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归处
个人日记
青 山 归 处
一一七峰山南岩寺游记
每年清明时节,天地明清,游七峰山,登南岩峰,赏桃花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
一一七峰山南岩寺游记
每年清明时节,天地明清,游七峰山,登南岩峰,赏桃花是一件令人神往的事。
七峰山系之大王山主峰南岩峰,海拔826.7米,因位于历史上治府鄂州城之南而得名。又因山形似一条巨龙的眼睛,称为龙眼峰,与大冶市方向的龙角山同为龙首,故有"黄石第一高峰"之称。常年云雾缭绕,难见真容,真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莫测。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唐宪宗时,有一和尚云游至南岩峰下,觅得一隐秘古洞穴,堪称风水宝地,于是在此修行,终于得道,世称世佛祖师。世佛祖师得道后出洞,就在南岩峰下创建南岩寺,与七峰禅寺,龙角寺,同为七峰山三大寺庙。
几次登临南岩峰,却无缘见识南岩寺,一直是个遗憾。今日幸得熟悉宗教的朋友引领,车行至望风岭,左边远方是崇山峻岭环抱的罗泊口水库,右边有七峰山人建造的层层梯田,山腰处碧林间青瓦白墙隐约可见。一抬头即可看到南岩峰巍然屹立,悬崖峭壁,如刀劈斧削,大有高不可攀之雄奇气势。
下车往右在山林羊肠小道穿行,涉山涧小溪,越秀竹峰岭,闻鸟鸣花香,心情大悦。云深不觉山路远,春风更添脚底轻。正埋头行走间,突闻禅音袅袅,心中一喜:"到了"!
南岩寺背靠南岩峰千刃石壁之下,仿佛被左护右抱着的一个孩子,安静的躺在南岩峰的巨大臂弯里。时值正午,从南岩峰顶上透射下来的光芒在这一瞬间让我有种佛光重现的眩晕。定一定神,站在寺院前的草坪上向前方远眺,却是莽莽苍苍万刃千山,绵延不绝……
有诗赞曰:"古刹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等云封"。
山高云深处,佛陀自安然。
颇为意外的是,寺庙现任主持佛心师傅居然是位憨厚的小伙子,俗家大冶市援仁八村人,从小父母双亡,爷孙两相依为命。喝茶闲聊间,谈及佛缘,剃度出家,竟然是历尽千辛万苦,令人感慨万千。
佛心师傅说,山上圆寂和尚的坟墓有一百多个,其中就有世佛祖师的。跑到大殿后面山上一看,墓碑"世佛祖师之墓"赫然其上,是其惟字辈弟子所立。其余坟地或有碑,或无碑,皆有秀竹青松于侧,静穆肃寥,无语而别。
紧挨大佛殿后有一片茶树林,有幽静小径可通南岩峰下,百十米处有一突兀巨石。传说是玉皇大帝所赐"御印石",不明所以,默然一笑。
一千五百多年前,从释迦牟尼在山洞里悟道开始,佛便与青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名山古刹已经约定成一个成语,名山必有古刹,古刹多隐身于巍巍青山之中。
在大山里穷尽一生问禅,一辈接着一辈,秀竹为伴,红尘不染。千年之后,青山未改,佛心依然。这背后的故事无从探究,百十多坟冢亦肃穆不语。大山深处,佛门清静,隐忍了多少红尘伤痛,究竟又有几人晓得,最终,都融化在这无边无际的梵音里了。
或许,青山本没有路,是佛陀找寻到一条通往青山的人生皈依之路。
青山归处,皆红尘倦客。
我与佛心师傅合十揖别,他日有缘,当登临世佛祖师修道古穴一探。
文章评论
疏篱
好一个“青山归处,红尘倦客”!禅机玄妙,悟得不易[em]e179[/em]
七彩云南
我的棒哥哥哟……
在水一方
美文美图,好个景色怡人的七峰山!
4: 15pm
猴哥
一抹素色
文人笔下,图文尽美!
鱼儿
杨哥总有一双慧眼,识到常人不能识得之美![em]e328077[/em]
林火火
美美的
四月的蔷薇
上学时就有同学邀请七峰山游玩,不知什么原因走到半道折回。今天跟着表哥的笔迹游了一趟七峰山,如同身临其境也![em]e179[/em]有机会找你当向导[em]e112[/em]
默言
好一篇游记,读来令人如临其境。泉瀑泄于崖壁,飞珠溅玉静闻天籁之音。古寺立于山巅,禅机妙语参悟人生苦短。桃花艳艳,翠竹青青,真让人心生远离尘世喧嚣之念。访寺之笔不由想起写过的一首打油诗:久闻山有寺,今日访重阿。挥汗问飞鸟,离禅还几何?
红太狼
[em]e100[/em]
野渡舟横
仿佛再读桃花源记,读"古刹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等云封"。想起大冶小雷山上有个“石棺材”景点,清进士柯谨有:“案上香灯待月照,灵前供果等秋来”。二者不知是谁先谁后。全诗是:远望雷山陡壁崖,古人留下石棺材。雪飘霜打山山孝,雨过风摇树树哀。案前香灯待月照,灵台供果等秋来。孰知谁家不孝子,至今停柩不曾埋。[url=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79.gif][img]http://imgcache.qq.com/qzone/em/ve179.gif?pt=3&ek=1&kp=1&sce=0-12-12[/img][/url]
那片海
绝美佳作,欣赏学习。[em]e160[/em]
最后的牛仔
第一张照片如果能将花枝下的那几撮枯草抚低至镜头之外,除了光线稍暗了点近乎完美。杨局摄影感觉很专业哦!
繁华似锦
古刹藏深山,闻梵音阵阵涤心,相见即使缘了!
清水无香
图文并茂[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