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章法,应该是一个全局性的大概念,它所涉及的面是很广的,如作品的款式、笔法的运用、字群的排列、线条和墨色、行间留白、上下款文措辞以及如何用印等,方方面面,都要事先考虑到。艺术给人以美感,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也要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此众多的内容,要想一下子在章法的概念里,安排得十全十美恐怕难以做到。事实上,章法如同兵法一样,不同的战役有不同的打法。不同款式的书法作品,有不同的章法要求,我们大不可以偏盖全。我们一定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把握好这个全局性的大概念。下面,我们就从不同的作品款式出发,并举以实例来作一些具体的探索。
一、关于“对联”的章法技巧
据传,在古代《诗经》中就有无数语句相对、平仄和韵的对联。在唐宋以前的律诗中,第二句与第三句都是两两相对的。然而,对联用于书法则是在明代晚期,直到清代以后,对联才得以盛行。对联强调对称美,开始的时候很工整,以楷书和行书为主,清代以后才发展到诸体都能入对联。对联的内容一般有“山水情怀、寄写心志、讽喻社稷及生活读书”等。对联的字数不等,常见的有“四言对、五言对、七言对”等,后来还出现了“数十字、上百字”的长联。在款识方面,对联开始只落单款,到后来也落上下款。在用途上,对联也从雅士清玩发展到亭台楼阁、高堂庙宇。现列举若干对联款式如下:
1、上下款一行式。对联的上款,在一般情况下,总是要题上受书人的称谓、姓名和字号的。但是,本幅作品的上款并没有找到位置。因为他在上联已经题上了“甲子五月端阳前一日”,而且所题的位置比较低,如果再题受书人的姓名的话,自觉不妥。于是,作者把受书人的姓名题在了下联的上方,把自己的名字题在了下方,以示对受书人的尊敬。这是一种将计就计的办法,虽有差错,而又显出了高招,令人佩服至极。见(图1):

( 图1)
2、四行题款式。每联题为两行,共四行,位置居中。见(图2):

(图2)
3、正文以下多行式。正文作四字,留出一个字的位置用于题多行款,另有一番情趣。见(图3):

(图3)
4、龙门双行式。因为款文字数较多,故而采用双行式题款法。见(图4):

(图4)
5、少字高题式。文多,题字少,以突现其气势,大有“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见(图5):

(图5)
6、双色满框式。采用色彩入书法,款文四行,顶天立地,有特色。见(图6):

(图6)
二、 关于“中堂”的章法技巧
中堂是指整张宣纸所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比例是2:1,以竖式为准。整张宣纸的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等。现存最早的书法中堂为南宋吴琚所书的《七言绝句》。中堂的出现远晚于手卷,手卷是文人手上的把玩物,而中堂则是时时用来悬挂的,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所以,中堂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书法作品。但是,中堂形式比较程式化,要注意在章法上有所突破,突出新颖性。
1、界格式。用于书写工整一路的作品,书写前要先打界格,打界格的线条要细而劲挺。但在落款处不要打界格,务使行气贯通。见(图7):

(图7)
2、疏朗式。书法作品重虚实相见,全是虚不见实,谓之空洞无物。全是实不见虚,谓之局促郁塞。有虚有实,谓之潇洒空灵。书法创作要怡然自得,要舒适自然,要巧作安排。见(图8):
(图8)
3、随款式。所谓随款式,是指正文不够写,把多余的正文当作落款来写,一统到底。这种款式在书写时表现为十分的随意,一看没纸了,便把正文当作落款写,与正文搅和在一起。见(图9):

(图9)
4、界格信札式。信札是尺牍,把多个尺牍组合在一起,搞成一幅中堂,有分有合,以小见大,令人神往。见(图10):

(图10)
5、文识各半式。款文和正文各占一半,虽说是款文,其实与正文一样,只是写得小了一点,有一种大疏对大密的趣味。见(图11):

(图11)
6、团扇对联式。中间作四个团扇,两边配上一幅对联,内圆外方,很有一点创意。见(图12):

(图12)
三、关于“条幅”的章法技巧
条幅以中堂为基础,在一般情况下,条幅是中堂的一半,其款识与中堂也基本一样,只是它的气势比中堂更为奔放、更为修长。条幅象中堂一样,也是用来悬挂的,可以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所以,条幅也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书法作品款式之一。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条幅章法形式。
1、清代汪士慎的隶书条幅,正文用界格,分作三行;落款不用界格,顶天立地,直落一行,印在款中。见(图13):

(图13)
2、沈尹默的行书条幅,正文采用竖界格三组册页,合作一幅条幅作品,别有一番滋味。见(图14):

(图14)
3、陆维钊的行书条幅,正文采用无界格,仅二行半就写完了。落款起于正文之下,但稍稍拉开一点距离,整个款文时断时续,巧妙无比。见(图15):

(图15)
4、清梅清行书条幅,正文无界格,落上下款,上款高于正文,且有序三行。下款落于中偏下,作品的左下角盖了五方印,左下方一印为压角印。见(图16):

(图16)
四、关于“横幅”的章法技巧
书法作品通常有横式和竖式两种,而横幅在今天犹为流行,特别横长的作品叫手卷。横幅,又叫横披, 横长于高,悬挂时去取横势。横幅的章法气势与直幅的章法气势不同,很大,横幅的章法气势有类似看宽银幕电影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波澜壮阔”:而直幅的章法气势,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由于横幅纵行气短,有时一行仅一个字,换行频律高,前后距离长,所以, 横幅最难的是贯气。此外, 横幅很善于写大字榜书。大字榜书与小字的章法处理不同,它字字独立,但更强调内在的联系和前后的呼应。在款式上处理,横幅比较灵活多变,有在正文前面署款的,有在正文后面署款的,有前后都署款的,还可以在正文的下面署款的。
1、下图为陆俨少所作大字榜书,落单款于正文后面。见(图17):

(图17)
2、下图为册页组合式的横幅作品,每六行空一行,给人以透气感,款落于正文之后,书体大小一致,一气呵成,款与文一统到底。见(图18):

(图18)
3、下图为上平下不平(齐头不齐脚)的横幅作品。上平以求整齐,下不平以求空灵和随意,为求得空白匀称,分别予以补引。给人以清淡典雅、酣畅伶俐的审美体验。见(图19)

&n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