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带刺的玫瑰(晴雯的职场生涯)
个人日记
一位年轻貌美,心比天高的主子助理为何会被扼杀?
一、 外因
(一)王夫人在贾家之地位
宁荣两府中的未婚男子有贾宝玉、贾环、贾兰,贾兰太小,贾环是庶出,相貌资质又不及宝玉,所以最得宠的就是这位“富贵闲人”,贾母的命根子,王夫人所生的衔玉宝贝。大家对这位“怡红公子”宠爱有加,都寄予很高的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家业,光宗耀祖,难免溺爱之,少管束。即使读书写字也是变着法儿搪官差。与戏子交往和“爱红”的毛病致使他被“假正经”往死里打,也被贾母、王夫人钳制。可见他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要不,怎么能被称作“混世魔王”“绛洞花王”?
王夫人是晴雯命运的终结者,曾是大家闺秀,想必也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只是没有贾母那么能言善辩,所以贾母说她“木头似的”,我认为王夫人肯定不是这样,只是在强者面前不敢锋芒毕露罢了,应该说,她是很聪明的,不是只会吃斋念佛。在贾母面前,她懂得如何尊敬孝顺,老实本分,从不张扬;家境又好,又生了讨贾母欢心的宝玉,而且比邢夫人赵姨娘略胜几筹,“原是天真烂漫之人”,自然就会得到贾母的疼爱。当然,王夫人也是被其丈夫所疼爱的,他们共同生育了三个孩子,看来夫妻感情还不错,贾政一管宝玉,她就哭诉珠儿死的早,只剩这个“孽根祸胎”来厮闹。可见,她不但能与婆婆相安无事,而且还有能力驾驭她的丈夫,巩固在家庭中的地位。王熙凤挺厉害的吧?不也是见了姑姑必恭必敬?种种迹象表明,王夫人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物。
(二)“痴心父母古来多”——王夫人之择媳标准及心态
封建社会时期,子女的婚姻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夫人既然那么疼爱自己的儿子,能对其未来不予考虑吗?能不想象一下将来儿媳的模样吗?难道就没有一个标准?有肯定是有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嘛!贾母说“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王夫人则认为:“削肩膀,水蛇腰”的美人“此乃平生最恨者”, “我一生最恨这样人” 。当她看到金钏与晴雯那样“意淫”于宝玉,于是触动了她内心那久久挥之不去的隐痛,就坚决打击她认为能够勾引、教坏宝玉的人。她要保证儿子不学坏,保证儿子的地位,也就保证了自己的地位了。毕竟母以子贵嘛,何况贾珠过早的离世,让她尝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自然会更加宠爱这唯一一位面如秋月、色若春花的“像他爷爷”的宝玉。
像“病秧子”林黛玉肯定不会入王夫人的眼,因为整治晴雯的时候她就说“眉眼长得几分像林妹妹”。再说林黛玉三天两头惹得宝玉要傻要狂,弄得宝玉要死要活,设想一下,作为母亲的王夫人能忍心看见自己的心头肉以这样的姿态活在世上吗?自己的儿子和这样的“病秧子”一起能生出健康活泼的下一代吗?作为纯洁的爱情我们可以尽情向往,但生活是现实的,残酷的。不允许我们一味的谈情说爱,那种爱情至上主义、完美主义的人一旦结了婚以后,也许就在生活的磨砺中,渐渐失去那种年轻时的狂热与美感,不会再为爱人的回眸一笑而兴奋不已(珍珠变成鱼眼珠子了)。据专家说:人,生理上的爱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平常人,就应该过平常的日子,不应该过多地思虑一些不现实、虚无飘渺的、被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爱情,不必在意被评说为俗与不俗。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哦,说远了。
按理说,晴雯的模样完全符合贾母的要求,但她偏偏又不符合王夫人的标准。即使健康标准符合,和宝玉又相亲相爱,那也是王夫人不能容忍的,因为王夫人认为晴雯过于妖媚,同时宝玉身边还有几个戏子,她就不免担心宝玉会不会被这些人教坏。一旦教坏,王夫人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她不能坐视别人对自己利益的触动,为铲除异己,防患于未然,不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再承受折磨,忍受煎熬,像在黛玉面前一样。所以,王夫人处理晴雯一事,非常果断,快刀斩乱麻,把重病的晴雯(她认为的“狐媚子”“蛊惑者”)搀架出去,只让其穿着内衣夹袄,其余一切不准带走。犹如刚开的剑兰被送入猪窝一般,任其在外自生自灭。
二、内因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因牵念。
(一)晴雯之地位
晴雯是一个孤儿,她只有一个“醉泥鳅”的姑表哥哥和色情狂的表嫂(多姑娘)。十岁时,被贾府赖大管家买了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赖大妈妈带她到贾府中来,因为贾母看见了喜欢,赖大妈妈就把她“孝敬”给了老太太,于是升格为“主子的奴才”了。不管是“奴才的奴才”还是“主子的奴才”,反正真正的身份是奴才,其地位之低下是很明显的。所以雪芹谓之“身为下贱”。
特别是在二百多年前的封建帝国,要想“出污泥而不染”,要想不受三纲五常的熏染,要想摆脱奴才的身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连大臣大吏等“大人”在皇帝面前都自称是奴才,所有这些人,只有在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面前才以“大人”自居,何况晴雯等众丫头。那份大奴才在小奴才面前的“荣耀”,明显地透露出森严的等级。就是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存在这种“比别人优越”的心理,尽管我们的政府倡导“人人平等”——但这种思想却不能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而立刻消失。因为人作为自然界的动物是不存在等级的,但人群是一个社会群体,所以,人一生下来就有血统和等级之分。而渴望平等,渴望自由,只是人类想要达到而又始终不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故作悲观激进之态,而是对现实生活不加修饰的、正面的、客观的描述,不管你同意与否。所以当人们苦心经营之时,我们要给予理解: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的地位、阶层利益而进取、而奋斗。恨他们的人或鄙夷他们的人是因为没有他们的手段和地位,而当自己也处于此种地位时,也会不断或加紧或收敛性的进行着同样性质的行为。不然就会在此群体或阶层中无法立足,不被接受,也许还会被看作“不合群,不识时务,不入流,不可与谋”。历史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行进的。
人人都想往高处走,可高位置只有一个,这就必然造成斗争与牺牲。人生就是这样,“胜者为王败者寇”,一旦为王,就没有人太在意你采取的是什么手段与方法了。项羽得到的永远只是同情,而刘邦得到的是天下,是万人景仰。不管胤禛用了什么手段,不也“雍正”了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红楼梦》中的众生,也无不在为此而奔命。他们之间的争斗与较量是可以理解的,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大奴才奴役着小奴才,小奴才依附着大奴才,“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晴雯不也在为了她心目中的地位而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以做高一点的奴才为荣,以戕害低一点的奴才为乐?所以曹公称她“心比天高”。
(二)晴雯之做人
晴雯不知口蜜腹剑,不知两面三刀,不知挑拨离间,不知别人城府层层,好听的说,她单纯,率真;难听的就是她没有人生目标,没有自知之明,只会盲目的张牙舞爪,一点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说话不注意一点方式,一点不宽容别人,宝玉刚批评她几句,瞧她那德行,“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袭人说:“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来。”晴雯冷笑道:“姐姐现今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服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如此刻薄的人,如此尖刻的话。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点儿不接受上级领导的训话,连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说出来:什么玻璃缸,玛瑙碗。若说一些难听的话也就算了,还公然把事态扩大化。这与袭人之做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袭人好心来劝架,也被骂个狗血喷头,一顿揭短式的抢白并没有使袭人发火愤怒,而是首先道歉。也许她认为和晴雯这样的人争论是不值得的。只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她有她的私心,但她做事情更理性,不象晴雯那样,只做无能之人的抱怨、讽刺、挖苦、撒泼、发牢骚、耍小性。“我倒不知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鬼鬼祟祟的干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了!”大家看看,她说这话的时候,分明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的,知道和宝玉不能称“我们”,她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与宝玉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性。同时也对宝玉与袭人之间的关系心存醋意,怕袭人抢了风头。因而故意揭露他们之间的隐秘之事。大家想想,晴雯若是聪明,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袭人呢?还在为晴雯辩解,在宝玉面前打马虎眼,想把事情糊弄过去。可晴雯“夹枪带棒”专寻袭人的晦气,“我原是糊涂人,那里配和我说话呢?”逼得袭人只好惹不起躲得起,拍拍屁股走人。
晴雯不是很狂吗?可一听宝玉真要去回太太打发她出去,“拉出去配小子”,瞧她那副奴才相,无赖相,再不“四次冷笑”,而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并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出去了?……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去这门儿”。大家想想,这算什么反奴性,话又说回来,反抗又能改变现状吗?看不惯又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吗?一点都不!只能是鸡蛋碰石头。我们同意她努力的必要,但又要承认她努力的徒劳。我们要适应环境,而不要去盲目的改变环境。像晴雯这样的人,不识时务,只能是自作自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适者生存嘛。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要理智一些,要看清自己的位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像这样毫无理智的任性,我们能说她率真吗?能说她可爱吗?——愚蠢啊,你的名字叫晴雯!
晴雯其实是很有天资的,悟性很好,智商很高,反应敏捷,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事情,她一眼就能看透本质。从补裘一节可以看出她有才能,有绝活。她也很漂亮,凤姐说:“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她又是贾母赏给宝玉的。论说她不比袭人差,为什么这些优势并没有促使她走向成功,反而加速她走向失败?性格决定命运。
晴雯急噪,自负,疑忌,心胸狭窄,锋芒毕露,僭越权利,恃才傲物,好逸恶劳(长指甲就是不是劳动者的形象,特别在当时的年代),不懂得控制自己、利用自己。周瑜被孔明三气而死就很能说明问题。
再者,晴雯一点都不团结周围的人,第三十一回,撕扇之后“你不来便使得,你来了就不配了”。第五十一回,袭人回家探视母亲,她和麝月代替袭人照顾宝玉,袭人刚走,她就卸了妆,脱了裙袄,往熏笼上一坐,铺上褥子,围着被子,坐上去非常舒服——她就懒得再动了。麝月笑她:“你今儿别当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她怎么说呢?她说:“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她说这些话只能证明,除了宝玉,她看不起任何人。一是惟我其谁?二是惟宝玉其谁?她想当然地以为她可以永久地、天真烂漫地、无忧无虑地和宝玉一起徜徉在“温柔富贵之乡”。此回中,她又逞强给冻病了。第五十二回,重病中的她还要拿一丈青向偷了虾须镯的坠儿的手上乱戳,假称宝玉的意思一撵了之。第十九回,宝玉为麝月篦头,她就冷笑道“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我没那么大福!”此外,宝玉跟碧痕洗澡洗长了一点时间,她也有意见。
种种迹象表明她对人不宽容,为人很差,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凤姐说,“论举止言语,她原轻薄些”平儿说“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她,他是忍不住的” 王善保家的说,“那丫头仗着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说,“削肩膀,水蛇腰,我看不惯她那轻狂的样子。”
从此,可以看出晴雯缺少最起码的政治头脑,缺乏最基本的做人准则,远远没有袭人的情商高。据专家说,人的成功,智商只占百分之二十,而情商占百分之八十。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影响力的九倍。袭人温柔和顺,比较内敛,对人宽容,充满爱心,富于同情心,善于沟通,乐于吃亏,拥有协调合作精神,所以情商较高。第三十六回王夫人说“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并给了她准姨太太的待遇。还有其他人对她的高度评价,都证明了袭人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远非晴雯所能比。晴雯呢,只是率性而为,犹如无头苍蝇,顶多也是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笨蛋。她必然不会得到大家的有力支持,只要晴雯不“日三省吾身”,获得优秀素质,还以原有的做人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话,那她的人生只能是失败的,结局是必然的,因为同事就是最好的朋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群众中来,却不到群众中去,是必然要灭亡的。“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况且,晴雯眼里只有宝玉。试看宝玉又是何等人物:“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种“女人行”“大众情人”的轻佻,“男人浊臭女儿清爽”的古怪,“ 善善而不能留,恶恶而不能去”的无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共创家园,如何去建设社会,他反对封建社会秩序,但不否定君权和亲权,他蔑视别人,又看不见又不肯承认别人身上的优点,不思进取,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自以为是,不识时务,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只能使自己遁入空门。
“一个樵夫,坐在树枝丫上面,用斧子砍他所坐的那枝丫,他所要砍掉的,正是他赖以托身的。”这正是宝玉的写照。
晴雯把目标锁定在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可想而知,她的归宿将何去何从。
三、结语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去责备晴雯的生活与做人方式;没有必要非要说,生活是艰辛的,政治是肮脏的,商业是卑鄙的;没有必要非得从一个固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为,生活始终就是这样的混乱与矛盾,这样的使人迷惑不解。
整本书中关于晴雯“撵坠儿,送帕子,醋篦头,讽袭人,撕扇子,补雀裘,反抄检,好相貌,长指甲,小棉袄”等情节无不透露出她心灵上的好强,性格上的缺陷,政治上的幼稚。她的死,与她自身,与她所处的环境是紧紧相连的,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她生命的悲剧,演绎了这爱恨交加的绝唱。
一、 外因
(一)王夫人在贾家之地位
宁荣两府中的未婚男子有贾宝玉、贾环、贾兰,贾兰太小,贾环是庶出,相貌资质又不及宝玉,所以最得宠的就是这位“富贵闲人”,贾母的命根子,王夫人所生的衔玉宝贝。大家对这位“怡红公子”宠爱有加,都寄予很高的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家业,光宗耀祖,难免溺爱之,少管束。即使读书写字也是变着法儿搪官差。与戏子交往和“爱红”的毛病致使他被“假正经”往死里打,也被贾母、王夫人钳制。可见他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要不,怎么能被称作“混世魔王”“绛洞花王”?
王夫人是晴雯命运的终结者,曾是大家闺秀,想必也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只是没有贾母那么能言善辩,所以贾母说她“木头似的”,我认为王夫人肯定不是这样,只是在强者面前不敢锋芒毕露罢了,应该说,她是很聪明的,不是只会吃斋念佛。在贾母面前,她懂得如何尊敬孝顺,老实本分,从不张扬;家境又好,又生了讨贾母欢心的宝玉,而且比邢夫人赵姨娘略胜几筹,“原是天真烂漫之人”,自然就会得到贾母的疼爱。当然,王夫人也是被其丈夫所疼爱的,他们共同生育了三个孩子,看来夫妻感情还不错,贾政一管宝玉,她就哭诉珠儿死的早,只剩这个“孽根祸胎”来厮闹。可见,她不但能与婆婆相安无事,而且还有能力驾驭她的丈夫,巩固在家庭中的地位。王熙凤挺厉害的吧?不也是见了姑姑必恭必敬?种种迹象表明,王夫人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物。
(二)“痴心父母古来多”——王夫人之择媳标准及心态
封建社会时期,子女的婚姻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夫人既然那么疼爱自己的儿子,能对其未来不予考虑吗?能不想象一下将来儿媳的模样吗?难道就没有一个标准?有肯定是有的,“痴心父母古来多”嘛!贾母说“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王夫人则认为:“削肩膀,水蛇腰”的美人“此乃平生最恨者”, “我一生最恨这样人” 。当她看到金钏与晴雯那样“意淫”于宝玉,于是触动了她内心那久久挥之不去的隐痛,就坚决打击她认为能够勾引、教坏宝玉的人。她要保证儿子不学坏,保证儿子的地位,也就保证了自己的地位了。毕竟母以子贵嘛,何况贾珠过早的离世,让她尝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自然会更加宠爱这唯一一位面如秋月、色若春花的“像他爷爷”的宝玉。
像“病秧子”林黛玉肯定不会入王夫人的眼,因为整治晴雯的时候她就说“眉眼长得几分像林妹妹”。再说林黛玉三天两头惹得宝玉要傻要狂,弄得宝玉要死要活,设想一下,作为母亲的王夫人能忍心看见自己的心头肉以这样的姿态活在世上吗?自己的儿子和这样的“病秧子”一起能生出健康活泼的下一代吗?作为纯洁的爱情我们可以尽情向往,但生活是现实的,残酷的。不允许我们一味的谈情说爱,那种爱情至上主义、完美主义的人一旦结了婚以后,也许就在生活的磨砺中,渐渐失去那种年轻时的狂热与美感,不会再为爱人的回眸一笑而兴奋不已(珍珠变成鱼眼珠子了)。据专家说:人,生理上的爱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平常人,就应该过平常的日子,不应该过多地思虑一些不现实、虚无飘渺的、被所有人都渴望得到的爱情,不必在意被评说为俗与不俗。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哦,说远了。
按理说,晴雯的模样完全符合贾母的要求,但她偏偏又不符合王夫人的标准。即使健康标准符合,和宝玉又相亲相爱,那也是王夫人不能容忍的,因为王夫人认为晴雯过于妖媚,同时宝玉身边还有几个戏子,她就不免担心宝玉会不会被这些人教坏。一旦教坏,王夫人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她不能坐视别人对自己利益的触动,为铲除异己,防患于未然,不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再承受折磨,忍受煎熬,像在黛玉面前一样。所以,王夫人处理晴雯一事,非常果断,快刀斩乱麻,把重病的晴雯(她认为的“狐媚子”“蛊惑者”)搀架出去,只让其穿着内衣夹袄,其余一切不准带走。犹如刚开的剑兰被送入猪窝一般,任其在外自生自灭。
二、内因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因牵念。
(一)晴雯之地位
晴雯是一个孤儿,她只有一个“醉泥鳅”的姑表哥哥和色情狂的表嫂(多姑娘)。十岁时,被贾府赖大管家买了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赖大妈妈带她到贾府中来,因为贾母看见了喜欢,赖大妈妈就把她“孝敬”给了老太太,于是升格为“主子的奴才”了。不管是“奴才的奴才”还是“主子的奴才”,反正真正的身份是奴才,其地位之低下是很明显的。所以雪芹谓之“身为下贱”。
特别是在二百多年前的封建帝国,要想“出污泥而不染”,要想不受三纲五常的熏染,要想摆脱奴才的身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连大臣大吏等“大人”在皇帝面前都自称是奴才,所有这些人,只有在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面前才以“大人”自居,何况晴雯等众丫头。那份大奴才在小奴才面前的“荣耀”,明显地透露出森严的等级。就是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也存在这种“比别人优越”的心理,尽管我们的政府倡导“人人平等”——但这种思想却不能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而立刻消失。因为人作为自然界的动物是不存在等级的,但人群是一个社会群体,所以,人一生下来就有血统和等级之分。而渴望平等,渴望自由,只是人类想要达到而又始终不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故作悲观激进之态,而是对现实生活不加修饰的、正面的、客观的描述,不管你同意与否。所以当人们苦心经营之时,我们要给予理解: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的地位、阶层利益而进取、而奋斗。恨他们的人或鄙夷他们的人是因为没有他们的手段和地位,而当自己也处于此种地位时,也会不断或加紧或收敛性的进行着同样性质的行为。不然就会在此群体或阶层中无法立足,不被接受,也许还会被看作“不合群,不识时务,不入流,不可与谋”。历史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行进的。
人人都想往高处走,可高位置只有一个,这就必然造成斗争与牺牲。人生就是这样,“胜者为王败者寇”,一旦为王,就没有人太在意你采取的是什么手段与方法了。项羽得到的永远只是同情,而刘邦得到的是天下,是万人景仰。不管胤禛用了什么手段,不也“雍正”了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红楼梦》中的众生,也无不在为此而奔命。他们之间的争斗与较量是可以理解的,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大奴才奴役着小奴才,小奴才依附着大奴才,“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晴雯不也在为了她心目中的地位而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以做高一点的奴才为荣,以戕害低一点的奴才为乐?所以曹公称她“心比天高”。
(二)晴雯之做人
晴雯不知口蜜腹剑,不知两面三刀,不知挑拨离间,不知别人城府层层,好听的说,她单纯,率真;难听的就是她没有人生目标,没有自知之明,只会盲目的张牙舞爪,一点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说话不注意一点方式,一点不宽容别人,宝玉刚批评她几句,瞧她那德行,“二爷近来气大的很,行动就给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寻我们的不是,要踢要打凭爷去,就是跌了扇子,也是平常的事,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袭人说:“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来。”晴雯冷笑道:“姐姐现今说,就该早来,也省了爷生气,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日才挨窝心脚,我们不会服侍的,到明儿还不知是个什么罪呢。”如此刻薄的人,如此尖刻的话。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点儿不接受上级领导的训话,连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说出来:什么玻璃缸,玛瑙碗。若说一些难听的话也就算了,还公然把事态扩大化。这与袭人之做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袭人好心来劝架,也被骂个狗血喷头,一顿揭短式的抢白并没有使袭人发火愤怒,而是首先道歉。也许她认为和晴雯这样的人争论是不值得的。只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她有她的私心,但她做事情更理性,不象晴雯那样,只做无能之人的抱怨、讽刺、挖苦、撒泼、发牢骚、耍小性。“我倒不知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鬼鬼祟祟的干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了!”大家看看,她说这话的时候,分明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的,知道和宝玉不能称“我们”,她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与宝玉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性。同时也对宝玉与袭人之间的关系心存醋意,怕袭人抢了风头。因而故意揭露他们之间的隐秘之事。大家想想,晴雯若是聪明,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袭人呢?还在为晴雯辩解,在宝玉面前打马虎眼,想把事情糊弄过去。可晴雯“夹枪带棒”专寻袭人的晦气,“我原是糊涂人,那里配和我说话呢?”逼得袭人只好惹不起躲得起,拍拍屁股走人。
晴雯不是很狂吗?可一听宝玉真要去回太太打发她出去,“拉出去配小子”,瞧她那副奴才相,无赖相,再不“四次冷笑”,而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并哭道:“我多早晚闹着要出去了?……只管去回,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去这门儿”。大家想想,这算什么反奴性,话又说回来,反抗又能改变现状吗?看不惯又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吗?一点都不!只能是鸡蛋碰石头。我们同意她努力的必要,但又要承认她努力的徒劳。我们要适应环境,而不要去盲目的改变环境。像晴雯这样的人,不识时务,只能是自作自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适者生存嘛。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要理智一些,要看清自己的位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像这样毫无理智的任性,我们能说她率真吗?能说她可爱吗?——愚蠢啊,你的名字叫晴雯!
晴雯其实是很有天资的,悟性很好,智商很高,反应敏捷,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事情,她一眼就能看透本质。从补裘一节可以看出她有才能,有绝活。她也很漂亮,凤姐说:“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她又是贾母赏给宝玉的。论说她不比袭人差,为什么这些优势并没有促使她走向成功,反而加速她走向失败?性格决定命运。
晴雯急噪,自负,疑忌,心胸狭窄,锋芒毕露,僭越权利,恃才傲物,好逸恶劳(长指甲就是不是劳动者的形象,特别在当时的年代),不懂得控制自己、利用自己。周瑜被孔明三气而死就很能说明问题。
再者,晴雯一点都不团结周围的人,第三十一回,撕扇之后“你不来便使得,你来了就不配了”。第五十一回,袭人回家探视母亲,她和麝月代替袭人照顾宝玉,袭人刚走,她就卸了妆,脱了裙袄,往熏笼上一坐,铺上褥子,围着被子,坐上去非常舒服——她就懒得再动了。麝月笑她:“你今儿别当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她怎么说呢?她说:“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她说这些话只能证明,除了宝玉,她看不起任何人。一是惟我其谁?二是惟宝玉其谁?她想当然地以为她可以永久地、天真烂漫地、无忧无虑地和宝玉一起徜徉在“温柔富贵之乡”。此回中,她又逞强给冻病了。第五十二回,重病中的她还要拿一丈青向偷了虾须镯的坠儿的手上乱戳,假称宝玉的意思一撵了之。第十九回,宝玉为麝月篦头,她就冷笑道“哦,交杯盏还没吃,倒上头了!”“我没那么大福!”此外,宝玉跟碧痕洗澡洗长了一点时间,她也有意见。
种种迹象表明她对人不宽容,为人很差,一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凤姐说,“论举止言语,她原轻薄些”平儿说“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她,他是忍不住的” 王善保家的说,“那丫头仗着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说,“削肩膀,水蛇腰,我看不惯她那轻狂的样子。”
从此,可以看出晴雯缺少最起码的政治头脑,缺乏最基本的做人准则,远远没有袭人的情商高。据专家说,人的成功,智商只占百分之二十,而情商占百分之八十。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影响力的九倍。袭人温柔和顺,比较内敛,对人宽容,充满爱心,富于同情心,善于沟通,乐于吃亏,拥有协调合作精神,所以情商较高。第三十六回王夫人说“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并给了她准姨太太的待遇。还有其他人对她的高度评价,都证明了袭人具有很高的政治素养,远非晴雯所能比。晴雯呢,只是率性而为,犹如无头苍蝇,顶多也是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笨蛋。她必然不会得到大家的有力支持,只要晴雯不“日三省吾身”,获得优秀素质,还以原有的做人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话,那她的人生只能是失败的,结局是必然的,因为同事就是最好的朋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群众中来,却不到群众中去,是必然要灭亡的。“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况且,晴雯眼里只有宝玉。试看宝玉又是何等人物:“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这种“女人行”“大众情人”的轻佻,“男人浊臭女儿清爽”的古怪,“ 善善而不能留,恶恶而不能去”的无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共创家园,如何去建设社会,他反对封建社会秩序,但不否定君权和亲权,他蔑视别人,又看不见又不肯承认别人身上的优点,不思进取,目空一切,惟我独尊,自以为是,不识时务,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只能使自己遁入空门。
“一个樵夫,坐在树枝丫上面,用斧子砍他所坐的那枝丫,他所要砍掉的,正是他赖以托身的。”这正是宝玉的写照。
晴雯把目标锁定在这样的一个人身上。可想而知,她的归宿将何去何从。
三、结语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地去责备晴雯的生活与做人方式;没有必要非要说,生活是艰辛的,政治是肮脏的,商业是卑鄙的;没有必要非得从一个固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为,生活始终就是这样的混乱与矛盾,这样的使人迷惑不解。
整本书中关于晴雯“撵坠儿,送帕子,醋篦头,讽袭人,撕扇子,补雀裘,反抄检,好相貌,长指甲,小棉袄”等情节无不透露出她心灵上的好强,性格上的缺陷,政治上的幼稚。她的死,与她自身,与她所处的环境是紧紧相连的,正是这些因素造成了她生命的悲剧,演绎了这爱恨交加的绝唱。
文章评论
k文凭1上网学历d
[url=http://user.qzone.qq.com/75129553/][img,550,520]http://q1688.299.vpszuyong.com?.ctc.qzs.qq.com/qzone/em/e155[/img][/url]
庄彩红
[em]e104[/em] [url=http://zhuce.100she.com/][img,480,918]http://b110.photo.store.qq.com/psb?/V12M5HGs1aFq36/.dmnUAFfQzyoeSshj9e0WmDD3ad1aElNMenp0zJzSD4!/b/dE.BpEF0FQAA&bo=4AGWAwAAAAABAFM!?.ctc.qzs.qq.com/qzone/em/e152[/img][/url] [url=http://zhuce.100she.com/][img,480,828]http://b110.photo.store.qq.com/psb?/V12M5HGs1aFq36/j6aDv5fgzrgoax*bTuolOnYp9kiKIU.dCn7stAJSIWk!/b/dMP0n0HjFQAA&bo=4AGgAwAAAAABAGU!?.ctc.qzs.qq.com/qzone/em/e153[/img][/url]
熊金林
[em]e156[/em][url=http://69vps.taobao.com/][img,489,265]http://q1811686333.299.vpszuyong.com?.ctc.qzs.qq.com/qzone/em/e155[/img][/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