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及七十二绝针三十二解穴汇总

个人日记

 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
景昌奇穴针方赋
侧三侧下


三,取穴并肾关。留针三刻钟,头痛应会痊。
五岭若点刺,即可立时缓。耳痛偏头痛,四花外三重。
点刺出积血,豁然病无踪。前头火菊用,顷刻见轻松。
头晕血压高,五岭血针通。尔后针火硬,竖子去匆匆。
灵骨偷针眼,交刺效如仙。双目瞑瞑闭,肾关火菊牵。
视物若模糊,明黄舞翩翩。眉棱骨处痛,火菊指下捻。
夜盲医夜盲,其效不堪言。见风如流泪,木穴见中天。
鼻部各处症,驷马皆流连。若医酒糟鼻,正本血出痊。
外踝四周血,堪疗中耳炎。耳鸣泻驷马,尔后补肾关。
梅核劳宫后,咽痛血耳先。鱼骨倘刺喉,足下千金添。
颈疬从何治,三重并六完。亦可三重血,承扶与秩边。
项痛与项强,正筋正宗兼。痄腮耳背血,落枕重子前。
再针承浆穴,金针名下传。手指有麻木,复溜与肾关。
若然食指痛,四花中穴添。或取五虎一,亦见医名玄。
侧三侧下三,医者疗手酸,并治腕关节,疼痛复无言。
症见中指(趾)麻,通山与通关。
手指关节痛,五虎一堪选。特效诚如是,兼疗腱鞘炎。
手臂不得举,对侧针肾关。同侧四花中,疾恙去豁然。
手痛难握物,列缺功效罕。亦可重子穴,倒马针重仙。
曾言左臂痛,特效在膝眼。肘部关节痛,灵骨必有验。
或取四花中,济世将壶悬。曾闻手抽筋,对侧针火山。
两手见拘挛,泻曲针肾关。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兼。
若是大腿痛,金林血针连。脚部常抽筋,正筋指下看。
足跟疼痛症,且将委中拦。亦疗难行处,患者言腿酸。
复治踝扭伤,功效不等闲。腿软兼心跳,肩中与通天。
脚麻外驷马,对侧肩中添。膝盖疼痛久,三金结善缘。
或可针肩中,拂云见欢颜。脚痛不履地,对侧九里玄。
大腿风湿痛,同在一针间。脚痛背心血,双凤尤关连。
小腿胀痛酸,次白抱针眠。精枝如放血,何惧疾恙顽。
背面倘出血,笑指两腿酸。脚掌脚背痛,五虎四与三。
或是单背痛,重子与重仙。常遇双背痛,正士搏球先。
背连下腿痛,马快水应验。脊椎有疼痛,委中成方圆。
问症心绞痛,火包黑血灵。心跳如过速,心门为俊英。
肝炎针肝门,明黄症应停。尤言添肠门,其效医者惊。
胆石疼痛症,木枝堪安宁。四花中外血,肺部胀闷轻。
肺部有结核,四花外与中。尔后针驷马,青囊成遵经。
咳嗽与气喘,水金水通名。胃痛花外中,通关通山清。
呕吐总枢穴,脾大针三重。三通肾胃背,肾炎情独衷。
兼疗水湿盛,堪笑周身肿。膀胱肾结石,马快水中松。
通天一针效,证候名水肿。
肠炎门金穴,盲肠四花功。
内踝三阴交,肠疝去无踪。大小中外浮,五间亦奇功。
尿急频频袭,海豹木妇松。或是取肾关,乃叹指下宏。
隐恙生殖器,下三黄为通。妇科与还巢,堪笑子宫痛。
兼开输卵管,祛瘤在子宫。何惧赤白带,持针治阴肿。
久年不见孕,金针二穴耸。细细查经痛,特效门金中。
半身有不遂,灵骨大白用。或针九里穴,倒马妙无穷。
昏迷不得语,二会灵骨雄。舌强不能语,商丘正会通。
四肢见颤抖,肾关复溜从。取穴兼明黄,何曾见平庸。
对侧重子仙,中风手挛泷。血压高昂时,何不点委中。
下三黄通天,四肢何浮肿。黄疸上三黄,医症若雕虫。
风疹耳背血,驷马九里功。失眠下三黄,镇静二穴封。
高热针大白,五岭亦可充。酒醉耳环血,正本莫飞彤。
癫痫金吉陵,疗症自匆容。鼻塞侧三里,一针气息通。
上下静脉血,静脉瘤开壅。血管有硬化,委中血自涌。
四花中与外,亦可称上工。激增白血球,三黄业绩丰。
睡中听咬牙,四花下针洪。精神疲倦久,鼻翼指下逢。
皮肤诸多症,驷马一针同。

论“董氏奇穴”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董氏奇穴及针刺方法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途。现对其分布特点、针刺法及其理论基础作一简介。
1 董氏奇穴穴位分布特点
  董氏奇穴共有740个穴位,临床常用者约200余穴,这些穴位广泛分布于人体头面、耳、手、臂、腿、足等部位,大体可分为12组:即手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前臂部称“三三部位”,后臂部称“四四部位”,足底部称“五五部位”,足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后背部位”及“前胸部位”,共12个部位。(见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杨维杰著《董氏奇穴针灸学》)。其分布特点如下。
1.1 骨缘分布
  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进针时均紧贴骨缘。如“一一部位”及“二二部位”的穴位均贴骨,或进针抵骨。“三三部位”的心门穴、肝门穴、肠门穴,“五五部位”的海豹穴、木妇穴,“六六部位”的火主穴、门金穴,“七七部位”的四花上穴、足三重穴等,均贴骨缘。灵骨穴也是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等。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故其治疗效应显著。
1.2 穴位组合
  董氏奇穴组合穴位较多,即多个穴位为一组,多穴一名,针刺效应相同。如腑巢穴即包括23穴;后背的五岭穴包括大椎骨下连续10节10个穴位、旁开3寸连续8个穴位、再旁开3寸连续7个穴位,总共44个穴位;“七七部位”的下三皇穴包括天皇、地皇和人皇;“八八部位”的上三黄穴包括其黄、明黄和天黄等穴;其他如足三重穴、指三重穴、指肾穴、五虎穴、外三关、四马穴等,均为组合穴位。董氏奇穴的穴位组合特点与其刺法之“倒马针法”常两针、三针并刺有关。
1.3 背部七线
  董氏奇穴有相当数量的穴位集中在背部,且位于7条垂直的直线上。这7条直线是:中线与督脉重叠,左右各旁开1.5寸、3寸、6寸各有一条线。中线上有21穴;1.5寸线上有9穴,左右共18穴;3寸线上有15穴,左右共30穴;6寸线上有7穴,左右共14穴。此7条线上总共有83穴。
1.4 与正经穴位同穴异名
  董氏奇穴有不少穴位与正经是重叠或极为接近的,可以认为属于同穴异名现象。如背部穴位与督脉穴位和膀胱经穴位;“六六部位”的水曲穴即地五会,水相穴即太溪;“四四部位”的人宗穴即手五里等。
  此外,也有部分穴位邻近正经穴位,如门金穴即陷谷穴后五分紧贴两趾骨间,火主穴即太冲穴向后五分,灵骨穴即合谷穴后1寸,紧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等。需要说明的是,董氏奇穴与正经穴位重叠的某些穴位,其功效主治却与一般著作中所论正经穴位不尽相同。
2 董氏奇穴刺法特点
2.1 刺法简便
  董氏奇穴针刺方法简便易行,较多地采用“正刺”、“斜刺”、“皮下刺”等刺法。“正刺”为垂直进针,进针后深刺之,或浅刺之。“斜刺”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60°或45°的角度进针。“皮下刺”即沿皮进针。上述刺法于进针后要留针,亦可不留针,留针时间一般为30~45 min。董氏奇穴不甚强调补泻刺法。同一穴位,如果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和不同的进针深度,其治疗的病证也不同。如同一“肾关穴”(阴陵泉下1.5寸),正刺可补脾,而如果向后方向刺入,则可补肾。
2.2 动气针法
  这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于进针得气后,在捻针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然后根据治疗效果决定出针和留针。如果病程短,治疗效果较好,则出针;如果病程较长,则宜留针,并可于留针期间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继续不停地活动患处。如果病在胸腹部,或在脏腑,或属于气郁病变,或属于神志病变,则可配合使用按摩,亦可令患者作深呼吸,或用意念引导之,使针刺与患处之气相引。所谓动气针法,即动而得气之义。
2.3 倒马针法
  倒马针法也是董氏奇穴的特殊针法,其针刺方法为:于一个部位同时取一组穴位刺之,一般情况下同时取2~3穴,如此刺之可加强疗效。在正经穴位的针刺中亦可仿用此倒马针法,如同时刺内关与间使。
2.4 刺络法
  董氏奇穴善于用三棱针刺络放血,多年大病、久病难治之病,往往通过刺络放血,豁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于刺络放血之后立即止痛。在董氏奇穴临床应用上,全身上下,无处不可放血,董氏奇穴刺络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远离患处放血,效果甚好,此与常见的阿是穴刺络放血方法相比,则是更进了一步。
2.5 刺病象法
  所谓“病象”,即身体内部病变在体表的异常形态或颜色反应,如瘀斑、斑块样色素沉着等。刺病象法即于体表异常颜色、异常感觉或异常形态处进针。刺络法有时也于病象外下针。
3 董氏奇穴的理论基础
3.1 奇正相通
  董氏称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原著亦称《董氏正经奇穴学》。其用意即蕴含虽为奇穴,实与正经相通之义。以董氏奇穴最常用穴“灵骨穴”与“大白穴”而言,灵骨穴在合谷后1寸,大白穴与三间相符。其功效则在传统功效基础上又有发挥。又如“木斗穴”与“木留穴”治肝脾肿大,其穴位在足背三四趾间,表面上与十四经之穴位无关,事实上足阳明胃经有一分支从膝下三寸处分出,向下进入足中趾外侧趾缝,正与木斗穴与木留穴所在之处相吻合。其它董氏奇穴很多亦均有与上述例子相类似之规律,因而称“奇正相通”,故其疗效机理与十四经穴亦相通。
3.2 骨膜刺激
  如上所述,董氏奇穴的穴位多沿骨缘分布,进针时亦紧贴骨缘,并且达到骨膜。骨膜神经末梢分布较为丰富,刺之可以得到较强的针感,由此引起显著的神经反射及相应的机体反应,因而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3 同气相求
  董氏奇穴有以骨治骨、以肉治肉、以筋治筋、以脉治脉的方法。如“肩中穴”位于臂上肌肉最丰隆处,故刺之可治小儿麻痹症之肌肉萎缩;“正筋穴”和“正宗穴”位于脚后跟之大筋上,故治疗颈项筋痛,项背强急。列缺透太渊治疗血管性头痛可以识为以脉治脉,因为太渊是脉之大会。
3.4 活血化瘀
  董氏奇穴中很多穴位均可采用刺络放血。此与“宛陈则除之”的活血化瘀疗法一致,有其突出的效应
3.5 穴位合乎全息律
  全息律理论,目前尚未被完全证实,但全息律的出现则深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董氏奇穴的穴位分布与全息亦有极其相似之处。举“水金穴”与“水通穴”来说,此两穴在所在及所刺之处。正当全息倒象之气管及肺所在之外,其全息顺象则为下焦肾脏所在。故本穴补气益肾作用极强,治疗咳嗽、气喘等皆有特效。
3.6 脏腑别通
  董氏奇穴由于有“奇正相通”之特色,故一般临床治疗组穴机理,如表里经取穴,董氏奇穴针刺疗法均常应用。其特殊之处在于穴位所在及其所主治病证之间,蕴含有脏腑别通之机理。
  “脏腑别通”之理论源于明代李梃之《医学入门 . 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命门相通。”此脏腑别通之机理为传统十四经未曾或极少运用者,例如董氏奇穴之“中白穴”位于三焦经上(奇正相通),但透过“肾与三焦相通”之机理联系,用治肾虚腰痛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董氏奇穴针刺取效之机理,乃与脏腑别通密切相关。
 














 

董氏七十二绝针和三十二解穴 
                                       
 1.外三关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连线之中点。直剌1—1.5寸,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a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治子宫溜配妇科穴。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2.外三关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连线之中央点

  4.双龙一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直剌五分至八分。

  5.双龙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双龙一穴下6分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6.双灵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壎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壎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稜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0.妇科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1 妇科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2.妇科四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3.妇科五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14.木火一穴位:(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手背食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三稜针浅刺出血奇效。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针一次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15.木火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剂量:使用三稜针浅刺出血 ,穴位:手背中指第二节、三节闲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三稜针浅刺出血奇效。治疗方法:放血法。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半身不遂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木火四穴为治疗半身不遂(特效)穴,如配合八关穴效果加倍。临床上应用可任取一穴使用,一般习惯大都取木火二穴下针。

  针感:微酸疼痛感。

  16.木火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剂量:使用三稜针浅刺出血 ,穴位:手背中指第二节、三节闲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三稜针浅刺出血奇效。治疗方法:放血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半身不遂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木火四穴为治疗半身不遂(特效)穴,如配合八关穴效果加倍。临床上应用可任取一穴使用,一般习惯大都取木火二穴下针。

  针感:微酸疼痛感。

  17.木火四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手背中指第二、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是穴。剂量:斜刺,由上往下斜针十五度,入针一~二分。穴位:手背中指第二节、三节闲横纹正中央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三稜针浅刺出血奇效。治疗方法:刺针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半身不遂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木火四穴为治疗半身不遂(特效)穴,如配合八关穴效果加倍。临床上应用可任取一穴使用,一般习惯大都取木火二穴下针。

  【木火一至四穴曾用於治疗高棉总统龙诺元帅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18.八关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剂量:治手臂、腿痛由下往上斜刺二~五分立愈。穴位: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下二分半处。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肝之神经。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八关三穴治疗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八关1 穴 . 2 穴: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 下二分半处(1穴)。 偏外侧5分(2穴)】

  19.八关四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取穴:手背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下二分半处。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肝之神经。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

  20.下高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一穴(於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肾脏神经神经敏感)。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21.上高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一寸的上五分)上五分为上高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浅枝、尺骨神经分枝、肾脑神经。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肠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肠炎、增高。

  22.中白穴 (又名鬼门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背於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下。(上一寸为中渚穴,有人误以中白穴乃中港穴,实为错误)。解剖位置:手背静脉网,尺骨神经动脉,与手背分枝、肾分支神经,(又称机动神经)。主治:急慢性肾孟(肾)炎、膀恍炎、腰酸痛、背痛、头晕、眼散光、肾虚耳鸣、脑鸣、重听、四肢浮肿、偏头痛、脊椎炎、退化性关节炎、小腿痛、闪腰。坐骨神经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气(特效)

  23.骨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穴位: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亦节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骨刺)十二指肠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24.木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穴位:手掌於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肝胆神经。

  主治:腰痛(特效)心闷、两?痛、黄疸病、坐骨神经痛、腿痛、腹膜炎、全身关节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

  25.腕顺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解剖位置: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效)、肾脏炎、肾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肿(奇效)、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型、颈项骨刺(特效)。

  26.腕顺二穴22(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二寸五分处。

  解剖位置: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亏之头痛眼花、坐骨神经痛(特效)、肾脏炎、肾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肿(奇效)、背痛、两腿痛、骨刺、耳鸣、耳型、颈项骨刺(特效)。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27.三叉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解剖位置:桡骨神经浅枝,肺分支神经、肾之副神经。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经痛(有卓效),眉稜骨酸、胀痛(特效),视神经萎缩,半身不遂,痿症。

  28.三叉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中央点处是穴。剂量:直刺二寸。穴位:在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之中央点。解剖位置:尺骨神经手背枝、脾之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脾肿大、胰脏炎,半身不遂(特效),坐骨神经痛,手脚麻痹(特效),肝弱治疗方法:刺针法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手脚麻痹。三叉二穴治疗手脚麻痹(特效)。

  29.三叉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解剖位置:尺骨神经手背枝,肾之神经。

  主治:重感冒、头晕头昏(特效),坐骨神经痛(特效),长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肾盂炎、肾脏病水肿(特效)。

  30.灵骨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位置:浅层分布手背静脉,晓骨神经浅枝。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支神经、心及肾神经。

  主治: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坐骨神经痛、腰痛、背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头痛、偏头痛、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经痛、难产.、冠心症、心律不整、狭心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孟炎、大小肠炎、面斤、眼疾、耳鸣、耳聋、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各种手术麻醉,灵骨穴配心灵穴后通电。治疗久年胃病、胃溃疡配大白穴、中白穴。

  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因此穴有收缩子宫之作用、孕妇针之有流产之虞。

  31.心灵一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桡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

  主治: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32.心灵二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二寸五分。解剖位置:桡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

  主治: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33.心灵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三寸五分。解剖位置:桡侧手腕曲肌键和长掌肌腱中,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心脏支神经。主治:心脏内膜炎、狭心症、心律不整、心脏扩大、心肌梗塞、胸闷(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额头痛、头晕、手脚麻痹,亦可当麻醉用治颈项手术。

  34.肝灵一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掌心向上,手腕横纹腕豆骨前缘直上三寸,解剖位置: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分布前骨、间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肝之神经、肾之神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两?痛、血癌症(白血球过多或过少)、脾肿大、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

  35. 肝灵二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取穴:掌心向上,手腕横纹腕豆骨前缘直上六寸

  剂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穴位:肝灵三穴(掌心向上,手腕横纹腕豆骨前缘直上三寸)直上三寸解剖位置: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分布前骨、间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肝之神经、肾之神经。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两?痛、血癌症(白血球过多或过少)、脾肿大、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痛。治疗方法:刺针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肝病。肝灵一、二、三穴功同上三黄穴,为治疗肝病之(特效穴)。

  36..肝灵三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掌心向上,手腕横纹腕豆骨前缘直上九寸。

  解剖位置:浅层分布前腕内外侧皮神经、深层分布前骨、间动脉静脉和正中神经。肝之神经、肾之神经。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两?痛、血癌症(白血球过多或过少)、脾肿大、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痛。

  37.地宗穴 ( 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穴位:在人宗穴(在上臂脉骨内缘与脉二头肌间之陷处,肘窝横纹上三寸五分。)上三寸处。即肘窝横纹直上六寸五分。解剖位置:在头静脉后,有回旋上膊动脉、腋窝神经、心之支神经。

  主治:能使阳症起死回生。脑溢血之急救穴,针下立解。心脏。心脏麻痹、心绞痛之急救针。治半身不遂、心脏性喘息、肝昏迷、手脚麻痹、动脉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难、脑血管阻塞等症。

  38.肩中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顒穴下五分处。)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经肩顒穴下二寸半处

  解剖位置:此处为三角肌中央下缘、有上膊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膝酵鷏`炎(特效)、膝誧廑芊]特效)、皮肤病(颈项皮肤病及殿部皮肤病有特效)、小儿麻痹、半身不遂、心悸亢进、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特效)。腰痛。肩中穴配通天穴、通关穴、建中穴、肾关穴治全身关节炎、尿酸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

  39.正脊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横纹直上二寸为正脊一穴。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慢性肾盂炎。

  40.正脊二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横纹直上二寸)直上二寸处,在肱骨上。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慢性肾盂炎。

  41正脊三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横纹直上二寸)直上四寸处在肱骨上。解剖位置:肝副神经、心之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弯曲症、坐骨神经痛、颈椎骨刺。慢性肾盂炎。

  42三神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肘尖直上一寸五分。解剖位置: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肾盂炎、蛋白尿、阳萎、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乾、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三神穴三针同时下针,效果神速。

  43.三神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一寸。去肘尖二寸五分。解剖位置: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肾盂炎、蛋白尿、阳萎、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乾、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三神穴三针同时下针,效果神速。

  44.三神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侧,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二寸。去肘尖二寸五分。解剖位置:肾之副神经、肝之副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肾盂炎、蛋白尿、阳萎、早泄、腰酸、腰痛、肾结石痛、口乾、喉炎、支气管炎、老人咳嗽。肾之补穴。三神穴三针同时下针,效果神速。

  45.神肩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取穴:肩峰穴与云白穴连线之中央点。肩峰穴-在肩骨缝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经肩顒穴下五分处。云白穴-在上臂肱骨后缘,肩中穴内二寸处。解剖位置:有锁骨上神经、腋窝神经、肺分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小儿麻痹(特效)、脑出血、脑血栓之后遗症(半身不遂)特效、手臂麻痹、大腿内侧疼痛、麻痹(特效)。(治疗中风后遗症中,对於患处手臂不能动弹,五指不能伸屈者,连续针五次左右即能运动自如。)

  46.三灵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位於肘窝横纹(即十四经尺泽穴)之上方,即肘窝横纹上五分处。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经浅枝、心之支神经、挠骨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急性心脏麻痹(奇效)、心绞痛(特效)、胸闷(下针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脏缺氧呼吸困难。用三稜针浅剌或点剌出黑血神效,点出红血。

  47.三灵二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位於尺泽穴外五分横纹上。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经浅枝、心之支神经、挠骨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急性心脏麻痹(奇效)、心绞痛(特效)、胸闷(下针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脏缺氧呼吸困难。用三稜针浅剌或点剌出黑血神效,点出红血。

  48.三灵三穴 (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位於尺泽穴内五分横纹上。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经浅枝、心之支神经、挠骨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急性心脏麻痹(奇效)、心绞痛(特效)、胸闷(下针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脏缺氧呼吸困难。用三稜针浅剌或点剌出黑血神效,点出红血亦有卓效。

  49.三圣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往足跟方向)往前上一寸。即十四经涌泉穴后一寸。解剖位置: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血栓症。

  50.三圣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即十四经涌泉穴后二寸(往足跟方向)解剖位置: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血栓症。

  51.三圣穴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三圣三穴在脚底正中央点处(往足跟方向)往后一寸。即十四经涌泉穴往足跟方向后三寸。解剖位置:脚底神经分枝、心之神经、肾之副神经、脑神经。

  主治: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脑溢血、脑血栓症。

  52.木黄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其黄穴直下三寸。其黄穴在明黄穴(在大腿内侧之正中央。)下三寸。

  解剖位置:大腿神经前皮枝、胆总神经、脾之神经、肝神经。

  主治:黄胆病,胆囊炎、脾肿大、脾脏炎、白血球减少症及明黄穴主治各症。又为骨刺特效穴。木黄、其黄、明黄、天黄四穴除木黄外又称为上三黄穴。

  53.金营上穴(董民七十二绝针之一)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穴位: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横开五分处。解剖位置:肺之神经、心之分支神经、外侧大腿皮神经。

  主治: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种急症之急救。

  54.金营下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穴位:在金营上穴(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横开五分处)直上二寸。解剖位置:外侧大腿皮神经、肺之神经、心之支神经。

  主治:药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种急症之急救。

  55.火府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三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脊椎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脑神经、肾分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经痛(特效)、颈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脑部挫伤、脑神经痛、项紧痛、偏头痛、胸闷、肾脏炎。痔疮(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临床上同时取穴、效果显著。

  56.火梁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当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七寸处是穴。即火府穴下四寸处。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脊椎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脑神经、肾分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经痛(特效)、颈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脑部挫伤、脑神经痛、项紧痛、偏头痛、胸闷、肾脏炎。痔疮(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临床上同时取穴、效果显著。

  57.火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火梁穴(当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七寸处是穴)下三寸。即在后腿横纹正中央(委中穴)直上四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脊椎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脑神经、肾分支神经、坐骨神

  58.木府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火府穴(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内横开二寸,距臀横纹二片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脾之神经,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节炎,冠心症(特效)。

  59.木梁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木府穴直下四寸。即火梁穴向内横开二寸。木府穴在火府穴(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内横开二寸,距臀横纹二片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脾之神经,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

  60.木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火昌穴(后腿横纹正中央直上四寸)向内横开二寸,距膝横纹四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脾之神经,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节炎,冠心症(特效)。点刺出黑血立即见效。

  61.三灵一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膝窝横纹正中央(部「十四经」之委中穴)直上一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心之神经、肺之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后脑头痛、项紧痛、肩痛、背痛、胸痛胸闷(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经痛、腰痛、腿酸、腿胀痛、抽筋(特效)。偏头痛、脑神经痛、久年头痛。以三稜针点刺青筋出血立即见效。

  62.三灵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膝窝横纹正中央(部「十四经」之委中穴)直上二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心之神经、肺之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后脑头痛、项紧痛、肩痛、背痛、胸痛胸闷(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经痛、腰痛、腿酸、腿胀痛、抽筋(特效)。偏头痛、脑神经痛、久年头痛。以三稜针点刺青筋出血立即见效。

  63.三灵三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膝窝横纹正中央(部「十四经」之委中穴)直上三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心之神经、肺之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后脑头痛、项紧痛、肩痛、背痛、胸痛胸闷(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经痛、腰痛、腿酸、腿胀痛、抽筋(特效)。偏头痛、脑神经痛、久年头痛。以三稜针点刺青筋出血立即见效。

  64.神耳上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压沟上缘、距内侧1/3处。

  解剖位置: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肺之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各种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脏麻痹(特效)、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头昏、眩晕(特效)、呕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脑贫血、脑溢血等症之急救。胆固醇过高之头晕、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晕船。神耳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65.神耳中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中央偏内侧二分处。

  解剖位置:肝之神经、心之神经。

  主治:各种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脏麻痹(特效)、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头昏、眩晕(特效)、呕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脑贫血、脑溢血等症之急救。胆固醇过高之头晕、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晕船。兼治肝硬化。突发性耳聋。

  66.神耳下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压沟下缘、距内侧1/3处。

  解剖位置:肾之神经、肝脾神经。

  主治:各种急性病症急救、心脏麻痹(特效)、心脏病发作之急救、头痛、头昏、眩晕(特效)、呕吐、肝机能衰竭、四肢无力、虚脱症、休克脑贫血、脑溢血等症之急救。胆固醇过高之头晕、胸闷(特效),胸背痛、高血压,腰痛、晕车船。兼治肾炎、腰脊痛。子宫下垂。

  67.外耳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在金耳穴(在耳壳背之外缘上端)上三分偏外侧二分。

  解剖位置:肾之神经、肝之神经

  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风昏迷之急救、头痛、低血压过高、头晕、头昏眼花。

  68.分枝上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取穴:当肩脾骨与肱骨叉口直下一寸五分是穴。剂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穴位:在肩脾骨与骨连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 解剖位置:分泌神经、肝之神经。主治:药物中毒、蛇、喝、娱蛤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者可治、重者难医)、全身发悻、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胸痛。

  69.分枝下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取穴: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分枝上穴在肩脾骨与骨连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剂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穴位: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分枝上穴在肩脾骨与骨连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解剖位置:分泌神经、肺分支神经、乳神经。主治:药物中毒、蛇、喝、娱蛤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疯狗咬伤、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梅毒、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者可治、重者难医)、全身发悻、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胸痛。兼治乳腺炎。

  70.分枝中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取穴:在分枝下穴向内横开六分。分枝下穴在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分枝上穴在肩脾骨与骨连接之又口下一寸五分。剂量:直刺一寸~一寸五分。穴道名称:五形穴之水府穴。取穴:包括水俯、水援,水市、水江、水清等五穴。剂量:使用三寸毫针斜刺:以十五度由内往外斜刺二寸~二寸五分。穴位:在水分穴(第十二脊椎兴第一腰椎刺突之间)外侧一寸。解剖位置:肾之神经。 主治:腰酸痛(特效)上肾盂炎(特效)、蛋白尿、贤亏。眼疾。视神经萎缩(视力模糊不清)。

  71.前会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取穴:当正会穴前一寸五分处是穴。剂量:使用三稜针点刺出血。穴位:在正会穴前一寸五分。即「十四经」之前顶穴后五分处。解剖位置:前头神经、脑之副神经。主治:头昏、眼花、脑胀、神经衰弱。中风昏迷不醒,半身不遂。以三稜针点刺立即见效。前会穴对不省人事之病患有使其立即复苏之效。治疗方法:放血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四肢颤抖(舞蹈症)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穴为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之(特效穴)。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症)之(特效穴

  72.足解穴:在膝盖骨侧上角直上一寸之间向前横开三分。解剖:心脏敏感神经及血管。直剌三至五分。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之向前横开三分。主治:扎针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下针处起包、疼痛,或是西医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损伤,脚扭伤、精神剌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劳过度之疼痛,药物过敏、食物中毒。运用:下针后将针缓缓转动,病痛解除即取针,留针时间以八分钟为限。如患者晕针不省人事,即将其口张开,以扁针、筷子、汤跟?或手指按其舌根,稍用力重压三下,见其欲呕吐时,以凉水洗其头,并以湿毛巾覆盖其头部,令饮凉开水半杯即醒,受刑休克者亦可此法解之。如患霍乱引起休克,可用凉水洗头,使其恢复知觉,然后用药治之。

  73.天耳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取穴:当耳廓背面、神耳上穴外二分处是穴。剂量: 斜刺:由上往下斜刺五分,特效。

  解剖位置:肝肾神经。主治: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皮肤过敏、头晕、呕吐、晕车、晕船、有抗过敏作用。治疗方法:刺针法。针感:局部酸胀感。

  74.手千金穴(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尺骨外侧,腕横纹上八寸,肘横纹下四寸。卸手五金穴上一寸五分处取之。剂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穴位:尺骨外侧,手五金穴上一寸五分。解剖位置:肺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主治: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特效)小腿发胀、脚痛、解胆醇过多、解针口痛、项痛、头痛、腹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疮疡毒。治疗方法:刺针法。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手脚麻木。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手千金穴治疗手脚麻木(特效)

  75.手五金穴(董氏三十二解针之一)

  取穴:手抚胸取穴,当腕横纹上六寸五分。即火山穴外五分上五分处是穴

  剂量: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穴位:在尺骨外侧,腕横纹上六寸五分。

  解剖位置:肝分支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手脚麻木(特效)小腿发胀、脚痛、解胆醇过多、解针口痛、项痛、头痛、腹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疮疡毒。

  治疗方法:刺针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手脚麻木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手五金穴治疗手脚麻木(特效)

  76.手解一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手解穴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首,效果神速)。取穴:於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一寸的下五分为手解一穴。剂量:直刺二∼八分。针下立解。解剖位置:五腺敏感神经,正中神经。

  主治:解晕针,或下针以后引起之麻木、针口痛、气血错乱之刺痛、坐骨神经痛、(下针立解)腰痛、三叉神经痛、全身痛、开刀后伤口疼痛、又解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疼痛难忍、拔牙时麻醉止痛、子宫手术之麻醉止痛(当麻醉使用,需配心灵穴)。二穴兼能治胆疾、胆石症、胆囊炎、神经麻痹。针下立解,或以三稜针出血即解。(手解穴为最佳之止痛穴,故治疗肺癌、鼻癌时必须加针本穴。)

  77.手解二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手解穴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首,效果神速)。穴位:手掌朝上,於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一寸的上五分为手解二穴。

  解剖位置:五腺敏感神经,正中神经。

  主治:解晕针,或下针以后引起之麻木、针口痛、气血错乱之刺痛、坐骨神经痛、(下针立解)腰痛、三叉神经痛、全身痛、开刀后伤口疼痛、又解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急性胃肠炎疼痛难忍、拔牙时麻醉止痛、子宫手术之麻醉止痛(当麻醉使用,需配心灵穴)。二穴兼能治胆疾、胆石症、胆囊炎、神经麻痹。针下立解,或以三稜针出血即解。(手解穴为最佳之止痛穴,故治疗肺癌、鼻癌时必须加针本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