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个人日记
作者: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答:修净土的居士,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净土念佛法门相应的心态与知见,净土法门是体现了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悲智,令一切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苦难,安享涅槃常、乐、我、净。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首先要体现出世间的本怀,念佛矢志往生成佛,不是念念佛,修点善,下一辈子得个富贵的身份,或上升到天堂去享天福的。要知道我们今生不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就惨啦!如果我们发起不了真往生的心,那么我们这一生持戒,念佛,修种种慈善事业的事情,下一辈子可能得到大富贵,在富贵中,能保持清醒头脑的少,迷惑颠倒以富贵造诸恶业者多,这不得不谨慎啦!所以截流大师开示,如果今生不能够发出真心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行的话,跟一阐提、五逆十恶的人本质上没有两样。五逆十恶者是当生下地狱,那个不能真心求生净土的人,是第三世下地狱。下地狱的时间只有一步之差啊!所以我们要加以注意,如果今生不能成就往生净土的话,下一辈想保住人身也不是有把握啊!得人身要持五戒(杀盗淫妄酒),即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才有做人的资格啊!试问我们的五戒持得怎么样,五常的操守如何呢?所以印祖说,下辈子保住人身比往生西方净土还难。得人身靠自己持戒的力量,而往生净土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以今生能闻到念佛法门,一定要信愿持名,今生成办往生之净业。
这个往生净土的信愿建立之后,在世间法当中,要落实大乘佛法真谛与俗谛圆融的特质,在世间也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净业三福就是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要孝养父母,恭敬师长,对朋友要有信誉,要吃素戒杀,身、口、意三业趋向纯善,这样你在家庭和单位尽到了自己的本分,便会导致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你是世间的善人,又能由福德的积累开发智慧,所以你的事业也会做的越来越好。学佛不仅不会与世间法矛盾,反而能促进世间事业的昌盛。大凡世间上能够建功立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都是在心性的开发有相当深度的人。比如清代林则徐以大无畏的气概,烧毁英国的鸦片,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什么地方?我们得知林则徐用非常工整的楷书来写《金刚经》、《阿弥陀经》、《往生咒》。政务之余,抽暇念诵这些经咒,才知道他从佛经里面吸取了精神的养料。近代的思想家像魏源、龚自珍都是虔诚的念佛行人呐。还有很多的企业家的财富,大多是多生多劫布施的善行所致,今生他又布施,越布施越有财富,可见出世间法与世间体现相辅相成,出世间法提升世间法,世间法为出世间法准备资粮啊!
我们在世间首先要有终极关怀的安心,用比喻表示:比如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出差。他第一件事是要找好一个住的地方,找到住的地方,安顿了行李,他出去办事,他心里很安定啊!哪怕办事再晚也预定好了地方,这把钥匙在手上随时可以进房间休息,这样,这人才安心呀!如果他没有找到住的地方,背着沉重的行李去办事,这办事的过程便一直伴随着恐惧不安。办完事到哪里去啊,心里不安呀!这是一般人常见的心态。由此扩大一点说,我们来到这个地球也是出一趟差啊!试问我们找到了住的地方没有?所以找到地方是一个有理性的人必先解决的问题,然而多少人却忘了这个事情啊!背上沉重的行李去办事,追求世间的种种东西,一生都伴随着不安和恐惧啊!
阿弥陀佛慈悲之极,用这个念佛法门给我们安顿好住的地方,令我们了知生命的归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安心立命的事情解决后,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做世间的事业,那会做得很踏实,很快乐。可见,念佛法门是缔造安乐人生的妙法。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至此才稍有契悟!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候,你要提得起,有时候你要放得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可是没有禅慧的人生,当提起的时候不提起,当放下的时候不放下;当放下的时候反而提起,当提起的时候反而放下。
赵州禅师和信徒的一番对话,信徒不能契悟,赵州禅师只有怪他没有佛性,但赵州禅师又慨叹说:人,并不缺少佛性啊!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悬以重赏。国王从参选画作中找出两幅,决定从中最后选择。
其中一幅画的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群山,点缀着如絮白云。另一幅画也有山,但都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当国王靠近看时,看到瀑布后有一细小的树丛,上有一鸟巢,雌鸟安坐在巢里。
国王选择了后者,并解释道:“平静并不等于一个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的地方,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宁静,这才是宁静的真正意义。”
信守承诺
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经签了约,这才发现这笔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客户也很会做生意,很精明,一看,这个生意对方肯定亏钱,所以就吩咐手下人要好好盯着,看他是否偷工减料。
结果工程很顺利就完成了,然后就付给款项,姓李的商人一句话也没多说就走了。客户觉得纳闷,就把姓李的商人请回来,问:“我想请教你,你的生意究竟是如何做的,如此高明,你这个生意赚钱没有?”这商人回答:“没有赚钱,把我十万块本钱都亏完了。”他说签完约就发现亏本了,但已经签约了,就要信守承诺把它做好。
客户听后很感动,当晚把他公司里的主管都找来,说:“以后我们所有工程的地砖都给这人铺。”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到处散布着金银财宝,他心中暗自思惟:‘我在这山里苦修了七年,每天餐风露宿、衣不蔽寒,但是到现在依旧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今生成道看来也不可能了。既然如此,不如先运用这笔意外之财,修建一个可遮风避雨的落脚处,再作打算吧!’于是将这些宝物藏了起来。
佛陀观察到此比丘是可度之人,只是一时迷失而造此罪业,于是将自己变为一穿金戴银、浓妆艳妆的比丘尼出现在沙门面前,正当比丘尼向沙门问讯之际,沙门对着这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比丘尼痛声斥诃:‘既已出家,为什么还要用世俗的装饰品来妆点色身?这不是颠倒吗?’比丘尼立即反驳说:‘是啊!既已出家,就该好好的持戒修慧,为什么还要贪着非分之财?这不也是颠倒吗?’比丘尼一说完话,就现出佛的三十二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沙门此时才了解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愚痴,于是至诚向佛顶礼忏悔,乞求佛陀开示。佛陀藉着这个因缘,就告诉比丘六妙门的观法,比丘依此法门修行,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省思:
我们的心之所以有诸多的烦恼,乃是贪执外在的种种财、色、名、食、睡。所以佛陀不断地告诉我们要放下,这些身外之物毕竟都是无常。来去之间,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唯有透过外相上的舍离,才能帮助我们去除贪执的习气。当习气渐渐减少时,也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自在。
更多好文: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
居士的社会生活
在家学佛应当注意的五点
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
在家居士戒律问答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在家人可以收出家人给的东西吗
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在家居士如何修学净土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在家居士健康的生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