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余秀华和她的诗

个人日记

       余秀华的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让她一下子火了,赤裸裸的描写大胆而又直接,有点惊世骇俗。初读认为这是描写爱情的,文中那个“我”不惜冒着“枪林弹雨”,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不就是所谓的爱情吗?若非如此,莫非身边就没有可睡之人了吗?但又不似描写爱情的,肉体碰撞的力······催开的花朵······虚拟的春天······误以为······这些词使我们对这所谓的爱情有所怀疑,让它带上了欲的色彩,在这里余秀华也不认为是这首诗是描写爱情的,她没有特定的人或事,只是在描写一种现象。
       荼蘼发来一组余秀华的十首 小诗,让我记住了那首《我养的狗叫小巫》从诗中我读到了她的苦难,无奈,孤独与冷静。让我对她产生好奇心的是那首《狗日的王法》这首诗实在不敢恭维,真的就无异于泼妇骂街了,莫非也如那凤姐一般,一切都是炒作?带着好奇,我在网上搜到了她。
      余秀 华,一个脑瘫女诗人,诗作二千多首,粗略的 看了一下,大致的有了一些了解。她火也许是必然的,先不说她顶着病残的身体坚持创作了十六年,但就她的文风来讲,大多数的诗歌一直以来都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媳妇,欲语还休,半遮着面,朦胧而又美好,而余秀华的诗就如同一位粗野狂放的村姑,大着嗓门,无所顾忌。在众多娇羞的小媳妇面前,她是那样的乍眼,那样的另类她的文字直率大胆而又直接,能带给人心灵不一样的震撼!
      在我 看来,余秀华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她不是为写诗而写诗,她的诗都是写给自己的,丝毫不取悦他人 ,诗是她自己与心灵的对白,是她的朋友,是她的伴侣。特定的外在条件下,让她的眼中有了不一样的世界,使她的文笔尖锐而又犀利,有着近乎冷酷的冷静。她的灵魂是压抑的,她极力的想要挣脱想要摆脱掉外在的特质带给她的命运,她向往健康,渴望她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的爱情,而现实里没有爱情的婚姻却让她感觉到那是“青春给的一段罪恶”,我能感觉到她的窒息与压抑,诗歌这时候恰好成了她的倾述对象,成了她宣泄的窗口。诗歌从她的心口汩汩流出,不加一点矫饰,赤裸裸、血淋淋的呈现在那,让人心痛,不忍卒读。在诗中,她的爱、她的恨都酣畅淋漓。
       在看到到《千里送阴毛,礼轻情意重 》时,我不禁一乐,这是个幽默的怪才吧?对这首诗拍砖的不少,就犹如一个大家闺秀看金瓶梅时用手绢捂住羞红的脸,却又终忍不住轻轻的啐了一口。余秀华在诗中展现的她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是人就不完美。二千多首如果字字珠玑,那她就是一个奇才了。数量多良莠不齐在所难免,就算米里有几粒沙石,那也丝毫不影响米的质量。同那些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的诗歌相比,余秀华的大部分诗歌是可读的。
       余秀华与我年龄相仿,文化程度相同,唯一不同的她是脑瘫,我是一个健全者 ,她的疾病让诗歌选择了她,她也选择了诗歌。我也喜爱诗歌,但我好久不写诗了,写不出来,诗歌已离开了我的血液。无爱也无恨,我近乎麻木的活着,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计较着蝇头小利,每日重复着枯燥无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我把我烦躁不安的灵魂一次次的按压,按压在水中溺毙。平日里,我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安静的样子,我在自己的梦里一遍一遍的学习认命,学习安分守己。抑制着满腔的热情,我把自己打扮成一座永不喷发的死火山。有时候也会写几段文字来排遣心情,可文字也已让我打扮成温良恭俭让。跟余秀华比起来,不管她是不是脑瘫,是不是诗人,一霎那,都让我觉得很羞愧,觉得自己很虚伪,对着自己的文字,我又一次吐了。

文章评论

珍惜眼前人

我读了你的文字倒是特别震撼,真的,她及她的诗给你带来如此大的感触,始料未及。

无关风情

花花是余秀华的知音,她有你这样的读者定会报以微笑。今天上班,我会再次认真地去重读她的文字。

风雨*百合

亲爱,早[em]e100[/em]又失眠?马上认真品读,貌似感慨不少啊

风雨*百合

她写得酣畅淋漓,你评的亦是洒脱豪放。她直白不造作的文风才是火的理由。最后的,,,,,你开心健康就好。

呵呵,亲爱的,我想穿过小半个中国去睡你,是不是感情不真挚啊?那好,我就转个弯儿,先广州拉萨乌鲁木齐转个圈儿,然后再呼和浩特,这算是大半个中国了吧?这情够奔放了吧?[em]e120[/em]

尘埃里的荼靡

花,也不必看了她的文字,就吐自己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做好自己,足矣[em]e163[/em]

简单

哈哈!今年不景气,都是这样,施主就默认吧!等哥忙完这阵,陪你聊两块钱的。

海虬

怀孕了,谁要生二胎?不怕计生委去拆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