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中共面临8大“新的伟大斗争”

个人日记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中共面临8大“新的伟大斗争”


来源:人民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它们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招牌,大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原标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的伟大斗争”

韩庆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郑重提醒,更彰显了我们党实现伟大目标的信念之坚定、努力之顽强。我们要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努力赢得斗争的胜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背景

我们党之所以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主要是基于对我们党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考验和危险的科学判断。

我们党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国家打压的挑战: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大国,难免被某些守成大国及有关国家视为“威胁”,这些国家就会防范甚至打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遇到诸多难题的挑战:面对体制机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篱的强大阻力,面对经济增长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面对资源人均占有率偏低且配置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突出问题;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向我国渗透;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主要包括“疆独”“藏独”“台独”等。

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执政环境日趋复杂、执政基础有所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党既要经受住市场经济对党负面影响的考验,又要经受住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安全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包围、遏制、打压、分化、唱衰中国的行径日趋激烈。

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有的党员干部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自信,缺乏斗志;能力不足危险:有的党员干部难以胜任所肩负的历史重任,难以应对诸多挑战和“四大考验”;脱离群众危险: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愿深入群众,背离了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消极腐败危险: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严重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

“新的伟大斗争”的主要形式

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来看,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争夺资源。资源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形式之一。地球上储存的资源相对有限。缺乏资源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及竞争力,因而当前许多国家都在围绕资源展开激烈竞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资源争夺大战。目前,这种战争仍然以不同形式在世界的局部地区进行。

货币战争。美国等西方强国注重金融立国,极力维护本国、本地区货币的世界霸主地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西方国家打压人民币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在我国周边不断挑起事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刺激货币流向霸权主义国家。

争夺市场。即为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而展开争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发展经济必须拥有广阔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围绕我国市场展开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意识形态斗争。强权政治和霸权国家试图对我国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们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招牌,大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目的就是动摇我们的思想根基,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而尖锐,一些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竞相发声,大肆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领土争端。少数周边国家与我争夺我国固有的领土,一些西方大国趁机介入,挑拨离间甚至公然为其不合理主张撑腰打气。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这种围绕国家领土主权斗争的长期性,依法、合情、合理地予以回应。

反腐败斗争。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我们党在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组织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力度大、手段和方式多、效果显著。与此同时,腐败分子暗中抵触,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将更为激烈。

网络斗争。在网络空间,我们既能看见传播正能量的“天使”,也能看到发泄不满、谩骂他人、传播色情、招摇撞骗、混淆是非、聚众挑事、制造虚假信息、进行网络策反等释放负能量的“魔鬼”。网络世界中的“天使”与“魔鬼”为争夺网民和阵地而展开的斗争日益凸显,现实世界的斗争也会体现到网络世界。

反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经常在我国挑起各种事端,制造民族裂痕,搞民族分裂主义。因此,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的伟大斗争”的新特点

斗争对象和形式全面多样,处处可能是斗争的“战场”。我们正在进行的“新的伟大斗争”之对象,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既有党外的,也有党内的;既有经济、政治的,也有文化、社会的;既有有形的敌对势力,也有无形的挑战、考验、危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有斗争,资源、货币、市场、意识形态、网络等都是斗争的载体。

西方敌对势力对斗争精心策划、处心积虑。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斗争,大多以传播西方社会思潮且以文化渗透的方式,把“自由、民主、人权”作为突破口。大致步骤是:第一步,让中国人崇拜西方“标准”;第二步,用西方“标准”裁判中国现实;第三步,使一些人认为西方“月亮”是圆的、中国“月亮”是缺的,对中国现实社会看不惯;最后一步,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产生不满,从而达到动摇中国人理想信念、摧毁中国人自信和分化人心的目的。国内外敌对势力采取的斗争方式隐蔽巧妙,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许多斗争是用文明、学术外衣设置政治陷阱,以文明、学术思想掩盖政治意图,让一些人甘愿上钩,不知不觉掉入陷阱。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文化、文明诱惑掩盖政治图谋。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但感到用赤裸裸的军事和政治手段扼杀、围剿中国不合时宜,转而想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敌对势力抓住此机会,往往通过各种名目的基金会、社会组织,以考察访问和培训为旗号,培植代理人,进行文化渗透;利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上的“话语权优势”,诱惑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文明、理论、思想失去自信,成为西方文化、思想的俘虏。二是用学术思想遮蔽政治图谋,以学术创新诱惑我国专家学者,使他们掉进西方所设计的政治陷阱。一些西方社会思潮确实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性的思想。但它们常常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以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访问的面具来掩饰其政治意图,容易迷惑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使他们丧失判断力和鉴别力。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彻底揭露和拒斥西方以文化、文明、学术外衣设置的政治陷阱。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可谓复杂而严峻。积极应对我们党面临的诸多挑战、“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努力破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都需要我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一步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科学破解难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不断推进。

(作者为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教授)


文章评论

噶哒哒

 刘云山在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好干部标准 改进培养选拔方式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4日出席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并讲话,强调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以培养锻炼为基础,以选准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为保障,改进创新培养选拔方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刘云山指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是第一位要求,要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引导年轻干部打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实践是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要强化实践导向,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经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提高,在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增强担当,始终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好干部是教育培养出来的,也是管理监督出来的,好人主义培养不出好干部,要坚持从严管理,加强监督约束,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清白做官、踏实做事。  刘云山指出,选人用人体现着干部工作导向,要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要求,切实改进创新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注意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党政机关,注重选用在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经受住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对各层级领导班子年轻干部配备,要统筹把握、符合实际,不搞一刀切,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要坚持重在平时考察年轻干部,多看干部的一贯表现和综合素质,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用多双眼睛看人选人。要严格选拔标准和程序,狠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大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违规破格提拔干部问题的查处力度,使选人用人风气真正清朗起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主持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部长,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各中管金融企业、部分国有骨干企业和高等学校党委(党组)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噶哒哒

整个社会男女关系混乱的五大原因 丁丁认为主要有以五个方面: 一是法律的纵容是滋生男女关系混乱的根本原因。如果把男女关系的混乱归咎为道德关系,那么,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必然与法律有着很大的关系,如爱国,如果不是法律对于叛国者的严厉制裁,那么,爱国就成为一句空话,人们对于爱国与叛国就没有对与错分辨;如杀人,如果法律对于杀人者没有严厉的制裁,那人们就对人生安全的概念就会混乱,就没有善与恶的分别……而男女关系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法律对于什么才是正常的男女关系没有定义,当然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措施,而一味的把男女关系归类于道德,由道德动去约束,所以,婚外情、通奸、情人、小三、二奶、二爷等现象,只要出现就会蔓延。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而道德的约束显然苍白无力。在封建时代,对于偷情、通奸那时要受到法律严惩的,虽然现在看来过于残忍,丁丁也不主张,但在现在男女平等的时代,法律对于男女关系还是要有所约束,有所主张,毕竟,法律是道德观形成的最后保障。 二是财富的两极分化是男女关系混乱的根源。仔细归类当今社会男女关系混乱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根源在于财富分配的极不平等,按照某大学调查的结果,最高端的1%的人群掌握着1/3的财富,而最低端的25%的人群仅仅掌握着1%的财富,如果的不公平,就必须有着太多的社会矛盾,而当这些矛盾没有激化,而且个体也无法解决的时候,那就必然要找各种途径来重新分配财富,而性作为人类都需要的共同需求,就成为一种化解矛盾的工具。所以,通过性来重新分配财富就造成了男女关系的混乱,这也就成为笑贫不笑娼的最好注解。 三是权力的垄断是男女关系混乱的又一根源。过去,人们可以通过读书等途径来解决权力的重新分配,现在,读书已不再是改变身份的重要途径,而且读书已越来越成为权贵们的特权,中国的权力层已被少数人垄断,上下游之间的流动已被堵死,下游的人员要想流入上游,就必须通过垄断的权力,这个时候,权力就变成腐败的根源,所谓的潜规则流行说穿了就是财与色,而杭州原某区委书记一语道穿:男人送钱方进步,女子日后才提拔。而从江苏徐州原某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潜规则全市100多名女干部,尤其是现在女下属已成为另类词汇来看,男女关系混乱就成为必然。 四是权贵们的榜样就如同蔓延的瘟疫。现在,包二奶、养情人、带小蜜已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过去一段时间,这些现象多在土豪中出现,但正是这种现象的出现,那些有权的人士认为自己也是成功者,甚至比这些土豪更成功,他们能够如此,为何自己不能够这样呢?所以,有权者就开始像土豪学习,过去,有一句话叫做男人三十时的三件幸事:升官发财死老婆,就很说明问题,为什么95%的官员落马都因为女人?可见,当前的男女关系混乱已到了多严重的程度。也正是因为榜样的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因为这才是成功的象征,而通过各种手段崛起的一批女性精英自然也不甘落后,成功的男人能够包二奶养情人,我们又为何不能包二爷、养小白脸呢?其实就是如同瘟疫在整个社会蔓延。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今时代只要稍微有钱的人就开始学着这一套了,现在,骗子为了骗术的成功也如此,甚至连捡垃圾的都要包养情人,还振振有词说这是在做好事,有的还有更多更文雅的理由,如“在不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有的说是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现在又叫异性闺蜜,而年龄差别较大又叫什么干爹干女儿、干妈干儿子,其实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而且确实有一部分人通过这些手段改变了命运,甚至实现了所谓的理想,最著名的当然是邓文迪,当然还有许多政界、商界、娱乐界等各界的女性,有的甚至还因此出书,正是这些榜样的力量,女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五是越来越多的两地分居也是造成男女关系混乱的重要原因。现在,由于生存的需要,夫妻两地分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男女的性问题确实是当今社会难解的难题,不可避免的造成男女关系的混乱,这其实无关道德,也无关谁对谁错,究其原因,还是钱惹的祸,因为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当然,原因还很多,如夫妻关系的处理、如办公室恋情中的日久生情,如生存的压力造成的独身,如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等等,而男女关系混乱已是当今社会严重的问题,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