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晨忆事
个人日记
11月11日,是传说中的光棍节,后来活生生被媒体商家炒作哄抬成购物节、“败家”节、剁手节。不管什么节,于我,只是普通的一天。早6点,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急忙起床,给儿子做早餐。照例是两只煎蛋,几片面包,热牛奶或者是棒子面粥。早上的时间紧张,一切像打仗一样。做好饭,倒好刷牙水,挤好牙膏,再把儿子的水壶灌好热水,一切准备妥当后,才去叫儿子起床。
儿子还在熟睡中。望着他熟睡的脸,听着他起落有致的鼻息声,有点舍不得叫醒他。可时间不等人,6点25分,再不起就晚了。
“白壮,白壮蛋”,我轻轻喊了两声,“起床了,25了”。儿子像是被惊醒的,呼的一下,就从床上坐起来,可眼睛似乎还没有睁开。 “再睡2分钟,醒醒懵!”,我说,心中由不住一阵疼惜。儿子听了我的话,又倒在床上。趁着这阵工夫,我赶紧往外端饭。不一会儿,儿子已经窸窸簌簌地穿好衣服,下床洗漱。儿子这一点很好,不赖床,叫醒之后,就不用再叫了。早餐很简单,儿子吃得飞快,不到10分钟就一切OK了。
这俩天孩子妈出差,又恰逢APEC盛会,车辆限行,所以早晨由我负责骑电动车送他上学。路较远,6点40左右从家出发,大概需要半小时。冬日的清晨,黑魆魆,冷飕飕的。马路上已经满是人流车流,有相当一部分是穿着各种校服的学生。我带着儿子穿行在人流中,心却倏忽间飞回到30多年前,也是这样的清晨。只是那是在农村,没有这样的人流车流,钟点也应当更早一些,6点多吧。乡间的道路岑寂无声,太阳还没有任何露头的迹象,夜色依然笼罩四野。黑暗中一个小小的身影蹬噔蹬在路上飞奔,大概跑二三百米的距离,到学校门口后,回头大喊一声:“回圪哇,回圪哇!”
“回圪哇”是我们老家方言,意思是“回去吧”。那个小孩是我。在我身后二三百米距离外目送我上学的,是我的姥娘(外婆)。关于姥娘,我写过一些文字,但与真实的生活相比,文字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再深情的笔触,都难以描摹出我对她老人家的眷恋思念之情。那时候村里的小学都有早晚自习。早自习一般6点多到校,上1个小时左右,到7点多放学,回家吃饭,然后8点前到校,才是正课时间。冬日的早晨,6点算比较早了,遇上值日,还要起更早,从家里带柴火去教室生炉子,要赶在大家到来之前把炉火生起来。记得那时大概七八岁,有一段时间村里盛传有狼。这并非谣言,我就亲眼见过村民们抓到的一只狼,用铁丝绑了腿脚,眼神少气无力,没有一点狼的霸气,要死的样子。后来那只狼如何处理的,我不记得了。现在想,多半是被那几个村民杀得吃了狼肉。因为当时我不知从哪儿听来的一种说法,说狼肉很柴,不好吃,而且味道有点酸。
自从有了关于狼的传言后,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紧张起来了,一到晚上,孩子们都不敢随处乱跑,以防被狼袭击。可早晚自习还是要上的。晚自习上完后都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家,不会感到害怕,大人也放心。但早自习就不一样了,黑魆魆的道路上空旷无人,大人担心,小孩也害怕。我那时住在姥娘家,早上起来,姥娘不放心,每天目送我进校门后才肯回家做饭。于是就有了一开始所讲的那一幕。姥娘家离学校约有二三百米远,站在门外马路边可以一眼望到校门。在姥娘的目送下,我一路狂奔,快到校门的时候,总要回头冲她大喊一声,回圪哇!姥娘听到我的喊声后,才慢慢拧着小脚,一摇一摆地回家做饭。等到下早自习的时候,天已大亮,同学们一群一伙,自然就不怕狼的威胁了。
狼的警报何时解除,我现在没有一点记忆了。或许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再也没有看到狼,渐渐就放松警惕,乃至完全忽视淡忘了狼曾经带来的恐慌。狼是北方地区常见的动物,听父母亲说过,他们小的时候有狼在村里出没。后来就没有了。到我小时候,狼已经绝迹。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所见到的那头被抓的狼,或许只是个例外。冬日,大雪封山,觅食不易,那头狼大概是迷了路,不小心跑到几百里外的平原地区,被村民活捉的。我村地处平原,方圆几十里见不到成片的山林草原,狼很难藏身、生存。直至今日,又过去了三四十年,村里再也没有听说过有狼。
长大以后曾经和姥娘说起当年因为怕狼而目送我上学的事,姥娘就笑了。她说:“真有狼来了,姥娘管什么用?”是啊,一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走路都不灵便,能驱狼?不过就是给生性胆小的我壮壮胆而已。可姥娘站在马路边目送我上学的身影却永远刻在我的脑子里了。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在姥娘家住,家里没表,也不知道时间。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全凭姥娘的感觉。冬天里天寒地冻,昼短夜长,当我还在温暖的被窝熟睡时,姥娘早已经摸黑起床张罗做饭了。那时做饭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快捷,要烧柴火,非常麻烦费事。我永远不知道姥娘究竟几点就起来了,等到喊我起床的时候,她已经劳作了好长时间。就像现在我喊儿子起床一样,付出的心力劳作,他如何能体会得到?
姥娘已于8年前永远离开了我,我再也无法像童年时期那样享受她的爱,当然也永无机会偿还她的爱。只是在这个冬日的清晨,触景生情,又想起了她,想起了她站在马路边目送我上学的身影。人类的爱,总是自上而下一代代往下传,如今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长大,常常不由自主地心生欣慰怜爱之情。这种爱,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就是出自本能。正是这种本能,把亲情的温暖,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心有所依,魂有所系,情有所托。
在这个冬日的清晨,我带着儿子飞奔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人流里,我一点都不觉得清冷孤寂。因为我曾经和正在享受着长辈们的爱,同时我又把这种无私的爱传给了我的孩子。我也看到有不少如我一样送孩子上学的家长,把孩子包裹在厚厚的衣服里,只留出两只扑闪扑闪的眼睛,我没有觉得好笑,只有无限的感动和温暖。
儿子,多少年后的某个冬日、清晨,你会想到今天的情景吗?
文章评论
七班夏天好
我也记得你老娘,还吃过她做的饭,看完你的回忆录心里酸酸的……
北望衣上云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有点收不住的节奏
今世缘
我也是那样上学去,可是我没有姥娘送的幸福![em]e154[/em][em]e154[/em][em]e154[/em][em]e154[/em]
今世缘
可是我女儿有我送的幸福,[em]e192[/em][em]e192[/em][em]e192[/em]
馍儿
你的回忆是温暖的,温暖了我这个冬日的早晨![em]e100[/em]
雪拥傲梅
干嘛你,让人家心酸酸的,早饭都来不及烧了,回想起咱外婆送雨具(蛇皮袋、塑料布)到学校的情景
幸福
我们都在最无私的爱里成长,又用这爱温暖我们的下一代。老白,说不定若干年以后,你的小白也会写一篇老爸在寒冷的冬天骑车送他上学的文字,有了这些铭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em]e121[/em]
Angel
做个煎蛋面包片你就想起了姥娘,要是做牛排还不得想起…………。[em]e120[/em]不过感情真挚,好人好文。
为爱停留
触景生情,我也想起了小时候被妈送上学的情景。
馍儿
我大儿读初二了,可这小子从来就没给过我叫他起床的机会!小学吧,我的闹钟是6:30,可他总会在6点就起床了,现在呢,居然5点半就起床洗澡收拾了。而且在读小学五年级后就自个儿上学去了,我这妈压根就没送过[em]e128[/em]
相伴一生
那些小时候的事情几乎模糊,让你这么一说,跟我小时候一样的啊,我是77年的忻州人,[em]e100[/em][em]e181[/em]
彩虹
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美好的儿时回忆!让人心久久不能平静!生活!就这么平平淡淡最好!!感动!![em]e105[/em][em]e105[/em][em]e105[/em]
旖旎清秋
读亲家的姥娘,想起了自己的奶奶和姥娘,小时候的自己体弱多病,是在奶奶和姥娘的疼爱和宠爱中长大的,至今那些画面依然历历在目,尽管父母也很疼爱自己但总感觉没有奶奶和老娘的那份疼爱更体贴更可心。浓浓的亲情是诗意的暖阳,是长辈给予子女一辈子无穷的财富。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做小辈的要尽量做到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父母[em]e160[/em]
倚窗把酒
感动[em]e154[/em]
霖妈
大早上一边吃煎饼果子,一边看文章。害的人家泪流下一稀饭[em]e109[/em][em]e109[/em][em]e10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