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区别及鉴赏

个人日记

 诗词曲区别及鉴赏

佚 名

一、明确诗歌的特点,增强鉴赏的自觉性

诗歌的总特点是抒情性强,用语精炼,跳跃性大,想象丰富,节奏鲜明,具有音乐美和图画美。

因此,读诗与读散文和小说是有区别的。诗歌用语精炼、跳跃性大、联想丰富,有很多东西都不如散文表达得直白,读诗首先要通过文字信息感知诗歌的大致内容和思想,然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连缀意象,填补诗中涉及到而又没有直接说出来的部分,揣摩整个诗的意思。同时要了解一些典故及参阅注释,力求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如黄巢《题菊花》“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通过研读词句,可以知道全诗的大意是:瑟瑟的秋风中,满院的菊花正盛开,可是啊,冰凉的花心里散出的是冷冷香气,因而得不到蝴蝶的青睐。假如有朝一日我能成为百花之神,一定要改变这不公平的待遇,叫它与桃花一起开放,共同享受大好春光的抚爱。然后结合黄巢的身世,我们就可推知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为菊花鸣不平,而寄托的却是变革现实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以看出解读诗歌就需要一是从诗句本身入手,连缀成意;二是融入作者的生活背景、时代背景;三是考虑作者及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风格。

二、了解诗的种类及各自特点

诗歌是个大概念,包括诗、词、曲三个大类。细一点分类,诗又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和新诗三类。

1、 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均可,句数也不限定,没有严格的律格(南北朝之前“格律”本身就尚未产生),用韵灵活。

2、 近体诗

近体诗的概念是唐代人提出来的,他们把唐代以前的诗叫“古体”,把他们那个时代的诗叫“近体(有的又叫今体)”,  以后人们就沿用了这个说法,但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扩大了,凡是古代那些用韵、字数、句数、平仄灵活的诗都叫古体诗,也就是说不仅唐代以前的诗基本上都是古体诗,唐代、宋代、元明清都有古体诗。

近体诗的特点是句数有定,平仄有定,用韵严格。它包含律诗及绝句两种。

3、新诗

    新诗,兴起于“五四运动”。如果把古体诗看着古代自由诗的话,新诗则是一种在押韵、字数、平仄等方面比古体诗还要自由的白话诗。

4、词

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盛行于宋。词的用韵、平仄、字数、句数与近体诗一样,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词是歌唱的文学,因而词有词调,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只是多数词调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看到词牌了。如词牌“渔家傲”所管62字,上阙31字,下阙31字。后人填“渔家傲”的词,就只能按这个规则办(伟大的词作家创新改变另当别论)。例如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在格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方面只是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

5、曲

曲与词大体相同,也是歌唱的文学,格式上严格,也有曲调,叫曲牌,  但押韵、平仄都要宽松一些,并且多用口语。只要把《窦娥冤》中的唱词与宋词比一比,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三、把握作品形象及意境

形象(意象)

形象和意象基本上是同一概念,指诗歌中的人物和景物,是作者借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表现事理的重要载体。

但是,意象多半指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象,形象多指比较完整的、丰满的,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或生活图景。  由于篇幅所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但是也是可感可受的。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样,有时是“我(不一定指诗人本身)”,有时是他人。 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们就能感受到这样一个形象:“我”独立于寒秋的橘子洲头,放眼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感慨昔日如火岁月,思索着怎样主宰未来的世界。读完这首诗,一个思想深邃、胸怀博大的伟人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景物

景物是作品中描绘的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的具体物象。

诗中的景物是诗人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并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物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首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便是具体的物象。

这些物象组合起来,就成了一幅“断肠人”在羁旅路上奔波的图画。

这种饱含着作者无限愁思的图画,这种艺术境界,就叫意境。景物和意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景物的特点,因为景物的形色各异,反映出环境氛围的不同。

物象是作者表达情感志向的载体,读诗人通过对物象的感知,就能够揣摩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绘出的是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图景,而这图景中又明显地蕴含着诗人追求淡泊宁静的心情,我们就把这种生活图景就叫意境。通过对意境的感知,就能够感觉到蕴含在诗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怀。

景物和意境的区别在于:景物指诗中每一个具体的物象,意境则指的是若干物象组合成的那种包含着丰富情感的整个画面。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是景物,而这些景物构成的充满无限愁绪的“断肠人”在羁旅路上奔波的图画就是意境。

四、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间接抒情包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寄托、象征手法等方式。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直接把情感写出来。

例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就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自己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借景抒情,指诗人不直接说自己的情感什么,而是借写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很看不起唐王朝那些骄横的豪门大族,但是他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写晋代贵族王谢居住的乌衣巷连燕子都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来抒发作者对唐王朝豪门大族的辛辣讽刺之情。

寓情于景,指把情感寄托在所写的景物中,与“借景抒情”没有严格的区别,一般是谈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借景抒情是指整首诗多在写景或者诗歌中有大面积在写景,但是作者写景不是目的,而是借所写之景有意识地在表达某种情感;寓情于景,侧重于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某些景物中寄托着某种情感,作者并不是有意识地要用这个景来表达某种情感。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仅仅写了映在曹操眼中的海景,他自己对此景有什么感触,一个字都没有讲出来,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能够感受到曹操那种宽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这就叫借景抒情。

屈原《涉江》中有两句写景的句子“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这两句就只能叫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是从所写的内容情与景的关系来说的,指情与景配合得很好,也叫情景相生。

诗歌写情景既可以情与景分开写,也可以从写景中抒情,情包含在景中(后者上文已经说了,叫“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情与景配合得好,都叫情景交融。

例如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于写景(当然此句也含有悲壮的情绪,可叫寓情于景),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侧重于写决死之情。全诗情景结合,更见悲壮,这就叫情景交融。

借物抒情,顾名思义,是指作者借写某物来抒发感情。

例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写石灰来抒发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情。

借物喻人,指不直接写人而写物,但是表面上写的是物而实际上目的是写人。

借物喻人与借物抒情的区别是:借物喻人指表达主题的手段,构思的特点;借物抒情指抒情的方式。二者在多数情况下,是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角度的评价。例如于谦的《石灰吟》,既可以说是“借物抒情”,又可以说是“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与借物抒情相同,借就是托,情就是志,借物抒情就等于托物言志。

寄托,是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借事寓理、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这首诗言外有言,作者不愿直接说出自己的内心话,而借用一些人、事、景、物来表达。例如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借笼鸟之啼不及自在之啼来言自由之声的宝贵。

象征手法,有点类似于比喻,但是应该有区别,现在没有那位专家的说法能够统一大家的意见。

我们认为:象征是就整个形象比喻而言,比喻是就一句话用甲比喻乙而言。前者是从整个诗(或者文章)的表现方式而言,后者是就某一句子的修辞手法而言。 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误落尘网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等句子只能叫比喻,而于谦的《石灰吟》就可以叫象征。

五、常见表现手法的理解

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虚实、衬托(陪衬)、烘托、反衬、渲染、点染等

虚实:

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叫做“实”,由“实”而引起的联想或推知的事理叫做“虚”。

例如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眼见的实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实,由实景推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虚。再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从登楼见花写起,由今及古,由实及虚,表现了忧心国事情怀。

衬托(陪衬)、烘托、反衬:

衬托(陪衬)、烘托、反衬四者都是指诗中写某人、某事或某物是为了突出另外的人、事或物的表现手法。

也就是说,这些表现手法的特点是基本一致的,差别在于评价的角度。

例如王昌龄的《少年行》“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搂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全诗不用一字写正面少年,却处处都在写少年:“白马金鞍”写少年服饰的豪华,“从武皇”写地位的显赫,“旌旗十万”写声势的煊赫。“搂头少妇”的“鸣筝”与“遥见”则暗示那煊赫的人物不是别人,而是她的丈夫。这首诗侧面写的一切都是对主人翁“少年”起衬托作用。

烘托,也是衬托,只不过烘托不是一般的衬托,它还要用气氛的渲染来加重衬托的力度。也就是说,烘托侧重于指气氛的衬托。例如前面王昌龄的《少年行》,前两句就描写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气氛,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

烘托常常是用情感色彩浓烈场景来实现的,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就有烘托作用。再如杜甫用特定的景色“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天地一沙鸥。”来烘托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反衬,是衬托手法的一个方面,顾名思义,就是说衬托与被衬托之间的关系是相反的。

用美好的景物写快乐和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衬托、陪衬、烘托;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欢乐和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反衬。

例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再如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阙写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衬如今饱尝愁苦又有苦难吐的心情。

注意:反衬与对比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现象的解释。反衬是就作用而言,对比是就修辞手法的形式而言。

渲染、点染:

渲染和点染都是绘画术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渲染,在绘画方面指用大量的比主体物淡一些的水墨或者色彩涂抹画面,从而烘托主体物的手法;在文学方面,就是指营造一种夸张的气氛进行烘托的表现手法。

渲染与烘托的区别在于:渲染指营造气氛这种手法本身,烘托侧重于渲染这种手法对被烘托者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渲染与烘托是当作同一手法来说的。点染本来指绘画时有些处加点,有些处烘托。文学上,指点明要写的内容后,用景物来烘托。例如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点明“去去”,就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远离之情。柳词的下片在点明“伤离别”之后,就用“冷落清秋节”来渲染,接着又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种物象构成的凄清意境来烘托清秋节时伤离别的感情。

六、注意品味修辞的作用

赋、比、兴:

“赋、比、兴”三者是民歌中很常用的方法。

名称是早期《诗经》的注释中提出来的。到底是叫修辞手法呢,还是叫表现手法,一直都没有定论,现代诗评论也很少用这种说法,现在就把它放在修辞手法里简单解说一下。

,就是铺陈,多数情况是极尽排比、夸张的手法,详尽地叙述。《孔雀东南飞》中若干段落都用了赋的手法,例如写刘兰芝从小受的教育、告别时的穿着打扮、太守提亲的彩礼等描写。再如杜牧的《阿旁宫赋》中写阿旁宫宏大、宽广,写宫女之多。写秦王的奢侈等等,都是赋。

,就是今天说的比喻。

兴,是兴起,就是用一物、一景和一事来引起不相干的事或者情。例如诗经《关雎》就用“雎鸠和鸣”来引起君子与淑女“相与和乐”。再如《孔雀东南飞》用孔雀东南飞引起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双关、借代、引用(用典):

以上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与在其他文体中的作用是一样的。

读诗时, 一是要能够判断诗词中是否使用了这些修辞手法。二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体会出好处。比喻、双关、借代、引用(用典)这几种修辞,要能够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准确地理解相关词句的含义。

例如: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比喻,慨叹人生之无常。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是对愁苦心情的夸张。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对偶句表现了世界蓬蓬勃勃的向前发展。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遣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中用拟人写出了秋风有意、敬亭有情。

最后单独强调一下“用典”。用典,也称用事或者暗引,是引用的一种形式,即在写作过程中暗用(即不明确地指出所引用的内容出自何处)历史掌故或者前人文献中的言论、故事等。诗文中的典故常常是理解的障碍,不懂典故,常常就理解不了原文、原诗。例如李大钊的“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就暗用了岳飞在朱仙镇发誓一定要消灭金军,收服河山的典故。再如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就暗用了汉代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典故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七、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

清新

是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语言清新生动。

平淡、自然

是指用语朴素,像绘画不用色彩一样,给人一种不做作、不雕饰、不用华丽辞藻,却又清新、精辟、自然的感觉。注意,赞美诗文朴素用的“平淡”决不同于平庸和无味。陶渊明的诗多数都是如此。

再如白居易的“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就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语言明白如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