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清明节(内容有点长,耐心看,对清明更深了解)
佛教经典
  宗舜法师:我们一般分寺院和个人了。作为寺院来讲,这时候一般举行一些超度的法会,大的举行水陆法会,小的也做一些诵《地藏经》,念普佛,还有晚上放焰口等等这些超度活动,主要是从佛教方面,对亡人、先人的感恩。
  因为可能他父亲是地主、资本家、反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阻断你对先人的这样一个情感,所以一定让你要把你的父亲、你的亲人看作是阶级敌人,要划清界线。所以这时候如果你提倡了一个孝道的话,这个事情就很难了。所以它一定要打破你这个,长达几十年,不提倡孝。那么一旦阶级斗争这个理论已经不提的情况下,但是孝这个东西也很难恢复到原来那个地步。
  凌海成:对,我也去做过佛事、念佛。宗舜法师:你把网页打开,有捐赠箱、供果,还有点的灯,那么很多人不喜欢这件事,说你们把敬佛的仪式庸俗化了、简单化、商业化了,或者说速食化了,就是快餐文化那样了。但是它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教化的事实,也就是说,这一帮人他点一下鼠标,就为佛献了一盏灯,为佛上了三支香,种了一个佛缘。这个是平时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他看来这个还是好事儿,他可能根本就不会想到做这件事情,这也是对诚意的一种培养。但是如果是原本你有这个能力去办这样的事儿,你甚至放弃了在佛面前很简单的供一杯水、点一盏灯、烧一支香,依赖于网络去虚拟一下……
  宗舜法师:是,人死为鬼的观念是中国古往以来就有的,这属于一个本土的信仰观念,这个观念跟佛教应该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尊重大家的信仰,但是我们也可以给大家一些佛教的意见,比如说对于佛教的思想观念,我们是这样看的,我们人死为鬼的观念,跟佛教里面的鬼道众生还不是一个概念。主持人:那是什么呢?
  那么你刚才说他要七天以后重复一次自杀的状态,甚至还要找到一个替身,才能够得到解脱。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还要在杀一个人,或者让另外一个人自杀,他才能够获得解脱。那等于说,他的自杀行为,导致必须要少到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生命,一环扣一环。我得到解脱,另外一个人得不到解脱,他再去害一个人,这个有点危言耸听,这个不是佛教的正知见。佛教的正知见,我们说人自杀要承担自杀的恶业,要到地狱里面受苦,这个是他自己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一个所谓的需要找一个附体,或者找一个替身,能够替代自己,这个应该不是佛教的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