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千遍,其義自見----(2014科注学习班)

净空法师

 老法師:諸位同學,大家早晨好!

  學生:學習心得報告。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以及護法菩薩們,大家好!大慚愧弟子上官今天恭敬報告的主題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昨天十分感激工作人員,轉發給大家,師父上人起草的「如何學習傳統文化」之草稿。看到師父老人家早早起床寫下的墨寶智慧,心中不禁敬重萬分。上小學的時候,教室牆上有一副對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那時候老師對背誦課文的要求是至少十遍到二十遍,對於抄寫課文有錯字的,至少要罰重新抄寫全文十遍到二十遍,對於某些寫錯的字,至少是重新寫五十遍。很多孩子都疲於應付,家長也有意見。弟子雖然不明白老師的用意之深,但是想到教室牆上另一副對聯,「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簡單易懂,因此還是聽從老師的教導,不敢怠慢每一次的抄寫。幾十年過去了,在這離開入門教育的歲月裡,幾乎沒有人教導我們抄寫和讀誦幾十遍或者上百遍。常常懷念小時候抄寫的歲月,記得每次抄寫幾十遍後,好像心中的垃圾被清掃乾淨一樣,感覺暢快淋漓。近年來聽師父上人講經中不斷教導大家,「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才粗粗體會了古人聖哲和佛陀的良苦用心。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正是表明了智慧福德人人心中有,因戒得定,得清淨心後自然慢慢流露,不需要向外求。這都是千百年來古人求智慧的方法,後人當繼承擔當才是。

  上小學時,自己也曾經查找「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出處,也寫過讀書筆記,昨天弟子又重新查找了一下,恭敬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古人的恭敬心和真誠心。「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出《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註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這段話是說董遇善於研究《老子》,並為《老子》做過比較準確的註解,還善於研讀《左氏傳》。有人很想跟他學習,董遇卻不肯教導,卻說,你必須先把要學的東西讀上一百遍。他解釋說,讀書一百遍,其中的意義和思想就自然顯露出來了。

  又朱熹《訓學齋規》中講到,「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師父上人常常開示,開悟見性以後,智慧、德能、相好和佛一樣,古人的智慧已經很讓後人歎為觀止了。其實修學道路沒有不同,都是從讀書千遍其義自現中見到自性本具圓滿智慧,這種方法就是老實、聽話、真幹,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自古開悟者不離此法。一通百通,一佛即是一切佛,賢公的光碟看千遍,何愁不把彌陀見。以上是大慚愧弟子上官的學習報告,錯誤之處還請師父上人慈悲指正。大慚愧弟子上官頂禮感恩,二0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老法師:我們聽了上官的心得報告,感到這次提出來的非常重要。中國古聖先賢教學的理念跟方法現在沒有人講了,講了也沒有人相信。上官這篇報告可以分發給有志於傳統文化修學的同學做個參考,因為「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沒見過,我們也沒有聽說過,這是真的嗎?現代的教育,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無不是廣學多聞,即使學一樣東西,參考書一大堆,幾十種、上百種。我們在旁邊看得很清楚,那是知識,那是這個人怎麼說、那個人怎麼說。六道眾生很會說,諸佛菩薩不會說,你要去向諸佛菩薩請教,諸佛菩薩啞口無言。

  我看到有人寫慧明老和尚,介紹慧老和尚,他是民國初年人,夏蓮居老居士、梅光羲老居士都是他的皈依弟子,這個老和尚通宗通教,顯密圓融。晚年只講淨土,問淨土的東西他會告訴你,問其他的東西都不說話;換句話說,什麼都知道,什麼都不知道,這兩句話都是真的。問宗門教下的他為什麼不答你?那個不答就是回答。回答什麼?你不需要知道這個東西,知道阿彌陀佛就夠了,這是真言,是真話。為什麼?你問的禪宗,他給你講你不懂;你問的教下,叫大經大論,他縱然給你說,你還是不懂,不得受用。這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心浮氣躁,心浮氣躁沒有完全平息下來他不跟你說話,慧明老和尚跟章嘉是一流的人物,我們要細心去體會。我們問,他跟我們說,契機,我們得受用;我們問,不跟我們說,不契機。

  對於禪宗、密宗,我這三個老師都是嚴肅的告訴我,不要去學,不要去碰它。為什麼?他肯定我不是那個根性,學這個東西浪費時間、浪費精力,得不到好處,如果自以為聰明,那就造業更深了。這是真正慈悲!宗門教下的東西喜歡看,老師不同意,我們看是不聽話。看了知道一些常識,也有好處,不在那上用功夫,時間、精力不放這上面,這就對了。學密肯定你得不到相應,學禪肯定你不會開悟,不但不會開悟,連禪定都得不到。所以老師只準許老實念佛,念佛前頭加上老實兩個字,真管用。

  我們這一生學問沒有成就,細心回想觀察,真的就是因為不老實,沒有真聽話,把時間精力浪費,到老後悔來不及了。但是果然能真正放下,真正回頭,只要這口氣還在,懺除業障,信願持名,還來得及。這是這個法門究竟方便故,要不是究竟方便,我們這些人沒救了。究竟方便你一定要曉得,唯此一門,其他的法門,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沒有分,只有這一門,真正是中獎了。可是我們自己不要吝嗇,我們知道聖賢人這個東西好的,要推薦給別人,他年輕,來得及。我們希望他的成就在我之上,正法就能久住,眾生就真正能離苦得樂。盡心盡力把古聖先賢智慧的理念、智慧的方法、智慧的經驗,介紹給大家。現在社會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把古老的傳統丟掉了,對它產生懷疑,信心完全喪失,看到外國的科學、機器,生起羨慕、嚮往。羨慕、嚮往是可以的,但是把老祖宗的東西誤會,完全拋棄了,這是過失。應該在羨慕嚮往學習,把我們老祖宗的東西再傳給他們,這個世界才真正叫和諧幸福美滿的盛世。中國老祖宗有智慧、有能力,為什麼不走機器這個路子?老祖宗知道,六道眾生的煩惱習氣很不容易降伏,機器這個東西不是好東西,聖人不需要,聖人有比這個東西更好的。

  六種神通,今天科學家做不到,一樣也沒有,依照老祖宗這個方法修學的,得定,得定神通就現前。小乘你看須陀洹,天眼通、天耳通他就有了。有天眼、有天耳,不要用手機了,手機很麻煩,還有副作用,我們看不見他能看見,遠方的親朋好友都可以看見,他說話的聲音都可以聽見。二果斯陀含有他心通、有宿命通,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你知道,宿命通,自己過去世,再過去世,阿羅漢能知道過去五百世,二果聖人大概過去應該二、三十世沒問題,五百世他達不到,二、三十世行,他能知道,愈往上提升這個能量愈大。三果聖人有神足通,神足通飛行變化,到哪裡去不需要用交通工具,心裡起個念頭想到那個地方,人確實就到了,這神足通。四果羅漢漏盡通,見思煩惱斷掉了,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怎麼來的知道了,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人能把見思煩惱放下,六道就不見了,假的,不是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六道裡面的依正就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

  超越六道,六道不見了,四聖法界現前。四聖是什麼?四聖是淨土。為什麼?這個裡頭的眾生不造惡業,沒有惡念,決定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損人利己的念頭,所以它是淨土。六道是穢土,染污,六道裡頭有善惡,四聖裡頭沒有善惡,只有染淨,他淨,他不染,他看六道輪迴是染,他是淨。雖然是淨,沒有明心見性,他們還是用阿賴耶,用阿賴耶裡面的十一個善心所,二十六個煩惱心所他不用了,這是人家高明之處。這個裡面也有四眾,聲聞、緣覺、菩薩、佛,有這四眾,這四眾就像我們六道裡頭講三界一樣,我們講欲界、色界、無色界,但是我們三界統統是染,無色界裡頭被無始無明染污,糊塗,事實真相不知道,雖然有神通,能變化,但是心迷糊。那個心就是阿賴耶,叫妄心,迷而不覺。所以他比不上須陀洹,須陀洹開始覺悟了,須陀洹稱聖人,色界天、無色界天不稱聖人,稱凡夫。

  我們學佛,在現前這個時代,自己一定是生大歡喜心,無比的慶幸,自己太幸運,能夠在這一生當中遇到這個法門,遇到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遇到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真難得!我們前一代的人夢寐所希求的,得不到。我們這一代遇到了,遇到了可以說必定得生,就這麼肯定。我們一定要把信願持名這四個字抓住,這一生才決定得生,這是大事,其他的小事。有緣,只要是利益眾生,只要是幫助正法久住,可以做,無緣不求,我們這個心才是定的,有願有求,心不能定。隨緣而不攀緣,除念阿彌陀佛之外,要知道沒事,那些事全是假的,別認真。想幹那些事,先到極樂世界,回來再幹,這個重要。

  真正放下萬緣,幫助別人,特別重視青少年,勸他讀書,不要讀太多,喜歡讀的幾種就夠了。學習切記不能很多種同時學,會把你的心搞亂,一樣一樣的學。譬如你學一部書,你專門學這部《論語》,你天天讀它,讀滿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其義就自見了;然後我再學《孟子》,行,也是要讀書千遍,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其義自見。那個自見會很快,為什麼?前面有根基,前面有基礎,後面會很快。這一通一切都通了,什麼道理?那就是你見性了,愈是靠近性德,智慧愈增長、愈真實。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提醒同學的,用真心不用妄心,自性是真心,這個裡頭有無量的智慧德相。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來開發自性的寶藏,這個方法我們相信不止五千年,五千年是屬於文字,沒有文字之前不能說沒有智慧,所以我們相信祖宗傳下來的肯定超過一萬年。印度婆羅門教說他們的歷史一萬三千年,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在它之下,也有一萬三千年。

  遠古時代人的生活單純,能吃飽,穿的東西能保暖,他就很滿足,住在茅蓬裡,住在山洞裡,很小的地方他住得很舒服,滿足了,沒有什麼欲望。我說這些幹什麼?提醒同學,沒有欲望的人容易開悟,所以古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真多,真有。現在人為什麼不能開悟?妄想雜念太多太多了,張開眼睛眼花繚亂。古人張開眼睛青山綠水,其他看不到,完全是大自然,嚮往大自然,心情、生活都跟大自然相應,隨順自然的秩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千萬年沒有改變。只有在今天,不遵守自然規則。為什麼?科學戰勝了自然,所謂人定勝天。人定勝天是古語,現在把它改錯了,講錯了意思,人一定會勝過大自然,這個解釋錯誤;古人講,人定下來一念不生,就勝過天,是這個意思。那個定是禪定,是不起心動念,那真的勝天。為什麼?整個宇宙是念頭變現的,你能夠控製住念頭,你就勝天了。掌握念頭,控製念頭,不讓它有惡念,不讓它有違背大自然規律的這種念頭,那個世界是什麼?就是極樂世界。

  古人從童蒙就教你修定,讀書這個方法是修定,實際上這是最普通的方法,也是究竟方便。樣樣都能修定,讀書是其中最方便的方法,叫你一遍一遍去念,給你一個範圍,你不要超越這個範圍,你的思想言行就在這個書的範圍之內,這個書就是戒律,就是規範,認真去做你就會得定、就會開智慧。定功的淺深、智慧大小,完全看你的功夫,你定的深度,智慧大小就不一樣。我們從中國歷史,有文字記載的,四千年,這些古聖先賢的成就,你細心觀察揣摩,你能夠體會得到,這是性德。然後我們信心生起來了,真正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用什麼方法?開發戒定慧,戒定慧是開發的方法,方便,最適宜的方法、最巧妙的方法。心定,定到一定的程度,不僅是書本上其義自見,不是書本的,整個宇宙、大自然,這裡面一切法其義全自見了。都不是向外求,向外那是感應,外感內就有應,內是智慧,外面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是感,智慧相應,那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止於至善。不是智慧怎麼能止於至善?智慧才止於至善。

  一般人達不到這個境界,聖人在這個境界裡面為我們立下規矩,立定原則,我們能夠遵循,能夠奉行,跟他沒有兩樣。這些原理原則就是四維、八德、五倫、五常。倫常八德我們把它做歸納,歸納到最後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所有人類文化的精髓,再發展就十法界,十法界的精髓。這十二個字沒有障礙,沒有侷限性,每個字都是遍法界虛空界,孝遍法界虛空界,悌也是遍法界虛空界,它是性德。既然是性德,性德所變現的萬物,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當中任何一法裡面都圓滿具足這十二個字。只是聖賢露出來了,凡夫或者是惡人、三途眾生,他是被煩惱裹起來了,裡頭有,外頭透不出來。佛從性德上看,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麼回事情。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如果懂得佛法,真的你會法喜充滿,見色聞聲、嗅香嘗味,這裡頭有無窮的性德,有無窮的歡喜。夫子講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真話,不是假話,在佛法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與富貴沒關係,與貧賤也沒關係,海賢老和尚是個農夫,真的,一生耕地,農田的生活,一百一十二歲,快樂無比。往生的那一天,從早到晚還在菜園裡頭,晚上走了。走之前一陣子也常常跟別人說,我要走了,老佛爺來了,要接我走了。有些人說,什麼時候?我給你助念。他說不要,不要助念,助念不可靠。這個話話裡有話,意味深長,教我們要自己努力,自己有把握。為什麼不要人助念?助念的人一下摸摸頭熱不熱,一下摸摸胳膊熱不熱,麻煩,這一發脾氣來的時候,人馬上就墮落了。助念不懂助念的規矩,《印光大師文鈔》裡頭說過,但是沒有人相信,每個人都想知道他到哪裡去了,是不是真的到極樂世界去了,還想他是什麼品位?全是妄想,與你完全不相幹,真正要了解事實真相,念佛生到極樂世界不就見到了!他真來了還是假來了。所以這些緣都屬於妄想雜念,統統要放下,對於念佛人重大的傷害,叫你念佛,你怎麼念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好,上官這段文不長,我們要放在網路上,讓同學們做參考。

文章评论