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消旧业~因果正见

手机日志

 

 

                                                                                    《调心引导》讲记 4

西台隆耶言教系列之一

       西台隆耶  讲授

 

此时十方所有世界中    成为佛陀清净所化众    

此刻普降导师正法雨    诸希求意乐者愿来此

        圣言天龙夜叉鸠槃荼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具德根本上师如意宝    住吾梵顶莲华蕊垫上    

大慈大悲恩重摄受我    祈请赐予三门得成就

法界密意本地现量见    三传导师胜缘之持明    

即生获胜金刚持捷径 全知法王隆钦绕降尊 意传刹那迁转祈愿获

一切所知清净入于心    众识无明黑暗自净已    

成为无边众生引导尊    全知晋美林巴诚祈祷

遍满平等如来刹土中    自解净执本性自然证    

现为根传上师引导尊    邬金吉美华智诚祈祷

任成自显觉性现量刹    离言遍满本性遍明具    

成为无量有情引导尊    圣士丹比尼玛诚祈祷

无改本初普贤获自地    一切所知清净入于心    


现为调化诸众引导尊    无比阿格旺波诚祈祷

有寂自解原始智慧中    明空离执本性证三传    

成为诸众顶严引导尊    遍主将华嘉参诚祈祷

本来基位显现证菩提    光显讲修佛法之宝幢    

根本上师足下诚祈祷    祈赐身语意之胜加持

加持获证究竟之密意    妙力增长报身刹土现    

速得法尽本来究竟地    普贤法身自性融一体

法界虚空周遍广大界    不灭游舞种种之幻化    

大悲三身利众之事业    大恩根本上师诚祈祷

胜生圣教五尊悲摄受    浊世教法补处利生尊    

贤劣各自根机予宣法    敬礼安置究竟金刚持

自现不灭密严刹土中    佛身智慧一体不分离    

自生觉性妙力圆满已    愿证普贤本来之实相

密严法性空界宫殿中    三世一切诸佛之自性    

现量直指自心即法身    根本传承上师诚祈祷

怙主汝之尊意即吾心    无二无别融入为一体    

您诸如何普胜于十方    彼等唯愿我亦成如是

祈礼大恩根本上师宝    由大恩门摄住吾心莲    

为利他故加持吾相续    加持自心行于法正道

加持消除道惑幻显智    加持证悟本净实相见

加持即身圆满四相智    三门不离至心而祈礼

 

    为度化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老母有情,并使彼等即生成佛,现在传讲《调心引导》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好,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继续来学习《调心引导》。

《调心引导》分为前言、道之禅修和后记,其中道之禅修又分为前行、正行和后行,现在是前行;前行共分四部分,现在讲第三部分:四厌离心;四厌离心的前三个——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已讲,现在是前行之四厌离心的业之因果。前面原文中有关业之因果已经作了讲解,现在我们继续来看看业因果有关的情况,比如随缘消旧业的同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再造诸恶业,接着来看。 

 我们能够学佛修行非常好,但是一个团体在学佛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出现矛盾、出现一些障碍,而这些是可以处理好的。我们共修的时候经常要提到,出现了这些障碍、矛盾的时候,应该积极去化解。只看自己的过失、不找别人的麻烦,这样就能够化解,佛法应该是用来观照自心的、不是用来照别人的;没有必要的时候唯一安住在净观之中,只有在有必要的时候、才不离净观的去作适当的必要的观察,如法观察完了之后仍然要净观如旧。

 为了把这类问题说得明白一些,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团体中,甲和乙都是关系比较好的道友;丙是隐藏的,因为自己修行不够、喜欢两舌,是个有这种习气的道友,他是以隐藏的方式进行两舌;而团体中其他的道友有可能也慢慢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大家应该如何正确去处理呢?

    佛法大海各种根机都有,正像我们学佛团体里面一样,刚开始由信施进入了佛法大门,慢慢的去受持相应的三乘戒律,就成了不同层次的修行人,求受了不同层次的佛法。按道理我是哪个层次的,就应该按那一个层次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既然都进入了佛门,那至少是应该以佛弟子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不能还是像俗人那样。进入佛门了,随着自己修行的深入,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仍然是按俗人那一套去搞,不对。

    比如我们遇到刚才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不能按俗人那样的低标准去要求、去处理事情了,若按俗人的标准就会搞是非,“怎么能这样!我一定要把这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因为丙是隐藏的形式来进行两舌、挑拨离间。有人想点燃嗔火、修行人就要熄灭这种嗔火,如果甲和乙被他挑得怒火中烧,那就说明他们没有修好;若按照世间那样的情况去对待这个事情,那是他没有修好。

    这个事情首先丙这样做是非常不应该的,一个团体里面有这样的人,他作为佛弟子,要认得自己是在造诸恶业;密乘道友之间去干这样的事情更是非常不应该的,有很大的过失;作为丙自己应该及时去反省、去发露忏悔,要知道自己做了这些、是一个很可耻的事情。我们世间人都知道不要去挑拨离间、都会觉得这种人非常可恶,何况是佛弟子呢?当然应该严格按佛弟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果是三乘佛法中的密乘道友之间,那更是要严格的要求自己,怎么还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呢?所以说应该悬崖勒马,发露忏悔。使团体不和、这个过失很大,使道友之间产生矛盾、到处点燃嗔火,如果是密乘弟子、这个过失更大;越是往上上的,道友之间、师弟之间出现这样的挑拨离间,越是有很大的过失。前面也是再再的讲了,我们这个法它戒是戒自己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净观,对整个的器情世间都要净观。我们密乘的菩提心就要以五圆满去净观,只是有必要的时候,才暂时性的去作必要的观察,而这个所谓必要的情况我们平时讲;归纳起来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师教诫弟子,二是值事管理,再是道友提醒规劝,是这样的三个必要。丙这样做,是非常不合理的,有很大的过失,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得到,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去改过,这是一个。

第二个,作为甲和乙两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被人在间挑拨离间,你们也知道有人挑拨离间,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不能像世间人那样,还要搞一个是非。我们要知道应该以最起码的因果正见的高度来要求自己,再高一点可以如梦如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还可以用菩提心、或者空性智慧这样来要求自己;我们遇到这些业果现前,遇到某个事情的时候,最起码的都要有因果正见来指导。

那现在遇到被人挑拨离间的事情,自己不能随而又去造新的恶业;随缘随缘,我们要随善缘、不要随恶缘,要从此斩断恶缘的相续。如何斩断恶缘的相续来消业?要就此随了这个缘、消了这个旧业,必须要中断恶业相续、同时着重在善因上增上修持,这样就斩断了恶缘的相续而消了业。我们知道被人挑拨离间了,这说明我以往也是曾经这样对待过别人,我以前或者前世这样去做了,如是因如是果,就感得了这个果报。被别人挑拨离间,受到了这些不悦,要从这里面解脱出来,那刚才讲了,是要通过因果正见、似梦似幻、本空等等这些摄持,才能够做到随缘消旧业,中断旧业相续,再还要增上善因更好。随缘消旧业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来了这个事情,我通过因果正见,首先知道这个事情是自己的“如是因、如是果”;自己以前害过别人、现在感得这个业果,我应该安忍,要心安理得的去承受这个恶果。而不是缘现在这个恶报,又去造新的恶业,那样怨怨相报何时了?就没有把这个恶业的相续从此斩断,那样不好。我们修行人应该是要将这些轮回的业就此斩断,特别是恶业、应该斩断它的相续,去即生成办自他二利解脱。这是最起码的要求,都已经要求以因果正见来安忍,身语意安忍得了才是对的,如果身语意安忍不了、就是中了丙的奸计。他这样搞、把大家都可能烧坏了,丙的烦恼得逞了,那就已经失坏了大家的修行,千万不能这样去做。

这个事情大家应该这样去处理,要把它作为一个修行来处理,不是一个世间的是非。如果还是搞世间的是非,要辩个你赢我输辩个你对我错的话,是在搞是非。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去做到随缘消旧业,通过因果正见、似梦似幻、菩提心、空性智慧摄持去做,才能真正的做到随缘消旧业,我们至少应该这样去做了、才是对的。

平时不要去搞是非、搞烦恼,没事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的安住在修行正途之中,有事的时候要敢于如法承担;其中是非是指心外的事情对的属于是、错的属于非,在心外去搞就是在搞是非、搞烦恼,比如自己遭遇到业障现前、欲被盗了、烦恼现行、得不到戒、求不到法、出现道障、得意忘形、遇到违缘、随业飘动、失坏誓言、修不上去、修成黄门等时,却老是在心外找原因、老怪别人等就是在搞是非,要如法将这种欢喜搞是非的恶习转变过来,因为心外属于非的事情是错的、心外属于是的事情也是错的,心外的是非都是错的,要转到在自心相续中调伏自己的身语意,这才是初步转变过来了、进入了正常的依师修行正途中;没事是指没有心外是非这类事情有事是指心外是非这类事情来了,在如法依师正常修持这种没事的修行正途中、弟子应如履薄冰的护持好自己当下身语意上的修持,而在遭遇心外是非的事情时要敢于承担。

如何承担?遭遇是非的时候本来应该当下寂灭是非、却去搞是非的话那是迷失了,烦恼现行的时候本来应该赶紧默默的寂灭烦恼、怎么可以去张扬烦恼呢?!没有惭愧心;此处承担是指弟子先要肯定自己错了、其次认得自己的错、再加以调正过来,回到依师修行的正常状态中来,值事管理之承担是要以大局为重、寂灭是非、寂灭烦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候会不自主的出现一种不耐烦的情绪,或者成见,甚至忍不住要冒火。为什么?因为在此之前再再的迷失、坚固而成。比如发心、值事管理的过程中,看到别人不上心、屡教屡错时,就可能迷失,心里作意:“下次还不会、给点颜色看看!”果然不会,马上就来考验:是否能够点燃嗔火!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不耐烦、点燃嗔火等烦恼是正常的;要避免出现不耐烦等,就要在此之前不能迷失,更加不能再再的迷失,并且还要调正好。当然关于是非还可更加深入了知,比如本空之外悉皆是非,实有执著、三界轮回都是是非……要明了无缘而去,只破不立的戛然而止放下一切是非,一路空去,连空亦空,无立无破,无缚无解。

 这中间比如甲乙他们都怀疑戊是这个丙,为了把道友之间的怀疑消除,现在这个甲乙,甚至其他的了解这个事情的丁等,他们想把这个事情突破出去,把道友之间的这个事情作个了结。那就要把心态调好,要做合理怀疑,怎么样做呢?他应该这样:怀疑隐藏的这个丙不可能是戊,那他可以对戊讲、或者去咨询戊:“我们大家是道友,站在这个前提下,这个事情我遇到了,我现在作合理怀疑:隐藏的这个丙不可能是你,到底是不是你?”你可以这样问他,是的话,我们大家是修行人,正好借这个事情让他发露忏悔、从中解脱出来,大家不再增上造这种恶业了,这很好;不是的,那你就要依你的誓言来承诺,你亲口来告诉我们:“我不是这个丙。”这样也可以,以你自己修行的誓言来做你的担保。这样做如果戊就是丙,那当然他应该如法的去发露忏悔:“自己做的不对,业障现前了,害得你们生起了烦恼,这是世人都不干的恶事,都被我干了,我实在是太下劣了……”应该如是发露忏悔,去祈求甲乙相关人员的原谅,要特别公开的发露忏悔,从此发誓不再干。

 如果戊不是这个丙,就应该以誓言、以佛弟子的资格等来做担保:“我不是这个丙。”要非常肯定的告白大众。因为戊引起了大家的合理怀疑,所以戊适当的时候,以后有机会了,还是要找出一些证据什么的辩白一下;别人怀疑了你,现在这个事情你还没有了结。因为你被其他的道友合理怀疑了,虽然这种合理是指无罪的怀疑,你做了那样的表白,大家也相信你的承诺,认为不是你;但那还是有个怀疑,所以你还没有完全脱离干系,那你以后有机会还要作适当的努力。作为甲、乙、丁还有其他的人,戊辩白这个丙不是我,那大家就要相信他的这个承诺。除非你另外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戊就是丙,那是另外的一个事情。

戊如果承认是他干的,他要忏悔,他忏悔以后,我们还要把他作是自己的好道友,不要由此再引生嫌弃等,不要引起其他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作为戊,他如果是丙的话,应积极的发露忏悔,真正从此不再犯这样的事情,要好好的去改过。如果是,就要这样去做。如果戊不是丙,他做了这样承诺的话,当然就要相信他,除非甲乙还有其他一些确凿证据,那是另外一回事情。我们这个佛法是讲道理的,在说到佛陀制戒因缘中了解到,佛陀他老人家住世的时候,没有什么事发生时,佛陀对大家都不作什么限制,是大家有事的时候,相应一些教言,告诉大家怎么样去做。佛陀住世的时候,大家都是比较清净,只现一下就都不再犯了。我们现在学佛都应该这样去做,没事的时候那样就行了,有事的时候就这样去如法的处理。主要的还是要调心,按照自己的修行情况,这个事情应该这样来了知,这样来处理。

还有一个要注意,本来这个事情尽量限制在此事上,不要把矛盾搞大了;我们单单就事论事,能够像前面讲的那样,以因果正见,或者似梦似幻、菩提心、智慧来处理得了,能够安忍得了,那在甲乙那里,就把这个事情都处理好了,就已经没事了;甲乙处理不好,把这个事情搞大了,搞到丁那里去了,搞到其他的人那里去了,那还是要这样来处理。自己知道这样来处理,甲乙丁都要知道如法去处理。不要降低标准,按俗人那样去处理了,否则会把大家搞得怒火中烧,搞得烦恼火都起来了,那样不好。更加不要搞什么呢?不要把事情扩大化,现在怀疑这个丙就是戊;如果把老账都翻出来,比如翻出戊以前还搞过什么坏事更不对了。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了,是甲乙没修好。如果丁也是这样去搞,更是没修好,己、庚、辛等其他的道友,也跟着去搞的话,说明其他的这些人都没有修好遇到这类事情都没有去修自己的这颗心,而在自己本来可以置身事外净观的时候,把自己搭进去造了恶业,这就没意义了,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有必要的时候,应该暂时性的作一些处理、观察,平常的时候都应该是净观一切器情世间,像圆满动机里讲的一些净观,要知道如何如法的去作取舍。关于在运用净观与有必要的观察上,往往有人不能善加取舍,本来应该净观时就不应该观察、否则有过失,本来应该观察时就不应该净观、否则有过失;本来应该净观、不应该观察时却去作了观察等就成了恶分别,本来应该观察、不应该净观时却净观了就成了无有作为、喜欢高攀、口头禅,没有取舍智慧。刚才讲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如果大家把戊的老账都翻起来了,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麻烦,只要肯放下、就能够获得利益,所以不要去翻老账;如果是不合理怀疑、这是错误的,前面讲了,只能是合理怀疑、戊不可能是丙,那样如法的处理是好的,如果是不如法、那不好,比如说把戊的一些旧账都翻出来,这样不好。还有怎么样的情况?如果是不合理怀疑、戊就是丙,这是不对的,这是有过失的。我们前面讲过,还没有核实过的确凿证据之前,你现在就认定戊是丙,这是已经定了罪之后再说的怀疑,这就是不合理怀疑,这种怀疑是有很大过失的,可能会引来诽谤等过失。道友之间本来都是很殊胜的关系嘛,你现在作这些不合理的怀疑,另外你还把旧账搞在一起的话,这是不对的。哪怕是有些旧的事情,戊往昔还有类似的劣迹,也只能作合理怀疑,这种合理怀疑就是在没有定罪之前应该认为其无罪、并且一切怀疑都是为了证明其无罪的;如果以前有确凿的劣迹,那是经过核定了,虽然他以前犯过、但不代表现在就肯定犯,不能是这样简单的划等号,这些道理都要搞清楚,不要把非因非果因果混为一谈,把假因说成是真因了,这就是虚假的因果关系不要搞这样的事情,应该如理如法的去对待这个问题,否则都会搞出很多毛病来。

 我们是来学佛的,前面讲了,佛法大海各种根机都有,有可能每个人的烦恼不同,他烦恼现前就干了这个恶事。这个道友烦恼现前的时候干了这个恶事,我们要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不要落井下石。虽然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从因果上来讲,他造了恶,现世已经成为一个很可怜的人;他以前干过恶事,的确可恨之处,从因果上来讲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作为大乘密乘修行人、我们要有慈悲菩提心,对造恶业的人、我们更加要有慈悲;我们应该以慈悲心帮助他,斩断缘恶循环的相续、从恶业中拔出来,要有这颗慈悲心。不是落井下石,不是群起而攻之,不是那样的乱象;而我们是要群起而助之,帮他从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要帮助当事的甲、乙、丙、戊,还有丁也是在那里搞是非,他自己也掉进去了,他怎么会掉进去呢?他自己本来可以置身事外的净观,守住自己的誓言,结果他自己跑到里面掺一脚;我们不要像丁那样掉进是非里,还要帮他拔出来。

 作为戊,他要做他的事情。前面我们分析了,他是什么情况就应该按那种情况去做。还有己、庚、辛这些,尽量不要像丁那样掉进去了,他们可以置身事外的净观,或者有因缘的话,可以作值事管理,可以作善道友的规劝、提醒。那丁作为善道友应该怎么规劝呢?假如丁和戊是好朋友,他有点怀疑戊、可以合理怀疑不可能是戊,他先过去规劝,道友之间是好朋友、有必要时应该适当的规劝,戊可能业障现前、一下子不能醒悟,丁他明白道理、可能去规劝,这个事情应该如此去做,让他明白了这个道理、赶快从中拔出来。甲乙其他人也可以去规劝他,站在甲乙的角度是什么样的、站在戊的角度是怎么样的、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应该是怎么样的。面对这个事情、大家都应该正确的去处理好,要知道,我们要站在各自相应三乘戒律的高度,如果是密乘佛弟子、就要站在密乘佛弟子的高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修好自己。遇到这个事情,不是把法用来看别人,而是要检视自己。

 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有因缘、或者出现这类问题,要知道怎么去处理。要知道就像唱戏一样,在这部戏中,你自己的角色唱对了,才能随缘消旧业,再积累资粮,就使自己的修行有所提升;否则在消受旧业的过程中又造了新秧,成了冤冤相报、恶性循环了;如果能够消旧业,并且斩断恶性循环,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相续中,所以自己要善加考虑,要去把这个道理弄明白,不要搞出毛病来了。

我们在任何时候遇到事情,都应该当作修行去善加处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随缘造恶业,一随缘又增上造恶业,那就与我们修行的目的相违;如法去做的话,整个团体里面大家都能够在一个事情上去修行,不管是好的还是恶的,好的正好增上,恶的我们正好调心,正好也使自己安忍增上,方方面面都增上。我自己造了恶事,恶业现前的话,认识自己的过错,发露忏悔,立即去改正过来,也会增上;所以大家都是这样去修行的话,就会日日增上,就会越来越好,让魔无从下手。这个事情中,如果说丙来隐秘性的挑拨离间,甲乙受不了的话就中了魔计;甲乙被挑拨得受不了,把这个事情搞得很大,再怨三怪四的话,这个烦恼就搞大了。烦恼现前的丙,去造了这个恶业;甲乙就随着丙的烦恼、以及自己现前此业,把这把烦恼火烧得更高;如果丁再来助缘,其他的戊、己、庚、辛都来把这个烦恼火搞大了的话,就会把这个团体烧光了。

《调心引导》讲记系列、《魔考讲记》等等,大家都要深入的去看,自己在这些事情面前是不是及格了,要深入的去检讨自己。事情已经这么发生了,要以修心为主,如何去做,自己做了多少?“平常我们团体里某某事情出现的时候,我是如何做的?”这个要反省、检视。

我们刚才模拟了一个这样的公案,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我自己该怎么样做。这中间还有一个值事,如果是这个事情找到值事那里去了,明白了这些道理,值事也要正确的去处理,怎么处理呢?就是将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家该发露忏悔的、就发露忏悔。到时候丙、戊他认得错了,要去发露忏悔;这个甲乙中间有很多过失,他可能忍不住,不能随缘中断旧业相续、反而还造了新秧,他要去发露忏悔;还有丁等其他的也应该这样去做,有过失要发露忏悔,没有就好,要继续净观,继续去修好,这是我们要做的修行,这是很重要的。在我们的修行中、时时刻刻要这样去调正自己,我们在一个团体中、有可能出现这类事情;如果能正确如法的针对自己心上去处理好,这个事情就会烟消云散,大家都能够从中获得利益;知道怎么样去做了,如果不是这样去做,就比较危险,可能把这个事情搞大了。

比如说这个团体中,丁类型的人物很多、就会把事情搞坏,如果甲乙当事人他修行不够力、也会这个事情搞坏。所以说关键的不是隐藏的那个丙,丙只是代表我们的一个烦恼,大家都有烦恼,都可能会涌现出来,他是代表这种情况;现在表现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或者甲乙、或者是丙、或者是戊,到了自己那里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处理,就要知道这样去做。还有其他旁边的那些,他们又该怎么处理,是不是自己也守不住,掉进去成了其中的一个——掉进烦恼里去了,将这把烦恼火燃烧起来了、增盛了;“某某又掉进去了,又使这个烦恼火更加增盛了”,什么东西掉进去了?我的烦恼增盛了、随他跑了,使这把烦恼火更加兴旺、那就错了,这个时候应该将上师的教言树立起来,要用上师的甘露妙法来熄灭它,甘露妙法是怎么样的?以法来观照自心,把自己的执著烦恼火熄灭掉。好,这个问题大家应该要认真的去领会。

一般人多是短视,不怕造恶因、只怕受恶报,虽然想离苦得乐,往往不畏惧造恶因、却干种种恶事,真是欲求乐果、反种苦因,不知取舍、颠倒而行;如果想求暂时的人天善果,却选择了去干杀、盗、淫等恶事,期望通过干这些恶事来寻求乐果,那是不可能达到真正安乐的目的,反而将堕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去。比如想求一口好食就去杀、去偷,如果干了恶事——杀和盗等,就种下了恶因,结果以后因缘成熟就会感得恶果来;哪怕是通过杀、盗能够获得暂时的这口食物,但是由此将来会带来更大的恶果,长此以往就会堕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有智慧的修行人能够细致取舍因果,畏惧造恶因,能够如法安忍种种善恶果报、能够做到随缘消旧业,那深信因果有什么利益呢?能够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如果我们深信因果,就会知道:今生点点滴滴的福报都是有因的、是如是因如是果带来的,种下了因,现在因缘成熟时就现前了果报;我们相信因果以后,就会知道要再再的在善因上增上修持,以后就会现前其相应的果报,久而久之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只是纯粹的去行善,唯一如法依师安住在即生成办二利解脱道中不紧不松、绵绵密密的精进修持,不必担心没有好的果报不但果报决定会有而且还是纯善的。因为真正的修行人相信三世因果等、就能够做到如法安忍,要如法安忍种种苦乐果报才能如法的消旧业,比如当时应该作还债想、是梦是幻观、本空观,如是如法的精进修持佛法将会有力的增上善的变数……一定会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若是修行人通过如法依师修行已经种下了大善根,那临终是欣喜去接受安乐善果的时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关键在于修行人于生前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如法依教奉行的精进实修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大家回向发愿。上师诸佛如何回向,我等亦如是悉皆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