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客子的风雨岁月

个人日记

作者/麦子

在陕甘宁边区,黄土高原之上。每年的农历四月中旬,有一批陇上大汉,人高马大,身强力壮,三个一邦,五个一群。在麦头的带领下,结队而行。头戴草帽,手拿镰刀,背着铺盖卷儿,一些备用的衣服。肩膀上搭着一个袋子,装着家里人做好的烙馍。从村子里出发,由东向西赶场,奔波在陕西关中大地,泾渭流域一带,去给雇主打短工收割麦子的人被称为麦客子。
麦客子一般年龄在十八岁与五十岁之间。麦头在选择人时,挑选特别能干活的人,不但力气大,而且还要心灵手巧。这样的人会得到许多雇主的青睐,花大价钱也爱用。尤其是能吃的人,能吃就代表此人力大无穷,干起活来十拿九稳。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为了验证麦客子的割麦技术与娴熟成度。麦头会指定一片麦场,让所有的麦客子在麦地里先溜个趟儿,就是手拿镰刀,在地里模拟割麦时的动作,要令,一些基本手法,考验吃苦能力与身体的承受能力。有的麦客子在麦头的考试下,两个来合,累得脖子和脸通红通红的,汗流浃背,像关公耍大刀那个劲儿。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再累,也要假装不累,否则让麦头看穿,就地解职,无缘再轰轰烈烈闯关中了。麦头这时兴高采烈,耀武扬威,大摇大摆的走在田地间,嘴里叨着旱烟,吧唧吧唧的猛抽着。那神情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经过麦头的考核之后,将人员定好,一声令下,选择好良辰吉日,启程上路,由东簇拥而下,直达关中。这一趟去了最少得一个多月,或许再多些时日。因为出门在外,身不由己。割麦子本是短工活,抢时间,抢活路。手脚麻利,能吃苦耐劳,就多收割一些。由东向西,称为赶场,一直到关中地区那里的麦子全部收割完毕。再由西向东返回,这时自家的麦子正熟了。于是,浩浩荡荡的麦客子大军直赴自己的家乡,这一返程便称为转场。预示着关中地区的麦收季节彻底结束,麦客子返乡回家。一年的关中夏收就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来来去去,轮翻上阵。生活在这里的麦客子练就了一身技艺,挥舞着镰刀,把陇秦子民最纯朴,最勤劳,最勇敢的精神发扬的淋漓尽致。
由于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差异,位于甘肃和陕西的东北部,沟大山深,丘陵梁峁多的缘故,造成麦子熟的时间晚些,而处在八百里秦川一带,相对而言,麦熟的早些。所以东部的农民在这个时节里像一批浩浩荡荡的大军,穿行在陇秦大地之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群,一是为了赚些打短工的辛苦钱,二是为了帮助农业生产助一臂之力。渐渐的产生了这个劳动大军组成的队伍。
据说麦客子延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可见,在几百年的风雨岁月里,祖祖辈辈就这么走过来了,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吃饱肚子,不得不弃家远道而行。
在《清诗记事》嘉庆朝卷吴振域所作古风《麦客行》诗前自序曰:“客十九籍甘肃,麦将熟,结队而至。肩一袱,手一镰,佣为人刈麦。自同州而西安,而凤翔、汉中,遂取道阶,成而归。秦人呼为麦客。”由此文中所观,当时大多数麦客子来自甘肃一带,在长期的这种发展下,自然而然的麦客子这一名称便诞生了,给后来外出打工的人创造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麦客的起源背景,已经在民间形成了那时候社会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不仅是为了生计而奔波,更重要的是在夏收多发雷雨天气的环境里,急时抢收回了粮食。
每逢麦收时节,炎炎夏日里,在金黄麦浪的滚动下,潜伏着一群人。手里挥舞着镰刀,肩膀上搭一条毛巾,匍匐在麦地里。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在艰难地向前移动着。豆大的汗珠子从额头簌簌而下,直往眼睛里钻。麦田里听见太阳毒辣辣的暴晒声,天地一片热浪扑面而来,仿佛着了火似的。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为了抢夺粮食,赶趟子,猫下腰的麦客子丝毫不能怠慢,手里的镰刀不停地挥舞着。为了多赚几个辛苦钱,麦客子从早晨起来,吃饱饭,一进地里,就是一整天,一直到太阳落山时,主人打过招呼才收起镰刀。随着主人踏着夕阳西下时的路,回到休息的地方,在主人的盛情款待下,酒足饭饱,躺在炕上昏昏噩噩的睡去。
在父辈们的年月里,我记得那时候村子里的青壮年,常常结队外出打短工,从家里出发时,提前几天便到镇子里买些上好的镰刀,油石。坐在树下将刀具放在油石上,然后浇些水,来回反复的磨砺着刀刃,直到刀刃变得锋利锃亮时才收手。往往要备用好几把镰刀,免得这个坏了,换上那个。一群壮汉子就这样雄纠纠气昂昂的出发了。从他们的神色里看不出一点疲惫感。也许是他们逼迫无奈,看着父母,看着老婆孩子要吃饭,不得不这样做,肩负起责任来。

在很久以前,听老人们讲,大多的时候,人们去关中割麦子时,都是步行,带着干粮,背着水壶,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一路上都是结队而行,人多力量大,为了抵御拦路抢劫的人,再是那时候狼虫出没,为了安全着想。一走就是个把月。到赶场完之后,往返一两千里路,脚上的布鞋都磨破了几个大洞,有的造成脚趾头受伤,比比皆是。
三爷在年轻时,与三奶奶刚结婚不到半年的光景。在贫穷的年月里,三爷为了挣钱糊口,和村子里的壮汉便去关中割麦子,临行前,三奶奶把三爷一直送到村外的关口,看着三爷和壮汉们消失在山坡下,她才依依不舍得向家里走去。在关中的那些日子里,麦收时季,天下大雨,一连十几天,都没有收割麦子,带的干粮全吃光了,由于当时阴雨连绵,简陋的屋子里挤满了人,生活环境差,蚊虫叮咬,酷暑难熬。三爷便得了一场病,一条壮汉便倒了下去,几天里汤水点滴未进。严重的高烧导致三爷昏迷不醒,浑身时冷时热,哆嗦打个不停。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了呼吸,命丧他乡。
年轻的三奶奶,每日里盼着三爷回家,她常常偷偷地跑到村口张望,双手抱着那棵老柳树,经常泪花花儿打转,希望三爷早早回来。可是灾难降临在一个年轻而脆弱的女人身上。她看着黑发人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悲痛欲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三爷就这样在异乡不幸辞世而去。他给年轻美丽的三奶奶留下了一生的悲痛。
后来,随着交通的便利,有了客车。于是,人们出门时就转变为以车代步,给外出的麦客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为了省钱,大部分人都很节约,从不浪费,惜钱如命。
岁月无声,冬去春来。杨柳飞絮,草木返青。每年的四月天里,崖畔上便飞鸟齐鸣,野生的植物与花儿开满了山野,黄土高坡。布谷鸟在荒郊野外的空旷天地里叫唤着,似乎呼醒沉睡的人们。又一次看见了村子的男人们,背着行囊拿着镰刀,踏上西安的客车。

人们交通方便了,外出割麦的人们再也不是三五成群了。各走各的,自谋生路。于是,大批的麦客子涌向了西安火车站。人一多,价钱自然会往下跌,讨价还价的事,常常雇主与麦客子争得面红耳赤。到最后吃亏的依然是麦客子。有的人找不到活,在车站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马路边,屋檐下,车站里,到处是顺地打草铺躺着的麦客子,身旁放着草帽,镰刀,只要有雇主一来,躺在地上的麦客子就一窝蜂似的围上去,有的几乎不讲价钱,只要管饭,就跟着走。此时此刻,雇主笑得面如桃花。一招手,随后一波人便在雇主的屁股后面,渐渐的淹没在人群里。

风雨飘摇,时代在进步。渐渐的,村子里去关中割麦子的人极其稀少,一下子失去了当年那种热火朝天的场景。人们不出门,便都守在自家的田地里,精心种植着庄稼。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收割机的问世,慢慢普及在农村。麦地里的镰刀被“突突突,突突突……”冒着黑烟的机械化代替了。有利有弊,十几亩地下来,昂贵的费用得花去好几佰。而老一代人从苦日子走过来的,疼惜钱,还是甘愿用镰刀过日子。苦点,累点,可是他们觉得值。而年轻人便坐享其成,变得懒惰起来,宁愿花钱雇用收割机,也不蹲在田地里去忍受太阳的灼热之痛,弯着腰擦拭汗水的煎熬。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陇上大汉闯关中赶场的情景随着岁月的风雨,悄悄的弥留在历史的长河里。偶尔,在人们茶余饭后,拉家常的时候,才会记起,在细碎的时光里,会心一笑,成为一段往事,如烟,如雾,如风。
麦客子是那个时期农业落后的粗犷而辛酸的特殊事物,与一个时代的缩影。今天,人们生活在工业化的城市里,有谁会想起,又有谁知道有关麦客子这一名字,这一个曾经活跃了几个世纪的传奇称谓。

文章评论

兰梦

我眼前仿佛出现一群粗狂豪迈顾家的麦客子,为麦子深厚的文字功底点赞!

芬芳 芬芳

赞美这些辛勤的劳动者![em]e163[/em][em]e160[/em]

雪豹

麦客距离我们渐行渐远,但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是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奶奶的故事很感人,让人浮想联翩。朋友的文字字字句句很传神,眼前一幅幅画面徐徐而来!

雪泥鸿爪

关中的汉子是陇秦大地的脊梁,麦子用饱蘸激情的比笔触讴歌了他们。

梦,没了色彩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客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麦捆在身后排成了列队的士兵。日正当头,那时候十岁左右的我,愚蠢的问母亲,为什么他们不在早上或傍晚多干呢?母亲告诉我,天热,麦杆脆,好割,也省劲,所以他们晚上基本不干,就趁着烈日想多割点麦子。现在,这一切都变的遥远了,但是,对他们的辛勤与尊敬,丝毫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