治安一年比一年差。在“文革”打砸抢烧的无政府主义遗毒的影响下,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高发,中央终于下决心进行“严打”。“十年动乱”过去了,刑法诞生,整个国家向着“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前进,胜利的曙光依稀可见。公民对新刑法的最初认知暂时还停留在广播和报纸的宣传上,至于感性认识和深刻体会,是在刑法出台后的第4年,那一年就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1983年“严打”。


1983年,就在严打的同一年,一位名叫Leroy W. Demery的美国摄影师与朋友们来到了中国,他用镜头记录了他的行程,几乎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8月18日,郑州街头的孩子,那时候的家长们也很担心“人贩子”的存在。

8月29日,兰州友谊饭店附近,几辆正在严打运送犯人的汽车。


8月29日,正在严打期间的兰州。


8月29日,正在严打期间的兰州天水路段。


8月29日,正在严打期间的兰州天水路段。


8月29日,正在严打期间的兰州天水路段。


图为8月8日,昆明街头看新家电的人群。


9月8日,北京的天安门。


9月11日西安大路上的春城街上的菜市场。


9月19日,严打期间的天津。


9月19日,严打期间的天津。


9月19日,严打期间的天津。


9月19日,严打期间的天津。

此外,在严打时期,当红小生迟志强和朱德的孙子朱国华也遭到了“严打”。


迟志强(右一)因“流氓罪”而获刑四年;二十年前他的的《铁窗泪》比现在周杰伦的《菊花台》还火。


1989年9月,年仅25岁的朱国华,被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以“流氓罪”终审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后排左一为朱国华,中海军为朱全华,左二为朱和平,前排右一为国华母亲赵力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